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评论】袁崇焕五年是否能够恢复辽东故土问题的探讨 -- 温相

共:💬131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算了算了,其实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川军,山东兵,陕西兵

                      湖南兵,广西兵可以说全国各地的军队(东北军稍逊一筹)表现都很不错。

                      只是从历史沿革上来说,陕西兵,湖南兵的善战传统更长一些。

                      如今,只要是中国军人,都不错。

                • 家园 有何不可

                  国军最强悍第52集团军,军长,关凌征,杜瑜名,刘玉章,全是秦军,就是打到东北了。况且东北军好像到了西北就不怎么样了。

                  可能说话有可能得罪东北的朋友,请见谅。

                  更何况东北王,高刚可是李自成的老乡呀。

              • 错误
                家园 那个网上流传甚广的台儿庄最后的指挥官也是秦兵

                秦兵的故事可以写厚厚一本书。中国蓬勃的血脉啊!

                这个地区很有意思,中国化而又非中国化。

            • 家园 秦兵难治倒是真的,汉唐的天下可都是秦兵给打出来的

              战斗力应该不是问题,但是秦兵是真难治。历朝历代都有秦兵的影子。直到近代民国。

              秦地的人总有那么点优越感。民风彪悍,谁都不买账而且不怕死,凶残,吃得起苦。历史上最善于闹兵变的地方兵员中大概秦兵也算得上比较异彩的一支了。在西北陕西呆过的人恐怕对当地人都会有种感觉。这个地方的人凶悍,旷直,残忍团结,自高自大。还带有那么点古风。智商普遍不低。但又非能说会道八面玲珑之类。近的最近闹事好像西安又是天下先。足球场上闹,和维族闹,找日本人麻烦。。。。拳头砖块打警察。和顺民扯不到一块儿去。

              历史上对这个地区历代政权都是以安抚手段为主。少惹麻烦。元清政府对别的汉人地区烧杀劫掠对这个地区却是靠收买拉拢上层维持统治。项羽是一次例外。但是刘邦基于此得了秦人之心。汉军立刻战斗力徒升。最后项羽兵败生死。

              但是得秦人之心可是真难。像明末那种混账政权,秦兵不把它当回事儿太正常了,陕西军队的战斗力却是没人敢低估。袁崇焕军事上的造诣没有吹得那么神。他手下关宁军将领很多都是秦兵底子,有名的如赵率教等这帮人出名的难制。

              至于辽东,当时最大的问题依我看袁的政策只是权宜之计,地方自保,中央支持。比较明智。看破了明朝中央能力的不足。脱离与这个烂摊子的制肘。至于五年复辽

              恐怕太空。训练野战军云云。想想辽东的活力来自于中央的放权,有与寇共生的关系。一个满清弄得中央头发花白了,现在再出来个比满清还狠的关宁铁骑。有可能让你成功吗!

        • 家园 关于明军在宁锦大捷表现出的野战能力方面

          我认为你还是太乐观了,那场战役还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运动战、野战,而是一场防御战,当然明军打得很漂亮,战述对头,火炮运用成功,同时明军的野战能力有一定增强,毕竟是训练有(了一些)素,但还不能说明军的野战能力就能够与满清相抗衡了。北京城下只能算是特例,毕竟那是一场保卫首都的战役,只有胜利要么死亡。而满清的不利条件就多了许多。

          至于火器嘛,在运动战中作用有多大,只要看看对付农民起义军的情况就知道了。

          我是从战略方面认为五年平辽不可能,你从政治方面认为不可能,我们不矛盾。

          对袁为什么要五年时间,我赞同萨苏的说法,先做着再说,走一步看一步。

          • 家园 宁锦大捷并不仅仅是凭坚城,用火器取得的胜利

            锦州之胜主要胜在凭坚城,用火器,而宁远之战中明军则开出城外,在野战中大量杀伤敌军。正如袁崇焕事后所说“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拼命,不知有夷之凶狠剽悍”。我说过,宁锦大捷时明军的野战能力比金兵还有所不及,但已完全具备了正面对抗的能力,有过去的一边倒变成基本势均力敌了。而此时距离袁崇焕任名不副实的辽东巡抚才不过一年多而已。(当时辽东大部已在金的控制下)

            而北京之战,就连依城野战斗都算不上,已经是真刀真枪的正面对碰了。不错,明军是勤王之师,但金兵是由皇太极亲统,又眼见北京城近在眼前,难道士气会低吗?虽然双方都是千里奔袭,但明军出发在后,比金兵更疲劳。(袁崇焕在赶到北京前以径连续2昼夜急行军)而且这一战,明军并没有得到京师守军的有效配合,甚至连红夷大炮都没有。在数量上,明军总人数才几千人,和金兵根本不是一个在数量级上。结果是金兵大溃,明军奋勇追击。虽然说出现这样惊人的场面有一定侥幸因素,但若明军没有很强的野战能力,就算再多的幸运也不可能。

            如果说袁崇焕先前的承诺口说无凭,还留有余地,那么在他为了统一前线指挥权,将山海关,锦州,宁远三总兵全部委以自己的亲信后,在奏折中所说的“若届期无效,臣手戮三人,而以身请死于皇上”,就是白纸黑字的军令状,很难说还留有什么余地了。

            • 家园 还是不能同意你的观点

              首先,宁锦大捷中,明军先是凭借坚固的城墙和火炮挫敌锐气,然后主动出击,也就是说是自己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战场进行了战斗,主动性很强,对战场控制也较强的情况下进行了。宁锦大捷更多的是明军战略战术上胜利。我不否认明军野战能力有所增强(但对已基本能与满清相抗衡我持保留态度)。

              其次,首都保卫战明军野战表现确实不错,不过我认为满清此时考虑的是能否全身而退,而不是在此时能否彻底击溃袁的军队,毕竟满清并不是很清楚有多少勤王军队会源源而来。

              第三,袁立军令状当然不是戏言,但也不是说袁立了军令状就一定能成功的,战争毕竟是两个方面的事,从来不可能按照某个人(即使是袁)的设想来进行的。历史没有给袁机会,但我还是认为,这样的机会很小,当时满清战略上处于主动,宁远、宁锦一系列战役就是明证,满清一再败而复来,充分说明以当时满清的国力对以袁为首大明北部战况而言,满清处于上风。短期内这种局面不大可能转变(再说一句,我对明军所报战果一贯持怀疑态度)。

              第四,平辽与围剿农民起义是当时大明必须同时面对的问题。明智的做法是一面收缩,集中力量先解决一个问题,两头兼顾的结果就是两头丢。大明有多次已经是胜利在望的情况下被迫抽调精锐去辽东使农民起义死里逃生的情况,充分说明了大明的整体战略有问题。以当时大明的国力而言,集中力量对付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有很大胜算的。当然这两个问题中任何一个要想得到彻底解决都不容易,需要崇祯以及满朝文武的共同努力,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最后,再强调:平辽不应该也不能只是简单地看作是击溃满清政权,而是解决整个北面防御的问题,涉及到东北、蒙古、朝鲜,只有大明国力恢复到对北面保持整体强大优势的情况下,平辽才有可能,才算有保证。否则,皇太极完了,大明朝国库空了,军力损失大半,谁能保证蒙古或是什么不知道的地方又冒出个什么部族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