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旧贴新发】辽宁没落的原因 -- 凉菜热了

共:💬628 🌺3438 🌵6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谢谢你的信息,这种信息是最有力量的证据

        任何想象的推理,虚构的理论在这种真实面前都是渺小的不堪一击的。我们经常可以在庙堂之上听到一些伪专家高谈阔论,滔滔不绝,但是只要一涉及真实的,具体的问题,这帮家伙立即穿帮,哑口无言,这是我百试不爽的经验。所以我从不与人争辩理论,因为假设不同,结论不可能一致,就像讨论李小龙和姚明谁厉害一样,毫无价值。我都是找具体真实的例子来让这些开始不可一世的家伙们解释,基本上过不了三个回合,立即败下阵去。曾经的京城四少之一对我讨论问题方法的评价是:真实是最强大的力量,无人能及。所以希望听到老兄更进一步真实的一手信息。

        • 家园 深有同感

          曾经的京城四少之一对我讨论问题方法的评价是:真实是最强大的力量,无人能及。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吧。我在网上吵架也将近十年了,最深的体会就是,所谓的口才就是足够的资料和充分的理解,不说自己不懂的话。否则就是画皮,一戳就破。

        • 家园 忙总有空讲一讲和京城四少打交道的事情?
          • 家园 暂时不想说,免得有人说我利用他人自高身价

            实际上其中有一位还是当年我的课题组成员之一,我还是组长。

            • 家园 放狗找出来的

              “京城四少”——经济学

                钟朋荣、樊纲、魏杰、刘伟并称经济学“京城四少”

                钟朋荣

                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北京东方视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西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兼任任裕兴电子、华立控股、洛玻股份、武汉健民等5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兼任三九集团、茅台酒厂等20多家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

                1954年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入大学,曾在乡、区、县、中央四级党政机关工作过,在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从事过6年调研工作,参与过中央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制定和文稿的起草,对我国宏观经济情况和政府运作机制有比较透彻的了解。

                1994年钟朋荣下海创办金思达策划中心,后改名“北京视野咨询中心”。钟朋荣现任北京视野信息咨询中心主任、研究员,兼任西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并兼任裕兴电子、诚成文化投资集团等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兼任三九集团等20多家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

                曾在我国乡、区、县、中央四级党政机关工作。一九八八年初,因在《经济日报》发表两篇较有分量的文章,被中央领导点名调入北京,参与中央书记处组织的关于工资、价格改革方案的研究工作,随后留在中央办公厅工作。

                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华工商时报》、《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报刊发表经济论文数百篇。

                主要著作有:《百条治国大计》、《宏观经济论》、《中国通货膨胀研究》、《中国涨价风波》、《十年经济改革》、《钟朋荣集》、《解开中国改革的联立方程》、《跨世纪难题》、《三角债》、《中国金融新现象剖析》、《财政金融论》、《民富论》、《中国企业留神十大陷阱》、《网络时代重构中国经济》、《国策论》、《中国企业为谁而办》、《勤劳人的经济学》等。

                樊纲

                男,汉族,祖籍为上海市崇明县,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5年转到河北省围场县;1978年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七七级)政治经济学专业,1982年毕业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攻"西方经济学"专业;1985年至1987年赴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访问研究;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92至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1994-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起任现职。

                魏 杰

                著名经济学家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1952年生于西安市西郊的西江渡村。

                1974年西安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曾在西安市教育局及西安师范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979年大学未毕业提前考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1982年9月研究生毕业后留西北大学任教。

                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博士生,1987年毕业后留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系主任等职。

                1996年06月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1952年生于西安市西郊的西江渡村。

                1974年西安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曾在西安市教育局及西安师范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979年大学未毕业提前考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1982年9月研究生毕业后留西北大学任教。

                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博士生,1987年毕业后留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系主任等职。

                1996年06月起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科研所所长,中国国有资产学会副会长等职。

                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出版《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等20本专著,主编的著作

                有10本,发表论文 300余篇,曾获得全国性大奖多次。兼任数十家企业及十几个省市的经济顾问15家大学的兼职教授。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科研所所长,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全国13个省市的经济顾问,15家大型企业经济顾问,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等 5家学会的副会长。魏杰教授有各种经济专著20部出版,发表论文400 余篇。曾为三九集团、长虹集团等国内一批知名企业的发展规划、股份制改造、资产重组、上市募股等项目出谋划策,做了大量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工作,受到政府和企业界人士的高度赞扬。魏杰教授在经济学界是“中国经济学四小龙”(又称“京城四少”)之一。近20年来,他的学术思想一直领先我国经济改革实践,被称为“先思一步的经济学家”,又有“魏指点”的称号。作为中国经济理论界的探索者,他曾获经济学界最高奖——孙治方经济科学奖。1991年被评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现在担任全国13个省市的经济顾问,15家大型企业经济顾问,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等 5家学会的副会长。魏杰教授在经济学界是“中国经济学四小龙”(又称“京城四少”)之一。近20年来,他的学术思想一直领先我国经济改革实践,被称为“先思一步的经济学家”,又有“魏指点”的称号。作为中国经济理论界的探索者,他曾获经济学界最高奖——孙治方经济科学奖。1991年被评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刘伟,男,祖籍山东省蒙阴县,1957年出生于河南商丘,中共党员。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晋升教授,1994年被评定为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首席专家、曾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1994、1996)”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二等奖(第二、第三届)。并入选新世纪首批国家级“万千百人才计划”。1993年任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2002年任北大经济学院院长,现兼任《经济科学》主编,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青联副主席等。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中的转轨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演变,转型经济中的产权问题.围绕上述领域, 刘伟教授已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并获得多项学术奖励.曾先后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获得第二届,第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二等奖,第四届,第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第五届,第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和全国首届青年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立主持教育部"七五""八五""九五"文科重点项目,现正独立负责教育部社科国家级基地重大项目,同时是教育部招标课题"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首席专家.

