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德国教授招聘过程 (一) -- 冰雪迎梅

共:💬100 🌺35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德国教授招聘过程(三)

        面试程序

        每个候选人有半天的面试时间,以及一顿午餐或晚餐。候选人的住宿和旅行费用由招聘单位实报实销。

        半天的面试程序中,包括几个固定环节。

        一, 与委员会主席一对一面谈半小时;

        二, 与本系一名教授(也是委员会成员)一对一面谈半小时;

        三, 与学生代表面谈半小时;

        四, 候选人做一个四十五分钟的公开报告,然后回答十五分钟的自由提问;

        五, 候选人答辩,这个是不公开的。 只有候选人和招聘委员会成员参加。

        第四,五两个环节是按照这么个前后顺序安排的。前三个环节可前可后没有固定的顺序,谈话内容在评定会议上才能略知一二。

        下面是七个候选人的报告情况。

        候选人的工作报告

        第一个候选人的工作报告重点是图像处理所涉及到的数值算法。 报告做的还好,内容清楚,介绍的是自己的独立工作内容。 但学术含量较薄,显弱。回答问题不直接,有点绕。

        第二个候选人的工作报告内容是优化。 这个报告下午五点开始,我有点累,听不太进去。

        第三个候选人的报告是早上八点开始的。天气很好,阳光很暖和。这个候选人来自奥地利的Linz。嘴巴很大,嗓门很高。他的研究很有意思,侧重于工业界的优化问题。他列举了两个典型问题来解释他的工作。第一个问题是激光加热冷却金属表面的过程(我这么翻译,不知道是否对?)。用数学模型描述,这就是个最小化问题,限制条件不再是线性或非线性函数或不等式,而是带有经验参数的热力学方程。关于最小化问题的解决方法使用的是简单的拉格朗日方法,关键在于热力学方程的数值求解。第二个问题Hyperthermie(不知道怎么翻译),以及所用的算法,我是第一次见识,不是很懂。基本意思是将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转化成了一个简单易解的退化模型。

        第四个候选人的报告很糟糕,陈述的方法大都是课本内容。明显和前三个候选人有差距。在自由提问时间段,有两个问题,候选人没有听懂,回答也不好。

        第五个候选人是个在德国工作多年的法国人,作报告像一个哲学家,或者科普工作者? 总是上升到某某意义的层面上。他的研究也很杂,优化,数值计算,建模,并行计算等。感觉还不错。

        第六个候选人是俄罗斯人,唯一的女候选人。她对自己的德语还不够自信。报告是用英语做的。这个是致命伤。 在德国大学里,招一个德语不熟练的教授不太可能。报告内容是多年前的博士生期间的研究成果,令人遗憾。

        第七个候选人的报告内容较少, 类似于第三个候选人讲述的第一个问题。他侧重于Form(产品形状)优化。感觉一般。

        从后面的评议会结果来看,对公开报告的要求基本是:报告清晰明了,能让听众多少听懂一些应是基本要求;主题感兴趣,其他教授能够看到合作的可能,这样的候选人也比较受欢迎。问题阐释有深度以及回答问题准确,可以展现候选人的功底。

        • 家园 德国教授招聘过程(四)

          候选人的答辩

          答辩过程由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问题也相当程序化,必要的问题包含了

          1。目前的科研方向,正在承担的项目,以及未来三年的科研规划;

          2。国内国际研究合作关系;

          3。教学经验:承担过什么课程,编写课程讲义的能力,练习题及练习课的管理,讨论班,建模课程,计算机语言等;这个问题里隐含了一个潜规则,放在后面说。

          4。公共服务: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活动,面向社会大众的科普讲座,Ringvorlesung(可能是面向其他系的科普?我不是很懂。);

          5。男女平等:回答有两种可能,可以做到和不可以做到。

          6。工作位置需求:手下有多少工作位置需要跟随过来;

          7。个人要求:根据家庭状况;

          这些问题,从事实来看,候选人事先都知道。其中两个候选人为了增加胜算,预先将主要问题作了阐述并作成pdf文件发给了每一个委员会成员。这两个候选人都进入到了第二轮的筛选。也许这个策略果真起到了作用?

