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评论】说说科学家的效忠问题 -- 任爱杰

共:💬73 🌺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承认在文化大革命中科技上损失非小,可是

            那帮国民政府公派出国的学生应该基本上全部回国。

            这个有证据么?

            国民党在台湾也不是一天两天,为什么去台湾的人我就没有听说多少呢?是我孤陋寡闻了,可是在科技上,出名的和有杰出科技贡献的也不多啊

            • 家园 给一个例子,清华大学前梅贻奇校长到台湾建立的新竹清华大学

              这期间新竹清华大学培养出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而真正的清华大学被院系调整,而后出了个名人--蒯大富。

            • 家园 大陆的这些科学家之所以“有名”

              是因为你是一个大陆人,当然知道得多。

              另外,之所以有名,是宣传系统的作用,是他们被集中起来制造两弹一星的作用(其中苏联的功绩也很大),数一数,“有名”的真的很多吗?再问一问,“有名”的真的代表水平高吗?

              至少从目前来看,几十年来,台湾的科技水平应该比大陆高吗?再考虑一下人口基数和资源多少,差距也太大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CCP确实创造了一个奇迹:

              将世界上最多人口(而且很聪明)的国家,发展成目前科技如此落后的国家,还真的不容易!

              容易吗?不容易,至少国民党是没这个本事的。

              • 家园 至少2钱是厉害的

                另外,在大陆搞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台湾各方面都发展的不错,可也没有看到和有2钱一样水平的人回台湾啊。

                最气愤的是两家兄弟打架,最后便宜了美国人!!!!

                • 家园 钱学森,钱三强,还是钱伟长?好像伟长的右派帽子还在

                  RT

                • 家园 这是钱老的专著、文集与文章总汇

                  1。ENGINEERING CYBERNETICS 这是钱老借以成名的工程控制论论文

                  Boundary Layer in Compressible Fluids......................................( 1 )

                  Supersonic Flow over an Inclined Body of Revolution........................( 7 )

                  Problems in Motion of Compressible Fluides and Reaction Propulsion..........( 11 )

                  Flight Analysis of a Sounding Rocke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opulsion

                  by Successive Impulses ..................................................(128)

                  Two-Dimensional Subsonic Flow of Compressible Fluids.........................(146)

                  The Influence of curvature on the buckl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s ...........................................................................(154)

                  A Mothod for Predicting the Compressibility Burble.......................................................................(168)

                  The buckling of the Thin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196)

                  Buckling of a Column with Nor-Linear Lateral Supports.....................................................................(206)

                  A Theory for the Buckling of Thin Shells.....................................(220)

                  Heat Conduction across a Partially Insulated Wall............................(232)

                  On the Design of the Contraction Cone for a Wind tunnel......................(236)

                  Symmetrical Joukowsky Airfoils in Shear Flow.................................(239)

                  The "Limiting Line" in Mixed Subsonic and Supersonic Flow of Compressible Fluids.......................................................................(258)

                  Loss in Compressor or Turbine due to Twisted Blades..........................(292)

                  Lifting-Line Theory for a Wing in Non-Uniform Flow...........................(306)

                  Atomic Energy................................................................(317)

                  Two-Dimensional Irrotational Mixed Subsonic and Supersonic Flow of a

                  Compressible Fluid and the Upper Critical Mach Number......................(327)

                  Superaerodynamics, Mechanics of Rarefied Gases................................(465)

                  Propagation of Plane Sound Waves in Tarefied Gases............................(477)

                  Similarity laws of Hypersonic Flows...........................................(485)

                  One-Dimensional Flows of a Gas Characterized by van der Waal's Equation of State.........................................................................(490)

                  Flow Conditons near the Intersection of a Shock Wave with Solid Boundary......................................................................(516)

                  Lower Buckling load in the Non-Linear Buckling Theory for Thin Shells.........(523)

                  Rockets and Other Thermal Jets Using Nuclear Energy...........................(525)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550)

                  On Two-Dimensional Non-Steady Motion of a Stender Body in a Compressible Fluid.........................................................................(564)

                  Wind-Tunnel Testing Problems in Superaerodynamics.............................(576)

                  Airfoils in Slightly Supersonic Flow..........................................(584)

                  Interaction between Parallel Streams of Subsonic and Supersonic Velocities....(592)

                  A Generalization of Alfrey's Theorem for Visco-Elastic Media..................(611)

