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春秋闲话-----说说五霸 -- Ready-Go

共:💬61 🌺4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同意,我也觉得吴,越难以称为“五霸”。

          他们毕竟是边疆小国。

    • 家园 五霸另说

      有一种说法是郑庄(寤生),齐桓,晋文,秦穆,楚庄。我比较同意这一种说法。郑庄公的智谋,文治,武功,人才无论哪样都远比愚不可及的宋襄公强得多的多。

      另外秦穆公其实是很了不起的一位国君。秦的崛起自穆公始。不说别的,就百里奚和蹇叔两位能臣便足以傲视群雄。

      • 家园 郑庄公恐怕难以成立

        当时是平王东迁,桓王继立,王室威信尚存,郑庄公的行为只可称为乱臣贼子,和尊王攘夷是半点关系也没有的。

        至于秦穆公,此人很有趣,招徕人才,爱惜人才,自己死了也要人才陪葬。秦国人才本来就靠进口,他这样一弄,就更没有人才了。秦国后来的衰落,也有他的责任。

        • 家园 秦穆公大墓殉葬似乎用了数百人,在那时都算残忍了吧

          春秋战国,秦的殉葬最厉害,几乎每个国君死了都有殉葬,到了秦始皇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野蛮风俗窃以为跟秦的东夷起源有点关系,同在关中,时间还要早些的西周就基本没有殉葬。

        • 家园 “霸”的标准

          有一点想和兵兄商榷。我认为“霸”的定义是纵横于诸侯之中,以威望,文治和武力得到其他诸侯推戴而称雄霸。如果以“尊王攘夷”为标准,那么楚当时被视为蛮夷, 而且僭越王位是不符的。

          • 家园 回您的话

            在春秋时期,“霸”通“伯”,所谓“辅佐天子而劝导一方诸侯”的诸侯可称“霸”,和现在的称霸完全是以实力说话的含义并不一致。

            故而周文王在武王消灭商纣以前称为西伯,也就是辅佐天子而镇抚西方诸侯的诸侯,周文王这个称号是后来武王成功以后追谥的。

            以此就可以很好地解释齐桓、晋文和秦穆何以称霸,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辅佐王室(哪怕只是表面,本质上是给自己捞好处),齐桓、晋文都曾经抗击楚国和其它诸夷,而秦穆曾经霸西戎,都可以算是尊王攘夷。

            到了楚庄王的时候,尊王的含义已经不多了,因为周室衰微已经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了,强国已经懒得再打尊王的旗号;华夷之防也就那么回事了,攘夷也就没必要了。剩下的就是看谁实力最强,是列强中的老大,谁就是霸主,楚庄王能够称霸就在于此。在他后面,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也根据这样的理由而“称霸”。

            因此,春秋五霸何以有各种说法也就不奇怪了,因为标准是不一样的。

            有一张表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齐桓公死于公元前643年;

            宋襄公死于公元前637年;

            晋文公死于公元前628年;

            秦穆公死于公元前621年;

            楚庄王死于公元前591年;

            吴王阖闾死于公元前496年;

            越王勾践死于公元前465年;

            按照这张表,前面四位或多或少都做过尊王攘夷的事情(是否成功另算,例如宋襄公),而后面三位则是彻头彻尾的当时肯出头的列强中的老大,他们与尊王攘夷没有什么关系。

            套用香港黑社会片子一句话:“如今的江湖已经不是我们那个时候的江湖了”,这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 家园 不错,霸就是“方伯”

              郑庄公看来就亏在当年和周室打了一场胜仗,否则就是春秋第一霸了。

              • 家园 这就叫做“小不忍而乱大谋”

                他把周桓王都给射伤了,以下犯上,大逆不道,还怎么能够算是周臣?又怎么能够尊王攘夷?

