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讨论】西西河文集要否出版。请查看并提供建议 -- 铁手

共:💬45 🌺68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141 / 17

    0
    134/17
    0
    0/0
    0
    7/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西西河文集要否出版。请查看并提供建议

    在对西西河出版的事情作出说明之前,想先特别做一些说明。

    西西河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参与的人能够在这里交流、分享和学习。非常希望能够做到“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要做到这些,前提是我们能够有一个“平等”和相对“开放”的交流环境,有时候我们称之为“有容乃大”。西西河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河友,这是我们巨大的优势。也因此,我们很多好的内容,有很多好的作者,有很多很好的读者,最重要的是,我们有相互的交流。

    西西河的所有做法,所有的功能设置,有些事情的做与不做,都是建立在以上所述。理解这点非常重要。

    老拙已经再次提出西西河文集的事情,老拙:【建议】建议尽快启动《西西河文集》出版和预订工作。这里先特别感谢老拙的热心,也特别感谢所有热心支持者。

    出西西河文集,这绝对是个好事,也是我曾经非常希望做的事情,好的方面,我们这里就不特别强调,想专门对一些不利的方面做一个说明,也请大家帮忙一起看看,问题到底有多大,好帮助我最终把这个事情决定下来。

    1、主要的顾虑

    作为西西河网站的角度,我的看法,网络是内容发布的最好媒体方式。书作为平面媒体,固然有它的好处,也有很多劣势,比如时间、地点的局限性。目前,对文集最主要的顾虑是,它会不会影响到内容在网上的存在。比如,在一些网站出现的一个系列因为要出版而太监的情况。也有出版社会因为销售的需要而不希望内容在网上的存在等等。如果必须在网络和纸质载体中二选一的话,我会选择网络,忍痛割爱纸质。

    2、一些其他顾虑

    希望西西河里保持相互多交流的传统。文集的出版会不会影响到对讨论参与度?(注:非常支持河里有书能够集结出版,也有专门的版面宣传)。

    其他的一些具体操作问题,不过这些问题相对来说都还比较容易对付。

    如果最终决定要做西西河的文集出版,需要预先特别说明一些事情,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

    1、出版社会有极大的可能保留5年的文章专有使用权。这意味着在5年之内,文章可能就不能在别的地方被使用出版。

    2、西西河文集的纸质出版,是希望以纪念性质为主要目的。不涉及谁的文章更好的问题。希望以普遍性为主。

    3、纸质的出版,不可能包括西西河里的所有好文章。西西河会同时注重一些“电子出版”的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尽可能的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让好的文章更容易更方便的到达每个需要的人的手上。

    4、为操作简单起见,第一期的文集出版,所有入选文章的作者原则上将不会得到任何报酬,而且也很可能会需要大家的支持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本书。

    5、文章的选材方面,尽可能每个大类都有包括,而且是尽可能的体现“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原则上,将无法选择政治相关,人物是非相关的文章。

    6、河友将可以自我推荐自己的文章入选。因为各种原因,一些文章可能无法参与。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决定:只有自己认可的我们才会采用,请无需顾虑,也不用担心。不一定保证自我推荐的都能入选,但是会让尽可能多的人都能参与,也限制每个作者最多两篇不同类别的文章入选。

    7、如果有其他方面的考虑,会再做补充。

    希望能够听到大家的一些看法。也可以补充你的看法和建议。希望我们无论是做与不做,都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

    最多 两 周内,也就是 3月24日之前会作出确切决定。

    谢谢各位参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24号过了!

      对了铁手大人,我内个事情,我不急的。不过,只有一点点急。

    • 家园 西西河出书,我要每本珍藏
    • 家园 出版是争取获得一种主流文化的地位

      出版是争取获得主流文化地位的行动,好处是可以扩大影响面。但在获取主流地位的同时,也要受到相应的约束,和承担相应的风险。

      我认为,西西河的声音是近乎主流的声音,但却缺乏主流的背景。考虑铁手的性格与西西河的特点,可能不会主动或被动的去获取一种背景支持,没有人会为西西河“打招呼”。

      因此,建议以网友个人名义共同出版文集来宣传文化,但移除“西西河”三字。

    • 家园 铁老大的问题 是信心的问题

      对西西河品质有信心,就做

      一再思虑,莫如立即ACTION

      好处至少有扩大影响力作用

    • 家园 虽然投了赞成票,但还是有不明白的地方

      象马甲的蒲公英这样的长篇,本来是可能单独出书的。一但合集出版,作者没有效益,好象不合适。

      我看文集比较适合河里大牛们的中短篇佳作

    • 家园 乱入

      文集出版是对西西河过往的见证,也是对西西河发展的开拓。尤其是现在国内进河需用代理的情况下,实体书的出版是很好的为论坛打开新的发展空间的措施(个人觉得这也是网络对生活产生影响必经的第二阶段)。

      可以预见:通过实体书的出版,接触到西西河的群体将由特定方面专业性较高的网民延展到更大更广的非专业性群体面上,如何引导他们进入、融合并留下来,我想是铁手在帖子开篇就言明“网络实体如果只能选其一会忍痛保前者”的行为底线,那么考虑重点个人认为就应该是集中在“整个引导方案的制定及其随发状况的(尽可能)应对准备”上。