          女候选人的水平明显比其他人差,所以我基本上没有任务了。当然也可以对其他候选人发表意见,但是我的德语口语还不够好,我的听力还不错。

          在答辩过程中,关于科研方面的回答,是点到为止,科研水平的评价主要来自于幕后的了解。

          教学经验和公共服务涉及到教学任务的分配,和教授们的各自利益就有关系了,所以能听到一些加有私货的问题。

          比如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把教学任务很重的一二年级课程分配给新来的教授。而且是否愿意立即承担这门课程也因此变成了门槛问题。 好处是基础教学轮换过程,招一个新教授可以往后推半年,招两个就能推一年。这个好处听起来不太高尚呢。

          另一个考察重点是入校新生的建模课程,这个课程我感觉很有意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程内容通常是教授从生活中找一个实际问题,比如家庭花园浇灌问题,比如室内空气流动观察等。引导学生从观察到描述问题,建立物理模型,再建立数学模型等。关于这个课程具有丰富经验的候选人在这次招聘中比较受欢迎。

          第三个重点是公共服务,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经验很重要。今年系里打算拍一个短片,拿到电影院免费放映,这个任务很重的。热心公益的候选人可获得加分了。

          男女平等是妇女代表职责内的例行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很乏味。两个候选人没有经验,搞出了一点小花絮。其中一个两手一摊,在今天这是个问题吗,我讲课,他们在下面听,难道男女还会有差别吗?大家哄堂大笑。主席打断说,回答可做到就算问题通过。另一个想得比较远,肯定平等对待,不过有小孩的女生,也要教授出面照顾吗?

          对于有小孩的女生,大学提供有幼儿园,以帮助他们完成课程,很人道哦,而且也是德国鼓励生育的措施。去年年底德国的一个母亲杀死自己五个孩子的事件成为世界新闻。其实在去年的最后两个月里,还发现了一个年轻(少年?)母亲几年之内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刚出生的孩子。另有一对夫妇活活饿死(verhungert und verdurst)了自己五岁的女儿。在高速公路旁边又相继出现两起婴儿尸体事件。这些事件震惊德国。学校据此给于女生特别的帮助,雇了几个保姆,需要的女生可以随时申请使用,对学生每小时一欧元,对教工每小时三欧元。不知道有多少用,至少听起来是个安慰吧。

          只是我不明白,在这个高福利国家里怎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呢。 大不了把孩子送给别人,也能保住这些生命呀。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德国教授招聘过程(五)

            招聘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我终于见到了委员会所有成员。

            首先, 每个成员签字报到,作为在场证明。

            然后,依次评议每个候选人。

            基本程序是,主席把每个候选人的学术简历讲述一下,学生代表评价,然后自由发言。

            学生代表的面谈问题由学生会成员一起策划,我从她的评价报告里可以略窥一二,涉及的问题是课余有多少答疑时间,练习课管理,讲义等。对所有候选人的评价都是正面的,比较差的是俄罗斯女候选人,语言欠缺是致命伤。比较好的是奥地利候选人,他主动展示了以往与学生交流的经验,得到了学生代表的高度认可。

            自由评价中,第四候选人因为报告内容不好,回答问题错误,直接刷掉。第六候选人即女候选人也没有任何异议的被筛选掉。

            第五候选人即法国候选人,正面评价是项目很大很忙,手下有十二个工作人员, 负面评价是研究方向侧重于科学计算,对数值方法研究不多,而且他要带来十名工作人员,系里没有这么多办公室。所以建议不再考虑。这个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校今年又买了一台几百个处理器的大型机,这样的人应该很需要哦。事后聊天时,主席说我们庙还太小,目前容不下。