    • 家园 这是间谍MM的文章呀
    • 家园 后记

      五霸写到这里十分辛苦,凭心而论,五个人物分得笔墨并不均匀,喜欢的难免多说

      两句,不喜欢的恨不得一笔带过,特别是到了最后,战线拉的太长,也有些力不从

      心。不过磕磕绊绊到底是写到了后记,也算是有了像样的结尾。

      给所有看到这里的朋友鞠躬,有耐心如此,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也给两千年前的五位英雄鞠躬,一生事业好看,才会让我有闲心在这里满嘴跑舌头。

      想起孔子写春秋,通篇一万八千字,我这里,五个人物就罗哩罗嗦的写了这么一大

      篇,杀读者时间,汗颜,罪过。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三)宋襄公和楚庄王

      (三)宋襄公和楚庄王

      五霸写到这里是最后两个了,其实按时间来算,应该是齐桓,宋襄,晋文,秦穆,

      楚庄。拖到这会儿才提宋襄,是因为这人只算中下之主,耗费笔墨多少有点不甘心。

      而且把宋襄和楚庄放一起,实在是委屈楚庄了。不过为了节省篇幅,就姑且这么草

      率一回吧。

      要说为人最好看的是齐桓,为事最好看的是秦晋,那么宋襄这个霸主实在是最莫明

      其妙的了。一直就是想不明白,怎么也能把他扔到五霸里头,宋襄摆明和其他四霸

      不是一个档次。放眼春秋,比他功高明显得比比皆是,晋襄,晋景,楚成,秦桓都

      是上主人选,且其中也有主盟的人,就算以前提过的郑庄,为人坦荡机智也不晓得

      比宋襄强几百倍了。大概评选委员会搞平均主义,每个国家只分一个名额,所以才

      扯上宋襄。至於另一种版本中,以吴越之国充数,我认为不妥,那两国不通中原,

      历史又短,折腾了几十年后就不见踪影了,连战国都撑不到,实在是不够拽。宋起

      码还算是老牌诸侯,所以既然人家说宋襄是霸主,姑且在这里也评论一下吧。

      宋襄为人只四个字:志大才疏!

      宋襄做公子时应该是个不错的青年,当时他老爸去世,他作为法定继承人却想让位

      给更加贤良的公子目夷,后来公子目夷不答应,他勉为其难成了宋襄公。光看此举,

      这个宋襄一出场象形还是比较高大的,难怪齐桓管仲都被他骗过,一致认为他是个

      霸主苗子,齐桓还把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托付给他。其实宋襄走的是方仲永的路子,

      以神童开始,以猪头结尾。

      宋襄在位几乎没有做什么让人舒展的事情,一心的急功近利,把齐桓放在嘴上,立

      为榜样,事事赶学比。其实齐桓用了二十年富国强兵才敢出来当个霸主,而宋襄自

      己国小民贫,不费些心力搞搞建设,军队还没有多少,就想登坛主盟,实在有些不

      自量力。

      前头说过几位霸主走的路子都是尊周攘夷,偏偏到了宋襄这里就要弄些古怪出来。

      竟然出了馊主意要跟楚商借他的属国一些过来立盟。这当真是最最可笑之事,宋襄

      说,这叫借楚力以聚诸侯,复借诸侯以压楚。看似借力打力,万无一失,岂不知楚

      成王为人最是老奸巨猾,且凶残暴躁。表面上答应说好好好,其实到了会盟鹿上那

      天就开始装糊涂。宋襄一个劲儿的挤眉弄眼,楚成只管摇头不知。宋襄这时就按捺

      不住不住,只好自己说,我看既然大家都来了,我就来主盟吧。说着就想上台。看

      到这里就明白宋襄起先的让国多么假猩猩,既然这时不肯神定气闲,年轻时的让国

      也是虚情假意,作戏而已。楚成王听宋襄这样说,心里乐的开花一般,举手一招早

      就准备好兵马一哄而上,把个宋襄活捉过来。回头问台下诸小国说,你们是拥护宋

      襄还是拥护我啊?台下的各国诸侯这时都傻了眼了,谁不要命了敢说个不字,於是

      大家纷纷说,当然是拥护楚成王您了。於是楚成哈哈大笑,上台主盟,然后再把个

      宋襄公小鸡一般拎在手里起兵围宋。看到这里,呜呼,自来霸主有这么丢人的吗?

