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手表的故事(八)骗表(上) -- 履虎尾

共:💬44 🌺10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到这段,我还以为您说的是“猫王”呢

      所谓怪发型,是说其人的发型不是常见的“分头”,“平头”,“运动头”,而是“大背头”亦即所谓的“飞机头”。“飞机头”是电影里流氓阿飞特务汉奸便衣队夜袭队所蓄的发型,被现实生活中的个别人物学了过来。顺着飞机头往下看,其人还留着大鬓角。鼻梁子上边,还架着一副墨镜。

      飞机头在那会儿好像不算太大的问题。墨镜之类的打扮也要到文革之后抗个收录机,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才出现吧。当时还是引起争论的。

      至于“汉奸头”,我记得那时候把头发中分五五开贴在头皮上梳得锃亮才是标准汉奸头。

      • 家园 飞机头是阿飞头。

          上海小K的专利。

          特务的专利是前进帽。

          汉奸便衣队就是你说的中分头。

          文革中年轻人都是平头,中年人以上背头为多(不一定大),革命化的是光头。

          女生呢,年轻的扎两小短辫(不编的那种)为多,年长些的就是齐肩短发。文革前有烫发的,文革中绝迹。

    • 家园 吊脚裤

      不就是现在的7分裤或者九分裤吗?

      喇叭裤,筒裤一直都存在

      风水轮流转呀, 时尚也如此

      • 家园 吊脚裤是裤脚与短袜上端齐高。

          大约七二、七三年开始有人穿,那时内蒙有句话:“高吊裤裤鞋(读孩)拔拔,资本主义苗发发”。

          喇叭裤是放香港电影后才开始流行的,筒裤更要迟些。

          一般是越早流行的“奇装异服”议论的也越多,后来的就见怪不怪了。

          奇怪的是七十年代初开始流行裤脚折边,这没有人议论,只有人说多费布票。

          这方面在那时的中国思潮有点象西方的贵族,对新出现的东西总是看不惯,这可能是TG本身脱身于封建社会。

          

      • 家园 其实,也没有具体标准,

        与众不同,领导和群众看着不顺眼,就是奇装异服——

    • 家园 关于“奇装异服”稍微过了点。

        那时男同胞是“黑”、“蓝”、“灰”为主,其他颜色很少见,不过还是有的。

        女同胞有相对丰富的颜色,花衣服也有,不多颜色也不艳。记得我们刚插队时就有女同学穿大红的衣服,牧区视野极广,远远看去就象一团火在飞过来。

        文革中还有个时髦色:军绿,不过这个基调与“黑”、“蓝”、“灰”一致。

        插队时,大约是七零年,卖的女式衬衫上已经开始有绣花,颜色与衣服颜色是一样的。

       飞机头与大背头不太一样,飞机头是大背头的衍生品种,前面的头发吹的很高。到六九七零年时大背头已经不罕见,飞机头到现在也很少见到。

      • 家园 南京兄说的不错,

        俺是把大背头与飞机头弄混了。

        不过,你多少忽略了地区之间的差异,上海南京与东北地区,在判断奇装异服怪发型的标准上,还是有所区别的。上海人觉得没什么很随便很平常的,俺们东北人已经觉得很不一般了。上海南京天津北京人的一般打扮,俺们都认为很时髦洋气;而再洋气的东北人,在你们眼里也是很“阿乡”的。再比如:俺当年所认识的同学,除了极个别几个流里流气的梳大背头外,其余几乎全是小平头和“一边倒”头。

    • 家园 虎老师好,我搬个凳子过来听讲

    • 家园 还记得一句《海港》的歌词...

      大老虎,真厉害,成堆的往事轻轻敲键就出来....

      哈哈,得罪了虎尾兄,送花送花。

    • 家园 老乡又开始忽悠了

      您是我们沈阳的,还是铁岭的?真能侃啊。

      “大背头”亦即所谓的“飞机头”。“飞机头”是电影里流氓阿飞特务汉奸便衣队夜袭队所蓄的发型,被现实生活中的个别人物学了过来。

      不对吧。毛主席的头型不是大背头吗?好像上了年纪有点拔顶的男同胞不少都梳这种头型的。

      • 家园 多谢野草兄

        原来是老乡啊,俺是沈阳的,老乡你呢?

        老乡啊,说事就说事,莫往老人家身上扯,莫跟现在比。此帖所说的飞机头是六十年代文革前后的事,跟现在不是一回事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