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京师四小名捕系列之女贼 上 -- 萨苏

共:💬108 🌺4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京师四小名捕系列之女贼 上

    和老王谈贼,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干了反扒二十多年,几乎你提任何一种和扒窃有关的古怪问题,他都能说出点儿什么来。

    有一回我问他 – 您抓的这些扒手里面,有女贼没有?

    我这么问是有道理的,老王主动提到的案件里,下手的有老有少,却基本是男的。女贼,您捉过没有。

    有。老王很诚恳地点头。

    他这人看上去很诚恳的时候通常不太好判断,因为对老王来说这有点儿职业习惯的意思。老王那张脸才真让我明白什么叫放在人堆儿里找不着。这种人并不是长得没特色,而是看起来很象你平时都会每天接触,但绝不会和威胁沾边的某种人,所以你才会将他自动忽略。

    老王是正宗的老北京,但让他往那儿一站,装个外地来京打工的饭馆伙计,立马活灵活现,连那种随时准备拉客人,跃跃欲试的劲头,有点儿过火的热情,都毫无分别。估计我要是贼,真看见一个五官毫无特征的,恐怕还会警惕点儿,看见老王,那确实容易自动忽略,因为他根本不需要隐蔽自己,而是让你把他当成了毫无威胁的一个物件。

    让他扮一个有点儿缺心眼,没事儿爱跟人抬杠的二杆子,他也是驾轻就熟。要在公共汽车上你绝想不到这么傻不愣登的家伙是北京市公安局的一个大队长!

    唯一特别的,是有一回他谈审问,说起有个被抓的小子对审问自己的警察一口咬定“我认识你们王大队,我跟他是朋友”。

    “你真认识我们王大队?”审他的就是老王。

    “真的,某年某月某日我跟他一块儿吃过饭,不信你们问他去。”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后来才查明白,这小子只听过王大队的名儿,他犯的是耍流氓比较犯众怒的事儿,咬定了认识王大队纯粹是怕警察揍他,先给自己找一保护伞。

    老王说:“我就在上面坐着阿!当时就问他 – 你真认识我们王大队阿?见着他你能认出来?”大概自己也觉得这事儿有趣,说的时候灿然一笑,萨这时候才发现老王有一口很整齐的白牙。而此时老王脸上的表情,真正和一个管小二百警察的大队长对上了号,眼神中的某种东西一闪而过,我的理解,那叫 – 霸气。

    “令狐冲见莫大先生形貌落拓,衣饰寒酸,哪里像是一位威震江湖的一派掌门?偶尔眼光一扫,锋锐如刀,但这霸悍之色一露即隐,又成为一个久困风尘的潦倒汉子。”

    那时候我想起来的,就是《笑傲江湖》里面对衡山莫大的描述。

    至今,我在老王脸上只见过一次这种表情,不过数秒而已。

    但是老王谈女贼,显然诚恳不是装出来的,一个个案子说出来如数家珍。

    有点儿遗憾,老王提的女贼,多半和“骗”有关,专做扒窃的并不是很突出,至少不比男贼突出。比较高档一点儿的女贼,干脆只担任望风之类的事情,自己不出手,想来,这也算贼群中的一点儿性别照顾吧。

    案子也算精彩,但是谈不上特色,于是老萨得寸进尺地问了一句 – 有没有给您印象特别深刻的女贼?

    什么印象特别深刻?老王表情依旧诚恳而略显呆滞,显然是不想跟某个女贼拉上关系。

    比如手段高超,或者人特别漂亮的。。。

    哦。老王两眼忽然一亮,点头道,有啊,抓过一个,特别漂亮,专偷解放军。

    专偷解放军?还特别漂亮?老萨有点儿不相信,这贼可够特别的。

    没错,脸盘跟张B枝似的,身材跟叶Z楣似的。

    叶Z楣?

