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回忆我的“政治学习”(上) -- 月色溶溶

共:💬79 🌺8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回忆我的“政治学习”(上)

    我对某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曾经非常反感。初高中考政治的时候,这方面的内容到难不倒我。我虽然有很多腹诽,觉得很枯燥,可连背带理解,也能写出绝对是“正确答案、科学态度”的答案。政治,一直不是我害怕的,而是给我挣分的课程,让我在文科班名列前茅的“功臣”之一。

    为什么腹诽呢?第一是因为觉得矛盾。既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时候经济上,已经是明显向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靠拢,要走”资本主义”的经济道路了。那么还坚持“社会主义”的说法,是不是有些牵强呢?社会主义的经济本质特点不就是公有制吗?公有制不是没实践过,结果却一塌糊涂,好象世界上很多社会主义国家都实践得一踏糊涂,国家政权都灭亡了。我们也不得不改革了,却还坚持说是“社会主义”。不是实践出真知吗?真是自相矛盾。

    第二,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说法,却又加上“初级”两字?在我想来,是为了自圆其说。当权者为何有当权的正当性,就是因为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他们创建的,所以他们在政治上绝对不会放弃“社会主义”的说法。否则,正当性合理性何在?是不是该“改朝换代”了?创造性的“初级”两字,倒很有智慧,可以解决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摸着石头过河嘛。可是,这个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改革的趋向性就有最根本的最终不可回避的矛盾,即使“初级”两字暂时回避了这个问题。

    第三,很明显,一“改革”,对社会基础经济的控制一放松,社会就明显活跃、活力、丰富多彩很多。“自由”经济,才符合人性本真啊。人作为人,一箪食,一瓢饮,只有先把自己喂饱了,才有力气去做、去关心其他的事。就算要“先人后己”,那也是教化以后的事。而“教化”也是需要钱的,“仓廪足然后知礼节”,古人诚不我欺。而公有制,先公后我,根本不符合人们天然的生活状态,是一种“虚伪”的制度。或者是一种名义上最“高尚”,实际操作上却“最差”的制度。以“公有”为名,却无法避免行“专制”之实。

    那时候,我从不跟同学这样讨论“政治”。也就是有时侯心里那么想想,却不是我关心的事情。要讨论,也是书本上的“正确答案”,所以我也不知道我的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可是那时候,我就是这么想的。

    可是来西西以后,特别是进入经济版以后,加上我自己开始对身边事情的观察思考,潜移默化,我的想法有了改变。这个改变,是从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关心开始的。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于我心有戚戚焉

      也是从前学政治的时候对什么中国特色,初级阶段,很不感冒!不过还好偶是理工科的,高中就脱离了!

      后来也是开始炒股,然后开始关注经济,进而关注政治,在中国这二者关心太大了,特别是股市这个小怪胎。

    • 家园 唉!中国人办事

      其实都是老子的理论,万事万物可以转化,没有那么标志性的,最后不是被“中国特色”了吗?

    • 家园 送花支持一下你的回忆
    • 家园 列宁/斯大林式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社会主义

      列宁/斯大林式社会主义是旧办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在办法,处于摸索阶段,态度上比较谦恭。

      将来如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到繁荣发达和稳定的地步,理论上一定会修改提法,比如叫中国式社会主义,表示这是比较成熟的政治经济模式,态度上更加理直气壮,目的上吸引别的国家追随。

      我高考政治最差,平生最恨政治题目,但是我的政治觉悟是很高地。(自我膨胀一下)

    • 家园 月色MM要是能记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政治课已经不算白上了。至于中国算什么主义,“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估计还算不上。单凭重要产业全部国营(这个原则从汉武帝以来就没变过)这一点,恐怕就套不进“自由经济”的框架里去。

    • 家园 我以前只怕政治

      中学的时候成绩还是挺好的。大考、小考到后来已经不当回事了。就是政治,从来心里没底。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考试,全班都交卷了,连留下了打扫卫生的同学都要走了,我还在那里“填空”(是那种问答题,不知道怎么写,就多写些,没准就蒙上了)。。。