            这样还有四个候选人待定。

            叽叽喳喳的讨论之后,评议报告总结人汇总了一下情况。委员会全体成员举手表决,是否同意第四五六候选人将不再考虑,是否同意剩余的候选人进入下一轮评议。 这两个结果都一致通过。

            乌尔姆来的委员会成员介绍了五位校外评价人的资历,声望。都是我熟悉的名字哦,他们的文章我读了不少嘞。大家再次举手表决通过,这五个人可以作为评价人员。

            到此,第一次会议结束。

            书记员将会议过程结果汇总成一页通告,在第三天发给了委员会每位成员。

            五个校外评价,只要其中的三个返回来就可以进行下一轮评议。所以下次会议暂定在一个半月之后。

            校外评价返回到人事部门的某个办公室,并陈列一段时间。按照法律规定,评价结果委员会成员都可以看,候选人本人也可以看。

            招聘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评议报告返回了三份。

            会议主席首先公布了校外每个评议报告的主要内容,评议人毫无例外地表明这样的评价是很表面的,因为对每个候选人都不是很了解,只能从获得的资料中作出一个判断。当然,每个评议人都建议了一个候选人排列顺序。

            排第四位的是同一个候选人,所以这个候选人没有疑义地出局。

            剩下三个候选人,在排列顺序上,评议人给出的不一致。主席建议了一个顺序,没有疑义,全体举手通过。

            第二次会议非常非常乏味地结束了。事后,主席特遗憾地说,他原以为这个会议要争论一个小时呢,没想到没有人发表意见。

            会议决议出三名候选人以及排名顺序。

            剩余的工作就是人事部门的事情了。人事部门将把这个排名通知给有关候选人。从第一名开始展开各项待遇谈判,包括工资,搬家费用等。

            如果第一名拒绝了,那么接着和第二名谈判。以此类推。

            但是如果这三个候选人都在别处找到了更好的位置。那我们就白忙活了这么多天,这套程序就要重来一遍。

            [完]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在大学里积累经验一二三

              我所在的德国大学里,通常都提供面向各个层次学生的职业规划公共建义课,有的保险公司也提供相关课程。授课者,我看,大多是社会学系,心理系的博士生或教授, 或者是公司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员工。

              学生工

              从第七个学期(通过Vordiploma后,相当于master阶段)开始,学生可以在学校里打很多学生工。

              比如,低年级的练习课,科研项目的程序员或杂项工,实验室试验员,食堂工,学校或系里的网页制作和维护等。不过据某个德国朋友说,学生最喜欢去酒吧打工。

              实际上,学校学生工给的小时工资很不错。据我了解,一小时8欧。餐馆工一小时6欧左右。可能酒吧工小费拿得多些。

              对于德国的贫穷学生,申请一份国家贷款(三百欧),再加一份学生工,就可以自立,基本生活有保障了。若是毕业前再生个小孩,国家贷款可以免予偿还。可见,德国政府为了鼓励生育,真是费尽心机呀。

              清洁工里没有见到学生工,大多是俄罗斯人,黑人。百分百非德国人!

              学生工合同到期后,可以向教授索要一份证明,找工作时有用,是一个能力证明。

              讨论班

              针对学生的讨论班有三个层次。我只经历过高年级的,这学期带一个并行计算的讨论班。

              讨论班的内容,在我这里,一般是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小问题,不是已经知道答案的假命题!学生一起讨论,逐渐掌握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提出解决方案,然后作出结果的过程。

              一般来说,最后要写出一份二十页左右的总结报告,每个学生做几次小的十分二十分钟左右的presentation,至少做一次大的presentation(一小时到两小时).