    对阿,老王点点头,四下一望,指指对面的墙上。

    对面墙上挂了不少体育运动器械,老王指的,是俩排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和排球有什么关系?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补个自己的经历不知道碰的是哪个神捕.1988冬天春节

      前1星期左右,从南方学校放寒假经过北京,天很黑.在北京站附近忘了哪个不大不小的商店想买点糖果礼物给家里.不过可能没钱火车上吃饭了.脑袋就为了这个事情转轴了.在那个商店柜台前犹豫不决.一会儿出去一会儿进去.我后来回忆估计那么傻乎乎的绕了有20分钟7/8次出来进去的.最后一次在商店外思想斗争的时候一个40岁左右的175左右的人拦住我.闪了一下证件,说警察.问你是干什么的?我解释并按他要求给他看了学生证...那时候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是50块.爹娘老子都是老百姓呀.不能怪我呀.不知道那位警察老大能不能看到这个.呵呵.

    • 家园 【原创】四小名捕之女贼 下

      问完,才想到“波涛汹涌”四个字,若有所悟,原来老王的排球,指的是这个啊。

      奇怪,老王这人是标准的工作狂,他吃菜的时候也会挑肥拣瘦,也一边跟你说话一边视线跟着靓女走,但是 – 只要一开始办正事儿,那老王看谁都是贼(老尹则看谁都象逃犯……%¥#·!·!) -- 不是贼他不看啊。他那时候会注意波涛汹涌?

      难道,这女贼的本钱大到让老王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

      等他介绍完了案子,我才明白,老王那脑子,跟你讲案子就不会说废话的。他提那两个排球,因为这也属于那女贼作案工具的一部分。

      这还能是作案工具?

      在犯罪这个领域里,扒窃的多是高智商,那是融技术,胆量与智力为一体的行当。

      讲扒窃的需要技术,胆量与智力结合并非夸张。老王就曾经亲手抓过一伙贼,他们盯上了一个去协和看病的老区农民,在扒窃成功后被老王抓获。案子简单,问题是那被盗人的钱,是用块白布绷在内裤上的,大冬天的外边是挽裆棉裤,如何能偷的到?

      硬偷。

      判断是凭经验 – 根据被盗的和售票员的对话判断是去看病的,外地来北京看病的常常把钱缝在内裤上防盗,几乎是常识。车开起来后贼靠上去,背对被盗人,把手从背后伸出,解开他的挽裆裤,一个人侧面贴过来帮忙提着 – 干嘛提着?贼说了,怕进去风,一冷他就觉出来了。另一个拿刀片伸进去轻轻一划手指一勾,一叠子钱取了一半 – 为什么只取一半?贼说他要是警觉了按按觉得钱还在是不会在车上掏出来数的。拿完了,同伙还帮被盗人把裤子系好。。。整个过程都在车子晃动的过程中完成。

      我听到这儿都忍不住了 – 人家那被盗的又不是死人,这么折腾还觉察不出来?!

      老王给我看材料,真的。

      那这人可太迟钝了。。。

      老王说也不是,那被盗人买了票,双手攀了头上的扶手就往外看,很明显是第一次来北京的,有点儿蒙。他向外看得专著,恨不得把头都伸到窗户外头去,一来是怕过站,二来是觉得风景新奇,估计被盗人当时除了窗外景色,心中是一片空白。注意力不在钱上,那贼抓的就是这个空隙。

      很多案子,不在防盗措施不够得力,而源于防盗意识的缺乏。

      这几个贼虽然失败,但是判断准确,观察细致,下手利落,敢于出击,您说这扒窃是不是技术,胆量,智力都需要的行当?

