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七亿元一枚金牌贵不贵?--从经济角度看中国奥运战略 -- hopeful

共:💬75 🌺16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七亿元一枚金牌贵不贵?--从经济角度看中国奥运战略

    想必很多人都看到过这条消息:“体育总局科研所的研究员李力研透露了这样一个数字: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体育总局事业费每年10亿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体育总局事业费涨到每年30亿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体育总局事业费又涨到每年50亿元。按这个数据计算,雅典奥运会备战4年,中国就要花费200亿元。如果这次中国队获得30枚金牌,那么每枚金牌的成本就差不多是7亿元,真可谓世界上最昂贵的金牌。 ”

    每枚金牌7亿元,到底贵不贵?这个数据是否可靠?在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历年统计年鉴中发布的财政支出中,只能找到一项“文体广播事业费”,它除了体育经费外,还包括文化和广播事业的支出,比如公共图书馆,文艺团,博物馆等等。更详尽的体育经费没有找到。2000年时文体广播事业费为320亿,如果其中50亿用于体育总局备战奥运并不夸张,加之上述消息有名有姓,因此值得相信。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经费不仅支持能获得金牌的项目,也支持很多没夺金能力的项目,实际上每块可能获得的金牌背后的经费并没有7亿元。比如体操队,备战04年奥运会期间每年的经费为2000万(1),这样04年那块体操金牌价值就是8000万,如果能多得,当然会便宜一些。这是04年的价格,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上升,现在体育总局的经费一定比2000年时更高。文体广播事业费在2000年为320亿,04年为580亿,最新的06数据为840亿,是2000年的2.6倍,04年的1.4倍。据此比例推算,目前每年体育总局的事业费大约为130亿,体操队的经费大约为2800万。四年合计,财政需要为备战08年奥运会提供520亿经费,如果08年奥运会中国队夺得40枚金牌,平均每块金牌就是13亿人民币,几乎比8年前翻了一倍。

    13亿买块金牌,一定有很多人心疼,这些财政支出的钱修希望小学多好。每年130亿的奥运支出究竟多不多?如果这笔钱是肉包子打狗当然让人心疼,但是这笔支出能钱生钱你还会觉得贵吗?

    中国在奥运会上成绩不断提高毫无疑问带动了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以08奥运为例,由于中国军团不断摘金夺银,赛前被人贬称为“西红柿炒鸡蛋”的中国队对服在赛场周围竟然卖得脱销。截至04年底,我国体育产业年增加值为959亿元,占全国GDP比重为0.7%(2)。据此比例估算,06年全年税收38000亿中有270亿来自体育产业。从财政的角度看,向奥运投入130亿可以获得270亿回报,超过一倍的利润。因此说,奥运投入根本不是财政的负担,而是回收丰厚的投资。

    有人会质疑,没有奥运会成绩体育产业就不发展了吗?由于历史无法重复,所以也无法判断如果没有举国体制带来的奥运成绩,体育产业是否会有今天的规模。不过开幕式上重新回到人们视野的体操王子李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没有国家体操队在奥运会上的骄人成就,就不会有李宁体育用品公司。由于两者紧密联系,中国体操队和李宁体育用品公司可以看作国家奥运投资与体育产业收益的绝佳模型。

    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国家体操队每年经费大约2800万。根据李宁体育用品公司的年报(3),该公司06年半年纳税4300万,全年就是8600万。换句话说,财政通过每年向体操队投入2800万,可以获得8600万回报,300%的利润。花钱买这些体操金牌究竟值不值,答案显而易见。

    体育的举国体制和市场体制孰优孰劣是一个热门话题。市场论者总说举国体制是花钱买面子,举国论者只能以国家荣誉无价来反击。其实两派都没认识到问题的实质。由于体育,尤其是体育明星巨大的商业价值,无论是举国体制还是市场体制,在通过体育比赛带动体育产业上并无本质区别,区别只在于资金支付的层次。以体操为例,如果国家体操队不再从政府获得经费而是改由李宁公司获得经济支持,这就是市场体制。如果国家先从李宁公司收税,然后在转移到体操队,这就是举国体制。

    和市场体制相比,举国体制的缺点在于运动员收入不高,除非得了金牌,否则永远属于工薪阶级。但是,就中国的经验来看,举国体制也有许多优点:首先,难以获得商业利润的运动项目可以获得经费保障;其次,水平暂时不高但有商业潜力的项目可以获得经费保障;再次,可以降低体育领域的门槛,为更多草根阶层的孩子提供成为运动员的机会,在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今天,这一点尤为重要;最后,举国体制比市场体制更容易出成绩,中国军团的表现已经并将再次为我们证明这点。

