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还记得那些老国手吗? -- 风尘仆仆

共:💬356 🌺6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还记得那些老国手吗?(续六)

      35届结束了,但中国男队的尴尬还在继续。回国后,男队遭到了全国球迷的“围攻”!当然,那时的“围攻”比现在要文明的多:无非是写写信,挖苦一下而已。真正骂人的并不太多。不过也有一些球迷比较“生猛”,让李富荣最难以接受的是有一位球迷剪下一块臭鞋垫,用它制作了一枚“奖章”寄给了李富荣,还附上了一封只有一句话的短信:“这是奖给中国乒乓球队的勋章!”。搞得本来压力就很大的李富荣很是恼火,最后竟然病倒了。

      难受归难受,这乒乓球还得打下去,这冠军还必须夺回来。好在中国在乒乓球方面人才济济;还有一整套的教练、科研班子;地方队支持国家队又是无条件的。只需李富荣他们找出失利原因,大胆启用新手并加强针对性的训练,两年后拿回男团冠军还不能说是万难之事。至少我是这么想的———俺那位师兄说俺过分乐观,嘿嘿!老风当然乐观:咱们是谁?一个拥有数以千万计的乒乓球爱好者的国度!如此雄厚的乒乓球基础,世上还有哪个国家可以抗衡?

      这不,男队来新人了:施之皓、蔡振华、谢赛克、王会元……。李富荣还立下了军令状:“两年后我们如果没能夺回冠军,我就下台!”从1979年到1981年36届世乒赛之前,中国男队的训练大概是最苦的。据郭跃华后来回忆,他曾经与队友练习弧圈球对拉,一个球打了近三个小时才落地!人都虚脱了。就连领队偶尔为大家安排的睡懒觉,也被李富荣给“破坏”了———他把大家轰起来去跑圈。

      兵强马壮那是没说的,关键在于如何克制欧洲的弧圈球(当然还要适当提防一下身后的小鬼子和南、北朝鲜)。谢赛克,左手直板,除了基本功十分扎实外,还有一手“盖”打弧圈球的绝技———我总疑心那后来的“快带”技术最早应该是脱胎于谢赛克的“盖”打。蔡振华,也是左手,早年练削球,后来耐不住性子改为练攻球。横板两面不同性能胶皮:正手反胶,反手防弧。运用“倒板”技术那是神出鬼没,把外国选手搞得十分头疼。以致后来才有的两面胶皮不管是否性能相同,一律采用两种颜色的新规则问世。为此一位外国记者曾经以如释重负的口气写道:“从此,那种堪称精神折磨的打法终于完结了。”当然这是后话。

      36届与1981年4月在南斯拉夫诺维萨德举行(看来南斯拉夫人真的很喜欢这项运动,他们举办的世乒赛次数在近50年来大概是最多的)。那时候,实况转播只是在决赛阶段才会有,而我们系学生会也只有一台电视机(当年真穷啊!)。所以我只看到了男团决赛那场球。当时施之皓两战皆负,谢、蔡二人肩负的压力可想而知。还好,这两位很有汉子气。紧张归紧张,那球打得可是古怪刁钻,让人眼花缭乱。到现在我还记得蔡振华在第六盘对阵盖尔盖伊,打到决胜局的15平时,轮到蔡振华发球。此时,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盖尔盖伊连吃五个发球(也包括没接好发球,给蔡振华一个半高,被蔡打苍蝇般拍死的那一球)!老风和同学们站在方凳上离那台16寸黑白电视机十来米处看到这场景时,纷纷落地———被一位狂笑不止摇来摆去的同学挤下来的。

      第七盘谢赛克与克兰帕尔对垒,谢赛克先失一局然后连扳两局(谢赛克那盘球打得实在精彩,到现在我还在踅摸那场球赛的录像呢)!男团冠军再次回到了中国人的手里!

      过了几天,老风正在教室里一边不怎么认真的听老师讲课,一边很认真的测量自己的脉搏时,身后的一位同学传过来了一张报纸(他很固执的认为,这张报纸理应让老风先看才是正理儿。根本不顾其他同学的抗议),俺在课桌下面捧着报纸一瞧,咦?原来36届世乒赛结束了,所有冠军尽入中国人囊中!