      前面大家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出版的一些实体操作问题,看样子河里的文集会不止发行一期。我在想……不知是否能与书商协议,用萨苏等在网络上已经有较高知名度的人作为初期市场开发的保证(这样书商会比较有信心,河里也会增加谈判的筹码,读者也会更容易被吸引),同时加紧开发电子书籍系统(比如购买当期的文集,就会获得一个诸如授权码之类的东东,可以阅读、下载西西河提供的与当期文集刊数相对应、内容相关联的一些更专业性质文章),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把网络和实体两种载体结合起来。但问题在于,不知道河里现有技术是否能支持这种网络与实体的互动(如果不行,那就得看书商那边是否有这种能力),另外河里的数据库整合得如何,也是一个关键……

      至于前面有位河友所说的来的人多了会泥沙俱下的场面,这是一个论坛从孕育走向膨胀必然遭遇的问题。如果只靠几位版主和现有氛围明显不够。人少的时候可以情理并用感染转变,但人多了就得用符合情理的规则去约束。只要管理者们认定规则只是作为“底线保护”,并不是阻碍河友们集思广益、发散思维的最高行为准则,加上老河友的从旁诠释辅助,人员增加并没什么好畏惧的。

    • 家园 这几天比较忙,百忙之中也来凑几句的说。。。

      印象中,出版这事提了很久了。

      在这个反复提起的过程中,本人经历了从开始时的不关注到参与话题的讨论到后来答应参乎进来。相信我这样的不是个例,因为接受到很多河友询问出版的进程问题。

      所以,事实上,很多人认为出版已经是定局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时间拖久了,有些人也开始对这次能否出版产生了疑虑。疲了。

      老铁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感觉老铁这个顾虑的解除的目的指向还是:出版是要出版的,但是。。。。。所以,所有的问题的讨论最后是归结到如何让这个出版更符合西西河的发展宗旨。

      所以大家需要讨论这几个问题:

      1。出版有什么好处和不好的地方?(已经多处讨论了,需要提炼出最简洁有效容易让记性最差的人过目不忘的理由。)

      2。不出版有什么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也已经多次讨论了,需要提炼的内容同上。)

      以上两个问题可以无休止地讨论很久,大家有兴趣可以尽情谈。下面的是涉及到具体的出版工作。

      3。出版的具体协议的签定,包括西西河与出版社的协议,西西河与河友作者的协议。(这个该由铁手捉刀,其他懂法律的河友提供建议和意见。)

      4。具体的内容选取、编辑工作如何跟踪。(分为河里内部的工作及落实到出版社的工作两部分,需要有相关负责人。)

      5。具体的宣传工作如何开展?通过几种形式来宣传文集的出版,要达到什么目的?分别由谁来负责?(这个工作很重要,需要在书出来之前筹备好。越周全越有效。)

      6。具体发行工作如何落实?河友如何购买文集,其他非河友购买文集的途径,以及相关的负责团队的组织。

      7。资金的周转问题。谁来做各项工作的预算工作?谁们来负责书款的支付和收取工作。谁来做帐。亏损谁买单?赢利如何处理?保持第一本集子不亏不赢该如何操作?。。。。

      8。。。

      先简单考虑这几条。总之,只要把基本问题都考虑好了,安排好了,动作起来,就快了。河里能人很多,所谓能人,一般都是做事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效率很高的人群。而如果这样的能人群体联合起来没有高效率地成功出来这么一本自家的集子,那只能说明一点,组织工作没做好。

      所以,这个出集子,其实也是考查检验5周岁的西西河的集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根本上是考验西西河是否具备相当的领导能力及与之匹配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晕了,打住,再写下去成集结号了。。。。

      很久没考虑这类问题了,大脑有点短路,想起来再补充吧。

    • 家园 想了一下,还是站在不支持出书的位置上。

      选择的原因:

      1、

      西西河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参与的人能够在这里交流、分享和学习。非常希望能够做到“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要做到这些,前提是我们能够有一个“平等”和相对“开放”的交流环境,有时候我们称之为“有容乃大”。

      出版文集的市场效益很大,可预见的是来西西河的人会有一个突增。人多了难免泥沙俱下,西西河目前的管理主要是靠河友自律和几位版主的努力(铁手那是应该的),如果管理工作量突增恐怕不是好事。并且西西河的宗旨如何在管理过程中体现,并没有一个可以借鉴的现成模板,河里的风气是靠大家一点一滴的形成的。目前看来根据宗旨逐步完善管理的方式是得到大家认可的,同时西西河新人的来源主要依靠口耳相传,这也给这种方式留下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2、

      尽可能的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让好的文章更容易更方便的到达每个需要的人的手上

      这个应该是大家愿意出版文集的出发点。个人觉得不一定非得采用西西河文集的形式来出版。建议河里作品出产大户可以牵头(如老萨、马甲他们),采取集合出版的形式,以固定主题出版文集,将西西河文集这种统办形式转变为对某些问题同好的河友之间的私人行为。

    • 家园 我能理解铁手的顾虑,但出书对西河的marketing效用实在很大

      感觉西西河里三教九流能人特多, 具体运作不会太难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