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深蓝和深红 -- 哥城

共:💬233 🌺1211 🌵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得了,1937年11月的陶德曼调停

      是实实在在写在史册上的东东。

      老蒋无视一线外交官的警告,对九国会议保持奇妙幻想,

      使他抛弃民26国防计划中的节节抵抗方针,下令前线部队又

      多坚持了半个月,错过了撤退整顿的时机,导致了淞沪大溃败;

      老囧对陶德曼调停的不当期望,使他临时改变了象征性防守南

      京(存军失地)的计划,要求十万败兵死守南京,试图打一打就

      和日本妥协来保住南京(存军存地),又安排了唐生智这样一个

      不合适的人选当司令,走到了失军失地的最差结局以及南京大

      屠杀。

      两次外交投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老囧还是没下定和日本拼到底

      长期抗战的决心,摇摆于持久战与速战速和两者之间,结果就是

      六心不定输个干干净净。

      耄耋之年,不知令祖父有没有好好看看《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

      亲历记》中的《813淞沪抗战》和《南京保卫战》两书,和当年的

      上司同袍一起反思当年在淞沪仓促溃逃的败因到底何在?

      只单纯看到国军基层官兵素质的样样不如人? 须知,当年中国

      开始抗战,是在事前大家都知道国军军事素质差很多的情况下

      开始的,高层领导的责任就是,在明知如此差异的前提条件下,

      以多打少,节节抗击,持久作战把日军拖入泥沼----然而老囧

      的六心不定,透支了基层官兵在淞沪的血勇,置江南三道国防线

      于无用。

      不看到高层的决策失误,只看到素质的样样不如人,说刻薄点,

      那真是被老囧卖了还帮他数钱……

      • 家园 请苍野对先祖父还是客气点为好

        先祖父也是抛头颅洒热血,为国为民,恐怕还无需苍野指正。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他愿意和他的GMD弟兄,以血肉之躯与日军血战,在战壕里同生共死。他愿意认老蒋为领袖,跟老蒋抗日到底,是他自己的选择。还是别提什么卖了点钱的话了。

        今天的中国呢,也发牢骚说血汗钱买美国国债是被TG卖了还点钱?大家理解不同,没必要强求,但请对于抗战的先辈先烈,客气一些,毕竟他们以生命和鲜血捍卫了这个国家,在和平时代,坐而论道,卖弄才学,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对抗战的战士,还是少点嘲讽为好。

        • 家园 尊敬令祖父70年前在淞沪为国血战

          但对于他几十年后,对于国民党在淞沪战役末期的种种举措失当,特别是因为持久战信心不足,试图和日本人妥协不成而导致全线溃退的情形毫无认识,我也只有苦笑了。

          或者说吧:他尊敬的领袖对他和其他国军官兵说要抗日到底,另外一边又通过种种渠道,在抗战期间和日本人颇有往来,他是不知道,还是知道了拒绝承认?

        • 家园 该是谁的错误就要谁承担,最终谁也跑不了

          为了经济上的资本,而扔掉了更根本的政治资本,永远会被历史抛弃

      • 家园 还有1939年12月开始的“桐工作”

        “桐工作”是二战中期中日进入相持阶段,双方都急于摆脱困境,结束战争,由蒋介石和日本参谋本部策划的一次媾和运动,对中国的国际形象、民族感情都会产生巨大伤害,对共产党及其军队的生死存亡都有极大影响,因为这次和谈的条件就是中日合作共同防共,实际就是日伪蒋合流,一旦达成,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生存空间将会极小。

          -----------------------------------------

          铃木与宋子良的会谈

            1939年12月27日夜,铃木卓尔中佐与自称宋子良之人会见,与重庆的接触自此开始。在此以前的12月中旬,铃木中佐通过香港大学教授张治平的斡旋,曾要求与宋子文的胞弟宋子良会面(宋子文当时住在香港未参加重庆政府),但宋子良以需得其兄子文同意为理由,予以拒绝。而此次则是由宋主动要求进行会谈的。因此,铃木中佐认为,这可能是反映宋子文或重庆政府的意向。