      中国女队(张德英、曹燕华、童玲、齐宝香组成)在团体决赛中以3比0轻取南朝鲜。男女团体的双双夺冠,强烈的刺激了大家的神经。于是中国队所有的队员人人奋勇,好像一群饿狼一般扑向了各自的对手———差不多都像是小羊羔———外国选手被打得真的是找不到北了。最后,所有单项决赛全部在中国选手之间进行!自然,那些以老外名字命名的瓶瓶罐罐被中国队一股脑的搬了回来:

      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

      女子团体冠军:中国队

      男子单打冠军:郭跃华

      女子单打冠军:童玲

      男子双打冠军:李振恃/蔡振华

      女子双打冠军:张德英/曹燕华

      混合双打冠军:谢赛克/黄俊群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李振恃最后一次在世乒赛上为国效劳,老李此时已经快32岁了,他与蔡振华合作夺得本届大赛男双冠军。为了纪念夫君在这届比赛中获得的有特殊意义的冠军成绩,李振恃的夫人———张立女士为他们的女儿取名为李南。

      (待续)

      关键词(Tags): #乒乓球#国手
      • 家园 国手们是不是有点寂寞?

        看了风兄的文章,才体会到乒乓球是真正的国球,不论男女队员都是寂寞高手,独孤求败。我倒是希望国外的高手也后继有人,有对手才好玩嘛。风兄以为呢?

      • 家园 转载网上其他人评价郭跃华输小野的那次

        bhdxxfc:

        万兄所说好像是79年平壤世乒赛的事。郭跃华在男人中大腿可谓超粗超壮,居然也会肌肉扭伤,让小野兵不血刃捧冠,真是匪夷所思!

        一周后日本男队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与江苏队交手(那场球我去看了),小野果然原形毕露,被蔡振华、惠钧以2:0连杀两阵,尤其在无名小将惠钧面前,简直像不会打球,两盘都不过10!那叫一个爽啊!

        铁流:

        要论郭跃华输小野那场球,我不认为是有意让的。小野能打到冠亚军决赛,还算有一定实力。郭跃华的打法对小野不占绝对优势,就象33届他输河野满的道理一样,左推右攻的打法对两面攻时,在打法上就先有吃亏的地方。郭弃权时总比分已经一比二落后,除拉伤之外,他对小野的正手发球也不太适应。小野的发球与当年希恩庭的发球很类似。

        小也实力有限,赢郭而获世界冠军有不少偶然性,但不不是郭让给他的。蔡振华、惠钧都是横板,对小野那中打法首先反手就不吃亏,蔡的打法就更没有与小野硬碰硬比基本功的余地,小野对郭则有硬拼的机会。

        直板近台快攻打法,在那个时代的规则下,两面攻对推攻总能占到反手优势。庄则栋连续三届世界冠军和连续三届全国冠军,都是打败李富容和周兰荪这样的推攻选手;刁文元胜希恩庭或全国冠军,王文荣连着两届全国锦标赛都在二比零落后的情况连胜三局战胜郭跃华(两次比赛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占了这个反手优势。七八十年代,推攻选手对欧洲横板弧圈球打法,成绩优于两面攻打法,所以造成中国队以推攻为基本直板打法的局面(跟两面攻难练难出人才也有关系),毕竟那时日本早已不是主要对手。但在个别场合,推攻对日本、韩国带有两面攻特点的直板时,推攻还难以占有优势,象刘南奎、安宰亨等,也是靠那反手一板跟中国选手抗衡的。

        • 家园 花谢northeast 兄的资料

          这篇文章从打法上进行的分析的确很有道理。郭跃华在此之前的77年世乒赛的男单决赛中还输给了日本的河野满,只获得亚军。看来郭跃华对付直板快攻的能力还不够。可是,这就有一个问题:郭本人从小练的就是直板正胶快攻,进入国家队后改打反胶。在他的周围,不知有多少高水平的直板选手。按理说,他应该很适应这种打法(他的文章中还曾提到击败陈龙灿等人的比赛过程)。郭的发球技术也很了得,全台跑动能力很强(腿受伤的情况下就算了,我疑心他是因为过度紧张造成的)。居然在两次大赛的决赛中输给同一类型的选手,恐怕还是他自己的某些问题没能解决,而不仅仅是因为打法而失利。

          • 家园 肯定不能仅仅是一方面的问题

            现在回头看,郭跃华的心理素质肯定不是很出色(当然也不是说很差劲)。印象中,郭跃华参加过几次当时刚刚开始的世界杯,世界杯那时只有男单一个项目,16个人,中国的集团优势被削弱很多,队内让球的机会也大大减少了,郭跃华的成绩有胜有败,对外国选手优势不大。

            另外,我前面引用的从打法上分析的那位网友小时候在体校练过,所以写的有点深度。

            • 家园 非常高兴

              与northeast 兄有共同的认识。握握手先。如果我没记错,河野满应该是直板生胶打法,外电曾夸他是“每攻必中”。而小野是直板单面拉。所以,老郭还是应该反省的。因为根本不存在打法相克的问题。

