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末股市观察】下跌之后说心态 -- 陈经

共:💬95 🌺1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支持!

          “股票不是消费品,买来是为了卖出去赚差价.所以价值是相对的,必须根据市场情况(即股指)来衡量的. ”说得好!

          希望能借此讨论能摸索出一套卖出股票的方法。

        • 家园 5*25=75???

          呵呵。相信是个笔误,不过对你的立论不是很有利。因为125的中信毫无投资价值和75的中信毫无投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不过我同意你的这个看法,即

          股指决定了市场的平均市赢率

          说到底,这是个估值的问题。同样的一家公司,在牛市中和熊市中,估值完全不同。所以说价值是相对的,有一定的道理。

          这里的价值应该说是市场价值,基本可以等同于价格。

          但是价值投资寻找挖掘的是公司的内在价值,这个才是根本核心的问题。

          如何计算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有很多方法,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会有比较大的区别。老拙这里使用的是一种比较简单明确的方法,即计算公司的业绩乘以合理的市盈率得出相应的目标股价。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公司的业绩如何计算,老拙和其他河友大量的分析都是在做这个功课。这个是股价的基石。

          第二个是合理的市盈率如何得出,这个是争论的焦点。

          价值投资的精髓是,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利用市场的非理性,寻找价值低估的公司买进。在老拙这里就是

          选股:相对的低市盈率,持续的高成长性,确定的价值提升,良好的政策支持。

          选时:被市场忽视或错杀,近期回调整理。

          买进后长期持有,直到价值被高估时卖出。在老拙这里就是

          持股:坚定持有。上涨到市场平均估值水平以上时少量减持,下跌时买回;市盈率过高时分批卖出,基本面发生负面变化时全部卖出。

          这里的价值高估,可以是公司股价上涨过快,也可以是市场平均市盈率大幅下降,导致公司市盈率水平大幅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

          写到这里,我不知道我们的意见有什么不同之处。

          那么看来,不同无非就是对于基本面的看法了。你的看法是

          那条关于基本面的理解,就完全不同了.大盘的走向就是基本面,基本面一变,马上走人.这就合逻辑了

          而价值投资的理念则认为市场并非是完全有效的。市场的短期波动并不能代表基本面的变化。

          • 家园 给你送个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找不到你原来的帖子了,这里回一下

            看到你还是很看好钢铁股票,有没有关注过“武钢cwb”?

            现在的价格是6.7,行券价是10.2,武钢现在的价格是15.01。如果认为武钢的价格已经趋于合理,2008年武钢若有30%的增长,武钢cwb就会有50%的增长。

            我的思路是,即使武钢的增长落后于其他钢铁股,但由于这个权证存在的杠杆效应,也许依然能录得高于其他钢铁股的收益。

            我没有对钢铁股的量化考察。你的看法呢?

            • 家园 我对权证缺乏了解

              对武钢也没有研究过。

              宝武鞍太里,我最不了解的就是武钢,除了知道武钢的取向硅钢不错,利润很高。

              不过我对明年武钢能有30%的增长表示怀疑,因为武钢的防城港项目至今还没有获批,而且基本可以肯定将排在宝钢的湛江港项目之后。这使我对武钢明年的增长不得不打个问号。

              不过武钢权证和正股的价差来看,还是有比较大的折价率,即使到期行权的话,也是有比较大的利润空间的。

        • 家园 市盈率不是决定单个股票价值的系数

          单个股票价值的确可以用(利润*系数)得出一个大概的范围,但只是笼统的一个范围,没有精确的数值,只能大概给出一个范围。

          这里的利润,应该是几年利润的平均数,老拙给出的5只不过是一年的数值,平均值实际上是不够5的.

          第二,那个系数是一系列因素综合考虑的,包括一些可量化的(净资产,投资收益率等)和不可量化的东西(行业地位,市场期望,管理层甚至政府关系等等),这个系数与对象公司有关,与市盈率没有任何关系。不同的投资银行评价个股的时候看重不同的方面,该系数中的加权也大有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可以天差地别,但是从来不曾有用市盈率来评价单个公司的。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目前google和百度的股价,显然不可量化的因素权重奇高,才导致所谓的市盈率100多倍的现象。

          如果非要把市盈率和单个股票拉起来,就只好借用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有效市场架设),找出单个股票和股市之间的关联程度,搞那些Beta什么的玩意儿。我承认我不熟悉这个假设理论,看了个大概就扔了,觉得原则上实在和价值投资水火不溶,不想把自己的脑袋搞乱而已。

    • 家园 政委辛苦了! 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无论是经济还是股

      市,在"国家坐庄"下大力进步,使人们享受其利时,也经历不同程度的痛苦,股市尤其为甚, 国家资金不会在顶部护盘.

