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旁证萨苏的关于1992年中国科学院一个研究员的工资100 -- 燕庐敕

共:💬177 🌺18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工资问题的背景是,中央政府没有钱

      那阵子财政真是困难得很。体制上还是计划经济的框框,由上面定工资,都算在各项支出里。但要搞的事情太多,家大业大要维持,还要搞好多项目,到处都要钱。上一个三峡,怕拖垮财政不是假的,那会子真有人论证建不起。这种情况下,想给老九们加工资,得找出钱从哪来。

      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解放思想,迅猛发展,动起来才有救!90年代那些年,普通人工资都增长十倍以上。没钱就发国债、拉外资、通货膨胀,靠透支未来拼它一家伙,就是不能搞维持会。动起来了,建成了很多工程,生产出很多卖得出去的东西,通货膨胀下去了,就拼成了。如果动起来生产的是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就完蛋了。

      所以,不是国家不看重老九,而是整个经济建设思路的问题。不搞市场经济透支,给老九高工资也不会有啥用。

      • 家园 九十年代初,中央政府好象是没钱,还有过一个“轻装前进“的说法。

        好象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亏损企业被政府甩掉了,公费医疗被政府改掉了,教育投产被政府集中了,下岗工人开始自谋生路了,科研队伍全部市场化了。好象那时还有个说法,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都是这么干的。又此还引出了后来比较有名的“跟国际接轨”的说法。

        今天回过头来看,当年政府甩掉包袱轻装前进的措施还是很坚决很容易做到的。那时的人民还是很能理解政府的,也是很能相信政府的,知道政府是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好,更是觉得,政府就应该把那些对国家没有贡献的人和事牺牲掉,国家的大利益永远应该大于个人的小利益。

        如今政府有钱了,但有钱以后该干点什么?又有人说了,还是要坚持发展经济,赚更多的钱。只要国家有了钱,有了更多的钱,国家政府就可以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有了地位,国家政府领导人说出的话就可以更响亮,中国人民也就可以沾点光,把腰板挺起来,因为实力才是硬道理,因为只有国强才能民富。

        只是,有些觉悟低的老百姓,他们的目光越来越短,就认识自己碗里的肉是不是又多了几块,就知道发了财的国企自己也有份,于是就开始怀念大字报的年代。“俺们不怕穷,俺们就是要有一份,因为这个国家终究还是俺们的”。他们说话的腔调怎么跟美国黑人一个样?

        或许,国家本来就是穷人的。

      • 家园 中央没钱?您开玩笑吧

        那时候中央是没钱,可领导干部“出国考察”的钱不能少,什么级别的“出国考察”的费用是多少,上一年就把预算准备好了。

        问我怎么知道的?想当年我父母单位的领导年年出国,群众怨声载道,以为是花大家的血汗钱,有一个领导实在憋不住,说了句:领导干部“出国考察”由中央各部门专款专用,花的不是单位的钱,我不出国钱也不会省下来拨给单位。嘿嘿,大家真的就不骂领导了,改骂中央了!

        没钱?那就大家一起艰苦朴素,一起奋斗,别给基层一套标准,给特权阶级又订一套标准。老百姓不是傻子,某些人的小九九大家早就看明白了。

        要说那几年中央政策的结果就一条: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 家园 还有没糊涂的人。

          都忘了8^2是怎么来的,很多人还在谈那时如何揩油,也不知一点修。

        • 家园 花东北老乡。

          确实应该这样,老百姓为啥怀念老毛。患不平呗。

        • 家园 那时就是没钱,领导干部能出国不是证据

          啥时领导都会胡花的,这个不能幻想。等领导胡花够了,还有钱做事,才是真的有钱。

          想解决问题。一种办法是,要求领导不要胡花了,给知识分子涨工资。一种办法是,想法挣更多的钱。比过去钱多一百倍,啥问题也解决了。

          第一种办法老百姓喜欢,但从来没有成功过。第二种是可行的,可以想很多招。

          • 家园 您的意思是:改革无罪,腐败有理?

            什么事情,顶个“改革”的名义,就可以“一百年”不动摇?

            既然“啥时领导都会胡花的”,那么“比过去钱多一百倍”有用吗?领导胡花的费用增长一千倍、一万倍怎么半?

            “第二种是可行的,可以想很多招”?现实好象不是这样吧,我看到的是政府在拆东墙、补西墙,不改弦更张,迟早有一天会来场“经济危机”。到那时,大家也用不着在网络上讨论了。

            • 家园 我只研究现实与预测,对道德问题无兴趣

              按道德去琢磨事情解决事情,是条死路,没钱万事皆休。

              你如果要预测经济危机,那么是很好的,时间一长,你是不是有远见自然知道。不过说领导干部道德不好,所以会经济危机,现在人也不好蒙了,说服力不够。

              • 家园 您不是对道德问题无兴趣

                您是说出了很多当官的心里话:当官的不需要讲道德嘛。小平还要在这方面讲讲“两手都要硬”的面子话,您连这假面具都不要了。

                我没有要求当官的当道德上的楷模,说实话我也知道道德上的楷模也不一定能把经济搞好,但如果说您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都不懂,那才是蒙人呢。

          • 家园 你第一句不成立

            领导不是啥时候都会胡花的,毛泽东时代胡花就很少。所以80年代老百姓不习惯,现在都习惯了。

            其实胡花和胡花是不同的,同一种胡花法在不同的时期效果都不一样。例如公费出国旅游,放80年代是浪费宝贵外汇,现在可以降低贸易顺差。所以国家应当把公费出国旅游当一种福利,每个星期按身份证号码抽奖,抽中了国家就组织一个“公民考察团”去国外消耗些外汇储备。

            其实80年代的关键不是没钱,是没掌握“预支未来大法”,要是掌握了,要削减科研经费干什么。那时候从上到下都觉得“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保险。

        • 家园 我就知道我这一写,就会炮火连天。

          俱往矣。唉。

      • 家园 老陈,巴甫洛夫的狗在苏联时代的肉的典故,你是应该知道的呀

        有些东西,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作市场化的准备,的确就是不应该一脚把别人踢下去。不是给臭老九工资的问题,而是人用来干些拉拉杂杂的事情,最后就废了。那个耽误的时间不是一般的长--连文革还允许一小部分人搞研究呢。这段历史,算得上是对科技队伍的“第二次打击”。工资高不高是其中一个方面,投入多不多,落没落在一线科研人员的身上是另一个问题。包括课题,仪器设备,项目等等。

        基础研究,是未来腾飞之基础,也是最不能体现“市场价值”的。质能方程,在没有核武器以前什么也算不上,就是一个推导出的公式。

        你是搞宏观经济的,但是对于科研,尤其是基础科研,那还是细微一点好。哪些能放,哪些不能放,不能太急功近利地看待。现在可好,我们原本大概10年的基础研究差距,现在只怕十五年也不止。

        总设计师开出的方子,并不适用于任何一个单位。就现在而言,重拾河山再建队伍,恐怕还要想当一段长的时间。日本重技术轻研究,英国相反,我们能不能别在这两者之间摇摇摆摆呢?经济快速发展不见得能带来科技进步,因果关系好像倒了个。

        这种地方,倒是真的应该国家做庄!关键是,领导不能太有商人气。再多的,我也不说了,要出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