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气话】胡温能力很有限 -- 同人于野

共:💬375 🌺910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驴哥讲一下“80年代间大规模越级提拔”吧

          最好讲一下80年代提拔了哪些人,有哪些规律,还有现在除了团系统出身的,目前还有哪些可以成批出线的干部,未来的格局会怎样等等,花候!

          • 家园 给大黄兄几个简历

            胡锦涛:

            1975-1980年 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

            1980-1982年 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

            吴邦国:

            1981-1983年 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党委副书记

            1983-1985年 上海市委常委兼市委科技工作党委书记

            温家宝:

            1979-1981年 甘肃省地质局副处长、工程师

            1981-1982年 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

            1982-1983年 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党组成员

            等等。究其原因,在于文革后干部队伍里的青黄不接。对复出的老干部,渐渐以各种顾问形势使其退出一线岗位;文革中的年轻技术(而非政治)干部得以迅速填补留下的空缺。这期间的多项人事任免,是不能用今天的标准衡量的。

            虽然大批年轻干部被破格提拔到重要岗位,但难免有拔苗助长之嫌,尤其是一些非技术领域,经验和资历往往起重要作用,这时候年轻干部就力有不逮了。于是,又有相当多的年轻干部在岗位上沉寂甚至反复。高层代表有王兆国、郝建秀,省部级及以下的就更多了。

            下面看看黑龙江省委书记钱运录的简历:

            钱运录,1979年6月至1982年9月任湖北省大悟县委副书记、县长。1982年9月至1983年1月任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1983年1月至1991年10月任湖北省委副书记、常委……

            从县长到省委副书记,只过渡了3个月。

            刚刚出任安徽省委书记的王金山的简历:

            王金山,……1982年3月任吉林省梨树县委副书记;1983年4月任吉林省副省长(其间:1983年9月至1984年1月在中央党校进修部进修班学习);1988年1月任吉林省白城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县委副书记到副省长,仍然类似于文革期间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方法。只是这样的干部一般难以服众,王金山就是这样重新担任地级官员,所幸年纪轻,最后仍可以东山再起。

            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吧。

            目前形势下,大规模越级提拔的条件不复存在,这样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了。

            现在说起来,较易成批出线的,多是花边人物,所谓“无”“知”“少”“女”,现在又补充了“下”“流”二字,这主要是应付上级要求的,如需要在班子中有女性、高级知识分子等等。而学者从政,应是其中的热点。这里的学者,是指真正从科研院所中走出去的,比如王珉和孙政才。下一步,就不仅仅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学者了。

      • 家园 这要看从什么角度看

        03年两会后,新内阁和记者见面。

        有央视记者问:您认为本届政府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温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第三,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的压力非常之大。

        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发展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态。

        第五,财政负担沉重,金融不良资产比例较高。

        来源于:外链出处

        第二和第五个问题还是解决的不错!但是其他几个问题就很难评价。

        如果换届只看这五个问题的话,温的下届内阁首相位子没有问题

        但是楼主提到的问题,嘿嘿。。。

        Javacai回帖很有意思,我认同大部分。有几点有不同看法

        1。所以房子涨胡温不紧张,猪肉涨他们真的慌了。

        我认为猪肉涨价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政府提高粮食收购价的结果。猪肉涨价是政府的阴谋(或者阳谋?),目的是提高农民收入。值得注意的是94年通货膨胀也是始于放开农产品,你要说提高粮食收购价的后果政府不知道,那是骗自己。

        2。中产阶级不会揭竿而起的。

        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胡温当政期间应该已经扩大了中产的比例。现在国内中产没有产生政治诉求,但是会不会揭竿而起呢?

        80多年前,中共在上海成立。其一大所有代表用现在的眼光看应当属于中产阶级。(附录有具体来源)

        但就是这样几十人的小党,竟然能够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

        这场革命值得注意的成功之处在于中共善于发挥利用农民之中的能量。来西西河灌水的网友很大一部分出生于大城市,由于政府政策长期向城市倾斜,你们很难注意到在这个社会的很多角落里面其实蕴藏着惊人的力量。一旦有人操纵这个遍布全国的能量,其后果很可能无法控制。

        80多年前,国民接受教育的渠道非常有限,他们居然能颠覆政府。80多年前,知识分子待遇比现在不知道好多少,尚且有这么多的学生领袖参与到革命中去。谁知道当代就没有刘少奇这样领袖人物?谁知道当代的刘少奇就没有在聚集能量待机而发?只要吃得了苦,挑起一场当代的安源罢工比当时还容易。

        内忧外患,现在我们正坐在火山口上!

        附:中共一大代表名册

        毛泽东:出身于富农家庭

        董必武:前清秀才

        何叔衡:利用捐资办起了湖南自修大学

        陈潭秋:著名的学生领袖

        李汉俊:留学日本

        李达:留日官费生

        周佛海:旅日代表

        张国焘:北京学联主席

        刘仁静:出身在湖北应城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

        包惠僧:代表陈独秀参加会议

        王尽美: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

        以上十一人来源于:外链出处

        陈公博:北京大学毕业

        来源于:外链出处

        邓恩铭: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

        来源于:外链出处

        • 家园 中产阶级只是领导力量

          政治诉求的产生必须是你实际所得的利益和你应得的利益产生了很大的差距才能产生出来。而且必须是一个很大的阶级都有这样的利益损失。

          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即使是有80%的中产阶级反对政府,只要有50%的农民支持政府的话,武装革命就是不可能的。那么非暴力抵抗呢?不得不说,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只有个谋士的命啊。