      • 家园 还记得约尼尔么

        他好像是匈牙利三条烟里最大的,已经谢顶了,以至于俺老把丫和废品的报复里那个钉扣子的家伙混为一谈。印象最深的就是老约赛前挑球总是冷不丁地把球塞到嘴里转悠转悠在吐出来。

        真够恶心的

        • 家园 哈哈!是这样

          我记得不光他,后来波兰的格鲁巴也干过这种“恶心”事儿(偶尔为之)。不过格鲁巴是一位永远都不会忘记娱乐观众的选手,总能让观众笑个不停,正式比赛亦是如此。这是欧洲选手中我最喜欢的人。可惜,格鲁巴47岁就因肿瘤病去世(大概是在2005年),他曾26次获波兰冠军。

          • 家园 格鲁巴已经没了??

            我才知道~~~

            记得当初天津世乒赛,那时候没网络,平媒对各国选手是连篇累牍的报道,那时候我才高中,从这里我才知道了很多以前没听说过的外国选手,其中印象很深的照片就是格鲁巴,这兄台好像谢顶吧?给我第一印象就是,怎么世乒赛还有老头参加?看文字说明发现年龄的确不小,都36了,记得当时还说这个人之前某个什么比赛,连续战胜N多中国选手夺冠,号称“冲垮中国长城”

            说起天津世乒赛,呵呵,我最得意的是,猜对了丁松这个奇兵,而且是在开赛前就猜对了,哈哈。因为前一年暑假我在上海,正好看到了上海台直播的(或者录像?不记得了)瑞典公开赛,看到丁松,真是惊为天人啊!!当时我感觉这小子要改变乒乓球的历史了,后来一直念念不忘~~~~

      • 家园 前辈可否指教一下

        为啥郭跃华能拿单打冠军,团体赛却没有机会出场。

        貌似天津世锦赛也是这样,王涛马文革丁松打团体,单打冠亚军却是孔令辉和刘国梁。

        这能拿单打冠军水平肯定高,团体赛出场拿分保险系数岂不是更高?

        • 家园 这个很简单

          一个学校里考试各科总分最高的学生,并不一定是该校派去参加一次单科奥赛的最佳人选。

          团体赛是有针对性的,并且每个人只是其中一部分,还要考虑到组合效应的问题。另外,赛场气氛和面临的压力等等方面,单打和团体差距还是很大的。

          最重要的,单打在团体之后进行,没有人在打团体赛前坐时间飞船看一下单打冠军再回来派人。话说回来,即便可以这样做,团体人选换了,完全可能单打冠军也换了。

        • 家园 孔刘当时才19岁

          应该也是第一次参加世锦赛,这么大的场面能否撑得住,当然是要掂量掂量的。有报道说刘国梁好像请战了,但是被教练组否决。

          95年天津世锦赛的时候,参赛的中国选手多的教练都不够用了。蔡振华委托当时已经下海的许绍发指导孔令辉。许对孔令辉赞不绝口,一个劲地夸这孩子聪明,一点就透。好像是同一天,刘国梁淘汰了老瓦,孔令辉干掉了盖亭。

        • 家园 实在不敢当

          都是河里的朋友,大家还是兄弟相称吧。

          郭跃华在35届男团已经输得很惨了,匈牙利人对他的技战术很熟悉。这就使得李富荣宁愿使用年轻人(施之皓发挥失常有点意外)。当然,我认为36届郭跃华上去也是可以的。老郭从79年到81年这段时间,球技长了好大一块。

          至于天津那次,王涛是真的累了,否则他最有可能拿男单的,您想,王涛在团体、男双、混双上都是冠军,加上他又是个快热型的选手,打到最后已经是力不从心了。事实上8进4的时候,即便金择珠的海绵没问题,王涛也很难赢(金择珠因海绵厚度超出标准,最后成绩作废,王涛进前4)。事后王涛讲,打到后来累得连脑子都不转圈了。

          而马文革是当时主力选手中对瓦尔德内尔最具威胁的人(大家当时还不敢对刘国梁抱有太大的幻想),要不是肩伤困扰,也许3比1就拿下瑞典了。这是老风自己的看法,瞎说的哈!

          • 家园 还真不知道王涛还有这么一回事

            金择珠因海绵厚度超出标准,最后成绩作废,王涛进前4

            金泽洙最佩服的中国选手就是王涛,因为一次没赢过。不过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一场胜利。

            四强名单出来后我就觉得孔令辉应该是最大的热门。95年初队内冬训比赛成绩,孔令辉稳居第一。“内战”他当然赢面大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