      后来想想,那老师对我真不错,有耐心

      • 家园 哈哈,看来我那时还是脸皮很厚的

        中学时代,成绩排名时政治分数不计

        于是期末政治考试

        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完所有的选择题

        然后交卷走人

        最后嘛,嘿嘿...,总成绩全班第一,政治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 家园 政治考试的意义

          主要是心理暗示,从小到大都要不间断地暗示话语权在谁手里,信不信,成绩好不好是其次的。不相信指鹿为马,但是乖觉地照着说,目的就达到了。所以从小到大都要考政治,但是分数一般不被重视。

    • 家园 【原创】回忆我的“政治学习”(下)

      我不喜欢理论,除了课本不得不看,也没看过什么政治理论书籍,那对我来说太枯燥了。所以,上面那些,一直就是我学生时代的主要想法,不过不宣之于言而已。

      也就两年前,我突然开窍,开始基金投资,就经常查查基金信息、经济信息。本来不关注也从不去西西经济版的,也开始走走看看。慢慢就对经济有了关心,甚至连《参考消息》那样的报纸也看得下去了,对身边的经济现象也有了兴趣。

      我还是一个完全的“感觉派”,不懂理论,没有数字,不会研究。但我的想法还是因为看到的、感觉到的、想到的有了改变。

      最重要的,就是看到了中国的巨大进步。这种进步表现在经济上很明显,人们的生活质量,跟以前比,有了很大提高,这不可否认。中国制造更是横扫世界。我知道以前,能争取到“外贸”,为国家挣“外汇”,那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可现在呢,国家竟然并不太“喜欢”美元往国内涌了,嫌太多了。中国制造虽然有很多麻烦,被“反倾销”不断,可是确实彻底影响了这个世界人们的生活。记得看过一个文章,说一个美国主妇决定在一年内抵制中国制造,不用一件中国生产的产品。可是她的生活遇到了很多麻烦,发誓以后再也不干那样的蠢事。这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吗?

      中国制造虽然不是什么尖端科技产品,不少人颇不以为然。可是我觉得,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尖端科技产品,日常生活用品却谁也离不了。能占领这个市场,把自己先养肥了,再去“扩散”、“侵蚀”高端产品,对中国来说是一条最适合的道路。以后,即使我们也能占领高端了,这些日常低端产品也没有理由放弃。哪个国家有中国这些年来的经济活力和经济发展速度?说明中国这些年来的路是对的。

      除了经济生活,我觉得,这些年来,社会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你要发发怨气和牢骚,甚至指名道姓骂骂人,也没有谁来管你。人们的生活状态可以自己选择,我看到身边的人们,也都是充满希望地在努力生活。是的,社会还有很多不公平,可是我们不能期望一下子就完全公平,只要它的发展状态是值得期待的,就有希望。农民的利益被关注了,医疗、养老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模式,初中小学学杂费全免。这些全是进步,是直接给老百姓实惠的实实在在的进步。

      所以我想,这些进步和成绩,是不是说明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强力政治控制,并非完全不相容呢?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我们在走的路,是不是正好把自由经济的“活泼”和强力政治的“稳定”给合起来,能拧成一股绳干大事,又能保持社会安定的好处结合的一条好路呢?除了这条路,对现在的中国来说,还有别的路吗?我想不出来。

      我很怀疑西方的民主能适合现在的中国,看了台湾的“选举”,更是没有好感,虽然它们状况特殊。孕妇为了能投票去提前剖腹产,多少台湾人为了能回国参加选举挤爆航班,还有那些疯狂的集会和口号,清晨慢跑的作秀。。。政治,绝对不应该是人们生活的主题,不应该是社会的主旋律。台湾,很骄傲吗?我只觉得很可怕。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希望中国现在的路是一条“新路”,即使是被逼出来的。这条路叫什么不重要,说它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为了避免社会震荡,可以理解。即使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路,也是正确的,除非另一条更有希望与可行性的路,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