                兼任的主要学术性组织职务有: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本届)等

            • 家园 自高身价肯定是说不上的

              说实在的,我对京城四少了解不多,但了解到的那么一点点就让我有看法了,有些人才华是有的,但迎合既得利益的东西太多。 忙总当年是课题组组长而远没有京城四少出名,想必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吧,佩服。

    • 家园 哪里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国家给不给政策。

      我妈那里的纺织厂不也一样。以前几十年效益好的时候(那时候半年就把全年的指标完成了,剩下的半年完全是做贡献),工人们有什么?那时候也不兴买房子,发东西,顶多是去旅游旅游,这还是八十年代的事,更早,连旅游也没有。现在有好房子,好东西,可是厂子却什么都没有了,穷得要死。工人们贡献了一辈子,到老了,病了,报个药费都要难,甚至为了能报上,早上五点就要去排队。现在医保归社会,倒是挺好。国家不打算发展你了,也就不愿补贴你。没有好的政策,想自己发展起来,谈何容易。

      • 家园 呵呵,跟政策有关系,便不如人的因素大

        最典型的是浙江了,要资源没资源,要政策没政策,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GDP呢?

        说到底还是人的因素,这是我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体会到的。我家是北方一个省会的,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的时候经济情况还是很好的,很多浙江人来到我们这里挣钱,我们家附近尤其多,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只能做些补衣裁缝等一些工作。当时中国的商品还没有这么极大丰富,商场里的衣服款式没有这么多,价格也高,所以这些浙江人就靠着自己衣服的款式与价格来生存,而且无论什么时间都营业,每天就是夜里九十点钟,如果有需要,还是会给顾客服务。这可能现在看为不算什么,但在当时一切都是国营的时候,各个单位都是正点下班的,下了班之后就什么人也找不到了。所以这些人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有几次我家人叫我拿着衣服去改一下的时候,都是在他们吃饭的时候,他们二话没有说,放下手中的饭碗接过活来就干。而且由于生活习惯以及一些地域观念问题,当地人对这些浙江人还是比较排斥的,常常以一种轻蔑的眼神来看待这些浙江人,不屑于他们干的活,但他们还是顽强的挺过来了,并且逐渐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我上了大学之后,这些浙江人好像就渐渐的少了,最近几年几乎就没有了,不是混不下去了,而是当地的经济发展已经停滞了,他们中的大部分去更好的地方挣钱了,一小一部分人在批发市场租了摊位,生意已经做的很大了这些人一没有背景,二没有政策,靠的是他们自己辛勤的努力,一步步的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所以我觉得一个地方的成功,人的因素要远远大于政策的因素。

      • 家园 政策?国家?地方?

        政策是国家给的,不过地方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意忙总的某些观点,东北的政府架构从吏治到观念都是问题。曾在南方某港口的宣讲会上听到“财政封闭运作20年”的话语,大惊,中央没有批过吧。细问之下得知国税还是上缴的,不过地税封闭运作。这种擦边球的运作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是地方政府思路之活跃甚至说过火确实是东北不能比的。

        不过忙总提到的技改资金其实是存疑的,据我所知实际连忙总所提数字的2%都没达到。在这里提到统计局的一个笑话,说东北某明珠城市到香港办招商会,实际已落实招商金额3亿,报省拟引资10亿,省阅后扔回,笑曰,汝知省城报多少?摇头不知。曰,200亿。办事员大惊拿回,急报领导。领导开会后决定,100亿,并紧急联络外商,求的谅解,合同草签数字大幅上涨。后有陈某开会,要求大家“一定落实”,在座无不嗤之以鼻,暗道,谁知道那200亿现在在哪里?

        至于说东北农业,鄙人也仅略窥一斑,芸豆作为蔬菜大家肯定都吃过,但是作为杂粮,了解的朋友又有多少呢?仅以此为例,说明非圈里人,对实际情况实际发言权不多,欢迎专家就这一问题多谈一点。

        • 家园 东北振兴三年评估报告要点

          2003年,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完成4959亿、6904亿和9383.6亿元,同比增长33.5%、39.3%和37.4%,高出全国当年增速5.9个、12.1个和12.9个百分点;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7.6%,同比分别提高到8.4%、9.2%和10.0%,每年递增0.8个百分点。实施振兴战略以来,东北三省的投资环境有所改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招商引资吸引力增强,东北吸引国内外投资的"洼地"效应正在显现。与此同时,按国家宏观调控的导向,2006年上半年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42.1%,而全年为37.4%,呈逐季回落态势(见图4)。

          图4

          从投资结构来看,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2006年,三省投资主要集中在六个行业及领域,占东北三省投资的80.5%。其中第一是制造业,完成投资3084.0亿元,同比增长32.6%,占32.9%;其次是房地产业,完成1893.0亿元,增长35.2%,占20.2%;第三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903.5亿元,增长47.6%,占9.6%,这三个行业占三省投资的62.7%;其它三个行业依次为,采矿业完成641.1亿元,增长31.5%,占6.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611.3亿元,增长28.6%,占6.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418.4亿元,增长41.9%,占4.5%。

          http://www.gov.cn/jrzg/2007-05/23/content_623313.htm

          2009年,中央安排200亿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为主的方式,预计可直接带动全社会投资4600亿元。

          http://dbzxs.ndrc.gov.cn/zxzx/t20090526_281718.htm

          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网址:

          http://dbzxs.ndrc.gov.c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