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估值,求教于各位 -- 贪玩的风筝

共:💬43 🌺2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准备金说两句

                    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对承保人的负债。 这部分会相应的转化为保险公司的资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CIRC对各种产品的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投资范围 有详细的规定,如果对精算没有兴趣,可以不必深究。这部分钱与股东权益无关。这个和再融资没有关系。

                    保险公司如果想操纵利润,是相对容易的事情。确实可以从准备金方面做很多文章。没办法,业务特点决定的,所以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也是相对严格的。

    • 家园 我估计是这样的

      保费收入是固定的,一个人买了保险,通常保费都会一直缴下去,减少的是增速。而券商的经纪收入是完全看交易量的,交易量下降收入就直接减少。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上次保监会主席说,大银行,中证券,小保险。保险行业的整体规模应该还有很大的扩充余地。这可能也是看好保险的原因之一?

    • 家园 所以老拙曾经认为券商股能有一波行情。当时我在别处看到过

      有高手说过,就算轮也该轮到券商股了。哪知道赶上大调整。

      • 家园 呵呵,我只是觉得,市场对券商未免太偏见了

        偏见产生利润,呵呵

        我才不信,平安比中信还会投资??

        而且就刚才看三季报,大致估算一下,如果说平安业绩预增只是100%的话,那四季度平安的投资业务,也会环比下降的,意思不大。

        要说中信估值不高是因为市场对A股市场 前景不看好,那我相信,但是平安这帮子保险股又怎么说啊?

        所以说,呵呵,我是相信市场的偏见总归会被纠正的,要么保险股也变成20倍市盈率?或者中信市盈率上升到30倍,呵呵,赌一把,看哪个概率大?

        另外,平安这次增发,承销商是谁啊?要是中信,呵呵,又赚了。

        • 家园 券商属于强周期行业

          熊市了,成交量萎缩;ipo,再融资暂停;更别说什么创设沽权了,虽然中信经纪业务占比降至50%以下,其他主营收入哪个不和牛市有关?新业务,新利润增长点无望的情况下,券商股市盈率肯定向周期性行业靠拢,譬如钢铁;况且创设沽权收入,转让华夏基金收入不可持续,也不能算20倍市盈率吧?保险股熊市照样可以投资债券等其他品种,保费收入与证券市场没多少相关性,没听说过谁把保险算成周期性行业里

          • 家园 券商不能投资债券么??

            好像券商自营业务没有规定不能投资债券吧?

            看看中国保险业的几个巨头,哪个的投资收入和牛市没关呢?

            我倒是只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保险业可以进行股权投资,但是这个成长性有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如果说保险业不算周期性的话,那么至少他的主营业务也不算高增长。那么35倍市盈率从何而来呢?

            • 家园 主要是历史上一旦国家经济进入衰退期或泡沫破灭

              券商肯定是第一个倒闭的,当年日本就是山一证券倒闭开始的衰退,而保险公司却罕有先例。这也许就是市场的选择吧。我曾经在第一财经上看到一个分析师说,对于金融类股票应该高市盈率时候进,低市盈率时候出。这在各国股市里非常常见。好像河里也有人曾经说过类似的话。

              • 家园 我说过一次

                谈一下我对林奇“周期性行业,要在市盈率高时买入,市盈率低时卖出”这句名言的理解

                顺便在这里回一下风筝。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一般制造类,金融类行业都被划分到周期性行业,而消费类、服务类等被划分到非周期性行业。但是实际上,中国股市带着周期性行业铁帽子的行业就两个,券商和钢铁。

                比如造船行业,绝对属于制造类,而且现在也属于景气度最高之时,但是市盈率就是高高在上。理由似乎是因为预期三年内造船业景气度还可以提高。呵呵!现在都拿三年后的造船单子来说事了,可是国际海运费去年开始下降,所以我只能说,那些买了300块的沪东重机或者60块的江南重工的朋友,自求多福吧。

