西西河

主题:“价值投资”与古董“投资” -- 德斯蒙

共:💬34 🌺8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也是讨论过的

            看什么业务了,比如融资融券,基本上就是收利息,风险都在外头。你说的五大行搞出了次贷,五大行巨亏,那谁赚了呢?搞次贷以及衍生工具出来的人,就是为了挣钱。比如说,先挣1000块,再亏500块,那能叫亏吗?

            同理,中信所谓的亏30亿,只不过是赚的太多了,国家让吐一点出来,也没还给真正亏损的人,这个真的不叫亏。如果存在巨大的风险,中信不会创设那么多的。

            中信净资产519亿,总资产2333亿,ROA大概5%,ROE大概20%;高盛净资本448.18亿美元,总资产1万亿,ROA是0.74%,ROE大概20%;高盛的赚钱能力没有中信强,但是ROE相当,因为有很高的财务杠杆。中信为什么这么能赚钱呢?因为高的佣金费率,A股高的换手率等。所以现在来说,给中信高一点的PB或者PE也不是不可以。

            虽然是强周期行业,但是很难讲他是高风险行业,比起那些需要大量资本开支的行业来说。你看中信的盈利虽然起伏很大,但是他基本上还没太亏过钱哪,赚多赚少而已。

            我的意思是说,从老拙开始,格子组拿中信拿了1年多了,要是连你说的这个也没讨论过,也太小看格子组了。要说老拙只会精算业绩,那也是太小看老拙啦。老拙是铁了心要拿着中信一直到中国的资本市场象美国那样规模的时候哪。不说500%吧,至少目前熊市的ROE能达到15%,也算是不错的投资标的了。更何况确实还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 家园 写得好!投机和投资还是应该分清楚的

        国际上连银行股都是用PB来估值的,中国的银行股因为主要利润来源是利息差,交易性金融资产含量很少,所以用PE估值还算比较合理.但是券商股绝对应该用PB来估值.作为打着价值投资旗号的格子组来说,更应该采用谨慎的估值体系.

        而且券商股的周期性最强,比钢铁股还强,那么从价值的角度去看,券商股在牛市的PE应该比钢铁股更低!诚然,考虑到中国股市的高投机性,当初给出中信30-40倍的目标PE也是对的,但是投机就是投机,不能说成是投资,在大势不好的形势下,中信PB在2以上都值得止损

        看看光大控股在香港市场上的遭遇吧,都快破净了.A股的银行\保险股都和H股接轨了,我看券商股也应该接轨才对.

      • 家园 恩,中信最近逆市上扬,看不懂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写得不错啊,别走了
      • 家园 你这篇合理多了,不过我的眼光和你不一样

        你在2005年给中信估值,面对4-5元的股价,不管你用什幺模型,无论如何你是估不出2008年40元(复权价)的熊市价格的。大发展可以击溃任何估值体系。美国这些投行再有大发展的机会很小,所以估值稳定下来了。

        2008年的中国股市,以后仍然有大发展。能涨多少倍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是世界各国市场很难相比的。我也做保守估值,但主要还是着眼未来。

      • 家园 德斯蒙兄

        “PS:不适应这里的氛围,本不想多写,不过既然已经留了尾巴,那就总要续完。以上。 ”

        说话客气了。:)

        PS:分析得挺好。

      • 家园 你是懂股票的,

        分析得也很好,别走了。

        我对中信的估价大概也是14元左右,但是能赢利多少就不清楚了。我只记得当年它还没上市的时候给原始股东的分红大概是每年股本的12%左右,和华夏银行差不多,不算好,也不坏。

    • 家园 “逆袭”的好象喜欢纯理论

      其实我对这种纯理论也很有兴趣,有劲的时候辩个三天三夜都不烦。不过从哲学上来说,你的理论需要提出实践检验的标准,然后看是不是符合现实。

      比如你认为中信的价格根据分红,应该是3.15元,那么如果市场连续几个月价格都是3-4元,或者至少有几天到了3元区域,你这个估值就很可信了。或者你自己提一个检验标准也行。你说是书上说的,就值这个价,但实际差好远,那应该是书上的理论错了。

      我们的投资方法叫什幺无所谓,你不喜欢称之为“价值投资”我没意见。但你称之为“投机”,就可能和别人对投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我建议你把我们的方法理解为:一种长时段实现差价获利的高可靠性股市投资技朮。

      • 家园 不能以分红衡量股票价格

        对于国有企业,对大股东来说,分不分红,与利益不挂钩,因此,以分红来衡量股价,是不合适的.

        民营企业,股东不抛,年年分红较高,这样的企业应该是可以的.

        理论不理论,换位思考就可以的.如果我当国企老总,效益好时,大家都提高点奖金福利等等,然后做大做强,有业绩就行了.分红,按要求完成就行了.非常好理解的问题.

        顺便说下GDP这个东西.可能国家的统计有点谱,基层完全是靠不住的.换届时,一定是GDP增长最高之时,换完以后,第一年,GDP增长可能就降下来了,再慢慢增加.相对说来,财政收入是比较靠谱的,虽然也存在寅吃卯粮等,毕竟不管什么方法,一是真金白银,二是分税制后,属于地方的一块有限,征了即返,也不是好操作.因此建议陈大分析经济时,多注意财政收入或税收.

      • 家园 你进股市的时间太短了

        2003年初中信上市第一天收在5.01元,当年最高到过7元左右;04年初最高是10元左右,05年初最低跌到过4.17元,05年全年在5元上下徘徊。03年中信分红0.11元,04年0.05元,05年0.12元。0304年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98%,05年初上调到2.25%。按风险增加3%来算,03年中信的现值是2.21元,04年是1元,05年是2.28元。如果把风险增加按照一年期存款利率同比例降低的话,03年的现值是3.23元,04年的现值是1.466元,05年的现值是3.09元。你和当年的股价比比看。

        • 家园 这正好说明你对“分红决定股价”的理论似懂非懂

          我作估值时研究过。03-05年那时中信是属于分红偏好的公司,挣了就多分,钱生钱业务不多分多没关系。近两年是属于留存偏好的,因为钱生钱业务起来了,挣了少分有利于未来发展。这是属于公司管理层规划的事,股东大会投票通过。按你这个模型,管理层想分多少,决定公司值多少钱。那管理层决定分多少,就成了天大的消息了,不分红就只好跳河了。

          你应该去研究“分红能力”,这还靠点谱。你拿中信留现偏好的时期,与分红偏好时期的估值类比,正说明你对这个理论一知半解,说明你的理论功夫还不够。

          • 家园 所以我说你在做古董“投资”

            “比如你认为中信的价格根据分红,应该是3.15元,那么如果市场连续几个月价格都是3-4元,或者至少有几天到了3元区域,你这个估值就很可信了。或者你自己提一个检验标准也行。”

            你看我找到了当年的市场价,你又转进到不分红是偏好了。投资一个不分红的股票,不就是投资古董。

            • 家园 你属于比较糊涂又不认错的,不能再和你多说了

              我认为你年龄的估值是10岁,因为按你的理论,你以前10岁的时候正好符合我的估值。

              这里有不少有见地的讨论与分析。但是你犯的错误过于低级,而你又显然属于不会认错的,我再和你说就不太好意思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