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之以肺腑,报之以肺腑——回北宸mm书(中上) -- 陈郢客

共:💬207 🌺743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文

      您的id让我想起来当年中学有位学长叫陈郢,也是复旦的,也是雄辩之人,皆为一时俊才

    • 家园 陈君雄文,赞无可赞,言无可言

      从读《回北宸mm书(上)》,文字雍容华丽,表意圆转自如,就想陈君必是科班出身,专业境界,深厚笔力,实在不是我等所能及。写得那情意绵绵,感人肺腑,教读者情不自禁,我读罢便有些感叹,就算退一万步,当这只是纯粹煽情,也是煽得到位了,有感情的自不待言,就是没感情的也能硬生生给读出感情来,把人感动得一塌糊涂。

      于是日夜期待陈君土鳖抗铁牛,再赏佳文。终在某时发现旧曲又续新缘,两页文字洋洋洒洒,情感铺天盖地而来,那瞬间,那种冲击,我觉得几乎有些头晕。

      文革六.四,是大陆人正视历史不能回避的精神门槛,功过得失,仁智互见。陈君虽是一家之说,宏论寄托情意,化作万千微言,却让人拒无可拒,辩无可辩。语言的力量,感情的力量,良心的力量,合在一起,就是陈君文章的力量。

      或许这篇文章感情浓得有些化不开,文风华丽得繁花渐欲迷人眼,让我倍受冲击而感到头晕目眩,作为文字作品,有情有理,理寄于情,沟通于海峡两岸,在西西河众文中,堪称雄文,赞再无可赞,言再无可言。

    • 家园 陈mm雄文,赞!
    • 家园 再读一遍,拜啊。。。。。

      再花一次。

    • 家园 非常好的文章, 只是有两个小点

      1.

      毛泽东文集销量仅次于《圣经》,风靡于欧美一代青年。张旭东不胜追抚,毛时代我们能够向外输出有力的价值观;
      毛选的销量恐怕主要归功于国内而非欧美吧, “风靡一代欧美青年”也有所夸张。

      2. “文殊菩萨”的说法参见马甲的文章, 但凡内地的兵, 不论国共, 藏人均称之为文殊菩萨的兵。

      • 家园 特回兄台,有些话一并说了

        两条,第2条有人为我复了;第一条,因为我对60年代the beat generation、法国1968学潮感兴趣,至于毛思想是否深入欧美生活,戈达尔《中国姑娘》可做一佐证。影像强大,一览无余。中国姑娘简介

        有趣的是,毛与达赖成为同一代人exotic的精神品,西方青年借以抗议或逃避他们自己的问题。

        “请我吃饭”这个id实在太牛,尤其兄台每次上花之后,“花。请我吃饭”多自然的句子,每次都忍俊不禁。

        我初来西西河,兄台便提了意见,字字千金,逮这个机会一并谢过。

        ps:诸位的赞语我就不回复了。小的还有些脸皮,也没啥经验,心知不称也不好回复什么,真心话最后难免变成礼节拉锯,扫兴得紧。亦浪费时间。

        鞠躬,一并致意了。

        • 家园 这点上就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不同

          “毛与达赖成为同一代人exotic的精神品,西方青年借以抗议或逃避他们自己的问题。”

          中国文化入世的成分极重,不会出现这种几乎整个一代人都在“抗议或逃避”的现象。

      • 家园 文殊菩萨的兵,就是太祖的兵呀....

        2. “文殊菩萨”的说法参见马甲的文章, 但凡内地的兵, 不论国共, 藏人均称之为文殊菩萨的兵

        “文殊菩萨”的说法很多出处,也可参考王立雄(?)的文章,比较透彻...

    • 家园 读先生雄文,令人精神一爽。
    • 家园 楼主好文!

      楼主对于文革和上山下乡的观点颇启我思考,受教了。

    • 家园 楼主好文,不得不花!
    • 家园 先生对文革的认知与评价,与我心有戚戚.

      花.继续拜读大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