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相信大多数质疑的朋友是善良的 -- 萨苏

共:💬457 🌺79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要是那么写,茶坪乡,茶坪乡的,新闻效果就不够显著了

        我想新闻媒体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吸引眼球,这也是媒体的生存压力所至。我在这说点自己不太成熟的看法,夸大已经是中国新闻媒体的通病了,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大环境比较浮躁的情况下。作为个人不能免俗是很平常的,我怀疑有的时候也许从业人员自己都不觉得了。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固然很多时候出于政治考虑报道未必能做到实事求是,但我想更多的时候话题没有那么敏感,力求真实是可以做到的。

        • 家园 实际中当然不会这样教条的写。

          我会写成:在茶坪乡,他“及时发现疫情并促成救灾工作转向防疫”,他建立了“灾区防疫工作流程”“防疫培训制度”,他实施了“出山人员进行消毒作业”,他“管理协调志愿者和国外志愿者救援队的救灾工作”,他做出了“杀灭灾区野猫野狗的决定”。

          我在前文中的写法纯粹是想强调一下我想表述的观点:谨慎。

          您所说观点我也赞成,但是“吸引眼球”这个东西有正反两面的影响,吸引的眼球越多被人发现问题的机率越大,所以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更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

    • 家园 顶老萨一个

      干核实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投入产出比太不协调了。但是善莫大焉。

    • 家园 对现在各方观点以及搜集的实证取个公约数,是不是还有这样一种可能?

      1.就如我这篇所说,施先生我相信应该真是去救人的,

      2.他所抱持的地震糖尿病的学术观点是不正确,至少是不严谨的。

      3.抗糖尿病茶片也许是对糖尿病有效的,但这个跟2实际上是两个命题,2说的是“地震糖尿病”的存在性与检验的可操作性。

      4.将军怒的故事,很可能他也是听别人说的,或者由于救灾工作繁忙,将事情弄混了,我相信大家也许也有类似的体会,一旦忙起来是可能记错事的。至于说他是否因侨居对行政区划不了解,我觉得不大可能,因为按现有的他的资料,他在中国做过乡村医生,不可能不知道中国的行政规划。

      这也只是我的一个猜想,取一个最大公约数。

      • 家园 我倒是觉得乡镇村分不清是很可能的

        说实话,让我跑到一个中国的人类聚居地,一下子说清楚这个地方是乡还是镇还是村,我恐怕很难下结论的。所以这个行政区划到底是个什么单位,搞错也正常。

        东南发达地区,很多近郊的乡镇和村子,和城市连成一片,你根本分不出你已经走进了一个镇,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了一个镇。

        而在中西部地区呢,一个相当寒酸的地方,我去过的,我以为是个村级单位呢,结果是人家镇政府所在地,和下面的村子相比,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有个镇政府,所以这个地方就叫做镇了。

        当然阿坝州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想作为一个经济不是很发达的西部自治州,这种情况的存在应该比较普遍了,而施先生如果离开大陆20年左右的时间的话,那么产生错误也不是很离谱的。

        所以对于将军怒那个故事,我是这样想的,作为一个这么严重的事件,又在发生地点和事情经过和死亡人数上有这么大的分歧,而萨苏有明说了这个里面有难言之处,并说了“以后再说”,那我觉得对于这个,我们就采取“姑妄听之”的态度好了,不确定,不否定,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去传播这个故事,而且,我觉得,如果出于不传播的考虑,现在我们不去讨论这个事情,也是很必要的。

        • 家园 疑点很多,除非他不是现场当事人,否则不可能混淆

          即使如你所言,该镇很小,在施老板看来只是一偏僻小村,但是那些土生土长的村民不会不知道"镇长/乡长"和"村长"的差别吧。难道他们也会认错(说错)?村民都是刚来的外地人?