      我曾问老王,如果把这扒窃的调些去踢足球如何?老王说那肯定意识倍儿棒,不过,这帮家伙可能体能差点儿。。。

      抓这女贼,是在2路公共汽车上。

      那天,老王是随机跟了辆车,上车四处一看,就有了目标。

      最初,老王注意的是售票员台子旁边的一个黄毛小子,那人东瞧西看的,照经验而言,有点儿挂贼相。

      这时候,有个海军军官上车了,小伙子一杠两花,浓眉大眼,军装暂新军容严整,但脸上皮肤黝黑,看来是经常出外勤的 – 后来知道原来这位是来京出差的,要去拜访战友,所以特别修饰了一番。他上车买票,随手把鼓囊囊皮夹子塞在了上衣的右下兜里。

      眼看那被盯的小子眼睛一亮,自己却没有下手,对另一边打了个花里胡哨的手势。

      老王顺着看过去,就看见这位叶Z楣女士了,只见她微微一笑,嘴里嚼着口香糖,大摇大摆地朝那军人挤过去了。

      有点儿新鲜。老王想,他认准了这黄毛和叶Z楣应该是一对搭档,不过对他们选择的对象有点儿奇怪。

      要说对军人作案,在北京发生的并不少,不过绝大多数是诈骗,利用解放军的传统和好心,多说几句好话说点儿自己的不幸遭遇,往往得逞。

      偷?那可有点儿希奇,因为军人讲究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长期训练的警觉远超常人,而且多正在年轻的时候,精力充沛,对他们下手容易被发现。

      但是,这女的好像很有把握的样子,老王有点儿困惑,让助手盯着黄毛,自己靠上去盯了起来。

      这一下,照老王说法 –可真开了眼阿!

      只见那叶Z楣迎面挤到军官面前,好像是被人流带动身不由己,越贴越近,很快进入了贴面舞的距离。

      那军官眼看一张俏脸越贴越近,后来他自己说连人家嘴里嚼的口香糖味道都闻见了。。。子弟兵对作风问题的传统还是很深刻的,这位军官于是一点儿一点儿,硬梆梆地把脸转向了侧面。

      我有纪律,我不看你!

      然而,老王很清楚地看到,那两个大排球就和军官的前胸挤到了一块儿,改贴饼子了。

      军官的身体骤然僵直(参考感受请看铁手语录 -- 链接出处),一时似乎手足无措,就这样呆着固然不妥,马上离开又。。。

      就在这时候,那女贼的手已经进了军官的口袋了。

      一分钟以后,老王上前,咔嚓,铐上,那边助手把要上去帮忙的黄毛也抓了,转身问 – “解放军同志,您丢什么东西了没有?”

      “我?”那军官一愣,“没有啊。”

      “这钱包是您的么?”

      “噢,是我的,哎呀,怎么被人把钱包都掏了我还没注意呢?”

      “那是,”老王抓了贼心里高兴,随口指指胸口 – “您是没注意,您的注意力都在这儿呢。。。”

      腾,军官来了个大红脸。

      我后来把这事儿讲给一个老军旅听,老头子听了大笑。我问他 – 您要有这样的兵,是不是特丢人?老头说不丢人阿不丢人,正常,正常得很,当兵三年看老母猪都是双眼皮地。。。

      老头子一定是很得军心的人。

      这事儿后来审得满大,原来这女贼是个对部队官兵下手的“专业户”,光在她住处找出来的军官证就十几张 (审问的时候,问:你保留这些军官证干什么?答:这几个比较摔。问:那不摔的呢?答。。。。)

      有趣的是核对报案纪录,这些军官报案的时候(为了补办军官证必须报案取警方丢失证明的)却无一提到丢失的时候附近有个叶Z楣 – 大概,是想明白过程后觉得情节有点儿丢人吧。

      遗憾的是把那海军军官的钱包打开以后,发现鼓鼓囊囊的钱包里除了不到十块钱,全都是北京军区招待所的专用饭票。

      那女贼看了物证杏眼圆翻,道 – 靠,走眼,姑奶奶的便宜让他白占了。。。

      想想要是许三多碰上这个女贼会怎么样呢?

      估摸是三部曲。

      先是退一步,再退一步,再再退一步。。。

      接着是女贼走哪儿三多跟哪儿,一定要和女贼掰扯清楚了干吗偷俺的饭票 -- 你又进不去那食堂。

      三个星期以后,女贼割脉自杀,法医鉴定此人自杀前已精神崩溃。

      [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