            在第一次会见时,宋子良所谈要点如下。

            一、重庆政府继续进行抗战的真意(摘要)是:

            1.日本方面破坏了陶德曼工作。

            2.对日本所谓尊重主权、保全独立大有疑问。

            3.看不出日本有停止侵略、举行会谈的态度。

            二、重庆方面关于收拾时局的意见(摘要)是:

            1.日本如尊重中国之名誉与主权,则需有和平的准备,希望在承认新中央政府以前即进行协商。

            2.中国希望美国等第三国从中调停。

            3.在谈判前休战,希望日本提出撤兵保证。

            4.请日本相信国民政府镇压共产党的抗日行动。

            5.希望日本避免干涉国民政府进行改组等内政。

            三、中国方面对日本的质疑。

            1.日本是否要重新考虑不以国民政府及蒋介石为对手的声明,如要重新考虑,将用何等方法向中国方面证实?

            2.日本的对华态度如果真是中日经济提携,则在能达到此目的时,是否能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局面?

            3.日本政府有无向国民政府提出和平提案之意?如有,能否暗中向蒋介石本人递交有关和平问题之亲启函件。因公开进行会对蒋介石的对日和平工作造成极大妨害。“近卫声明”即因已公开,致使蒋介石的立场陷于极端困难。

            对以上质疑,铃木中佐当然毫无回答的准备,因指示他只在中国派遣军或地下秘密工作范围内保持联络。于1940年1月22日、2月3日、10日及14日铃木与宋继续会谈,中国派遣军的今井武夫大佐也参加了14日的会谈。今井大佐在任北平武官时曾经见过介绍铃木与宋会见并担任翻译的张治平,但与自称宋子良者却是初次见面。在此次会谈中,宋子良转达重庆方面意见:在中日两国正式会谈前,各以三名代表2月底在香港举行圆桌会议,讨论和平条件,重庆政府颇为期待。要使代表带来委任状。预定宋美龄也将来香港从侧面协助。

            这就是所谓“桐工作”开始的情况。在1940年内,现地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及陆军中央部为求得事变的解决,以抓住救命稻草的心情,倾注精力推进此项工作。

        自3月7日至10日,每夜在香港由日本方面准备的东肥洋行二楼,举行日中预备会谈。

            参加会谈的日方代表,除铃木中佐、今并大佐外,尚有新参加的参谋本部第八课长臼井茂树大佐。中方代表,除宋子良与重庆行营参谋处副处长陆军中将陈超霖、原驻德参赞最高国防会议主任秘书章友三外,尚有候补代表侍从室副主任陆军少将张汉年、联络员张治平。双方分别出示证明文件,日本方面是烟陆相签发的证明书,中国方面仅陈、章两人持有最高国防会议秘书长张群的证明书。确认身分后进入讨论。中方陈超霖首先发言说:“由重庆出发前,蒋介石特别指示注意三件事:(1)必须取得日本撤兵的保证,(2)明确日本方面的和平条件,(3)会谈要在绝密中进行。”

            会谈争论的中心为:承认满洲国问题、华北驻兵问题、对汪政府的处理问题。结果,未能得出结论。关于承认满洲国问题,中方最初主张由日中两国保护,但日方反对。经向重庆请示的结果,建议改为对此问题暂不接触,保持缄默态度。据说其原因是,即使不顾收复失地口号在国内的政治影响,以及共产党的反对,也会由于国民党内部东北系、西北系的坚决反对,将引起党的分裂,很可能造成国内大乱。

