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煮酒话古人之十五刘裕(一.千古江山) -- 沉睡的天空

共:💬12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历史是人做出来的

            皇帝作为专制社会的最高领袖,其决策如何是有决定意义的。司马炎的几个决策历史上都是有相关经验和臣子的不同意见的,他却不肯采纳而执意为之,因此可以说西晋的迅速败亡和后来的十六国都是由他引起的。

            • 家园 有时候也是人编出来的
            • 家园 这个话题更有意思起来了。六国归秦而后速亡

              三国归晋而速裂。军阀割据归民国而迅速被取代。决策者应该负有相当的责任,但是也许更是大势所趋。我对于司马炎的东西不熟悉,所以也不好发言,最多是提问的程度。

              不过看看这三个例子,比较起来一看,还是有点意思。

              六国归秦,秦用暴政治理。结果,压力越大,反弹越大,自己被自己给震倒了。

              三国归晋,晋的制度相当散漫,松缓(存疑),无为而治,最后也变得无国可治。

              近代的军阀混战到民国,蒋介石的治理似乎介于两者之间,然而也被迅速取代。

              乱世的震荡,是需要有一段时间来平和下去。

              总是在想,作为领导人,也许是想作些事情,也许是想做好事情,但是,人未必胜天。局势造英雄也好,英雄造局势也好,呵呵,应该是,英雄和局势是微软和INTEL,是捆绑在一起的。

              • 家园 一些看法

                秦朝速亡,亡于秦始皇过分使用民力,使得民众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生不如死,不如一搏,整个国家已经处于油锅之上,二世不知悔改,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只是导火索,和六国归秦无关。

                三国归晋,根源在于魏/晋占据中原的强大实力,和后来西晋速亡无关。西晋速亡,关键在于三点:诸王实封而领重兵,等于皇帝自己为朝廷制造了对手;州郡无兵而只有少量武卒,等于是制造了地方实力真空;惠帝昏愚,外戚乱政而争权,朝廷威信日降。外有对手,地方真空,自减实力,不乱又等什么?至于两晋宽松,那不过是玄谈,误国而已,不切实际。

                民国在大陆一共存在三十八年,从来就没有统一过,早先的北洋政权、后来的南京政权都不过是最大的军阀,这个时期和五代倒是很相似的。蒋介石致力于统一,但是内外部形势的发展、个人能力和自身品格以及做法上的缺陷使得他根本就不是毛泽东的对手,能够苟安于台湾已经是万幸了。在具体做法上,蒋介石的核心无非三条:军事上依靠黄埔军,经济上依靠江浙财阀,手腕上则是上海流氓那一套。黄埔军后期腐败严重,江浙财阀守有余而攻不足,上海流氓那一套搞得自身缺乏信用,再加上高层家族化腐败导致的经济困难,不瓦解都不可能了。

                我是不相信天命这类说法的,一切事在人为,秦朝善于征战而不善于安定国家,司马炎自己胡来,蒋介石能力不足,他们的失败都是必然的。

                中国领导人的素质,刘备/诸葛亮二人及其关系可为楷模,余皆等而下之。三国之中,蜀汉最小,但是政治最为清明,虽然最先灭亡,那是国力所限和运气使然,但是刘备的用人之明、对诸葛亮的信任和诸葛亮善于治国都是流传千古的话题。原因无它,陈寿三国志中先主传和诸葛亮传的评论部分给了最好的说明。

                至于Microsoft和Intel,那只是两个商业公司,和国家政治无关,不在讨论之列。

                • 家园 俺的一点意见及一些可供深入的问题

                  基本同意老兵兄对秦晋(之好?)的分析,司马炎确实是个蠢材,不过是否再要深入分析一下,他为什么一定要分封诸王并领军队呢?这在后人看来明明是自找动乱,这究竟是因为他个人能力有限,头脑发昏,还是当时有什么客观形势使然?不管无如,司马炎害国不浅,罗马帝国的衰败主要是内因,而中华帝国的衰败正要是拜其所赐了。

                  关于民国的问题,俺认为外因大于内因,这个外因就是当时中国谁也拿他没办法的日本人。没有日本人,民国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是必然的。但这个问题太大,太近,太敏感,就不展开说了。

                  • 家园 又是一些看法

                    中国历史一直存在一个问题:是否需要诸王实封来拱卫中央?从亲属感情来讲,这似乎是肯定的,但是从事实来讲,结论则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亲属感情挡不住个人的权力野心。

                    秦朝以后,中国统一王朝有过三次诸王实封,分别是西汉,西晋和明朝,都引起了大乱。刘邦和朱元璋起自寒微而猜疑心重,这还有情可原,司马炎整个一个世家子弟,也看不清这一点,只能够说他无能了。

                    民国蒋介石的命运有三个转折点。

                    第一个转折点是中原大战。如果不是张少帅糊涂而助强除弱的话,蒋介石是有可能彻底完蛋的。当时东北如果是张老帅而不是张少帅执政,他肯定会助弱抑强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张少帅很有趣,把蒋介石当大哥而倾心交往,先出兵帮助蒋介石在中原大战取胜而使自己成为下一个被蒋消藩的对象,后又主动奉上自己的海空军精英来帮助蒋介石,削弱自己而强化对手,做法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此人直到蒋介石公开取消他三个师的番号才明白蒋介石的真正用心,西安事变和他对此的觉悟和意图保存实力是有关系的,如果蒋介石不是逼得过急的话,西安事变应该是不会发生的。西安事变既然已经发生,他和蒋介石就成为公开的敌人,却不明白形势和蒋介石的为人,相信二宋的诺言,身入虎穴,以致被擒,几乎囚禁终身,二宋的那句“我们对不起张汉卿”彻底显示了蒋介石的人格之卑下。以这样的人格而为国家领袖,能够安定才是怪事。

