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国内搜救这块烂的发指--渤海货轮事故 -- 马踏飞燕

共:💬55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先别忙发指

      第一,这种条件下,直升机基本是超气象条件起飞,非到不得已,没法冒这个险.

      第二,从现有信息看,没有提及108轮的母港和当时所在位置,所以5节的时速,至少从目前报道来看,缺少证据支持.

      • 家园 108轮的母港在旅顺羊头洼港

        也就是旅顺新港的所在。108的设计航速是18.5节。

        那天如此之晚的赶到事发现场不外乎两个原因

        1。天气恶劣,航速连设计航速的1/3都无法达到

        2。人为管理混乱,出航时间不是如所说的第一时间

        到底哪一种原因,我等恐怕很难找到确凿的答案。

        但目前中国的搜救能力差,还是共识的。

    • 家园 都是钱惹得祸
    • 家园 国内的救援根本不行.

      大学的老乡是学轮机的,我记得他们的救生教材上学的是,在0摄氏度的水中,没有防护的人只能存活20分钟,然后意识就开始丧失,体温开始下降,人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在20摄氏度的水中大概是3个小时.我现在记不清除了.

      我记得当时老师给我们灌输的理论是,在海上最怕是的船沉没,只要不弃船等待救援还有希望.一旦船沉没,还有一些救生设备,比如全封闭的救生艇(一个小艇800万人民币),能支持船员存活24小时.如果没有救生设备,基本上人是根本不能活下来.

      我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60-70年代,在地中海上某地离陆地只有10多公里(海里?),船只触礁,原本船如果能抢救,然后抢滩本来不至于沉没,但是船长过于惊慌,下令弃船,结果没有足够的救生设备导致N多人死亡,有个船员居然游泳10多公里(海里?)到陆地...

    • 家园 什么叫第三世界,这就叫第三世界

      真的要是海陆空救援设备一起上,那不就成美国了,这就是实在的第三产业啊,第三产业可不光是端个盘子,洗个脚什么的

      • 家园 美国救援很强么

        从最近的大水,火灾,真没看出来

        至于说海陆空,只要肯掏钱,当然有海陆空。如果没钱,对不起了,野外生存训练吧。记得上次有人失踪,最后还是自掏腰包雇直升飞机给搜救出来的。

        • 家园 就绝对实力来说当然很强了

          新袄而量这次水灾别看新闻上叫唤的厉害,可实际上死了几个人?我觉得国内的新闻有看热闹的心态在里面

          美国人骄奢淫逸惯了,没错灾民确实是抱怨政府救援不利,可你看看他们都在埋怨什么:没有电,空调不动了,热死了,美国人就是当了灾民还TMD是事爷爷,就他们这要求什么救援措施也满足不了他们

          • 家园 做过美国灾民么?

            说个经历。下雪天,电线压断,没法取暖,没法做东西吃,然后等了差不多一个礼拜才恢复

            说话别这么mean,受灾时候你想的就是最低生存要求,没人把自己当大爷。新奥尔良那些站在房顶等直升飞机的难道你没看见。

            • 家园 所以说要求不一样啊

              国内出了严重的灾情,冬天救援的标准也就是有房子住,有吃的(别管冷热了),通电绝对不是排在第一位的,救援的标准不一样啊

              更何况,象新奥那次,因为美国的枪实在太多了,当局一定花了不少经历在治安上吧(这些从发来的新闻上都能看到),国内灾区就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我想同样是灾民,救援的标准不一样,对救援做出的评价也不同

              就好象是在朝鲜战场,前线志愿军顿顿能吃上猪肉粉条后勤就要戴红花,到了联合国军那,估计还嫌后勤送的巧克力不够多呢

              就绝对数量来说美国能动用的直升机是多少?中国能动用多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