            关于驻兵问题,重庆方面虽承认将内蒙作为特殊化地区,但反对日本在华北驻兵,并称此问题可改在恢复和平后再行协商,要求日军提出撤兵计划。但又提出,万一中日两国在国防上有必要时可推迟部分撤兵,待恢复和平后再作协商。关于汪兆铭问题,由于中国国内反汪气氛极为强烈,现在不能考虑与其合流,但由于日本政府也有自己的立场,无论如何将作为国内问题研究予以妥善处理。

            于是,日方于3月9日夜,提出停战条件。以后双方决定于1940年5月中旬举行今井、铃木与章友三、宋子良四人会谈。今井大佐5月9日由南京出发时,曾向板垣总参谋长建议,在承认满洲国问题上日本方面即使作出一些让步而促成谈判,也未尝不好。但结果反而明确说定:承认满洲国是日本的绝对要求。

            会谈自13日21时起在九龙半岛尽头的九龙半岛旅馆234号室内举行,中方主要由章友三发言,他说,“关于前次商定的‘备忘录,在重庆成为问题的是承认满洲国和驻兵问题。我想如将此等问题暂作悬案留在实现和平后再行商谈,即使在汪兆铭政府的善后问题上有些困难,也不会成为决定性的障碍。华北驻兵问题,其目的虽在于防共,但希望最好先不提出‘华北’字样。现在先秘密进行,以后讨论签订防共协定时再作处理。表面虽如此,但实际上是严厉讨伐共军。不久的将来日本方面也可了解其真相。总之,蒋介石衷心希望和平。此点望转达日本首脑部。但蒋的意见不能进行高级会谈。”

            对此,今井大佐强调:“果然如此,即先行停战。然后宣布防共亲日,继而进行和平谈判。”并且一再提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举行高级会谈。今井大佐所以如此主张.,主要认为只要能把坚持必须承认满洲国的板垣总参谋长拉到与中国方面会谈席上来,板垣中将也必将改变认识而让步。这是打开日本方面难关的最后一招。对此,章友三说:“所谓高级会谈,其实你现在就是同蒋介石会谈,没有比这更高级的了。请相信我们。要大人物出面,也得到会谈成功时才行,这是不能避免的事。”他认为在私下会谈中尚未肯定日本的最后方案,召开高级会谈是难以确定的。

          在日本方面,无人与宋相识,有关方面对此人产生了怀疑。今井大佐18日由香港回到南京,立即将从门锁的孔中拍摄的宋子良照片拿给汪政权的陈公博、周佛海等要人看,代为鉴定,周说象,陈说不象,依然不能确定。

            当时,也有情报说此人是受戴笠宠信的蓝衣社在香港地区负责人王新衡。但是,今井大佐期待通过这条路线与重庆进行直接联系,因而决定不管是真是假,继续与之谈判。

            尔后,根据中方提议,6月4日在澳门举行第二次预备会谈。在此以前,参谋本部第八课于5月16日拟订“长沙会谈准备要领”,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幕僚并在板垣总参谋长的宿舍集会,研究在会谈中采取如何态度诱导对方同意举行高级会谈。然而,板垣中将却提起注意说:“在判明对方确有诚意前,须戒操之过急。”对此,深知中方意图的今井大佐提出:“自交涉开始以来,考虑到对方一贯认为最大问题的所在是承认满洲国问题,今后会谈将此问题撤回如何?”今井大佐的意见是,即使中国方面不承认满洲国,满洲国已是俨然存在的事实,对日本并无实际损害,只是形式的问题,拘泥于此,只能为结束事变造成更大的破坏。

            然而,满洲事变肇事者板垣中将说“蒋介石曾说过将满洲委之于日本。现在又絮烦提出此问题,这只能认为是下面的工作,是否张群之流所为。中方如始终反对,此项工作则可停止。”表示对满洲国问题至死不变的顽固态度。

            自6月4日至6日,在澳门市郊一家空房的地下室,秉烛进行会谈。

            日方代表增加参谋本部第八课长臼井茂树大佐,并出示参谋总长闲院宫的委任状。中国方面出示有委员长蒋介石签名的委任状,在军事委员会信笺上盖有该委员会的大印和蒋中正的小印。