              这样子,几年下来,毕业了工作了,做个项目报告产品展示的能力肯定有了。

              如果以后希望在学校里谋个教授位置,就一定要读博士。

              博士阶段及以后

              我的经验是每年都要争取参加国际性会议,三次下来,各国有多少同行,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不说多了解,至少有个感知。若是情商高的,估计能认识不少人。若是智商高的,估计人家主动找你合作。若是情商智商都高的,那将来一定是牛人。

              关于科普,每年系里都有一个针对中学生的广告宣传日。积极参与就好。

              关于教学经验积累,从博士阶段就要开始。博士期间作练习课课长(tutorial leader / uebungleiter),带讨论班。 职责是出练习题目,练习题目不是课本里已经有的,而是根据课程进度自己编写的。博士毕业后可以尝试带高年级课程。

              讲一个故事。我的好朋友在香港读博士时,也要给学生带练习课。我朋友工作多年,英语不怎么灵光。有个德国人拿着德国基金会的钱在香港作访问学者,和我朋友在同一个老板下。他知道我朋友英语不太好,要替我朋友上练习课。我朋友不同意。这个德国人三番五次地私下里找我朋友商量。后来老板知道了,怕这个德国人欺负我朋友,就直接去跟这个德国人说了。这个德国人现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工作。

              西方人在我们眼里太aggressive, 我们老中不太直接说NO.

              关于科研交流。老板的项目费用支出里,有一项用于邀请校外同行来作报告讲座的。若是有自己喜欢的,不妨跟老板说,只要对工作有益,而且钱不花也揣不到自己兜里,老板一般都还乐意。 这个我想,访问学者也可以利用的。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好长,好详细,花一个

            不知道start up package 如何

            • 家园 嗯, 我太土

              一下没弄懂。

              终身教授的工资,我知道的,每月税前5000到7000欧都有。

              如果知道他的工资级别TV。。,网上即可以查到。

              • 家园 没这么低吧

                没这么低吧。你肯定记错了是

                税后,才对的。

                税前, C4年新, 11万欧左右吧

              • 家园 不土不土,您可是大牛啊。

                能在国外找到教职的,都是浑身是刷子的 :)

          • 家园 献花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多谢多谢

            很有意思!送花支持!

    • 家园 花等

      我从这边教授得到的信息是现在非终身的位置还比较容易找到,但是终身位置也就是你说的6年合同那是相当的难签到。

    • 家园 花等!

      我正在德国 TU Darmstadt 做访问学者,对您帖子的内容很感兴趣。我们研究所除了教授以外没有其他老师,都是博士生,女秘书有两位,象您说的那样不是全职工作,另外有一位技术工人(?),负责维护研究所的设施,如门窗和物品采购等.

      德国的钥匙也正如您说的古怪,同一把钥匙可以开不同的门,比如我办公室的钥匙可以开秘书的,其他同事(教授的房间除外),实验室的门。宿舍的钥匙除了自己的房间外,还可以开公共浴室的门。

      • 家园 感谢, 看来本文还有点小用,

        讲个身边的小故事,

        去年系里来个复旦的访问学者。他的办公用品居然自己买!可能是英语不好,或老板没有解释德国这边的管理状况。

        我告诉他,他的钥匙可以开秘书的办公室,文具复印等都是免费的,可以领取,秘书不在可以自己取。这个家伙才明白。从此以后,凡是学校公用设施,只要没有锁起来,都敢用。学校的扫描仪,让他扫了N本书回去。

        • 家园 国内部分来访学者的外语水平实在是让人汗颜

          我们学校每年有个国际周,请各个友好学校的教授过来讲门选修课,教学语言是英语。对比之下,中国教授的总体外语水平明显低于其它国家。最夸张的是曾经有位中国教授的课讲得太差,引起德国学生到系里抗议!搞得大家都很尴尬……

          不过这位教授的英语口语水平确实是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搞不明白,讲得又跟事前发的大纲不一样,怨不得学生们有意见。真不知道国内大学为何派他出来,这不是献丑么

          • 家园 我相信,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我们老中的英语德语不好。

            这个没有办法,需要时间,需要环境,需要足够的练习才行。

            我刚到德国,系里一个德国人就对我说,你们中国人语言很成问题。但是,没有听说那个毕业了在德国找不到工作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