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虎史闲谈:乾坤手 -- 京虎子

共:💬38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虎史闲谈:乾坤手 (中)

      五 决断

      对高处不胜寒的胡耀邦来说,这一年的冬天来的格外的早,也格外的寒冷。自从杨勇生病以来,胡耀邦多次探望,几番指示,复查复查再复查,会诊会诊再会诊,用当时最好的仪器,请全国最棒的专家。他多么希望这一切没有发生,多么希望大哥健壮如初。百废待兴,胡耀邦多么需要那只几十年来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宽厚坚强的臂膀。

      当杨勇的报告摆在面前,胡耀邦左右为难。从理智上来说,当然相信医生专家的诊断,应该按专家的方案进行治疗。但从感情上讲,胡耀邦很难拒绝大哥家人的请求,同时也盼望神医能彻底医好杨勇的病。胡耀邦对杨勇这位大哥兼“恩人” 感情极深,最后,胡耀邦性格中浓重的感性成分站了上风。

      政治局决定,尊重家属的意见。

      誉满神州学富五车的专家再一次败给了周旋于公卿的江湖术士,黯然的专家们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叹息,这叹息早已被人遗忘,深深地沉淀在历史的尘埃中。

      六 结局

      轮到神医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药一剂一剂的服下,期待中的奇迹没有发生,杨勇的病情急剧恶化。病人肚子里的腹水一天一天增多,神医还在信誓旦旦指天发誓,家属终於省悟过来。火速换另一套方案,但为时已晚。八三年一月,将星坠于京西。从肝病初次发现,到将军辞世,仅仅不足三月。

      杨勇将军在事业的顶峰,家人围绕之中告别人世。同他那些倒在枪林弹雨中的战友相比,同他那些被迫害致死的同僚相比,他算得上寿终正寝。在规格极高的追悼会上,胡耀邦泣不成声,悲痛万分。总角之交,从家乡把他带到军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救他性命的大哥,终於离他而去了。在这悲痛时刻,胡耀邦有没有料到今后的荆棘坎坷?

      岁月无情,名将凋零,那些年,开国将帅相继辞世,杨勇只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位。很快就被人们忘却了。神医其实是巫医,不知所终。更多的这类神医们还在粉墨登场。这位不知名的“神医” 的手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轻轻地转动了中国历史的车轮。这一转动,究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

      杨勇突然去世,胡耀邦在军中顿成真空,支持日渐簿弱。胡耀邦推动的政治制度的改革,逐渐为他树立了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高的敌人。面对越来越大的阻力,胡耀邦依然固执己见,勇往直前。可是当反自由化的风暴最终冲垮邓小平对他的信赖和支持,胡耀邦终於众叛亲离,于八七年黯然下野。

      胡耀邦的下台不仅使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开倒车,更重要的是民心的丧失,改革开放以来聚集起来的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动力从这时起停顿。继任的赵紫阳没有胡耀邦在老干部中的影响,和对高干子女的约束力,导致太子党的横行,加上经济过热引起的通货膨胀,在老百姓中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八九年胡耀邦突然去世,矛盾爆发,青年学生又一次走出校园。接着坦克进城,血染长安。

      六四使中共十二大后苦心培养的干部梯队毁于一旦,不得不调没有中枢历练的地方大员担任主要领导。在政策左右摇摆中举国上下信心殆尽,大官大贪,小官小贪,前仆后继。国风民风日渐堕落,道德沦丧,一派末世心态。军事现代化的进程由於六四后的国际禁运而深受影响,耽误了大好光阴。天安门广场的号角,吹响了东欧的民主进程。一石掀起千重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局势失衡。以江泽民为首的新一代领导无法适应骤然变幻的国际局势和独自抗美的压力,步步被动,招招错棋。台湾问题愈发突出,由李登辉,到陈水扁,一步一步走向独立。事到如今,已经到了不得一战的地步。

      这一切,难道不是出于“神医” 的手?

      七 换手

      让我们回到二十一年前,假设“神医” 没有出现,或者家属能明智一些,又或者胡耀邦能理智一点,让历史能够选择另外一只手。

      达官贵人为庸医巫医,江湖骗子所误,杨勇不是唯一的一个,其所患的肝癌至今还是不治之症。肝癌在几大的高发恶性肿瘤,病人的存活率可以说是最低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的情绪影响肝脏,病人一旦得知身患绝症,情绪低下以至反常,导致肝脏的状况更加恶化,尤其是那些误听人言,一开始盲目乐观的人。笔者的一位亲戚,患肝癌后大家隐瞒诊断结果,他亦非常乐观,半年多病情稳定。有一次偶然得知患的是肝癌,病情马上恶化,旋即去世。

      但百战名将非平常人可比,杨勇自参加红军起,枪林弹雨中,何曾想到自己能死于床榻。以当时最好的治疗手段,采取专家们的方案,存活半年绝对没问题,存活一年亦相当乐观,存活一年半,两年甚至更长也是完全可以争取的。那么,两种方案比较,多存活的这段时间会发生什么呢?

