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武汉印象 -- 单行道上的蚂蚁

共:💬50 🌺5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感受

      • 家园 武汉521路公共汽车的帖子

        武汉521路公共汽车的帖子

        不得了!这个帖子现在还流行吗?我记得03年在天涯杂谈上就见过这个帖子了。

      • 家园 为热干面做做广告

        儿童时代,早晨父母偶尔给几个钱过早,多半是交到小餐馆换面窝热干面的,糊汤米酒欢喜砣油香是甜的不喜欢,油饺有肉太贵买不起,记得面窝4分钱一个,热干面小碗9分钱大碗1角3。

        经常是两个面窝,或者是一小碗热干面。面窝要排队人多,热干面则稍少,有时间就等面窝,赶时间就吃热干面……

        小餐馆是一“合利餐馆”的分店,只做早餐,文革期间停了一段时间,据说是不为“资产阶级老爷小姐”服务了,但看来看去大院里最牛的老蒋亲授少将军医慈眉善目,不似电影里的青面獠牙;那些教授、主任一样的满天开洞的汗衫,早起买菜买早餐;昔日国军骑兵团长,在运动初期被揪出来摔打、有关部门说明是起义将领后,又坐在饭堂发工资了;环顾四周没有“资产阶级老爷小姐”的影子,看来确实是伪装起来了!林彪摔了之后又重开张,人仍旧是那些人,价钱仍旧是那些价钱,味道仍旧是那些味道,只是分量觉得少了——那是我们长大了。

        小餐馆带给我的记忆是那样的清晰——春天夹杂着百花芬芳食物混合香味,夏日燥热里火上浇油的油香,凉爽秋风带来热干面的芝麻酱断断续续的诱惑,最难忘最难忘是冬日里雪后那远远就可以望到的袅袅炊烟……

        前些日子,家里领导拎回一大袋“大汉口”速食热干面,小女煮来拌好,味道与童年相似,恍惚让我回到当年,只是只是时光如梭小女比我当年的师姐还大了!

        大汉口热干面——童年的味道,qi(第二声)鸟不长疱!中国专利产品,是您nia(第一声)的明智选择!(也请各位用黄陂话的语调念出来)

        [URL=]http://www.gldbs.cn [/URL]

      • 家园 中国人的吃都要钻小巷

        可惜现代商业冲击下,小巷里的食品没有人继承,慢慢消亡

      • 家园 不得不花......

        撩开裙子叉腿坐下,大喊一声“一碗米酒,一份生煎,一份豆皮,一个烤饼,要辣的!”

        这份豪气.......

        PS:那个武汉公交车的传说,太牛了。当年都差点为了验证一样刻意绕道武汉,可惜因故未能成行。

      • 家园 汉口19中旁边的严氏烧梅新开了个豆皮摊,极正很棒.

        就是油稍大了点,冬天来就一定要去试一试

      • 家园 花,深有同感

        武汉的小市民氛围,彪悍的武汉话和各色小吃都让我怀念。突然很想吃面窝。

        • 家园 说起武汉话,想起印象中最搞笑的一句武汉话了

          那次我们上影视欣赏课,看的是《极地营救》,这是一部“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极品喜剧,中间诸多细节,诸如烧花生油的汽车跑得比雪崩快,心脏病病人怎么也死不了,喇嘛雷死人的牺牲状,我就不详述了。

          直到最后,邵兵同志摔下悬崖,偶然发现了莫文蔚前男友一年前失事的直升机。邵兵同志摆弄了几下,就把飞机飞起来了。他激动地打开联络电台,“拐洞洞幺,呼叫基地!拐洞洞幺,呼叫基地!”

          教室里一片寂静,后排适时接了一句“基地he(第二声)死哒!”(意思是“基地吓死了”,请各位用武汉话的语调念出来,极具喜感)

          ……

          大家是如何捶胸顿足拍桌子地笑,我也不详述了,只是老师那铁青的脸,我一直记到现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