            在委任状上,宋子良却用了宋子杰的名字,宋对使用别名作了解释,日方对此未再追究。交涉的难关仍为满洲国问题和驻兵问题,但在此次会上,中国方面强烈要求在停战前首先使汪兆铭出国或引退。然而,6日14时宋子良和张治平来到日方代表宿舍时,又有所变化。宋表示对此次交涉,因本人已下本钱,尽了很大努力,万一不成将受到极大打击,希望日方让步。随后提出:“希望今后的谈判,留待蒋介石的代表(预定为张群)赴上海等地与汪兆铭会谈,以解决汪的安排问题,然后再由蒋介石与板垣中将在重庆进行会谈。”据此,今井大佐提议将顺序颠倒,先由板垣中将赴长沙。但宋不同意。因而又提议进行板垣、蒋、汪三人会谈。宋对此认为有可能,当即接受。6日20时30分进行最后一次会谈,会上日方提议高级会谈地点可选在上海、香港或澳门。对此,中方以蒋介石不可能出席为由,希望在重庆或长沙,因此决定今后各自征求国内意见再行确定。

            今井大佐6月10日返回南京,向总司令部首脑汇报,当说到“蒋、汪、板垣三人会谈”的提议时,板垣总参谋长率直表示亲赴敌区的决心,当场表示同意。

            正当此时,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连日大举轰炸重庆,第11军渡过汉水进逼宜昌。重庆市区被置于日本空军轰炸之下,陈诚丢开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及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长等中央要职,亲自奔赴宜昌战场指挥防御战。重庆顿时流传“日军开始进攻重庆”的谣言。此外,从欧洲传来英法联军肯定失败的论调,国民党内的亲德派迅速抬头,对日和平气氛进一步高涨。

        6月16日,自重庆回港的宋子良暗示重庆准备接受板垣、蒋、汪三人会谈,但蒋认为有关三人会谈及和平条件等问题,需事先取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同意,目前尚不能作出确切答复。至20日得到回答。当日,铃木中佐所报告的宋子良回答的内容如下:

            一、可以接受板垣、蒋、汪会谈。

            二、准备提前于7月上旬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现在大致可以肯定三者会谈在7月中旬举行,待确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期时再定会谈准确时间。

            三、地点定为长沙。

            如日方同意,对水路或机场的使用决无阻碍,准备在会谈前进行清扫或修理。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接到上述报告后,22日电告铃木中佐,要求将会谈地点从敌战线内的长沙改为洞庭湖上。23日,今井大佐和影佐少将向周佛海传达此项工作的内容。24日,板垣总参谋长访问汪兆铭,敦促其参加三者会谈,汪以善意对此表示愉快和赞成。

            陆军中央部接到上述香港来电报告后,为了实现停战,省部首脑初步决定撤回过去日方的主张,全面接受在澳门会谈时重庆方面的意见。为指导现地按省部决定行事,泽田参谋次长于6月24日急飞南京。

            尔后,在香港继续围绕保障会谈场所的安全等问题进行协商,直至7月22日夜方正式交换了如下的备忘录。

            备忘录

            下记日中代表关于进行停战会谈事宜,分别遵照板垣总参谋长及蒋委员长意旨,并互相确认各自上司有关进行会谈之亲笔证件后,约定事项如下。

            一、时间:8月初旬。

            二、地点:长沙。[

            三、方法:板垣征四郎及蒋介石商谈日中停战问题。’

            代表铃木卓尔印

            代表宋士杰印

            昭和15(1940)年7月23日

            恰好7月18日滇缅公路被封锁,援蒋物资的运输被切断,美国的通讯社驻重庆记者传说,由于英国封锁了滇缅公路,中国人中关于对日和平问题的议论急剧上升,一般认为战争将在六个月内结束,政府将还都南京。