                    第二个转折点是日本入侵。应该说,民国各派军阀,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蒋介石,其次才是共产党,倒霉的则是除广西、山西以及西北各省以外的诸路军阀。蒋介石直到1937年,实际控制区只是长江中下游和中原部分地区,而到了1945年受降日本,则几乎占据了全中国。南京政府能够成为全国各派力量普遍承认的中央政府,并得到美国的大量援助,实受益于日本入侵。

                    第三个转折点当然是后来的国共三年内战。国民政府各方面都占尽了优势却最后一败涂地,自身的问题是它的主要原因。

                    本人对共产党建国以后的做法很持保留意见,但是却认为建国以前的十二年,共产党比国民党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要强得多。从1927年到1949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的执政记录来看,即使没有日本入侵,它能够做到统一和长治久安的可能性是很值得怀疑的。

                    就理论而言,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要比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要现实一些和更加具有可行性,但是1927年以后的国民政府始终是军政府,政治家不过是军人的附庸,蒋介石坐什么位置政府就是什么体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主义相比较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呵呵,原来在讨论这个阿

                      张少帅在东北易帜,中原大战,的时候为什么做出老兵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

                      很简单阿,因为在当时中国所有的实力派中,他面临来自强邻最

                      大的威胁和压力。

                      设身处地想一下,当时的东北,日本人横行霸道,自己的父亲

                      被人炸死都不敢吭声,粱敬敦在书中描述东北易帜受到日本

                      阻挠时的情形曾说,日本对我疆吏尚且如此恶形恶状,可见其嚣

                      张到什么地步。

                      东北易帜,中原大战,当然有张为自己集团谋取最大利益的意思,

                      但皇姑屯事件不能说没有很大的刺激,如果老张死后,主政的不

                      是小张,是什么样的结局真的很难说,当时东北军,政界亲日者

                      不少。

                      中原大战的时候,张曾在私下表示,他相信在当时各大势力中,

                      只有蒋介石可以统一中国,而只有统一的中国才能对抗日本。

                      这是他从东北易帜,中原大战,918事变,一直到西安事变都

                      比较一贯的思想。他因此做对了一些事情,也做错了一些事情。

                      而这点,无论从大道理,从集团利益,和个人感情上看,都是可以

                      理解的阿,毕竟一方是有家国之恨的日本,内外终归还是有别的。

                      而从某种角度讲,对于蒋,张也并没有完全看错,蒋本人在民族

                      主义上,还是不含糊的。

                      “蒋介石公开取消他三个师的番号”是不准确地,实际上,据考证(回头我去找来那篇文献),三个师中至少有一个师很快得到补充,其他几个也在补充之中,后来成为共和国上将的万毅就是当时张学良派去补充的那个师当团长的,在他的回忆录中有相关描述。

                      蒋谋求军权的统一,也没有什么不对。一支没有统一军令的国家军队对外作战自然会效率很低。 但蒋在策略上又确实没有很好地安抚东北军,或者说整个东北流亡集团,这个曾经是他最大的盟友,而现在又在承担着失去东北这一沉重的十字架,生存上也陷入困境,迫切期望回归失去的故土的集团。

                      老蒋西安事变以后的行为,的确不是大丈夫所为,也不见得符合其最大利益。不过,话又说回来,西安事变以前,蒋介石对待张少帅,基本上还算是诚恳的,中原大战以后, 蒋基本上履行了事先的协议, 918事变期间张受到来自各方的攻击的时候, 蒋对张多多少少给与了政治上的支持, 此后也没有落井下石, 张下野出国, 蒋也没有乘机瓜分东北军. 后来在西北, 东北军通共,蒋并非没有察觉,但还是赋予了张很大的信任,西安事变前夕,以蒋和张之间冲突的公开, 激烈的程度, 换了任何其他人在西安, 蒋应该都不会轻易只带少量的侍卫就轻履险地的, 张后来在决定送蒋回南京的时候, 大概也有对蒋个人的愧疚之意吧。

                      我同意老兵的一些观点,“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要比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要现实一些和更加具有可行性”,但并不完全同意“1927年以后的国民政府始终是军政府。。。两个主义相比较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的说法,即使两个政府都是“枪指挥一切”,但国民党不会搞全面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共产党会要搞共产主义,那是肯定的,而这就会带来区别。至于谈到民主,自由,储安平的话想必老兵很熟悉,我就不引了。

                      “共产党比国民党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要强得多”,这一点我是同意的,不过,很多事情是一脉相承的,共产党的理想,组织方式决定了他在争天下的时候更能够对资源有效利用,也决定了他会做后来的很多事情, 看看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纪录就知道的。

                      "没有日本入侵, 国民党也不能控制局势" 我基本不同意,主要依据是35, 36年左右的趋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