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扯影视剧里的盒子炮 -- 忘情

共:💬107 🌺9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南昌起义纪念馆那支枪是复制品

      原枪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1958年筹建军博时,朱老总捐出来的。

      军博里那根“朱德的扁担”是仿制品,而且还弄错了。当年那根扁担由红四军军需处长范树德替朱军长做好,一头书“朱德扁担”,一头书“不准乱拿”。朱军长的通信员朱良才发在《星火燎原》上的《朱德的扁担》一文记成了“朱德记”,军博于是按照这个回忆仿制了一根。范树德从监狱里出来后,接受党史工作者访问时提出了更正。1985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找到范树德,重新写了一根。这根要比军事博物馆那根“朱德记”更正。

      • 家园 都是仿制品

        传承的是精神,原品恐怕早就找不着了

      • 家园 这个范树德太可惜啦

        中华苏维埃供给部部长... 这要能坚持到胜利,怎么着一个中央正部级跑不了...

        不知跑到老蒋那里做了什么官...

        • 家园 是很可惜

          范树德(1906~1989)

          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第十一连政治指导员,第二十四师七十三团(叶挺独立团改编)辎重队副队长。 1927年夏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少校团附兼辎重队长。后因未赶上南昌起义军,转至江西修水,改编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任经理处长。同年8月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任军法处长。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向井冈山进军,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经理处长。三湾改编后任第一师第一团辎重队长,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5月,与朱德部队会师后,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部军需处长,随军转战赣南闽西。 1930年6月红一军团成立,任第一军团第六军第二纵队辎重队长,红三军军需处长。1931年5月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经理苛部长。同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经理部部长。1932年9月总经理部改称总供给部。任部长,并任中央军区供给部长。1933年调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部第四局局长。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后勤保障的组织领导工作。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后,留江西任中共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后改任赣南军区参谋长。1935年春任湘粤赣游击队支队参谋长,在湘南遭敌袭击受伤,离开游击队后脱离革命队伍,入国民党军队做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捕入狱。1975年3月特赦获释,随子往广西桂林居住。曾任桂林市政协委员。

          如果当时随军长征到延安的话,确实是正部级跑不了,不过他是自动脱离,毕竟和叛变不一样。

    • 家园 开辟新天地啊,花之!
    • 家园 提问!

      讲到影视剧中的盒子炮,就不得不佩服老一辈影人的严谨,细微之处考证严密。瞧瞧,无论是杨子荣打灭灯火,李向阳在马上左右开弓,甚至是吴琼花伏击南霸天,青一色枪身倾斜约四十五度角,概率瞄准,全凭枪感。在那战乱频仍,文盲遍地的年代,可没有几个人能弄懂复杂的弹道学,也不可能用大量子弹喂出神枪手(尤其是TG,弹药金贵着呢),居然能出无数枪感极佳的“枪感子”。

      甭管啥子场合,都不装枪盒,不放平枪身,就那么直立着横扫一气,

      为什么打驳壳枪的时候要把枪放倒45度或者90度?

      枪口的上跳的根本原因是枪管比虎口高,这个距离越大,后座的时候力矩就越大。

      按我的理解,唯一能改善枪口上跳的办法就是将支撑点尽量上移,能够移到枪管的正后方最好,就像M16,M4步枪那样,整个成一条直线最好。手枪不可能完全搞成一条直线,唯一能做的是把虎口顶在枪管的后面,竞赛型的就是这样的外形,军警用的不太可能了,但是你看这个斯太尔的手枪已经非常非常尽力的把虎口的位置往上面移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枪管轴心只比虎口高了0.75英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比一下驳壳枪,这个距离就太大了。力矩也就大多了。

      现在我要问:无论你把枪往哪边压,比如你把盒子枪向左侧翻转90度吧,那个后座翻转的力矩是依然存在的,开枪之后,现在在那个力矩的作用下,枪口将向左侧跳起,你往下压是于事无补的,对吧?

      但是好像大家都这样说,说这是中国人的独创,解决了驳壳枪剧烈上跳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打得准了。

      谁可以解释一下?

      关键词(Tags): #驳壳枪#后坐力
      • 家园 斜着抡到底是不是中国人独创的,不知道

        可是在电影里看到的,似乎只是中国人斜着抡。第一次看西方人用这种枪,印象深刻是阿尔巴尼亚的《地下游击队》,玩驳壳枪的那位当街玩“恐怖”,击毙意大利司令时,就是直握手枪。

        我玩盒子炮的时候,和我哥们(枪主)都是把身体藏在掩蔽物后面,毕竟枪比较老,又是买来后第一次射,怕出事。这样一来枪伸出去自然就是斜的,加上又是单手,和当时打得其他几只枪比起来,感觉枪跳得是厉害。

        估计要是松井站在对面,还能活着回到日本。

      • 家园 这两种出抢方法目的不是为了射击精度,一为甩枪,二为扫射

        45度据枪,是为了快速拔枪射击,俗称甩枪。盒子炮枪套拔枪十分不方便,为了快速出枪,一般是插在腹前皮带上,有时还磨掉枪管准星。有情况,拔枪、顺着枪的重心弧线运枪、射击,一气呵成整个甩枪动作。

        90度据枪,是全自动型(二十响)利用后座力矩,形成扇面扫射。

      • 家园 公鲨有限的几次手枪射击经历

        五一式(记得有这东西,但现在人们都不大提及,搞得公鲨也不敢确定是否有51式手枪了)、五四式、七九式(?)和马牌撸子,每次虎口都被撞破。是否因为预先就遵循东湖珞珈的教导?

        唯一能改善枪口上跳的办法就是将支撑点尽量上移,能够移到枪管的正后方最好

        赔创可贴吧?!

        • 家园 看csi lv篇

          说虎口被弹回的套筒夹破是新手常犯的错误之一

          我都没有实际激发过手枪,没机会犯错误……

        • 家园 兄弟是知道这个以后每次都

          故意把枪口往下压。

          结果青岛靶场的兄弟开玩笑说我们这样的叫做“太监制造者”

        • 家园 51式与54式的区别

          51式手枪是自己根据T33式测绘仿制的,54式手枪是用苏联正式转让的技术生产的。

        • 家园 我觉得

          你手磨破的原因是手握枪握把的时候没有握紧,就跟鞋子太大了不合脚,打脚一样。

          我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打我的9毫米还好,打W博士的0.40S&W口径,用的还是最猛的装药的+P+弹药,后座力非常之大,我的虎口也磨破了。

          后来打过一次大名鼎鼎的P7手枪就顿悟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7手枪独特的握把设计注定你要紧紧的紧握握把,我适应了两发之后,第三发就轻易的打中了靶心,我说的靶心比格一分的硬币还要小。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再回来打我的枪也比以前准了很多,也再没有磨破过手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