          不管怎么样,长远点看的话

          只要能够保证80%的中国人在2000年的时候生活质量比1990年的时候好

          80%的中国人在2010年的时候生活质量比2000年的时候好

          80%的中国人在2020年的时候生活质量比2010年的时候好

          那么这个政府就还算是合格的

        • 家园 老兄对中产阶级的分析 俺不太同意

          先简单说说猪肉涨价吧。老蔡的“中央慌了”如果换成“中央对此极为重视”,我觉得就没问题了。这个就是中央为提高大部分下层民众的福祉 (农民的福祉) 而伤害了相对少部分民众的福祉 (城市贫民)。我觉得只要再针对城市贫民搞一个什么能提高或为耻其现有福祉的计划就好了。

          关于中产阶级,我觉得老兄过虑了。80年前那批知识界精英 (当然也是中产) 之所以不惜抛弃自己相对优厚的社会地位和生活 而投身革命,实在是当时的国家民族前景太过黯淡所致。当时的情势是:列强环俟,国力羼弱,政府昏聩 (北洋和国府虽有执政亮点,但整体上仍然是昏聩的),民众无知而昏痹,文明落后,民族一步一步走向衰亡... 今日中国的情势与80年前那个旧中国直有云泥之别! 所以,80年前那个旧中国可以激得无数知识界精英 成为 理想主义者,今天的中国由于整体上的蒸蒸日上,只会让知识界精英和中产阶级 继续 做现实主义者,甚至做更为纯粹的现实主义者,挣钱、男欢女爱...

          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80年前的国家机器 与 今日国家机器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80年前旧中国,名为统一国家实则军阀林立,这在客观上给知识界精英聚众造反创作了有利条件,让他们不致刚一扯旗立马就给捻死。另外,80年前的旧中国,国家军武面对造反的泥腿子的那几杆枪,虽有优势 但这个优势不是压倒性的,这也导致知识精英纠合泥腿子造反不致刚一上山立刻就给消灭净尽。今日中国呢?那可是名至实归的统一国家,而且国家军武对造反者具有绝对优势。这些因素也会极大地吓阻极少数有心造反的知识界精英。

          • 家园 拆东墙补西墙是每个执政者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中央政府双线作战,同时提高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纸面收入.东西两墙一块补,只能依靠通货膨胀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

            你所讲的城市贫民通过下面数据来看更好:

            国家统计局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中对城乡人口的描述是: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09%.

            经过7年的发展,这个数字应该只有上升没有下降.

            来源于:外链出处

            通货膨胀同时吸干了城乡居民的多年积蓄,白花花的银子被政府打了水漂,无论如何蒙不过去的.

            你有讲到,知识界精英和中产阶级做更为纯粹现实主义者.中国现实主义历史很悠久.诗经就是中国现实主义的源头.几千年来,中国从来不缺少民众的造反.革命者中有不少理想主义者,但是大浪淘沙,留下的只有现实主义的革命者.理想主义者往往成不了事,现实主义者才是骨干.

            当然,现在的情况和80多年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机器无所不在,用当时的革命方式去套如今的形势注定要惨败.

            撇开理论看现实:

            纵向对比.100多年前太平天国全军覆灭.30年洋务运动,各方个面都有很大发展,甚至有一只远东最强大的海军,和现在相比何其相似?想不到甲午一战,大清帝国原来是纸老虎.很多人都在喊着打台湾,万一台海战败,能不能抗得住?

            横向地看.厦门PX事件就发生在台海最前线,眼皮底下能出这样的事,是引蛇出洞还是执政能力太差?陈胜吴广那样的起义不用担心,打发两个钱把网络封一封就没事了.倒是像教过传销,在新东方讲过课,现在正开牛博网的罗永浩那样的人物更值得注意.而且,大操场上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并一定非得有饥民,流民.

        • 家园 如果没有底层支持

          中产阶级的不满分子没有可以领导的力量还是不行的。共产党赢天下还是靠农民。

          • 家园 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陈胜吴广的,缺的是跟随他们的饥民、流民、难民。

            只要底层不起来,中产能够闹什么?看看海外民运就明白了。

      • 家园 太祖家好象就是中产阶级
    • 家园 难啊
    • 家园 个人认为,如果胡温任内可以实现

      法制社会,就功德无量了。

    • 家园 也说一点

      同兄(或野兄)的党代报告解读和读史境界在下佩服得紧。

      当今胡温,不妨用读史境界来读一读,也许有一些无奈的感受。当今的最高当局,没有权威。胡是被指定的,温是被协调出来的,大家都不是真服。很多事情是常委、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层层多数表决制度。而当今党、政,已是被官场潜规则浸泡透了,要调和官场各派利益,最终往往只能是口号漂亮,而实际结果只是主要符合官场而不是人民的利益。强要出头论理,以势压其他官僚,一定会被官场“和谐”掉的。(就是胡,不是也有曾遭遇暗杀的传言吗?)

      今后的中国,政治当局将会是一个混沌的大团,一点一点地向前滚动。

      • 家园 遭遇大危机才能产生出集权的领导

        中国革命了,出了太祖

        俄国被德国打了,出了斯大林

        美国被胡夫折腾得快死了,才出了罗斯福,大家才给他那么大的权力

        德国战败了,出了希特勒

        非要到了大家都快不行了

        反正也都半死不活了,索性甩开膀子跟着你干吧,人死鸟朝天,估计你也不能把环境变得更糟了

        这样才能大变革

        中国现在这样,虽然叫得厉害,但是不管是贪污还是环境问题民主问题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通病

        我们不是还在第三世界么?不能老是去和帝国主义的比。

        看看印度南非什么的,不得不说,很多地方还是比他们强很多的

        所以,革命?没动力啊

        有口饭吃,谁愿意脑袋绑裤腰带上陪着你去玩命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