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个也不宽恕 -- 烂白菜

共:💬491 🌺1413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的脊梁不是目前教育制度的教育主流

      从我上大学那年起,也就是90年,便感觉到中国读书人(其他人更甚)的骨气逐渐被金钱,名誉,地位所腐蚀,这也是目前我不得开心颜的主要原因.说实话咱们当初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谁还能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意气勃发的样子?

      现在旅居国外的更能感受到祖国强大的重要性,而在国内的我们已经很难做到坚持自己的理想,务实的人越来越多,心越来越麻木,这次XZ事件正好刺醒了我们,希望我们和更年轻的人们能振作起来吧.

      • 家园 您是90年入学,我是03年入学

        我承认我重视金钱,名誉,地位,一切的物质享受.我的同龄人,大多也这样.您自己不也如此么?

        但是那又怎么样?有物质追求不代表没有精神追求.

        我想您可能有点儿杞人忧天了,得罪.

      • 家园 我也是來到國外才警醒的

        其實七八年前,我自己還參與過一次類似的簽名呢,好像是89那件事情,不過自己一向不黨,所以很快就什麽都不說了。出國前我就已經開始轉左了,出國后的經歷反而增強了這個轉向。務實的人多,我覺得這也是好事情,説明人民現在不易被煽動了,當然從務虛的角度來説,這也是不好的事情,因爲要是大家都務實了,那就一定是一盤散沙了。溫總理說要關注星空,我的理解就是中國現在需要既能夠務虛又能夠務實的人,說的形象點,就是宏觀上廣闊如大海,微觀上又十分謹慎的人。

        • 家园 地雷炸了……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统统抓起来

      昌平挖2年沙子

    • 家园 中国历来不缺这样的文人:

      他们把自己当作神一样以超脱现实,远离现有时间和空间的视角来对一切事物发表评论,以所谓的博爱和广大的胸襟来要求受害者对加害者抱以宽恕。这种行为看似高尚实则廉价,因为他们自己本身什么都没有付出,更不曾失去。就如同一个人坐在温暖的房间中一边喝着热茶一边声称我们要对无家可归者提供帮助一样——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只需动嘴且手中永远有一杯热茶。

      • 家园 唐德刚有一段很传神的描写

          还有,汪派低调人士之失,是失在他们的共同“次文化”。这批人士只是;畏首畏尾的中年白面书生。算盘打得太清楚。在英语上叫做calculative,自觉众睡独醒,考虑周详,以一种单纯的共同语言,你唱我和,自以为是。殊不知处乱世,当大事,往往都是,乘势而为之的。孟子曰,“有智不如乘势”,是也。

          抗战初期,全国上下,激于同仇敌忾之心,大家都忘其所以,而大叫其“抗战到底”和“焦土抗战”。与日偕亡之心,正是普遍的民气,青壮年尤然,军人更是如此。“焦土抗战”一辞,原是李宗仁第一个叫出来的。“抗战到底”,更是蒋介石、冯玉祥以下,全国军民的口号,响彻云霄。这正是军事学上所说的“士气”嘛。而汪氏一小撮,偏要不以为然。某次汪精卫曾问冯氏,“底”在何处?冯说打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便是底。这在汪氏这个秀才听来,简直是一个丘八的狂妄无知。所以汪副总裁就要向全国广播,呼吁大家要讲老实话,大家要负责任。

          但是像汪精卫、胡适、陶希圣等,头脑太清楚的士大夫,在当时必是少数中的少数。在那个敌人疯狂进攻,我们疯狂抵抗的血淋淋全民抗战之际,大家都有其“拼掉算了”之心,哪顾得许多。所以像李宗仁、冯玉祥,这样的人,才是当时的绝大多数的绝大多数啊。几个秀才在这股抗战的狂潮热浪里,算个屁?而秀才不知也,这是当秀才的悲哀,与国事何补?

        通宝推:金各,赵括他弟弟,
      • 家园 说得好就得收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