          上了年纪的人,由于以前"人民公社"的经历,是有可能把"村长"叫成"大队长"的,但是绝不可能把"人民公社"的"社长"叫成"生产大队"的"大队长"。

          所以,"将军怒"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施老板不在现场,否则如何解释把"乡/镇长"听成"村长"。我不相信他侨居日本22年后,他分不清"乡/镇"和"村",甚至中文都听不懂了。要知道四川话属于北方语系,比东南沿海一带的任何方言都更接近普通话。

          如此,他何必信誓旦旦地将这么一个画蛇添足的故事呢?没有这个故事,他去灾区的行为也是让我钦佩的,即使他是去卖他的技术和产品。

        • 家园 北川地区虽然偏僻,可不是这种情况

          羌族的村寨是比较穷一点,土石房子比较多,但施先生所说的似乎不是羌族山寨,而羌族山寨全寨一般也就几百人,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小学。

          我十八年前经过阿坝的时候,就对那边的村镇印象不错,决不是你想象中那种“中西部”情况,也许比江苏经济落后,但是有小学的城镇建设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非常清爽干净,人们精神面貌也不错,而现在呢,看地震之前的图片,北川,汶川的城镇也都还不错。当地农产丰富,旅游发达,而且自古都是商贩往来之地。不知道老兄去的那个“寒酸的地方”具体是哪里,但我认为多半不是阿坝的情况。

          施先生几十年前奔走于大陆乡村上山下乡,对中国农村落后时什么样子按说清楚得很,留洋的经历只会加深这种记忆,所以按说回国后只会把村当作镇,无把镇当作村的理。

          本来想同意你最后一句话不回,但本人辩论癖发作,这最后两点无论如何要讲出来,然后再响应兄台的话,暂不讨论此话题了

          • 家园 我去的不是阿坝

            但是川西我是呆过的,当时给我感觉镇子要被当作村不是不可能~~~。我去的地方是雅安,下面的镇子,当然说的上是你说的“干净清爽”,可是一个镇子地方的确不大,可以说和村的区别,就我看来,多了一些公用设施和政府办公楼吧!没了这些,真看不出是个镇子。

            对于阿坝,我承认我一直认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相对会比较穷,呵呵,我就是这种地方出来的,一般来说也的确是如此。说不定阿坝是个例外。

            不过我忽然又想起一点,看起来村镇是不会搞错的,为什么?既然都说找到村长了,而且说村长在家煮饺子,我想一般来说不太会是把镇长口误成村长吧?而且乡镇一级的领导干部,我觉得和村基层干部还是有不同的。

            即使一开始分辨出不是镇还是村,那么和村民接触后,其实我觉得应该就能搞清楚了。

            又说这么多,算了,最后一帖,不说了,呵呵,我也是嘴巴不安份,哈哈~~~

    • 家园 佩服你的耐心和坚持!
    • 家园 耐看
    • 家园 几句老实话

      从来西西河开始就比较喜欢老萨的文章。可说句老萨的粉丝可能会有意见的话,对于老萨的文章,山某从来就没有对真实性作过太多的研讨。道理很简单,老萨不是一个专业的作家,他也没有在写传记或是新闻报导。讲个故事,只要靠谱就可以了。用专业标准来要求一个业余作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老萨的文章比起大部分的专业记者来说,可信度和真实度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说到这次的“施风波”,原因也是一个专业和业余的不同。从老萨的角度,所有在这儿讲的核实都是应该在发文之前做的功课。没有必要的核实,河友们有各种不同的疑问也是正常的。可为此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可真是出乎山某的意料。说到底,河友们还是把老萨当专业人士来要求了。这不能不说是对老萨的不公平。一个业余的作家,手里的时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象这种时间要求紧,又不能到现场的采访即使是专业记者也是很难一一核实的。不过专业记者有专业记者的写法。通常对于这种无法核实的采访,专业记者通常的作法是保持距离用第三者的角度来写,时时刻刻要读者明白描述的是对方提供的情况,至少是那些难于核实的情况。而老萨的写法有太多的自己在里面,给人的感觉是老萨在描述一个自己很了解的人。换句话说,老萨是在用自己的名声给老施作保证。于是,麻烦就来了。河友们相信老萨,可不相信这个故事,可问故事就没有办法不问老萨,为老萨辩护就得在这个故事中找真实性。这真真假假的绞在一起,这成了这个“施风波”。

      从这个风波中,山某觉得各位河友们可以学一学如何对“事”不对人。而作为老萨,应该学会避免用自己的名声为别人作证,特别是在写采访而不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时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