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革后到底是不是“经济濒于崩溃”? -- flyingcatgm

共:💬120 🌺9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检讨一下

                      我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怎么能不犯愁啊?

                      看了这个,检讨一下前面的观点,前贴认为农村经济自己自足的成分多,不容易"崩溃",是有点不对。农村的经济受运动的干挠的影响太大的话,是会出现放着良田不产粮的问题。评分从“不好”-》“受到严重影响”。太重的词还是慎重。

                    • 家园 补充点相关的数据

                      从社会生产总值来看,1967年社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9.9%,1968年再降4.7%,其后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有所恢复,但明显带有对之前大幅下降的补偿性质。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包括一贯的政治经济方针取向和国际环境(主要是苏联的军事冲突)),主要体现在大小三线建设,内地投资猛增,重工业发展很快,1971年增幅是7%,但1972年的社会生产总值增幅又骤降到2.9%,1974年下降到1.9%,到了1975年增幅又骤升到11.5%,而1976年增幅又骤降到1.4%,其中工业净产值下降5.3%。

                      必须指出,文革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就是靠由重工业和能源工业拉动的,虽然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仍然是一种严重失衡的经济结构,加上不切实际的目标,更加剧了经济结构的失衡。《四五纲要》提出到1975年钢产量要比70年增长106---135%,达到3500――4000万吨(但事实上1976年的钢产量只有2390万吨,到1980年才仅有3800万吨,1985年才达到4679万吨)。在这样一个脱离实际的目标下,十年里国家仅对能源工业就集中投资了约500亿元,而期间又存在着严重的过渡开发现象,根据数据,1975年原煤产量比1966年增长了91.3%,而另外一个材料则说1976年比1966年产量增长了91.7%,在原煤产量巨幅增加的情况下,开拓进尺反而减少了4万米,下降6%,这说明存在采储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在1953年---1966年的14年间(文革前),能源每增长0.84%,工业总产值即可增长1%,77---82年六年时间里(文革后),能源每增长0.51%,工业总产值可增加1%,而在文革期间,能源增长1.08%,工业总产值才增长1%,两者之间是倒挂的。

                      应当承认,在文革期间,中国的重工业确实发展很快,但这是建立在对其他部门的挤压的基础上的(何况,即便在工业领域内部,仍然存在轻重工业严重失调的问题)。从1966年和1976年的社会总产值来看,农业比重从29.7%下降到25.4%;工业比重从53.1%上升到58.1%,建筑业由6.4%上升到8%,运输业从3.3%下降到2.9%(这里列出了建筑业和运输业,因为一般来说,发展工业要造厂房,要运输产品,这两个产业是相关的,但在工业增长的情况下,运输业反而萎缩了,必定会造成“血脉不畅”),商业从7.5%下降到5.6%(商业比重本来已经偏低,又被压缩了)。还必须说明的是,工业对其他部门的压缩,不是建立在这些部门充分发展基础上进行的有序调整,而是在原有的薄弱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削弱。最典型的是农业,直到90年代中期,粮食仍然是凭票证定量供应,可见仅仅就农业这一个领域来说,就远没有到所占比重过大需要压缩的地步。这里还要指出,建筑业的发展(另外包括水泥之类),主要是投入到重工业的基建投资,而民用投资持续下降。一五期间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之比为67:33,而文革十年两者之比为82.8:17.2,尤其集中反映在住宅等生活方面的大量欠帐。1976年全国工业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只有1965年的一半,亏损企业三分之一。

                      一直以来的说法是――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到达了崩溃的边缘【最早见于1978年2月26日华国锋同志在第五届全国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从 1974年到1976年……整个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近年来有人加以否认,确实,文革期间,我国经济在一些领域确实有比较大的进展,但是,从总体来看,一个规模庞大的国家,在如此短的时期内出现如此剧烈的骤升骤降,就好比一部重型电梯在向上运行,如果可以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速度,逐步加速,问题不会很大,但在上行过程中忽然向上急窜,忽然向下急跌,虽然还是保持向上的态势,但拉索却会在这个过程中愈发耗损和脆弱,就越有可能崩断。

                    • 家园 陈云批“洋跃进”的讲话也转到文革上?

                      陈云的讲话《坚持按比例原则调整国民经济》,批的是78年国务院务虚会定的调子,这在讲话里是说的明明白白的。

                      再者,78年我国遭遇全国性的旱灾,这种情况下进口粮、棉、油、糖有什么不可以的,95年,96年,04年,我国也是粮食净进口,难道这几年经济也处在崩溃边缘?

                      • 家园 明明是说欠账太多,人民没有积极性

                        第一方面,勒紧裤带搞建设的路子走不下去了,必须下决心解决长期以来的生活欠账,才能调动人们搞现代化的积极性。

                        ——这个长期不就是说多年来的混乱

                        • 家园 欠账太多和崩溃边缘不是一个概念

                          文革极大的损害了经济发展,不错,长期以来比例失衡导致欠帐太多也没错,但因此就是经济崩溃边缘了,没什么说服力。

                          如果76年就崩溃边缘了,为什么78年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等人急不可待要搞“洋跃进”?就算华国锋没经验,邓小平等人也没有?

