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京北追匪记 五 -- 萨苏

共:💬117 🌺3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猜是跟马车有关,

          也许是响枪或遇狼马匹会惊?

          • 家园 马?我怎么记得是秃尾巴骡子啊?
          • 家园 如果是马车,不是军马开枪后肯定是会惊的。

              但老萨已经交待了,是上坡,车上又装满了煤,如果只有一匹马拉跑不动的。再说解放初期车轴没有滚珠轴承,很可能还是木轮。

            • 家园 nj兄不好意思,按我的理解,您说的可和萨兄的原文有些出入呀!

              大号的大车有几匹牲口拉车,有赶车的把式,能坐十几个带行李的人呢。长途汽车普及前,这个东西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客货两用交通工具,和美国西部的邮政马车颇为相似。

              追出将近二十里,拐过一个路口,三个侦察员突然发现在前面的大道上,一辆大号的大车正在慢慢地向前走。老王眼尖,一眼就看到那辆车拉车的骡子中,正有一匹是秃尾巴!

              以上的话我的理解大概是:是辆大号马车,一共有几匹牲口拉车,其中一匹骡子是秃尾巴。

              您的理解大概是:如果只有一匹马拉跑不动的。

              车子的上面,还堆着一些煤块,和大车原来是煤铺的对上了。

              这段话我的理解是:车上装了一些煤,没有装满。

              您的理解是:车上又装满了煤。

              当然我只是照字面意思来理解的,可能不准确。其实大家听萨兄讲故事,说的高兴,听的开心也就是了。就我多事,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扰了大伙儿的兴致,抱歉抱歉!您是河中长者,如果这个帖子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这儿先跟您陪个不是,送花一朵,先行谢罪!小的农民出身,读书不多,且爱认死理,常无意之中得罪了人还不自知,还请您多包涵!

              • 家园 陪不是得磕头认罪!!!

                  写上面那个帖子时没翻回去核对一下。

                  不过呢,看萨大的故事没必要看的那么细,本身就是听来的故事,老萨再加以演义,要老头子原来就说的那么精采他本身就去当作家了,老头子说的时候也不会说那么多,这细节多是老萨发挥出来的。

                  要是老萨把老头子的录音原本不动地放一下,咱们也不会看得那么津津有味不是?

                  再补充一下:

                  俺上面的文中好象没有生气的表现?

                  关于马车,小时候(五几年)南京城里就有,具体怎么样的记不清了,现在回想起来好象是四轮的?因为记得赶马车的专有一个座位,就象西方的四轮马车一样在中间向着正前方,好象全是单马拉的。

                  插队后在大队只有一辆,三匹马拉的,到工程队后见得较多,我们工程队的马车也是三驾,因为要经常到沙坑里拉沙,看来俺这挖坑的历史要比老萨的久远,可以说从六八年插队就开始了,不过没人陷进去。

                  在内蒙见过的马车多种多样,都是两轮的,最小的是人力板车驾头毛驴,这是驴车了,不过也有用马拉的,蒙古马体型不大。大的马车有一匹马拉的,只在硬路上跑,也有再用一匹驴子拉帮套的,这拉帮套的与辕马并排齐头。两匹马拉的很少见,最多的是三驾马车。骡子用得不太多,大概是有点驴脾气的原因,在牧区时骡子也很少。

                  回到老萨的洞,前面一个你是对的,至少两匹以上。后面一个嘛,我先翻回去找一找。

                  先看了老萨的新帖。

                韩这个动作十分冷静,他已经发现和老爷子对射是决无幸理 – 老爷子前面有个墙,只露出一个头,他亮在这儿全身都是靶子。他为什么向车前面翻呢?因为大车中间有一堆煤,他是准备滚到煤块后面接着打的

                  既然韩准备滚到煤块后面接着打说明煤不会少,不少于一两千斤。

                  不过咱们说这些也没什么用,不知哪些细节是老萨演义出来的。

            • 家园 所谓窟窿,也许只是个人的生活经验

              却认为是100%普遍适用。实际上现实情况是怎样就是怎样,不是什么事都必须用“常识”解释清楚的。

              比如这个惊马,也许这匹马原来就是军马,或者见多识广,枪林弹雨中也运过伤员,或者根本就是那天比较郁闷,没心思一惊一乍跟你玩。

              无论怎样,没惊就是没惊,原因是什么根本不重要,或许也找不着了。难道说为了“常识”必须加上擒拿高手先把马撂翻再抓人的情节吗?或者抓完人必须采访这马为什么不惊,给大伙一个交代?

              开个玩笑。当然也许说的是其它,但也是这个意思。

    • 家园 老萨好文,描述战况一丝不乱,细节真实丰富可信。
    • 家园 从昨天到今天我都刷新无数遍了。下面呢?
    • 家园 一个枪王一个展昭,再加一帮出手没轻重的外行,真该着死了
    • 家园 其实老韩同志没有必要拿这么多装备啊!

      看来萨大的文有几个疑问:

      1、老式的手枪(按文中所说是狗牌撸子)按照下文的说法是西班牙手枪,应该有6.35mm口径。

      6.35mm口径的子弹能把人打穿?即使是在手臂部位似乎也牵强啊。应该不会有这么大的穿透力。

      2、马大队长的加拿大手枪似乎是9mm的伯朗宁HP大威力手枪,应该是当时最好的手枪了,现在还是欧洲军队和警察的正式装备之一。再带上“扫帚柄”和卡宾枪似乎多余,应该一长一短即可。

      要我的看法是短枪拿伯朗宁HP,再带一支冲锋枪最好。

      • 家园 多准备些肯定没坏处

        远了用卡宾,近了打手枪。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是战斗紧张的时候,特别是近战的时候不必上弹匣,扔掉手里的空枪直接拽出下一支枪接着打。这样老爷子近战的时候就有了5+7+20的连续射击能力,再加上卡宾枪,近战的对手如果只有一只手枪的话,老爷子必胜!

      • 家园 短兵相接,要考虑到可靠性。

        再考虑当时弹药和枪械保养状况与北方冬季环境,自动手枪可靠性出问题机率不会太小。冲锋枪是作中距离以少打多的准备,而且对悍匪的威慑力也相对强一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