    (1)http://info.72ec.com/article/2008-0727-115670-2.html

    (2)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7-03/01/content_7886918.htm

    (3)http://www.lining.com/BIG5/download/pdf/Interim%20Report%202006_Chi.pdf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终于看到一些关于举国体制的感性文字

      发信人: maldini (驹), 信区: Olympics

      标 题: 來說說我所知道的“體育舉國制”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8 20:50:32 2008)

      我是大陸北方人,初高中都是在同一個中學上的。在我們的校舍一條街外,就是本市唯

      一的體校。我們中間相隔的街是兩個學校學生吃飯、逛街、租漫畫租小說共同的游樂地

      。我的學校和體校是常年的“姊妹校”,學生之間來往也很多。我的中學重視體育發展

      ,也因為是全省唯一一個國家級重點中學,資金方面比體校寬裕,斥巨資修了室內遊泳

      館、室內籃球館和塑膠跑道。在夏天集訓裏,體校生便來我們學校,和我們學校的體育

      生一起使用這些設施。甚至即便不是在集訓時間,只要隨便找一個相熟的學生,借個校

      徽來,也可以在我們學校自由出入。所以在從初中到高中的時間裏,我認識了很多體育

      生。

      我想先解釋一下什麼叫體校生,什麼叫體育生。這個規定可能南北方不同,也有可能畢

      業這麼多年後制度有變,我只說我所了解的事實。

      在大陸,有些城市似乎特別得到體育之神的眷顧,很多冠軍運動員都出自那裏,比如中

      國體操男團大多來自于湖北仙桃。這種城市一般不會很富裕,也不會很貧窮,“小縣城

      ”或者“城鄉結合帶”,這種名字或許已經能讓大陸人明白是一種什么概念了。在這樣

      的城市里,體育,是窮孩子的夢,正如許多出生于布魯克林的黑人家庭的小孩,他們所

      夢想的,便是有朝一日能夠在NBA賽場上飛翔。

      我的城市比所謂“小縣城”要富裕一些,但周邊則大多都是這樣的“小縣城”。體校的

      學生大多來自于這樣的小縣城,吃住都在體校,成績特別優異、特別有潛質的學生,是

      由學校提供一切食宿和學費的。他們大多是從縣城里的小學被選拔,體校的老師,就好

      象征兵官一樣,每年都會去周邊城市挑選學生帶進體校。一些需要從小訓練的項目,比

      如體操,甚至要從四五歲的小孩里選拔,而不那么重視年齡的項目,比如足球和籃球,

      一般是從小學和初中里挑選的。在專門的體育學校學習的學生,就是體校生。

      而“體育生”是另外一個概念。與體校生不同的是,他們大多都是本市的居民。在大陸

      ,如果學生獲得過任何榮譽,攝影、美術、音樂、體育、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作文比賽