      平白给人做了嫁衣裳,还觉得自家怪不错的,分明就是左冷禅的前世,把个封禅台

      打扫的一尘不染,只等岳不群来光辉亮相,光看这一出,怎么可能把宋襄放进五霸

      啊?唉,评审委员何其瞎也。

      楚成这一手剑虽然使得阴险,不过算不得他强盗,只怪宋襄自己猪头,把个霸主亲

      自送到楚王面前,对手既然这般客气,要我是楚王,也只能却之不恭了。后世评霸

      主,怎么不算上楚成?人家这也是主盟过的啊,呵呵,即使手段不光彩,到底比猪

      头要体面些,一笑。

      后来宋襄气得咬牙切齿,自然要报仇雪恨,领了兵来和楚国相抗。自己兵力不强也

      没什么大不了得,搞笑的是,军中却竖起一面大旗,上写两个大字,仁义!自己念

      念有词,楚国兵甲有余,仁义不足,寡人兵甲不足,仁义有余。看到这里几乎笑倒,

      这个宋襄难道是第一天在春秋里混的?纯情的倒好像从琼瑶剧中直接蹦出来的一样,

      带兵打战,刺刀见红,说说仁义做做表面文章倒也没什么,但拿了仁义做护身灵符,

      以为有了它就所向披靡了,还有这样的傻瓜吗?只叫后人笑掉大牙。

      历史多半如戏文一般,粉墨登场,本来就是供作谈资,否则也没有今天这一大篇文

      字,所以后人笑笑也没什么,那时可把个楚军元帅成得臣给笑坏了。我想两军对垒

      中,他一定天天爬了高去看宋军营里的那面大旗,然后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楚军看宋襄这般单纯,就越发不拿他放在眼里,只管养足精神,太阳升的老高,指

