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八、六”海战 -- cpcliusi

共:💬32 🌺15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笑吟

              几句话概括周一生与军渊源,恰如其分。

              知识渊博,文笔也好。赞! 花!

          • 家园 太搞了,“一片失败”。五大书记咋分的工都不知道。

            朝鲜战争期间,总参谋长发往前线的电报只有一封未经总理审定,为此,聂荣臻还挨了顿训……

            “一片失败”。瓦卡卡。

          • 家园 不是您说的那样的

            不是说制定作战原则就是要抢班夺权。那是分内的工作。

            总理和主席对军队的影响是两回事。打个比方吧,在路口给人指个路不代表俺就要抢了交警饭碗。

            说到总理军事指挥,那有点关公战秦琼了,总理在中央从来就不具体指挥部队作战,解放前解放后都是这样,您看楼主的帖子里他也不过是定一个大原则,人家根本就没有干的事您说他干的不好、“一片失败”,这哪跟哪儿呀。

            最后,我想这种事情肯定是要向毛主席汇报的,总理讲的话肯定也是毛主席批准的。

            很多事情没那么多阴谋的。

            • 家园 俺记得是这样的

              周总理一直是军事指挥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解放前解放后都是这样。

              以前看过一个回忆录,在西柏坡(?),每次战役后,军委的参谋们都要“复盘”,“五大书记”只有三个参加,毛泽东、周恩来从不参加。原因是:所有作战过程都是他俩“一手包办”的,参谋们也没他俩清楚!

              《大决战》里有这样的情景:一般的作战命令是周起草后给毛看过发出,重要的毛亲自起草;下面来电也是周先看,再给毛,紧急的周直接拿给毛。--周就是 总参谋长的角色。

              军队的纪律要求不可能出现 乱请示、乱下命令的情况:不管你官有多大,不该你管的事,你说也没人听(大官一般也不会越权)--如林副统帅逃跑时,警卫员都不跟他走、警卫敢向闯岗的副统帅的车开枪,还是因为警卫不归副统帅管(试想一下,在东北时候,哪个纵队司令、师长敢向林总开枪?)

              “八、六”海战中,既然周总理代表军委下令,可以肯定这是周总理的责权(和威望、资历、能力都没关系--当然,总理在这些方面是完全没问题的)。至于是否需要毛泽东的授权,要看TG是怎么规定的了。

              • 家园 我觉得那个时候不能用正常的组织制度来看

                毛泽东的话没有人敢不听这个是肯定的,而总理的威望也是相当高。

                大的国家方略、政治走向拍板的应该是毛泽东,总理就是具体办事,也就是您说的“总参谋长的角色”。

            • 家园 要向毛主席汇报的,总理讲的话肯定也是毛主席批准的。送花赞
        • 家园 当然啦

          军队是他建的,情报系统也是他建的。靠摆老资格都够了,更何况总理不光是有老资格而已。

    • 家园 后 记:

      后 记:

      此次战斗,南海舰队以鱼雷艇和护卫艇一举击沉台湾国民党海军猎潜舰“剑门”号、“章江”号,毙敌巡防第2舰队少将司令胡嘉恒以下170余名,俘敌“剑门”号舰长王韫山及参谋长黄致君以下33名(其中包括福建渔民捕捞的章江号舰员5人),取得了建国以来人民海军最大的一次海上歼灭战的全胜。小艇打大舰,创造了海战史上的光辉战例。我护卫艇和鱼雷艇各两艘受轻伤,牺牲艇长吴广维以下4人,伤28人,消耗鱼雷19枚,37毫米炮弹4737发,25毫米炮弹2467发,枪弹632发。国防部通令嘉奖南海舰队,授予611艇轮机兵麦贤得以“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人民海军分别授予611号护卫艇以“海上英雄艇”、119号鱼雷艇以“英雄快艇”荣誉称号。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这次战斗,无论是在总体部署上,还是在具体打法上,都始终贯彻了这一原则。打敌“章江”号时,以4艘高速护卫艇对1艘小型猎潜舰。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火力和速度上都占有优势。护卫艇首先集中火力猛烈射击敌舰舱面,大量杀伤舱面人员,而后转移火力射击水线以下要害部位的机舱、弹药舱、油舱,使之中弹爆炸,迅速沉没。击沉“章江”号后,又以3艘护卫艇、5艘鱼雷艇的优势兵力,追歼了“剑门”号,一举将敌舰击沉。这次战斗之所以达到了速决全歼的效果,正是由于在战术上贯彻了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

      近战、夜战是我军的特长,也是我军的传统战法。我海军轻型兵力利用夜暗,隐蔽迅速地接近敌人,勇猛冲击,抵进歼敌,速战速决。打敌“章江”号时,我护卫艇接连实施了4次冲击。头两次冲击,与敌同向运动,抵近至500米时,实施猛烈射击,一直打到距离敌舰一、二百米以内。第二次冲击之后,敌舰已基本失去抵抗能力,我艇队又实施了两次冲击,一直打到敌舰只有30到50米,前后用时不到40分钟就将敌舰击沉。追击“剑门”号时,我护卫艇不顾敌人的猛烈炮火,以高速曲折航行逼近敌舰,一直接近到距敌7至5链时才突然开火,大量杀伤了敌舱面人员,削弱了敌舰抵抗能力。鱼雷艇在护卫艇的掩护下迅速突入,抵近敌舰2至5链时才发射鱼雷,将其击沉。从护卫艇开火攻击,到鱼雷艇将敌击沉,只用了短短几分钟时间。

      海上作战对协同动作的要求更高,如果协同不好就容易造成误伤,使敌乘隙逃窜。这次海战有经验,也有教训。打章江号时,海上指挥员失去了对主要突击兵力——第一鱼雷艇群的控制和指挥,造成鱼雷艇和护卫艇各打各的;鱼雷艇群又散作三处,各自寻找目标攻击,结果未能取得任何战果。与此相反,打敌“剑门”号时,海上指挥员很快吸取前一仗的经验教训,照顾全局,首先指挥护卫艇勇猛追击,高速逼近敌舰,以猛烈炮火压制敌舰炮火,当鱼雷艇第二梯队赶到后,又令护卫艇让出有利攻击阵位,转移到敌舰首小舷角继续攻击,掩护鱼雷艇接近和攻击。由于各部队主动配合,密切协同,我军得以顺利地将敌舰击沉。

      海上舰艇夜间编队作战,由于能见度差,发现目标、保持队型和组织协同都比较困难,一次攻击往往难以取得预期的战果,有时还可能失利。因此必须控制一定数量的预备兵力,并适时投入战斗,以增强突击力量,发展胜利,完成受领的作战任务。这次战斗打沉“章江”号后,主要突击兵力鱼雷艇第一梯队因为鱼雷消耗殆尽而返航。剩下的3艘护卫艇,要消灭剑门号又难以胜任。在这关键时刻,为保持强大的连续攻击能力,南海舰队首长及时将鱼雷艇第二梯队投入战斗,并令战场上的3艘护卫艇立即追击敌人,将其紧紧咬住,为第二梯队投入战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而迅速将“剑门”号击沉,取得了战斗的完全胜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