                  Instruction and Research at the Daniel and Florence Guggenheim Jet Propulsion Center........................................................................(614)

                  Influence of Flame Front on the Flow Field....................................(628)

                  Optimum Thrust Programming for a Sounding Rocket..............................(635)

                  The Emission of Radiation from Diatomic Gases, III. Numerical Emissivity

                  Calculations for Carbon Monoxide for Low Optical Densities at 300K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644)

                  The Transfer functions of Rocket Nozzles......................................(652)

                  A Similarity Law for Stressing Rapidly Heated Thin-Walled Cylinders...........(657)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Rotational Line Half_widths of Diatomic Molecules.....................................................................(664)

                  Automatic Navigaton of a Long Range Rocket Vehicle............................(666)

                  A Method for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Power Plants for Vertical Flight........................................................................(674)

                  Servo-Stabilization of Combustion in Rocket Motors............................(678)

                  Physical Mechanics. A New Field in Engineering Science........................(686)

                  The Properties of Pure Liquids................................................(690)

                  Similarity Laws for Stressing Heated Wings....................................(699)

                  Take-Off from Satellite Orbit.................................................(710)

                  Analysis of Peak-Holding Optomalizing Control.................................(714)

                  The Poincare-Lighthill-Kou Method.............................................(724)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Gas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793)

                  Thermonuclear Power Plants....................................................(796)

                  注意以上学术文章全为钱老1938-1956的作品。

                  还有其他的文章列在下面,在下面看题目不难看出,并没有学术论文,大部分是“哲学”方面的论述文章。记得93年的时候,系里请来钱老作报告,钱老的报告题目竟然是“论马克斯主义哲学在科学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大意)。这难道不能说明问题?

                  原本是很有希望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的科学家,可惜了!

                  钱老对中国的科技从无到有的发展,对中国科技战略决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他后期本人的学术贡献是在有限!所以评价钱老很难说他学术水平有多高!

                  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钱学森文集 科学出版社,1991

                  论系统工程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论人体科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和系统工程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

                  关于思维科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星际航行概论 科学出版社,1963

                  物理力学讲义 科学出版社,1961

                  工程控制论 科学出版社,1958

                  对人体科学研究的几点认识

                  光子学、光子技术、光子工业

                  图书馆与钱学森 - 在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揭幕典礼上的书面发言

                  再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再谈人体科学的体系结构

                  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我们应全力以赴参加国际经济竞争

                  科学家钱学森谈加强“大战略”的研究

                  要加强(大战略)的研究

                  钱学森论我国的大战略

                  钱学森评“第三次浪潮”

                  评“第四次世界工业革命”

                  钱学森谈建立国防经济学问题

                  经济竞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钱学森关于在国民经济中运用“社会工程’方法的设想和建议

                  钱学森纵论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

                  迎接新的科学革命时代挑战

                  谈地理科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钱学森谈经济学种种

                  当前世界正引发一新的产业革命

                  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核心问题是信息

                  关于新技术革命的若干基本认识问题

                  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技术 -社会工程

      • 家园 我觉得阿康忽略了一点:

        我认为,无论什么科学技术,都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下,才能够有发展。毛泽东主席是在建国以后犯了不小的错误,可是,他能把中国大陆统一,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创造一个和平,能发展的环境,这也许是很多科学家回国的原因。如果假设一下,没有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内战而国民党统一中国,以国民党的力量,有没有能力创造这样一个环境?不说经济等问题,就是各地军阀的力量,蒋介石有没有能力驾御?中国能有这样的凝聚力?不要忘了老蒋的文胆是为什么自杀的。其实老毛也没有这样的力量,在他谈到自己后世的时候,也不是担心军阀混战么?只不过老毛在这方面,在驾御军阀的方面比老蒋更厉害罢了。

        中国只要不乱,就比什么都好。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后来名义上成了一个政府,可是都能齐心协力么?别忘了,就是一个万人唾骂的韩复渠,都不是光明正大的抓补的。是中央政府没有这个心,还是没有这个能力?说白了,就是这个政府没有100%驾御军队的能力。我认为,这样的政府是没有生存的条件的。反过来说,看共产党,国防部长,说斗就斗了;林彪怎么样?说没有就没有了。这些的正义性先不去考虑,但是这些充分说明了有枪也不是有了一切。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大乱,可是要是中原大地又烧起了战火呢?这个情况你考虑了没有?