      挥大军开始渡河。宋国大将公孙固这边一看,高兴的早饭都不吃了,趁楚军渡河一

      半,领兵击之一定感觉不错。谁想宋襄一口吐沫吐过来:呸,你就知道偷袭,人家

      渡河渡了一半,上去撕打太不仁义了,别害了我一世英名啊。宋襄这里只管仁义,

      那边楚军已经慢条斯理的过河了,过河之后又旁若无人的开始摆阵,公孙固说趁他

      们乱烘烘,我们正好一举击之。宋襄公拿眼睛一瞪他,手指仁义大旗说,这两字认

      得吗?仁义,知道吗?其实要不是宋襄如此迂腐不堪,宋国不至于一败涂地。宋国

      当时并非没有良臣,定国有公子目夷,率兵有公孙固,都是聪明果敢之人,若能专

      心理国,不下十年,宋国一定好过现在许多,那时再图霸也好,报仇也好,何至如

      今这般被动。偏偏碰上个宋襄公,好名而无实,轻信而寡谋,想都不用想一定死的

      很难看。果不其然,光有仁义不顶事,宋国兵败,仁义大旗被楚国抢了去,宋襄也

      伤于这次战役,死在这之后不久,临死前只怕还在不停的念叨两个字,仁义、仁义、

      仁义、仁义。

      孟子说,以力假仁义者霸。毕竟势力为主,仁义为辅。晋文对垒楚军时曾经退避三

      舍,但到底是自己兵强马壮,才有这等闲心把事情做的流光水滑。自来都是有了枪

      杆子再勾划表面文章,得人心者若手无寸铁,只怕也得不了天下,所以在弱肉强食

      之世,兵多甲胜才是硬道理

      后人说宋襄假仁假义,我看他只怕是真仁真义,只是太实在了,放在五霸里头委屈

      他了,应该放进圣人行列才是,呵呵。

      说完宋襄再来说楚庄王。这篇五霸闲话,以齐桓始,以楚庄终,头尾两个英雄呼应,

      倒也符合霸主气概。

      楚国好象横空出世一般,似乎一立国就是大国,兵强马壮,历代楚君又都是争强好

      胜之人,而且楚国人杰地灵,猛将良臣层出不穷,所以楚国在春秋时期一直就保持

      比较稳定的优势,虽然期间或有政治动乱,但总归是不伤元气。

      楚庄刚出场时,是个败家子的模样。只知道在后宫里玩,当楚君三年,不出号令。

      一帮老臣急得要命,他却不慌不忙的说:三年不鸣,鸣将惊人!这八个字说的毫气

      干天,到底是一代霸君,锋芒毕露。大抵,说类似的豪言壮语并非难事,就算完颜

      亮也写过:立马吴山第一峰。但做到了便是霸主,做不到就为笑谈了。楚庄自然是

      说到做到,马上疏远女色,摒绝歌舞,一心一意的治理起国家。

      楚庄用起心来,带领军队四处征战,几年下来几乎就和晋国平分了中原各小国。楚国

      因为地偏人悍,向来被中原视为蛮夷,前几位霸主都是拿着他当靶子给周天子表衷

      心的,后世的御用文人也不喜楚僭王号,多唾为乱臣贼人。所以楚庄出身上就较其

      他几位霸主艰难一些。若不是结结实实的打服了几个国家,后世的人估计也不会把

      他名列五霸之内。

      楚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的体谅人情,宽厚豁达,有霸气却不骄人,处王位却善察民

      情。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绝樱大会了。

      那时楚庄刚刚平息国内的动乱,开了盛大party,文臣武将高兴起来一直饮酒到天黑。

      大概楚庄也喝的差不多了,就招呼自己的妃子们出来敬酒。正喝着呢,突然停电,

      一时之间漆黑一团,这时就有个将军酒后失态,顺势去摸了楚庄妃子许姬的小手,

      那妃子也不含糊,是个烈女来的,反手就把这个登徒子的帽带揪了下来。然后快步

      把证据承交楚庄,哭泣说,一定要还我清白啊。楚庄一听,酒也醒了大半,连忙招呼

      说,等一下点灯,天气热,大家都把帽子摘了岂不喝的痛快?此言一出,估计两个

      人大惊失色。一个是许姬,一个是咸猪手的将军。二人各坏鬼胎,百思不解。宴后,

      许姬发起脾气来不依不饶。楚庄劝她说,本来好色就是人之常情,你长的美,人家

      才想调戏你啊,再说,喝成那个样子,我还把你们叫出来,也是我不对,红素手,

      黄藤酒,哪能这么考验大家啊,席间都是功劳赫赫的将军,我不能为了你的名节就

      伤了他们的心啊。况且,他不也没怎么占便宜吗?楚庄这话说的是霸主气象,凡事

      多先责自己,再推及他人,自然就会体谅别人二三。世人若遇同样之事,多想,MD,

      敢打我女人的主意,真是不想活了。只怕立刻拔出刀子上去喀嚓了。其实从对方角

      度一想,酒后失态固然不好,但不必一定要假设是针对自己,调戏自己的女人当然

      不敬,但君主为事非寻常之人,一件事情如何处理,低下只怕成千上万的人看着呢,

      所以从大处着眼,不拘小节才是伯主气概。当然,也有一个可能,楚庄本来就不大

      喜欢那个妃子,所以不大在乎她是不是被欺负,呵呵,玩笑。

