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革到底有没有败坏人们的道德?呼唤科学精神 -- 九霄环珮

共:💬43 🌺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是说你思维冲动了,但这能说明我喜欢文革?老兄,冷静点吧。

                我把我的文字都检查了,再次确认我没有表示怀念和喜欢文革。

                当然,支持你发表自己的意见。

          • 家园 好久不出这个了。。。有点儿浪费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一直以来我都在想一个问题:

      (老错按回车键,呵呵)

      一个人信了一辈子的东西,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东西,你突然告诉他,“你丫从根上就错了。”这对人的信仰和良知的打击有多大。

      如果是一代人呢?

      在文革后天翻地覆的拨乱反正中,不知道有多少人遭受了类似的打击。信仰的崇高性在这种打击面前哄然崩塌。

      • 家园 如果高标准严要求一点

        自然科学而言,对一种学说没有相当的了解前是没有资格去赞成或者反对的。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海森堡薛定谔的争论了。如果这个原则也可以延伸到自然科学,真的有了相当了解,成为了真正的信仰,那就不是旁人一两句话能够打倒的了。

        • 家园 要求和标准都不高。:o)

          总觉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毕竟是两码事。自然科学是可以由着几个自认引领时代潮流的人扇忽的。其实,那些公理,定理只不过反映了彼时的人类生产力,彼时人类的世界观。搞了N多年理工就明白一个道理:科学一旦和信仰挂上了钩肯定会误入歧途。福兰肯斯坦们就是这么出来的。让我们衷心祝愿,科学家们都是没有信仰的“行尸走肉”吧。呵呵,可能浅薄了一点。

          社会科学嘛,多了很多柴米油盐的世俗。当年,为一个GCZY抛头颅,撒热血的先烈们,虽然信仰无比坚贞,说句大不敬的话,不一定比我更了解他们的主义(三民主也好,GC也好)。而饱读经典的人为五斗米折腰的也不鲜见。

      • 家园 关于政治信仰,

        我倒觉得真正松动了一些人的政治信仰的不是文革,而是后来的一些事情。

        另外,文革前真正有信仰的人是不会轻易因为文革或改革而松动的。大多数人也就是随大流罢了,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信仰。

    • 家园 马导师早就分析过这个问题

      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撕去了以前封建的,虚伪的温文尔雅的田园风光的面纱,人与人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原文见共产党宣言,俺写的和钦定汉译原文有些不同,但意思肯定不偏。

      所以,觉得道德败坏,抱怨人心不古的,提出复儒,复汉,复文革等千奇百怪主张的也不奇怪,再说中国文化本来就有今不如惜,古人伟光正的思维传统。

    • 家园 回以下各位,本文旨在提醒一种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 家园 那要先为道德下定义了

        很难下定义吧。何况不同时代的道德标准差别很大。以前夫妻闹离婚被别人鄙视吧,现在和平分手大家也没觉得奇怪什么。以前非婚生子是要沉猪笼的,现在好像也没这么严重了。

        所以比较两个时代的道德,本身就是很难科学的事情

        • 家园 我的观点正是不要轻易下结论,什么文革败坏了道德风气之类的。

          你可以看出,我没有下任何结论,我也反对人们就文革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轻易下结论。

    • 家园 八十年代初的社会风气不太好

      严打就是那时候的事。政府也觉得不下重药不行,到现在有的判决还有争议。

    • 家园 文革想立一种新的道德观

      对旧的难免有所破。可惜新的未成,旧的又打破,弄得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恢复旧的不可能,也没必要,那里面也不是样样都好。不要只记得好的方面。

    • 家园 天涯雅科夫写的一个长篇可能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

      他的家庭传记,名字想不起来了,回去找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