      "国家坐庄"论将继续完善发展,花!

      • 家园 老外还是看空中国股市的

        福布斯杂志 中国:最先碎掉的金砖?

        外链出处

        中国股市泡沫可能破裂,这很可能打击消费者的信心和消费以及商业投资。而且跌得可能很惨,因为自从去年价格乘三倍后,上海股票现在的市盈率大约是55倍。

          在上个熊市之末2005年,中国家庭有8.6%的金融资产在股市,如今则大约是22%。一些最热的股票包括携程网、百度、中国移动和中海油。因此这次的负面效果可能会大得多。

          许多公司投资其他公司的股票,就像日本公司过去干的那样(当九十年代股市崩溃,公司就受拖累)。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三分之一的利润来自股价的收获和其他投资收入。因此如果中国股市塌了,公司利润和投资可能受到严重伤害。银行也可能受伤,因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伪装成抵押以避开禁令),如果股价垮掉这些贷款也就变成了坏帐。估计大约20%的银行贷款已经不良。这比早期的50%高峰要低,但远远高于官方数字的7%。

        • 家园 对于中国,老外从来就没预测准。

          就算股市崩溃也没什么,就当为国家作贡献了。我不能预测明天怎么样,但是知道几年以后,肯定比现在好。想想,二十年前排队买大白菜的日子,十年前买台电脑全家都要咬牙,今天买一辆汽车也不是什么大事。十年后又会怎么样。

          中国人的钱愈来愈多,股市的资金也会愈来愈多。一点小波浪阻挡不了大趋势。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家园 文学城新闻版上的东西,看看可以.
    • 家园 【原创】还有个考虑:预测以后五年内负利率不能改变

      其实从实际购买力而言:

      从实际医疗支出、实际住房支出、实际未来家庭开支而言:我对储蓄是很悲观的。

      又没有什么挣钱的路子,理性的思考还是来股市来[SIZE=3]博傻[/SIZE]

      那样 选择个身体比较好个股票,就是个理性选择。

      现在的问题 就是怎么样选:买点。

      老拙的二○日线购买方法我觉的很好,但是还不够,靠大家多发言来帮助抢救我了。

      其实,还是很羡慕老外现吃现挣,啥也不考虑满世界玩,花差花拆的

      新三座大山不解决,内需是无法在根子上解决的,毕竟河里的大大怕是很难见到年收入一千不到老山民的。啥时候这问题解决了,股市才是大发展了。

      [MOVE]政委,等你忽悠楼市的文章了[/MOVE]

      • 家园 为什么经济发展了,钱包却紧了

        穆萨在最近的研究中把中国的收支平衡视为一种货币现象,一种适合于挂钩货币的国家的办法。人民币出于实际目的,仍然和美元绑在一起,自从2005年7月的小幅升值以来仅上涨9%。

          关键点是:假定中国居民对购买力(货币量和银行存款)的需求随经济扩张上涨,那么中国货币当局就有压力制造更多的钱。但基本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的责任,必须与国内和国外资产相配合。那么央行应该升哪个呢?

          如果它从银行购买国内资产(政府债券),它可以给予人们他们想要的钱。这是在发达国家发生的事情,而且当经济增长超过潜力时,他们得到了通胀。但在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最突出的是中国),央行的办法是购买外国资产,即美国债券,以防止货币的升值。由于由此产生的基本货币增长可能触发通胀,伴随的做法是 “冲销(sterilization)”:央行出售本地债券,拒绝给予人们想要的购买力。

          穆萨认为这就是中国发生的事情。穆萨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在2003年年底到2006年期间增加了价值5.5万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储备。在此期间,它削减净国内资产3万亿元人民币。这样,中国居民就孤立无援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期待存足够的钱以获得他们想要的购买力。

          居民获钱的另一种办法是接入外国资本流。在美国,次贷借款人可以从德国银行获得资本,但中国不是这样,中国的金融体系更为封闭。

          银行信贷可以把外国资本导入当地借款人。在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和那些生产可出口产品的公司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因此它们狂热地投资。

          净结果是投资高,储蓄更高,低消费,有超过1.4万亿的外汇储备,尽管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经常帐仍然涨鼓鼓的。所有这些都同时发生,因为央行在压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穆萨的分析止于2006年。此后发生了什么?似乎更是如此。