      首先说如果治疗效果好,奇迹发生,杨勇能有幸活到八六或八七年。他在军中,胡耀邦就有军队的坚强支持,能够维系团队的忠诚,反击任何敌人。以杨勇同邓胡两人的关系,他定能做好联系两人的纽带,消除两人之间的误会和隔阂,避免胡耀邦失宠于邓小平的结局。纵使邓小平真下了换马的决心,以杨勇五十余年军中经营,胡耀邦在党内民间的威信和支持,以及那些被胡耀邦从马棚中解放出来的老干部的拥戴,联合同情胡耀邦的元老,作乾坤一掷,胜负尤在未定之天。

      当然这种结局过于乐观,杨勇最可能的时间是一到两年。杨勇在了解病情后,在这段有限的时间里,会尽可能安排人马,保障胡耀邦在军内的支持。而不像当时那样完全寄希望于神医保证的疾病痊愈,不做任何部署安排。那样到八七年,胡耀邦在军中会有相当大的势力,使邓小平难免投鼠忌器。而且杨勇会利用最后的日子,消除任何可能影响邓关系的迹象。其人将死,其言也善。胡耀邦甚至邓小平会从其言,彼此谅解,风波不生。

      胡耀邦如果继续执政,各项改革会顺利进行,不会发生进一步退两步的情况,中国会在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同时,贪污腐败等即使存在,也会处於一种小规格低层次的状态。东欧和苏联的剧变,一定会推迟多年,中国得以继续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中国的国防工业会得到长足发展。台湾在国际大博弈中重要性会越来越小,随着大陆在经济军事领域的强大,两岸和平统一指日可待。

      可惜这本该转动历史车轮的救世之手,输给了把中华民族引入动乱的灾难之手。

      八 另一只手

      历史车轮驶入灾难之前,还有一只本该出现但没有出现的手。

      八九年四月政治局生活会上,情绪激动的胡耀邦心脏病突然发作,等在场的政治局委员叫来工作人员,再找到医生,已经回天无力了。

      李志绥在书中绘声绘色地将政治局会议描述得如亲身经历。如果真如其言,在胡耀邦发病时有位医生在场,或者秦基伟等政治局委员或工作人员受过简单的急救训练,对胡耀邦进行及时抢救,胡耀邦绝不至骤然去世。

      胡耀邦如果不去世,六四就不会发生。赵紫阳及其精英们就会赢得时间,完成民主进程。苏联解体定会延迟,而八九年五月的中苏关系正常化就会发挥出所期待的效果,为中国在美中苏三国演义中赢得最大的利益。

      邓小平对胡耀邦,误会的成分很大。经过一年多的考虑,这些误解消除了许多,邓胡之间的关系有重新修好的迹象。胡耀邦不死,极有可能重新出山。胡耀邦若能复出,将会重振民心,再度点燃中华民族奋飞的希望。

      这一只能挽大厦之将倾的手,就这样任历史车轮按原有的轨道前进。冥冥之中,莫非真有主宰?

      • 家园 更正一下

        胡耀邦不是死在会议里。而是几天后在病床上。准确地说是当时努力在排便,导致心血管破裂。

      • 家园 根据超决定论

        宇宙的样子是确定的。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这件事都是我们当时能做的唯一一件事。

        当然要是根据量子力学的概念,我们可以选择,但是这种选择不会产生任何明确的结果。每一件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随机的,不能确定某一件事情会产生哪一种结果。。。

    • 家园 【原创】虎史闲谈:乾坤手 (上)

      引子

      红楼梦九十六回,王夫人长兄王子腾奉旨荣升内阁大学士,高高兴兴回京。四大家族一荣皆荣,无不满心欢喜。没承想王大相国走到离京城仅二百里时,偶感风寒病了。对外说是舟车劳顿,不知是不是路上地方官迎来送往,酒席宴请风月场所赶多了?反正是要找个医生看看。小地方的医生诊断后,一剂药下去还真管用,王大学士的风寒不用耽心,彻底永垂不朽了。王子腾死后,宁荣两府朝中失了强援,接着贵妃去世,君恩渐簿,很快落得个茫茫大地真干净。十里屯庸医写药方的手,无形之中推动了四大家族的衰败。

      贾雨村言(假语村言) 自不必当真。医者悬壶济世,手段高明者救人性命,手段平庸者误人性命,手段拙劣者害人性命。国手妙手庸手恶手,全凭各人的造化。然而历史长河中,医生的手,也曾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成为转动历史车轮的乾坤手。

      一 耀邦耀邦

      一九八二年秋的中国,是蒸蒸日上,奋发图强的中国。国内,大多数中国人对前途充满了希望,对国家领导信心十足。没有人怀疑,经过全国上下的不懈努力,中国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对外,新一代领导继续奉行邓小平制定的方针政策,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天时地利与人和,是中华民族百年不遇的黄金时代。

      在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上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正是这黄金岁月的中流砥柱和民族航行的旗手。胡耀邦少年从军,在同龄人中资格极老,军中渊源颇广。建国后经营共青团,门生故旧遍及要津,正所谓要人有人,要枪有枪。粉碎四人帮后,力主拨乱反正,平反冤案,令许多复出的老干部感恩戴德。胡耀邦为人正直,作风亲民,在老百姓中威信很高。当其时,由他出任一把手,是众望所归,舍他其谁。

