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股市的底和政府救市 -- 上古神兵

共:💬33 🌺10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股市的底和政府救市

    无论是多少点被套的,大家最常问的就是什么时候这股市才能到底?而且相当数量的股民把希望寄托在政府救市上,于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财经新闻标题就是“股市再次探底(或击穿)”、“市场期望实质政策利好组合拳”等等。那么我这个半老股民就凭着自己的点滴体会来聊聊这两个话题。

    什么是底?要是看媒体的,从五千说到三千点,这好几层“铁”底都被打漏了。那到底多少是底呢?纯理论上看,股市是没有底的。如果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全部破产,连0点都不是底,因为证交所也都倒闭了(根据上证指数的编制规则也到不了0点,这种说法是为叙述简单,下同)。现实看,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从0点说到2284点,2285个人一人说一个,总有一个蒙对的。那么谁能蒙对呢?不知道!有位先生要抽我了——敢情听了半天废话。不过废话往往是真理,比如人和猪生理上不同,但也有相同之处这样的话。我的意思是股市的底和股民散户无关。关心底部无非有两种想法,一种是手里有点钱,想抄个底捞一把;另一种是先割肉然后接回来,减少损失。

    从我的经验上看,抄底必被套。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下的《熊市来了》中曾经提到熊市的几个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机构不要脸,具体表现就是狂炒、瞎炒。从历史上看,这种不要脸的极端例子层出不穷,老股民应该还能记得:当年的“亏损概念股”,看涨的理由居然是上期巨亏,这期可能扭亏——美其名曰,潜力投资;“道歉概念股”因为经营负责人出来为亏损道歉而暴涨——美其名曰,道德投资。而本轮熊市开始以来,所谓期货概念、农产品涨价概念、奥运概念、钾肥概念,也都是这些历史的重演——除了不要脸还是不要脸。这种完全脱离市场规律的做法,使一切技术指标、政策影响都成了扯淡。拿什么是真格的,资金才是真格的。

    无底的原因就出在资金上。中国的证券公司挣的是清水捞银子的手续费,没什么技术或服务可言,所有水平不过是液晶电脑屏和牛奶咖啡巧克力的大户室。牛市的时候,证券公司吃香喝辣养成了富贵毛病,熊市的时候手续费收入大幅缩水,日子就难过了,难过怎么办?外门邪道就都出来了。其中之一融资给客户炒,虽然牛市的时候也这么干,但那时候挣钱容易,不如自己干,所以熊市开始时(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开始),这种对双方都属于饮鸩止渴的行为就频繁起来。这种行为就像吸毒,只能短期提神,所以必须炒概念,因为炒概念的实质就是“别人接棒,自己开溜”。既然是靠“吸毒”提精神,那么实际上的资金就会越掏越空,一个概念套牢一批人,也就是一个底,直到最后,当然不是没有钱了,而是钱都不敢来了。有人说,你说的这些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是基金说话,保险、社保挑大梁。我看未必,举个例子,涌金系是什么来历?这些所谓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家底,与早以前的中经开、中农信、辽国发、万国等等渣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真有不同,那也是黄鼠狼下豆鼠——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结论就是:没有概念、没有希望的时候就是真正的底,不过那个时候您可能也绝望了。

    下面再说政府救市。经常听到股民埋怨政府不救市。其实这是很不讲道理的想法。你自己的投资失败凭什么要政府用全体纳税人的利益来承担?更何况政府一直在救市。回头看,530政府上调印花税,不是在救市?政府多次提醒风险教育,不是在救市?可是谁听了呢?爬的高跌得惨,这是老话了,不长记性又怪谁呢?而且从本质上讲,股票市场的自由性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这是典型资本主义的产物,我们中学的政治课本上就有马克思给资本主义下的经典解说(不知现在有没有)“资本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我们反过来看,当你获得超过50%的利润,你就是在铤而走险;更多的话,你就是在赌你的身家性命。这和政府有何关系?这些人不是在呼吁政府救市,而是在喊“救命”。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愿赌服输,死了也是活该。

    但需要指出的是,政府没有义务救市,并不是说政府就应该不作为。当年的银广夏假账,今天的摩根基金老鼠仓,都是政府不作为的结果,政府不仅要负责,惩罚害群之马和奸恶之徒,而且应该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这是毋庸置疑的。无论牛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都是应该常抓不懈的。所以,这句官话也是无比正确的,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都应该为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而出,而不是为了使指数完成某任领导的政绩而出。当然您也可以认为这是无比正确的废话。

