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儒家的一些看法 -- 老兵帅客

共:💬38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个人意见

          主旨不在唱反调,而在补充意见。

          个人认为,儒家只是一家之说,相当于十家九流百家争鸣。

          至于相权、专制、军事、盛世等,应该是另一回事,就这么简单。

          • 家园 那么从汉武帝到清亡2000年间主流统治思想是什么呢?

            开科取士是谁主张的呢?

            八股文又是为什么呢?

            不会都是灵机一动吧。

            • 家园 简答

               

                孔曰成仁、孟云取义,但是历朝皇朝的统治思想并非讲究仁义,而是在推翻暴政与成为暴政的循环。

               

                开科取士及八股科举,都是选官的方式,这与讲门阀的九品中正并没有太大差异,都是选人为官的方式。

               

                但是不乏破格录取,或是自行称王称帝。

               

                统治与否在于军事与政治,有强大的军队,才能镇压反对,而这支军队要有良政来支持,否则无法生存而会腐败。

              • 简答
                家园 那么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被推翻的时候,军队是腐败的吗?

                如果是,请给出证据,如果不是,又如何解释?

                • 家园 代号「斩首行动」

                   

                    古代史不多谈近代吧!

                   

                    罗马尼亚因政变而易主,又不是因军队腐败而打败仗,苏联也瓦解,但是军队也未腐败到不能作战,冷战之后,仍是美国的心头大患。罗马尼亚至今仍在,但是秦朝非因政变而败,而是战争失败亡国。

                   

                    三国蜀兵仍有战力,但蜀汉仍然亡国。

                   

                    以下引自《三国战争评议──代号「斩首行动」》

                   

                    前略

                   

                    此时钟会开始头痛担忧,昔日孙权虽以十万大军进攻合肥,一但坚城难攻,孙权撤退之时,就是守将张辽追杀之时,张辽还差一点在逍遥津猎捕孙权。蒙古挟西征欧亚非四十余国的武威,又是三路南征,结果却受阻于「弱宋」的坚城抗守,攻至合州钓鱼城时,蒙古非但围城不利,而且蒙哥大汗还被宋兵击伤,后来逝世于温泉寺,钓鱼城曾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上帝折鞭处」。

                   

                    钟会叩关难破,眼看大军粮尽乏食,远征入侵碰壁受阻,坚防守卫固若金汤,守将姜维就要突围追杀。

                   

                    眼看剑阁正由姜维浴血作战,就在前线奋勇抵抗时,传来中央政府皇帝刘禅敕令,下旨前线全体官兵:放下武器、解开护甲、就地投降。

                   

                    当时蜀汉守军的反应是:「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皇帝有权能投降,孤臣无力可回天,悲恸无奈又如何,徒然赤血满江红。

                   

                    后删

                  • 家园 回复

                    罗马尼亚和苏联的问题在于内部矛盾积累超过了危险线而当局不知,否则策反谈何容易。

                    举个冒犯的例子,国共在大陆相争的时候,是共产党在国民党内的间谍多呢?还是国民党在共产党内的间谍多呢?是哪方的间谍起的作用大呢?民国在大陆末年,“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已经成为了普通百姓的共识,连当时的美国政府也认定,除非国民党政府进行彻底的改革,否则再多的美援也没有用。

                    一句话,人心向背才是决定性的力量,没有人心的普遍背叛,外部策反难以成事。

                    • 回复
                      家园 很好的解释,正合秦亡下场

                       

                        现在不是谈秦吗?请试以战国七雄作论。

                       

                        秦亡于内部矛盾吗?秦人有内应迎合六国吗?所谓暴政必亡,是指秦人反秦,还是六国反秦呢?

                       

                        这就是最大的历史疑问,秦国如果真行暴政,首先应该是秦人先反,六国若不满暴政,秦人当时也有半壁江山,六国攻秦,不过是回当年合纵连横,秦国并没有人心向背的普遍背叛,但是秦国最后亡国。

                       

                        阶级矛盾、民心向背还是既得利益云云,包括儒家思想等等,都可以拿来解释秦亡的原因,但是消失的军团真正被长眠的原因,还是在战力的腐败。

      • 家园 论述得很精辟
    • 家园 兵帅兄,有一事请教。

      我认为王阳明对近代影响力颇大,世人又称之为大儒。还请兵帅合适有空,给大家聊聊王阳明!

      • 家园 不好意思,回答得太晚了,告罪

        不好意思,本人对王阳明不太感冒。从格物致知到主观唯心,不切实际。一生所做是只有平宁王之乱可以圈点,其它不过如此。

        儒家后期的发展基本上不出个人修养的范畴,与治理国家毫无关系。儒家作为国家管理的主要学说,应该将精力放在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整个国家上,而不是搞什么个人修养,更不应该总是强调什么气节、君子小人划分之类的,激化党争。

        明末,党争不已,直至南明亡。东林党人自视甚高,一旦有了机会,却也没有什么表现。强调了半天气节,事到临头,钱谦益之辈所为令人齿冷。

        儒家至此,已然没落,不谈也罢。

        不好意思,答非所谓,得罪了。

    • 家园 顶。倒挺象一些新发明的商业化道路。

      孔子为何终身不得志,没人问津?创始人惨淡经营。

      孟子还算挺吃得开,把儒家包装成如何成霸业的治国思想。来了一位有远见的总裁。

      销售天才董找到了市场,把儒家包装成集权的有力工具,市场选择了儒家,只从这家订货。

      后来的各位大腕都与市场密切联系,紧跟步伐,最后跟着市场一起完蛋。

      • 家园 哈哈哈哈哈哈,也让俺想起两家台湾OEM厂,N年前抢DELL的单子

        赢的那方当天股价劲扬30%,输的那方狂跌;两年以后,拿到DELL单的那家给DELL压榨得破产了,没拿到的那家红火着呢。

        和儒家有什么关系?在这多变的年代,除了尽忠职守地去做本分之事,也要讲究识时认势呀。

        和一把老梦。

    • 家园 帅客兄目光敏锐,切中要点,当真好文!

      在下对老兄的观点甚为赞同,儒家初期的朴素哲学思想至今仍让我等东方文化的传承者们受用无穷。作为一个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冷落的学派,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的提出正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从此形成惟我独尊的局面,并一直压制住其他学派,偶有反复也只是吸收部分其他学派的部分理论,加以改良后使用以巩固本派学说的压倒性优势。同统治阶层内外朝制衡机制的丧失而导致国家统治依赖于人制(即便是“君臣共治”这样的由一个放大了的统治集团来实行统治也会因为所代表阶级利益的局限性使社会矛盾的加剧,而导致统治失败,更何况将整个国家的统治系于更小的仅由皇帝及其亲属所组成的团体呢?)一样,当学术讨论自由机制的失去就注定了儒家学说就逐渐走向僵化并最终衰败了。

    • 家园 顶一下

      同时有个一直比较迷惑的问题。早期儒家似乎强调天人合一,这没有疑问,这也是先秦传下来的儒家学说之主流。然而,郑玄马融,王莽时代支持的古文学派,却不是更多的纠缠于天人感应之类带神秘主义色彩的思想,而是更重视入世之道。从考古情况来看,古文学派发现的墙中藏经应该不是伪造,那么,这是否说明我们今天所看的早期儒家的面貌,是经过了修饰和扭曲的呢?其真实面貌是否是古文学派所坚持的那样呢?这算是个奇怪的问题,或许很难找出答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