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普及帖:坦克的粗线条(一) -- 风中的羌笛

共:💬44 🌺20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中大奖了

    • 家园 黑豹该算重型坦克了

      比斯大林还重

    • 家园 当时对坦克的使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各国都在尝试。尝试的结果,由战争初期表现而言,根据一战经验发展出的坦克技术需要和战术基本都是失败的。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是脆弱的,但始终不能本末倒置。苏联的45炮好像是德制37炮发展来的。

      而德国人的成功自然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在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下,德国不得不重起炉灶,发展条约限制之外如通用机枪,远程火箭,以及掩人耳目的“拖拉机”,“高速邮政客机”之类装备,一定程度上也摆脱了旧经验的制约。而从必然性来讲,秉承自毛奇,史里芬以降的普鲁士陆军战术,一向极为强调以外线机动,部队集中机动,火力集中投射为特点的运动战传统,从毛奇的色当到史里芬的旋转门,处处浸透这一特色。当技术的进步终于能够跨过地形,战壕和铁丝网时,毫无疑问德国将比所有国家都更早走上正确的装甲部队发展道路。

      • 家园 优美的文字,深邃的内涵。花之。

        德国人开始是德苏合作,借用了苏联的坦克实验基地搞研究,所以开始阶段两家的坦克技术差不多。但是36年以后双方已经停止了交流,就有也只是表面的,双方从此互为敌人。德国开始是在空地一体战的思想下发展闪电战的,但是后来大量的实验型号(尤其是飞机)拖了后腿,先进的飞机出来得太少也太迟了,只能尽力使装甲力量达到极致;苏联对空中力量的研究也是模糊不清,也只能依靠大量地面装甲来取胜;而西方的坦克研究一直裹足不前,而美国,则是超前地把眼光投到空中去了。所以最后装甲大战只能在德苏之间达到顶峰,就不足为奇。到最后,空地一体战术离开了力不从心的德国,成了美国人最有威力的战法。

        曾经在己方空军支援下横扫西线的德国坦克手们,后来却纷纷死在了美国空中力量手下,不知他们可曾清楚这个谜一般的轮回?

    • 家园 shafahua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