      后来这个酒后失德的将军终于在一次征战中身先士卒,以死殉国。临死之前把详情

      告诉楚庄,楚庄很是感慨一番,事后也厚葬这位将军。可见这人也是明白清爽的,

      知恩识报,不失为好汉一条。

      楚庄一生南征北战,五个霸主中他应该算是比较能打的,而且多是亲自带兵出去,

      所以我印象中老觉得楚庄是个年轻人,智勇双全,开朗豁达。

      楚庄战事很多,值得一提的是有次围宋,大兵压境,连围了几个月,宋军弹尽粮绝,

      宋民饥困交乏。楚庄并不知情,只想快快取了城池,所以攻城甚急。宋国的大臣华

      元冒死跑了来见楚庄,告之实情,说到城中百姓易子而食,几乎泣不成声。楚庄周

      围的谋臣说,太好了太好了,宋军撑不了多少时候了,我们正好一鼓作气!楚庄却

      摆手说:华元告诉我们实情,是个君子,我平时最敬佩这类人。况且宋国如他所说,

      已经这副田地,我又怎么忍心再加兵于他呢?说罢与华元为盟,全兵而退。凭心而

      论,楚庄此举最有齐桓之风,虽然也是利益当先,但毕竟重人轻城,完全是个仁主

      风范,比晋文因出亡时受到冷落而灭曹卫两国,宋襄为会盟迟到而杀诸侯,都要宽

      厚仁达的多。

      大凡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要想领导群雄,除了自身得有两把刷子之外,也要

      厚施于人。只顾拿了大刀逼人就范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只顾拿了小恩小惠收

      买人心也算不得长久之计;关键时候能取舍清楚才是真英雄好汉。这也是为什么春

      秋我尊齐桓第一人,五百五十里让燕一事就足让后人望其项颈,以德施天下才是霸

      主所为。宋襄似的立面大旗说仁义,晋文似的以武力压迫小国,秦穆似的遇事糊涂,

      都非霸主大节所在,虽然齐桓并非尽善尽美,小节上很有亏损,但只在心胸气象上

      来说,他是无可挑剔的。

      剩下的四霸里,楚庄最有齐桓之风,是个好色好玩甚至漫不经心之人,但心肠仁慈,

      不计较得失,且心胸豁达,每每大事上总能从善如流,在位的几年,周边小国臣服,

      楚国的大事上没有丝毫不妥,后来楚庄死后,楚国政权平稳过渡,这是齐桓所不及

      的地方了。

      所以五霸里我最喜欢齐桓楚庄,其次秦穆晋文,再次宋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五霸里面我最讨厌的是晋文公,宋襄公倒要好点

        其实宋襄公要坚持的不过是一种理想,摆堂堂之阵而决战,与后来华夏的军事风格背道而驰,倒是与同时代的希腊有点像,而且他说的那几个“不杀”不能说完全就没有道理,他只是生错了时代。

        但晋文公这个人,则不折不扣是个老狐狸,或者说奸雄,他的儿子也是如此,很多时候都是行奸诈之计。秦国当初帮了他那么大的忙,结果回到晋国就翻脸不认人了,不报恩也就罢了,还偷袭秦军致使人家全军覆没,你说秦国偷袭郑国是不义战争也罢,可晋国就不想吞并郑国了么?还有忠臣介之推,对他那样忠诚,后来不想干了跑到山里,他硬要别人出山,不行竟然放火烧山,把人家和人家老母都烧死了,和后来的刘豫州比简直差远了,甚至还不如曹操对荀彧。

        所以我看东周历史,最不喜欢看的是晋,最喜欢的是齐和楚,看着开心,秦和吴越,耿直是耿直,但太残忍。

        • 家园 晋国原本被蛮夷包围,乃是小国。不奸诈、不耍手腕根

          本活不下去。晋国国君的母系很长时间以戎狄为主,公卿大夫出身戎狄也很是不少,至于手下的马仔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晋国君臣上下少有礼义约束,一切以利益为先。而且晋文公以前的历代国君也很土气,有点Redneck的味道。就连在外见过大世面的晋文公,在勤王上洛时穿的居然是牧人的羊皮袄,身上的佩剑也是冲锋陷阵时用的真家伙,一点花哨都没有。

      • 家园 UP
      • 家园 我不认为宋襄公算什么"霸",吴王夫差才是

        是不是一霸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是后世儒生说了算,只有成功申办国际诸侯座谈会并被选为主席才行,宋襄公根本没这个资历和能力。大家都推崇他的以德服人,德至少不是动武开战吧,他的可笑举动只是虚伪和愚蠢。也就是儒家这种满脑子可笑想法的人才会推崇他。

        吴王夫差虽然败得较快,人家怎么当过主席,还不是不结盟会议的主席,晋国齐国都叫过他大哥,这就是霸。而且夫差的人生比宋襄公精彩得多,为父报仇,放虎归山,最后遭了勾践茅招宁死不降(至少有这么一说),他的故事产生了"吴越乃报仇雪恨之乡"的豪言。项羽和他有点相似,夫差应该算一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