      獎項,都可以得到特長加分。藝術類學生,音樂、美術等,需要特別編班,因為他們的

      課程和我們不同。而體育生不需要,是分散在各個班中的。我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

      就是練排球的體育生,我們從初中到高中,都被分在同一個班。

      在前途和機遇上來說,體校生和體育生各不相同。體育生因為上的是普通學校,訓練的

      時間和嚴厲程度都不如體校生。很多體校的學生在高中就可以被選入省隊,進而選入國

      家隊。然而,在普通中學讀書的體育生,更加有可能通過高考或者通過保送進入優秀的

      大學。如果說體育生能在中學時拿到好成績,選擇性甚至更大。本校的女排曾經拿過兩

      次全國高中聯賽冠軍,有一次在江蘇打決賽時吃壞肚子,六個主力中三個去掉鹽水,才

      拿了第二名。這批學生畢業的時候,幾個大學為了搶這些學生差點打破頭。我的好友最

      終進入了本省最好的體育大學。

      在這里,他們的命運就踏上了不同的軌跡,進入國家隊,意味的是長期艱苦而枯燥的集

      訓、比賽。而升入大學的體育生,則有很多選擇。如果自己刻苦努力,課業出色,以后

      不想練體育,完全可以像普通人一樣,拿到畢業證書后去找工作。但現在,這個界限也

      很模糊了。比如說乒乓國手王皓和王勵勤,雖然也在國家隊,但他們同樣是北京大學的

      學生。

      再說退役。很多人說運動員退役后很慘,這種情況不是沒有,但并不是說退役后就沒人

      管。無論是從省隊還是國家隊退役,都可以選擇去做教練或者做體育老師。我的中學一

      共有七個體育老師,被戲稱為“七金剛 ”,基本都是省隊或國家隊的退役運動員。如

      果說在隊里的時候表現優秀,中學會爭相聘任,甚至有點歐洲足球俱樂部爭奪球員的架

      勢。我的中學曾經為了聘任一個退役國家隊運動員,和另外一個中學鬧得非常厲害,最

      后還是教委出面才平息爭端。也有退役運動員改行的,比如有拳擊、柔道這類搏擊型基

      礎的運動員很可能會去做警察。

      至于冠軍運動員,待遇就更加優厚了,退役后由國家出錢送去國外讀書,基本上可以說

      是國家和大學都可以隨便選,比如乒乓國手鄧亞萍,退役后在英國諾丁漢大學讀書。而

      08年代表加拿大出戰的女子擊劍運動員,年輕時代曾為中國奪得過唯一一塊擊劍類金牌

      的50歲老將欒菊杰,也是由國家出資去加拿大讀書,然后移民加拿大的——從年紀上算

      ,這樣送退役運動員去國外的傳統,90年代就有了。

      我想再從感性一點的角度來說這個話題。

      我記得杜琪峰的電影,《黑社會之龍城歲月》里王天林對姜大衛說,五十萬古惑仔,你

      試試看不給他們飯吃?或者說來回憶一下《古惑仔》系列里的山雞啊巢皮啊等人(是叫

      巢皮嗎?多年前看的,有點記不清楚了),把自己代入他們的位置想想,出身不算好,

      讀書沒天分,身邊的人有做古惑仔的,就做了古惑仔。同樣,大陸練體育的孩子,也是

      面臨這樣的境遇,但不同的是,他們有另外的選擇。雖說和那部電影的風格不太搭調,

      但還是想說,如果巢皮能進體校,他說不定可以當職業拳擊手,而不會被人丟下高樓。

      所以我想再強調一次,體育是窮孩子的夢。和西方不同的是,在大陸有很多地方,雖然

      可以享受義務制教育,但學校不好,讀書也沒出路,哪怕在全縣考第一名,參加高考一

      樣夠不上分數線。

      或許會有人說西方的窮孩子難道不一樣嗎?我的回答是很不一樣。在西方,很多孩子開

      始練體育,是因為家里有人是做這個的,比如父親就是體操運動員的柳金。而從小就開

      始游泳的菲比斯,他家的附近就有游泳館。中國內陸的小縣城,根本沒這樣的條件。

      我的那位好友,父母是工廠的工人,家里沒有一個人曾經練過體育。她被教練看中的唯

      一原因,是她在小學四年級,身高就有一米六多,在高二時達到一米九二。她的功課在

      體育生里算是還好,但如果考慮到全年級排名,就很低了。初中時一個年紀有四百多學

      生,只有前一百二十名才有可能考入本校高中,也就是全省唯一重點中學,她排名在三

      百五十左右,靠讀書是絕對沒有辦法的。

      我記得見過她哭,訓練太辛苦,不哭不足以發泄。但發泄完了依然要咬著牙,帶著一身

      的瘀青繼續練習。我也記得有一次和她約好去看電影,她去跟教練說,因為來了例假,

      不想訓練。教練說,那你今天多跑五圈吧,以后如果比賽時你也來了例假,難道就不比

      賽嗎?與其這樣,不如先讓你的身體習慣一下。于是那天她在跑道上跑到嘔吐。這樣的

      訓練根本不算殘忍。有一年學校的排球場需要修整,她們只好在外面借了一個場地繼續

      訓練。那個場地是水泥地面,誰試過在水泥地粗糙不平的地面上救球試試看?