                钢铁股长期顶着个周期性的大帽子,估值上不去。但是很不幸,05年钢铁行业景气度最低的时候,钢铁股的市盈率大约都在五六倍左右,明显不符合林奇的定义,所以我在写那一段的时候根本就没敢举钢铁的例子。

                这个主要是因为,钢铁的景气度低点和大盘估值的低点恰好重合,再加上一堆在五朵金花行情后受了伤的基金们的钢铁恐惧症大爆发,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现在钢铁行业龙头股的市盈率一般在15到20倍之间,估值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高的水平,要说低估也就是和大盘相比。但是钢铁行业的景气度到最高了吗,显然没有。钢铁行业的八大下游产业,除了房地产有点问题,其他对钢铁的需求都在增长,京沪高铁用不用钢材,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用不用钢铁,都要用的。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钢铁行业标准来衡量中国的钢铁行业状况,无疑是一种食洋不化。

                同理可见,市盈率和指数的衡量,动辄有人拿沪市平均市盈率多少多少试图来证明A股的泡沫程度,可是这些人在振振有辞的时候,通常都忘记了他们用来举例的道指,标普之类的成分指数,国际上没人用综指来说事的。想起了一句话,“和国际接轨是好事,可别有的时候和美国接轨,有的时候和非洲接轨。”

                券商的情况倒是很符合林奇的定义。不过,这里还是有这种生套国外市场概念的情况,即过于强调券商行业的周期性而忽略新兴市场券商的成长性,在这里,我维持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长期而言,这里的长期姑且定义为到下一个牛熊周期,券商仍然是周期性行业,或者婉转一点是有比较强的周期性特征。但就本轮牛市而言,应该更多的考虑券商的成长性。

                保险我不太明白,不过想到一点,那就是中国的保险行业还没到需要大规模理赔的时候,也就是保费收入增长大于理赔支出增长,所以保险行业的高估值似乎可以用高成长来解释。

                国外的银行和保险一般估值水平都偏低,主要也是因为成长性低,风险大。说到银行,颇有一些人拿国外银行股的低估值来质疑中国银行股的高市盈率,那么国外的银行有如A股上市银行动辄6~70%的增长率吗?

                所以,和中国的很多事情一样,中国的股市也必然是个有中国特色的股市。

              • 家园 国外股市的券商股历来如此,呵呵

                不过中国股市我觉得是个例外。

                你说的倒是有些启发,呵呵,谢谢了,由于有保证金制度存在,估计保险公司怎么说也不至于倒闭的。

                其实,周期性都是成熟行业所具有的,必然特性,但是在成长性为主导的行业中就不适用了,比如国外的农业,和国内就不是一个概念。

                再有就是钢铁,呵呵,看看钢铁股在低谷期的时候,市盈率在几倍啊?现在都快20了,可是我总觉得现在钢铁的景气度,呵呵,应该不是低谷。

                我是觉得,保险股的主业增长,不应能够支撑30倍市盈率,看看他们的增长速度,不过是10%~20%,粗略的看,也就是20倍市盈率了。

                而保险股的投资部分,其实比券商股没有更大的优势,如果说券商估值在20倍,保险的投资部分,也应该在20倍左右。

                从这个角度看,保险和券商,拥有差不多的市盈率我觉得是比较适当的。

                那么从H股和美股来看,券商和保险的市盈率,是否是一样的呢?或者是保险享有更好的市盈率?

                这个我就不知道。

                有没有哪个兄台,能拿出美股和港股的数据看看?呵呵

            • 家园 谁也没说券商不能投资债券

              证券公司全部收入都和市场行情有关,而保险公司2部分收入,1 投资收入和市场行情有关 2 保费扣除理赔部分收入

              现在来看,保费收入增长是支持其高市赢的基础而非投资。投资只是锦上添花。而对于证券行业自营,经纪则是命根。

              • 家园 一花三宝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