            这样,在1940年6月中旬以后约一个月的期间,曾经是事变行将解决,日中两国最接近的一刹那。在八年日中战争中,说蒋介石感到最严重的危机是宜昌失守之时,原因即在于此。中共察觉到日中进行和平谈判的危机,突然发动了“百团大战”。(摘译自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著<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 家园 杨天石曾写过《“桐工作”辨析》

          原文很长,这里仅引述结论部分:

          五 结论

          在全面审视日中两方留下的资料后,现在可以作结论了:(一)日军攻占武汉、广州等中国广大地区以后,兵力枯竭,财政困难,已达势穷力蹙境地,急于与中国方面“停战”,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巩固其侵华成果。日方上至天皇、内阁、军部,下至板垣征四郎等中国派遣军官员普遍重视“桐工作”,其原因在此。为了等待“桐工作”的成果,日方不惜推延汪伪政权的成立时间;在汪伪政权成立后,又不惜推延对其“外交承认”的时间,幻想出现“蒋汪合作”的局面。日方谈判代表铃木卓尔之所以不惜卑词谦态,巧言相tiǎn@①,乃是为了诱引蒋介石或重庆要人坐到谈判桌前来。它既反映出铃木个人的“要功心切”,更多反映的却是日方“求和”的急迫性。(二)日方所谓“桐工作”,就中国方面说来,不过是军统在香港的几个小特务对日方的玩弄,目的在于刺取情报。谈判中出现的“宋子良”以及重庆行营参谋处副处长“陈超霖”、最高国防会议秘书主任“章友三”等人是假货,所出示的蒋介石“亲笔”委任状、备忘录等文件是赝品,所转达的蒋介石意见是假“圣旨”。(三)谈判初起时,汪精卫正依靠日本的支持在南京筹组伪国民政府,因此蒋介石以“先行解决汪逆”为谈判条件。其后,汪伪政府成立,蒋介石自感上当,认为日方求和乃是“欺诱”行为,主张严拒。但是,为了阻挠日本对汪伪政权的承认,中方并没有马上关闭谈判之门。“桐工作”在1940年9月底结束后,重庆方面也还通过几条线索,虚与委蛇,与日方继续维持着秘密关系。

          战争中,既有战场上的“角力”,也有谈判桌上的“斗智”。铃木卓尔、今井武夫与“宋子良”、张治平之间的谈判是一种“斗智”行为,不能要求双方“忠诚老实”,他们在谈判中说假话,提供假材料、假情况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史家的任务就在于谨慎地辨别真假,而不能以假作真,视为信史。遗憾的是,已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而且似乎还不是个别的。

          全文见社科院近代史网站 http://jds.cass.cn/Article/20080614165718.asp

        • 家园 这种垃圾就不要引用了吧

          估计根本没有考证就贴上来了%##···!·¥%%¥

          仅仅以一个历史爱好者的名义提醒您删掉算了,不然丢人的不是我。

        • 家园 抗战期间的蒋日勾结还有

          1938.5 日本新首相宇垣一成上任,重庆外长张群发去贺电,

          由此开始孔祥熙路线,直接联络人为孔的心腹乔辅三、樊光

          和今井武夫;

          1939.1 CC陈立夫朱家骅-路线,联络人为华中派遣军小野

          寺信中佐和GMD上海市党部委员姜豪

          司徒雷登路线,司徒校长带着日本的交涉要求往来重庆北京

          之间。

          一直到胜利前夕,还有十战区副司令长官何柱国和今井武夫

          的会谈。

          今井武夫作为日本对蒋诱降诱和的操刀手,二十年后把这些

          东东一一披露,不晓得深蓝对于贯穿整个抗战的日蒋勾搭作

          何解释……

          • 家园 谢谢您的资料,送通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 家园 深蓝的脑子里怕是“主义”大于“民族”的

      过去是这样,现在也还是这样,比如西藏问题上他们的表现就是如此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