      這樣殘忍的訓練為的什么?換個角度想想好了,假如你生在這樣一個家庭,父母是工廠

      工人,讀書不行,長得也不漂亮,如果有一個特長,只要有一個特長,再加上艱苦的努

      力,就能給自己換個好前程。再說,難道讀書不辛苦嗎?大陸的高考制度號稱是千軍萬

      馬殺過獨木橋,這樣慘烈的競爭從小學就存在,考高中前一年,我一次動畫都沒看過,

      周日休息一天,上午補習數學,下午補習英文,說夢話的時候都在解方程式。

      這就好像錢鐘書說的“圍城”,里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固然,我的朋友會

      羨慕我,因為我不需要每天跑一千米訓練體能,不需要被排球打得渾身青腫,但我也不

      是不羨慕她。她不需要每天下午上自習,可以在操場上為了一個漂亮的短平快高聲大笑

      ,我們只能在教室里面色蒼白昏昏欲睡。她從初中開始,跟著球隊四處參加比賽,到了

      高中,全中國只有五個省份她沒去過。我一直很仰慕她,因為對于我們這幫慘綠少年慘

      綠少女來說,她更成熟,更老練,性格堅毅,身材挺拔。

      我甚至覺得她的學生時代比我們快樂。在重點高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往往互相競爭,問

      別人一道題怎么解,有些人往往不會告訴你。但她只要問,別人知無不答言無不盡,因

      為她確實沒有競爭力。她們如果和本市的中學打球,本校有固定的后援團,拉著橫幅敲

      鑼打鼓前去助威。在外省市打球,有人借DV錄比賽全程,帶回來偷偷在學校放映室用投

      影儀觀看。七八十人聚在一起,也不開燈,往往看到精彩處就忘了有巡查的老師,高聲

      叫好。老師聽到聲響跑過來看,她們嘿嘿笑,說老師我們在研究比賽,老師也只好說句

      “注意時間,不要太遲離校”。她在女生中特別有人緣。當時我們班的文藝宣傳因為長

      得漂亮,被幾個流氓學生糾纏,這位當時身高一米九多的女生沖上去大吼一聲“滾”,

      幾個小流氓嚇得夾屁而逃。雖說每年的情人節,都在放寒假,但總有人補送她巧克力—

      —她是我們女生崇拜的偶像,也是男生敬佩的巾幗。她們是在體育舉國制下練體育的普

      通學生,但她們一樣有很多快樂。

      中國大陸很多東西,我認為是unique,獨一無二,沒有辦法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套

      路去套。體育舉國制確實是個有缺陷的制度,但世界上哪個制度沒有缺陷?如果西方制

      度完美無缺,為何有33歲還要來參加比賽為孩子籌錢的媽媽體操運動員?為何有為了糊

      口,超齡參賽的薩烏丁?曾經的東德和曾經的蘇聯,都實行體育舉國制,然后又向西方

      的體制靠攏。結果如何?運動員紛紛出走到西方去,留下來的運動員,經費被縮減,場

      館被關閉——對于他們來說,這哪里公平了?

      我再強調一次,體育是窮孩子的夢。我不認為奪走他們的夢是公平的事情。

    • 家园 好划算啊!

      就算为奥运四年花了800亿,平摊在每个成年公民头上就是一人80元。

      我就花了80元人民币就能看到中国运动员拿40多块金牌,那么开心地过17天,真太划算了!

      这还仅仅是娱乐效应。

    • 家园 奥运对于中国经济的作用

      如果单从体育经济的角度分析,楼主的分析不无道理,但是奥运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是全方面的,这其中有有益的也有不利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现在就对奥运对中国的作用下结论,个人以为尚为时尚早

      PS:奥运对北京的快递行业打击很大(仅仅是举个例子)

    • 家园 而且,体育设施的投入会有相当长的时间的回报

      我的一个同事是退役的自行车运动员。我问他关于北京奥运自行车室内赛的预测,他认为英国将是金牌大赢家。主要是因为十年前,英国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全尺寸室内赛道(这样的赛道并不多),并且选拔了数以千计的少年选手。由于这样的累积,现在英国很有可能在自行车室内赛上会取得8-10块奖牌。他预见,由于北京这个奥运赛道的兴建,十年以后,自行车室内赛将是中国人的天下。

      他还说,培养职业运动员是非常昂贵的。培养一个自行车运动员至少要几百万(美金),一个世界冠军少则五千万,多则一两亿。

      看来大部分项目中,每一个奥运金牌都是用数以千万或是亿计的金钱堆出来的。中国4-5亿一块金牌不贵(因为金牌数看来至少40,有可能50),比国际行情还便宜。体育总局的钱用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 家园 英国光给其自行车队的投资就是

        26million英镑(约合人民币2亿6千万多)。在曼彻斯特专门建立了一流的自行车训练场,为了备战北京奥运,特意在场馆里铺设了和北京赛场同样质地的跑道,配备了大量的顶尖教练、理疗师、心理医生、科研人员,等等。