      胡耀邦是中国共产党中极少的激情澎湃的领袖,他以他对事业的忠贞,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对信仰坚韧不拔的追求,以及他本人及家眷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影响造就了一批充满才华的高级干部。他带给新时期的,是近乎浪漫的激情和希望。同时,胡耀邦又是第一二代中共领袖中少有的注重感情的人,有时感情甚至超越理智。正是这一点,使他不合适出任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理性十足政党的领袖。也正是这一点,使他有可能使中共注入自建党以来一直缺少的人性和情感,成为真正的人民的政党。

      一九八二年秋天的胡耀邦对前途和事业充满了信心,这信心来自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的信任和支持,来自全党的拥戴,来自全民的敬仰,更来自挺立在他光芒四射的身影后的一个坚强的支柱,那就是当年把他从湖南浏阳带入红军队伍的表兄,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开国上将杨勇。

      二 镇国将军

      杨勇从红军团政委、师政委;八路军团长、旅长;到纵队司令,兵团司令。与同时封为上将的杨得志,杨成武并称为“三杨” ,是军中赫赫有名的猛将。同另两位杨上将相比,同样有建国后在大军区任司令,以及主持总参谋部工作的资历外,他还有入朝参战,接替彭德怀担任志愿军司令的经历,使他在同一级别将领中得以脱颖而出,无论凭战功,讲资历,当年现役将领中少有能出其左者。

      “三杨” 之称,确有眼光,当年军中上的了台面的也就属这三位了。杨成武文革初期担任总长,不久失宠于毛泽东,陷入牢笼。四人帮下台后重新启用,但不久失宠,外放福州军区司令。邓小平找来老部下杨勇入主总参,任第一副总参谋长。十二大上再进一步,代表军队出任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历经磨难,深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在邓小平眼里,杨勇除了战功资历足以服众外,其忠诚可靠程度在当年总部及大军区将领中是最高的。作为邓小平在二野的老部下,除上下级关系外,杨勇同邓小平及其家人的私人关系极好,出入邓府,绝对到了登堂入室的程度。这一点是杨得志,秦基伟,刘华清所不及的。由杨勇出任监军,邓小平睡的绝对踏实。

      就胡耀邦而言,虽然少年得志,但在军中一直从事政治思想工作,战功不高,职务不显。军中向来看中资历,胡耀邦虽然与前任的华国锋,继任的赵紫阳,以及后来的江泽民相比,在军人心中的地位高得多。但与叶剑英,邓小平相比,号令三军,胡耀邦确实有些力所不及。由杨勇这位有过命交情的大哥治军,胡耀邦就能一揽军政之大权。

      十二大时为承前启后,政治局中尚有一批老人,次年开始就陆续换血。当时传言,杨勇会在那时进政治局。杨勇为人宽厚,在军中人缘很好。身为同为太上及当今万分信任的领军人物,八十年代初的杨勇是名符其实的镇国将军。

      三 变生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杨勇仕途看涨,春风得意之时,巨变发生了。将军身体不适,医生检查后建议住院体检,请专家会诊。检查报告及专家会诊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肝癌。由於发现太晚,只能做保守治疗。

      肝癌在中国是高发肿瘤,建国后许多领导人死于此病。俗话讲肝气郁结,人有难解之心事,往往伤害肝脏。那一场场的政治运动,使几代中国人长年累月生活在压抑痛苦之中。中国的肝,何其的脆弱。

      现代医学对肝癌特别是中晚期肝癌基本上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手术治疗不能达到效果,也没什么特效药。所谓保守治疗就是让病人卧床休息,辅以增强肝脏营养的药物,延长病人的存活期。

      战士不是战死沙场,就是染病身亡。在战场上百战百胜的名将最终敌不过病魔的侵袭。人生自古谁无死,杨将军的家属看来只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了。

      四 神医

      杨勇的绝症,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好心人抱着一线希望,四处寻求神医良药。可惜请来的名医们,面对医学检查的结果,无不摇头叹息。将军家属心中的一线希望也随着这一声声叹息而逝去。

      这时,一位号称专治肝病的神医被风尘仆仆地请来了。神医一不看检查结果,二不听诊断报告,凭着自己把脉的手,作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将军患的不是绝症,由他医治,定能痊愈。神医的出现,给本已绝望的杨家带来了无限的光明。所有的阴霾一扫而空,就等待着这一双手驱病除魔。

      中医凭祖传及经验,所谓名师高徒,三折骨成良医。古往今来确实有不出世的丹青妙手。莫非这位力排众议的神医就是这回天手?专家们当然据理力争,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其实是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专家们不反对在西医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适当使用中药。但完全用中药方剂治疗癌症病人,特别是国家领导人,他们无法接受。

      一边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医学专家,一边是对神医充满信心的病人家属,双方各执己见,难以打成折衷,杨勇的治疗方案迟迟定不下来,只能上报政治局,由政治局作出决断。开国名将的性命从参军起就交给了党,日理万机的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机构又多了一项议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