    不过据我的经验。最后政府还是会救市的,但每次这种救市措施都不是大家习惯认为的税费、利率调整等财经政策,而是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结构和主体性质的大举措。我们可以观察下前几次从大熊到大牛之前,国家都出台了什么?股权分置改革就不说了,新股民不熟悉的还有新股发行方式的几次改革和信托保险行业入市等规定。这些都分别促成了91年、94年、99年、05年的熊市反转。

    那么政府为什么要救市?政府建立证券市场的目的是健全资本市场。股市长期陷入熊市,会对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不利影响。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一旦不畅,银行的信贷压力就会增加。而个人资金对虚拟经济的零落,会使储蓄率上升、不动产投资大为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会更加严重,效果会越来越差。由于长期的国家控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证券市场实际上还绑架了国家公信力(比如我们大多数人不是认为政府应该救市么?),股市的长期弱势也会使国家公信力大为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得不救市。

    说完了这两个问题,再多说一句熊市的时间。上次我说4000点左右要磨蹭个2年,那是考虑了期货市场在今年启动的因素,现在大盘已经见了2300点了,期货市场仍未启动,那么我们修正一下,如果没有期货市场,大盘应在2300点到4000点盘整2年,不排除短时下探2000点或上冲4500。至于6000点被套的么,您按5年打算吧!

    上古神兵:【原创】熊市来了

    关键词(Tags): #股市#底部#做学心得#政府救市
    • 家园 其实管理层救市与散户无关,为自身利益而已,这点要清楚.

      什么时候开始救市那? 咱们国家的特色是当新股尤其大盘新股发不出来,印花税收不上来的时候自然会考虑到救市.一个个利好出来市场不领情最后出个重磅炸弹再配合一笔资金打出上升趋势赚钱效应市场就反转了.

      可问题是咱们的上市公司分红几乎可以忽略,成长性又是花无百日红能持续10几年稳定增长的公司是凤毛麟角就算有一个天花板效应罩上也是前途黯淡,物权也不怎么靠谱自古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家都是明白人进去都是玩的富贵险中求的把戏,打着价值投资的旗号做的是趋势投机的行为,偶尔有几个书呆子好学生踏踏实实地实践价值投资的人最后都成标本了.所以每次轮回都是短促突击牛短熊长,管理层每每千心万苦好不容易把趋势反转结果发不了多少新股收不了几个月铁杆庄稼就又不行了.苦恼万分却无计可施制度性治市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口号说出来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因为是人都明白那要牵扯到很多敏感的利益问题,是禁区谁碰谁死.本来是想养羊割羊毛的结果没想到羊和韭菜不一样羊有腿会跑,自己水平不够牧羊犬也不靠谱,最后每每看着养好的肥羊跑到人家的圈里的自己只好回来继续割韭菜割的是怨声载道矛盾重重.而且韭菜长的太慢效益又差,这种下去蚂蚱结果收获跳蚤的苦乐有谁知呀?

      所以在中国这个特殊的资本市场里就要学会适应,要摸透他的规律把握好节奏,不能指望环境能怎么样而要指望自己能怎么样.赚钱才是硬道理.至于未来在现在的条件下来看仍然会是暴涨暴跌,牛短熊长,各种怪事层出不穷让人叹为观止娱乐性堪比中国男足是非常的精彩.

      其实玩中国股票是最带劲的,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娱乐,惊险又刺激何乐而不为呀.

    • 家园 写得不错,赞一个
    • 家园 这个帖子有意思。

      更重要的是,他的

      熊市来了 [ 上古神兵 ] 于:2007-11-07 22:49:24

      献花。

    • 家园 虽然最近可能是底,但在没有指数基金的情况下

      盲目进入市场太危险了。经济险恶,哪口锅都可能砸。

    • 家园 说的好

      其实中国股市就是圈钱的工具

    • 家园 这文章还可以。
    • 家园 说得好,送花
    • 家园 就花这句

      你自己的投资失败凭什么要政府用全体纳税人的利益来承担?

    • 家园 不要想抄绝对的底,知道哪儿是相对的低点区域就可以了.

      加上一段时间成本就可以了.

      谁都不是神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