        在本届游泳上拿牌的英国游泳队,得到20million+英镑(约合人民币2亿多)的资助。

        这个英国奥运本届奥运的备战费用是23亿人民币(235 million英镑),为了下届的伦敦奥运会,这个费用回涨到40亿人民币。

      • 家园 金牌都是钱堆出来的。英国自行车就是例子
    • 家园 7亿就有一块金牌?很便宜啊。

      我觉得这样的投入对于一个年GDP十几万亿的大国来说毫不过分。按比例的话,好比一个家庭一年有十几万的收入,每年拿出50-130元来锻炼身体,很贵么?听上去是不是还少了点儿?

    • 家园 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

      那些退役的,满身伤病的冷门项目队员们,他们给社会的负担也不小吧.恐怕不能让他们都去搓澡摆摊

      • 家园 我很赞同“唵啊吽”的对体校教育的看法

        体校课程,应该以培养普通学校体育老师和社团体育俱乐部人才为主,奥运运动员的产生应该是这一过程的副产品。所以,体校的课程,应该包括老师必备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和俱乐部运作的一下商业知识和社会知识。

        这样以来,体校培养的人才就不会是社会的负担。

      • 家园 可能经济发展以后

        那些项目的吸引力减弱。

    • 家园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

      第一,从奥运金牌来说,它代表的是一项体育事业的成果。取得金牌表明我们在该项目的成果领先世界,说明我们有一套优秀的运动员选拔,培养,训练体制,说明我们有优秀的金牌教练员队伍,说明我们的训练设施比较齐备先进。一块金牌代表的是一个成功的体系,一个成功的研发和制造的体系。打造这个体系占用投资的大部分。从产业角度来看,夺取金牌说明我们的研发和制造水平水平领先世界同行,而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投资了,开发了,成功了,世界领先了,建立了一套好的系统,还有自主知识产权,没啥不好。

      第二,也就是大家讨论的成本收益问题。这里首先是边际效应问题。回想我们拿第一块金牌的时候,全国人民的情动心情,那时候恐怕没有谁会考虑成本问题。哪怕再贵,也是一个字,值!随着金牌数增加,金牌的边际效益递减。同时随着夺金目标的不断扩大,投资必然从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项目向不太具有优势的地方延伸,很多项目必须从0开始。这样开发成本必然大幅上升。对于这个问题,也应该从3个方面来看。一是我们需不需要更多的金牌?我们现有的优势项目需不需要维持和扩大?认为金牌已经太多的人当然认为不需要,不过更多的人可能会同意想拿更多的金牌。二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提供与目标相应的资源?这些资源值得被分配给体育投资吗?从国家的收入看投资得起。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大多数人应该都同意第三点,就是我们应该提高投资效益。现状是,在夺金项目我们有优秀的体育研发体系和产品。但是这些投资并没有发挥最大效益,同时研究效率还有值得改进提高的地方。比如我们的具有垄断优势的地方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效益。福原爱在中国受训,给中日关系的改善带来了巨大效益。不过这是应日本方面的要求而采取的行动。我们应该转变被动思维,主动邀请其他国家的选手来受训。特别是亚非拉的穷兄弟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培养的巴基斯坦选手夺取了男单世界冠军,将对提升中巴关系带来多大的影响!一块金牌甚至一块奖牌对于穷国小国的意义有多大的影响啊!甚至发达国家之如加拿大,那块摔跤金牌带来了巨大鼓舞!我们做代工好多年,体育生产上也应该大胆代工!海外兵团也完全可以在国内受训,只要对方付钱!另一方面,对于没有优势,并且长久没有起色的项目就应该控制投入,完全私有化或者外包出去。比如中国男足,完全可以停止经常性拨款,外包给民间,国家只保留取得比赛胜利的奖金。另外外国优秀选手,教练取得中国国籍的审批要大大简化,这个是世界潮流嘛。

      小文顶hopeful兄一把。

      • 家园 花复
      • 家园 好,批转延东、秉国同志酌处!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培养的巴基斯坦选手夺取了男单世界冠军,将对提升中巴关系带来多大的影响!一块金牌甚至一块奖牌对于穷国小国的意义有多大的影响啊!

      • 家园 某些项目,譬如赛艇,应该在大学里推广

        一方面是对人的素质培养,另一方面,鼓励大家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这对多项产业科技促进和相关开发人员的培养都是无可限量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