        要是说后来的台湾,只能说其他的军阀都没有了枪杆子。而老蒋还有几把枪。

        说到制度上,我觉得还是有一个问题。我的想法有些不成熟。我觉得初中的政治课本上的:

        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是不对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应该换一下位置。毕竟,象中国,苏联那样的五年计划,比英国的圈羊或美国屠杀印第安人要好得多。要是人人衣食无优,才有资格提民主。这是和生产力挂钩的

        • 家园 请把建国前和建国后的政策分开

          固然共产党统一全国是有功劳的,但是不能否定其建国后在思想领域和科技领域存在的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那些回国的知识分子更多的是基于统一带来的祥和气氛,但是一系列政治运动逐渐消磨了他们的那种热情,使得他们留在国内的更多的是他们对于国家的热爱,就好像奥本海默在被美国迫害的时候说他留在美国就是因为他喜欢美国一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中国在建国以后没有培养出一个土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跟我们基本同时起步的印度和埃及都先后产生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原因何在呢?我想是大量的政治运动和外行领导内行导致的中青年的知识分子骨干发生的断层,而这些人是诺贝尔奖的有力冲击者。如果说建国初期还可以用新中国的美好前景来号召国外人才回国的话,现在出国的那些青年学生很大一部分都选择了在国外发展,这个原因我想不能仅仅用中国的落后来解释,而应该从政府长期以来的知识分子政策来分析。

        • 家园 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你的问题,“没有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内战而国民党统一中国,以国民党的力量,有没有能力创造这样一个环境?不说经济等问题,就是各地军阀的力量,蒋介石有没有能力驾御?”

          这是一个假设问题

          我的答案是有,抗战以前和抗战以后的形势已经大不一样,地方军阀势力已经很小,再加上美国的支持,国民党在实质上统一中国应该是很快就能办到的。

        • 家园 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了一些贡献,但他并没有利用好和平的环境加快地中国的建设,这有环境因素,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毛本身的思想导致了社会的动荡。文革时期对知识分子的破坏造成的影响至今仍在。民国时期做学问的学者还是很严谨求实的,看看当初西南联大出了多少大师级的人物,可是经过文革的洗礼,学者要懂政治,甚至要时刻不忘政治,有多少应该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科学家没能发挥自己的能量在学术上,而是在其他发面。钱学森就是一个例子!

          这种影响至今犹在,看看现在“大师”们有多少货真价实的。我认为毛作为当时“唯一领导”对此负有无可推诿的责任!

          我希望中国能够真正发展起来,能够真正创造好的学术环境,别再伤了学者的心,让所有有心报效祖国的人如愿以偿!

          • 家园 顶一下不爱的帖子.现在重要的不是去讨论过去.

            而是扎扎实实地确立一套真正的好体制来培养科学研究和科学家.

          • 家园 这个我同意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是民国的话,连这样的条件都没有

            • 家园 从学术环境上来讲,民国的时候比建国后要好

              当时对知识分子的尊敬是现在无法比的。解放初期回国的学者大多数没有想到后来会变成那个样子,破四旧,破除的不仅仅是封建迷信,还有中国人讲究仁义礼信的好的传统,从此毛泽东思想成为了国民唯一的信仰,可是学术最要紧的就是自由开放的环境,成了一言堂的时候,学术变成了政治的附庸,政治家一句顶一万句,那是学术的末日!

              毛泽东可以说人多力量大,可以全国学习英雄母亲,可是真正学者马寅初的话会有谁听?吃亏的是谁?悲哀的是谁?

              毛泽东想来个大跃进,赶英超美,自然有科学家会想法证明,这时候什么严谨求实早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活命!

              • 家园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科学家你的不关心政治,政治会来关心你的.
                • 家园 总结得很好,我用了马寅初和钱学森了例子正是两种情况

                  1。马寅初做学问不问政治,保持学者本色,带来的是被批斗,被撤职,甚至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

                  在与毛泽东关于人口问题进行争论后,1960年1月3日,马寅初被迫向教育部提出辞去北大校长职务。不久,他又被免去全国人大常委的职务。还规定马寅初不得发表文章,不得公开发表讲话,不得接受新闻记者访问,不得会见外国人士和海外亲友。以戴罪之身,遭到软禁。

                  2。钱学森将学术绑上政治,无奈背叛了科学,内心如何无人知晓,尽管被树立为学者的典范,但其后期对学术的贡献实在有限!

                  最为可怕的是,除了少数领域,当时中国大部分学术领域只有这两种情况可能会发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