          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为11.5%,10月的通胀率达6.5%,可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吝啬基本货币。

          在今年的上半年,尽管名义GDP增长16%,外汇储备上涨了20%,但基本货币扩张6%。除非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回避大量堆积外汇储备的需要,否则这将是人们储蓄更多的好机会,而且2008年经常账户盈余将进一步膨胀。

          或者中国经济将面临硬着陆,对货币的需求将回落。对中国和世界而言,这是更加痛苦的事。

        彭博社 钱是解开中国众多谜团的钥匙

        这样看来,中央银行鼓吹直通车有其内在的逻辑的。

        中国人民银行看来并不打算理会内需的要求。

    • 家园 嘿嘿,难得政委提我,反正股市是闲钱

      嘿嘿,偶也没有全听,买卖可是自己的手指做主。

      比如樱木花道,我忽悠他“卖光余股全仓中信”。但是,他前期是处于亏损状态,这个就得小心,让他和我一样硬挺不公平。

      莫法,上半年股市好的时候,单位死皮懒脸拖欠绩效(06年绩效,过分吧),连中央发的科研人员补助都公然打埋伏作小金库,现在好了吧,审计没收一部分,慌慌张张发下来。我又不是脖子大哥能忍,就买了先;亲戚的钱也是要看了操作,才能信任给过来。这些都需要时间成本。《教父》:事情没有对错,只有时机的不同

      我现在没有借钱买股,所以心态就很轻松,资金使用成本底,本来我是一直很抵制股市的,但是今年通货膨胀太利害,我是也是逼的嘛。实在不行,我就放个十年八年,比如那一手中铝。

      还是羡慕博傻啊什么的,能能实时看盘。

      我是没有那条件。

      BTW:我觉得还是持股一年以上,过一年 或者一年半

      一把卖光比较好,然后作个实业,开个小卖部比较好。

      嘿嘿

    • 家园 这次调整的结果大盘蓝筹可能要腰斩

      5.30大蓝筹都未做深度调整,那么这次可能就该轮到它们了.而5.30后做了深度调整(大部分腰斩)的股票此次调整中未必还有大幅度下跌.事物是辩证的,很多时候没办法.可即使象中信这样的蓝筹股有很大幅度的下跌,也不能说明老拙的四项选股策略有问题.股市没有单边市,只要有上涨就会有下跌.再好的股票也有调整的时候.

      老拙已经有了选股四项基本原则,还缺几项过硬的卖股原则.而这卖股原则比买股的可能也要难一些.前些天,看巴菲特卖了中石油,很多人说他卖早了.替他后悔.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能那么说.过上些日子再看,恐怕就能看出和他的巨大差距了.那么是什么信息让他能先知先觉的,泰然自若的就那么轻松地走人了.而大家还都沉浸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要总结,要研究.老拙的选股原则那是没的说的.但在实践中,说实话,从去年十月到最近看,老拙自己也说对大盘走势的精确判断还不是非常的自信.这在牛市时,无关大碍,可要是在熊市中,即使选中的是好股票,也难免会随大盘的调整而调整.还好,有老拙在过去大半年打下的基础,现在来总结也来得及.

      我觉得在这方面,陈大应对国家宏观面,政府管理层面对大盘走势的影响给予及时认真研究,并结合老拙实盘操作给出及时的方向性的建议.真正起到政委的实际作用,而不是每到周末就来一篇随心所欲的"忽悠".呵呵.愿你们这个团队再接再厉,在来年再谱写新的神话.

    • 家园 趋势投资,唱空与唱衰

      趋势投资,唱空与唱衰

      鉴于目前风险与日俱增,在实盘中适当考虑趋势投资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尽量抓住可能在波段中存在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国际金融风险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适当地降低风险。

      这也是我喜欢看脖子河友文章的原因。而且自己也受益匪浅。

      对于河中的唱空河友,其实对大家都是很有帮助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取舍。

      不过,我认为有的河友在不断的唱空过程中很少拿出系统的有数据支持的分析,不断地试图以熊市的眼光来分析解决牛市的问题,就象“刻舟求剑”。

      但这对广大河友在未来某一天真正“牛转熊”时回避风险或者会有帮助。

      但那些唱衰的老兄嘛,嘿嘿,满嘴空话毫无逻辑和数据分析为基础,只是每次在大家都恐慌的时候跳将出来,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模样,劝大家早离了这A股的是非场。

      对这种人,我只有一句话“早您干嘛去了?”

      那唱衰的老兄,别忘了“知行合一”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