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鳕鱼邪恶之最:为文革唱赞歌?----兼致北宸等台湾网友 -- 鳕鱼邪恶

共:💬428 🌺1002 🌵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帮子人没什么好说的。不离不弃他们是不明白的。

            我们成长的时代,就是十多年前,美国煊赫一时。我从未怀疑中国重回世界之巅。可惜太早了点,我们还没有准备好。

    • 家园 花一个
    • 家园 这种空对空的辩论竟然费这么多口水

      请读争论的技术链接出处

    • 家园 冒昧问一句,您了解文革的全部过程吗?知道“五一六”吗?
      • 家园 文革不仅仅是个五一六而已

        整个文革过程中的错误、问题不仅仅是个五一六而已。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这些后来人用辨证的眼光去重新审视文革,去发现那些积极进步的部分。

        不能因为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而否定改革开放,同样不能因为文革中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就去肯定文革。我想鳕鱼要反对的只是那种绝对化简单化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正是文革失败的主要原因。用这种态度去否定文革,和当年那些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狂人们的态度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 家园 您不妨多写写五一六的历史,不要用错误两个字轻描淡写。

          如果不说清楚五一六是干什么的,就无法说清楚当时的造反的情况。有五一六在,根本说不上自由批判,什么说话的权利。

          说明白五一六以后,再接您后面这段教育大众的文字。大家读起来,会更有意思。

          • 家园 这个倒不是轻描淡写

            当时的整个上层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躁动中,而每个人每个小团体的出发点以及关系错综复杂。改革后的那个决议无奈之下又对文革的评价进行了一刀切,之后的宣传方面只能听见一个简单无机的声调。而对文革做辨证的评价这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资料过于零散而且很多无法查证。我很多资料来源于泡图书馆时翻阅的文革时期的报刊杂志。但是这些东西一不允许外借二不允许复制,现在我人在国外想写又怕谬误太多,毕竟记忆力很难比笔头可靠。

            非要对五一六说什么的话,我只能说发烧的人实在不少。

            • 家园 五一六是控制造反派的有力工具,文革中造谁的反都是要为政治服务的。

              不听话的人,乱造反的人,不懂得中央文革眼色的人,曾经被利用后来没有用的人(蒯大富,王大宾,张春桥的私人特务头目游雪涛),都被五一六拿下了。在这种环境中,哪个敢多说话。

              WG一起,“群众”居然有了自己说话的权力,可以无情地批评批判“领导”,“领导”们的神秘面纱就此揭开;最重要的是从此对上批评不再是啥子高不可攀不可想象的事情了。各位看官可以想象一下,没有这种自由批评自由判断时政的氛围,“民主”这块大饼,有可能落在中国人的头上吗?包括对WG深恶痛绝的各位,其实都是WG给您立了这样公开批评时政的先例;中国老百姓就此对批评政府有了理所当然的权力。无论WG的负作用如何,这一点的正面作用是无法否认的。

              当时,全国除了中央文革操纵和中央文革保持一致的人以外,其他的人都噤若寒蝉。所谓自由,不过初期的假象。

              • 家园 文革本来就是主席一人的周密企划,一次在他控制的演习

                我不明白你们在纠缠什么?

                文革的发起、文革前的铺垫、文革的过程、过程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受主席一人严密的掌控,是一次设计精密的行动,绝不是乱搞。因此,文革虽然看似天下大乱,但不损基本面,党还是一党,国还是一国。他可没有想着一次文革就能解决问题,也没想着文革要搞多长时间,他原来是想着以一次暴风雨式的运动去摧枯拉朽。

                在1966年那封信里,主席已经说得非常明白。

                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认真的演习。有些地区(例如北京市),根深蒂固,一朝覆灭。有些机关(例如北大、清华),盘根错节,倾刻瓦解。凡是右派越嚣张的地方,他们失败就越惨,左派就越起劲。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演习,左派、右派和动摇不定的中间派,都会得到各自的教训。

                主席可不敢脱离实际高估人民的觉悟,文革是在尝试大民主,但这大民主是可控的。这是一次演习也是一次体验,让人民体会到:原来是可以这样做的。可以用四大自由的方式批官僚,批反动学术权威,这些人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再只有人民挨批的份。反官僚反权威,不用逼到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农民起义天下大乱时才可以搞,在和平时期也可以进行。这是在保持国家统一仍在一党领导下一种有效地宣泄社会不满解决社会矛盾改造社会架构的方式。

                而这些在1966年发表的文革发动决议里已经写得非常清楚。我劝唠叨着文革的这个不是那个不是的各位仔细看看那份发动决议,一场前所未有的运动是不可能没有缺点,不是一出生就完美的,何况国人是那么爱矫枉过正感情用事搞极端的性子。历经建国后近二十年的思想改造也没见多大的长进,直至今天仍然如是。

                但是,主席还是低估了人性之恶,而这也让文革部分脱离了他的掌控。他原本以为通过文革的演练可以出一批忠实的革命接班人,结果出来的又是一群野心家、革命投机分子,不断内斗、争夺个人的权益,他对蒯大富等人的所为是极失望的,后来对王洪文等人也失望了。他说:“王洪文当时提的快了,没有考虑好,这是我的错误。此人没有经历过风雨,以后恐怕要补课。”王洪文后来在法庭上,可不就是没经受住考验,最硬骨的还是江青和张春桥。

                不要光看战术不看战略,不要光看主席的权谋而不看主席的理想。

                主席没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在残酷的党内政治斗争中他早倒下了,哪还有伟大领袖这一说?更别说实现他的伟大理想。

              • 家园 与其说是说话的自由

                不如说是对中央指示或者讲话进行解释的自由,以前解释这些的是干部,现在群众们自己就来解释,直接后果就是出现了各种派系。说白了,群众和上层建筑的联系开始变得直接,因为中间的干部被打倒了。

                • 家园 什么自由都没有

                  宣传部门和公安部都在中央文革手里,不按中央文革的思路解释的群体,就可能被定为反革命组织,领袖就要被定为五一六分子,就要被镇压。

                  中央文革的干部,代替了刘少奇的干部,凡事要听中央文革的意思。

                  谈何自由。

    • 家园 公正的评价文革,估计得等到100年以后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