                          再者,77年,国家调整了工人工资,78年,陈云建议每年进口2000万吨粮食以减轻农民负担,79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国家既然有能力补这些欠账,也说明当时的经济形势虽然非常不理想,但也没到了崩溃边缘的地步。

                          • 家园 万里是这样说的

                            万里是这样说的:“1977年6月,党中央派我到安徽当第一书记。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又是‘左’倾错误的重灾区。‘四人帮’在安徽的代理人推行学大寨的那一套‘左’的东西特别积极,农村问题特别严重,农民生活特别困难……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样子,门窗都是泥土坯的,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徒四壁呀!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我不能不问自己,这是什么原因?这能算是社会主义吗?人民公社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农民的积极性没有了?”“我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 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怎么能不犯愁啊?”

                            *************************************

                            当然了,在某些人眼里,这些不算,5960年也没饿死人,天下太平……

                            • 家园 这就转进到59,60年了?速度不慢嘛

                              79年说不过了就改说59年?

                              万里同志的光辉业绩:当了4年家,直到80年安徽省的人均农业总产值才超过76年,这还是算上了80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比76年高35.9%的因素,就这两下子也好意思说嘴,他还没干过人家搞“极左路线”的呢。

                              • 家园 某些人总要选择性无视

                                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 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

                                ——这是77年……

                                ——至于说到产值提高,难道不知道建设比破坏难么?

                                ——当然了,某些人以为

                                “似乎在正史里[恒光明 于:2007-11-08 20:47:51

                                即使是饿死人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其间,对全国经济的评价也没有达到"崩溃"的水平,如果使用单一标准的话,74-76年当然算不上是"崩溃的边缘".”

                                以如此标准,我也无话可说了……

                                • 家园 选择性无视?你的自我批评做的不错嘛

                                  万里同志主政安徽,粮食粮食搞不过人家,农业农业搞不过人家,如果这也好意思说他是搞建设,人家是搞破坏,这破坏和建设的定义都该反过来了。

                                  前任搞的10%维持温饱,他搞不过人家,这时候还有百分之几能维持温饱?前任搞得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他搞不过人家,这经济又处于什么状态?

                                  • 家园 很好,很强大,那么数字说话吧

                                    安徽省1978-2001年全年粮食产量

                                    指标名称 播种面积(万亩) 比上年增减(%) 亩 产(公斤) 比上年增减(%) 总 产 量(万吨) 比上年增减(%)

                                    78年 9280.1   160   1482.6  

                                    79年 9431.7 1.6 171 6.9 1609.6

                                    ××××××××××××××××××

                                    1974 年起,“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合肥、安庆、淮南、蚌埠等地,有的人再拉山头,一些人公然冲击党政机关和公安机关,鼓吹“要层层揪走资派”,企图把形势搅乱,安徽又一次出现了混乱局面。1974 年,工业、运输业、建筑业产值较上年下降,工业产值减少约4 亿元,煤炭、发电量、化肥、农药、钢、铜、水泥等均减产;财政收入比上年减少3.2 亿元。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以后,安徽省开始进行全面整顿,1975 年,全省一度出现了一个讲团结、讲大局、讲党性、批判资产阶级派性,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热潮,国民经济全面回升。但到年底,“四人帮”又掀起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逆流,刚刚走上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又一次被破坏,国民经济又一次受到严重冲击。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经济建设中产生了不少严重问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轻工业发展缓慢,农业中多种经营比重过低;经济效益低下,1975 年的国营企业收入4.22亿元,比1971 年减少1.36 亿元;商品流通由国营商业独家经营,市场搞死,商品短缺,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但全省人民采取多种形式抵制“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困难中仍取得了经济建设的一定进展。1975 年,全省社会总产值达到176.46 亿元,年均增长6.9%,国民收入87.44 亿元,年均增长4.2%;财政收入由11.14 亿元提高到15.74 亿元,比1970 年增长41.3%;工农业总产值149.67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7.87亿元,工业总产值81.80 亿元,农业、工业比重为45.3∶54.7,农业比重比1970 年下降8.6 个百分点。由于“四五”计划突出“新飞跃”的要求,出现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问题,到1975 年,“四五”主要目标都未能实现。与计划指标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完成五年计划的83.2%,其中工业完成81.8%,农业完成85.1%;财政收入完成五年计划的87.7%;基本建设投资完成五年计划的57.1%;粮食产量1535.50 万吨,棉花14.31 万吨,完成五年计划的95.1%和47.7%;钢72.74 万吨,铁161.41 万吨,完成五年计划的18.2%和32.3%;布3.56 亿米,完成五年计划的71.2%。全日制高等学校“四五”期间招生数和1975 年在校生数都完成“四五”计划的84%左右;中等专业学校的“四五”招生数和1975 年在校生数只完成61.1%和49.3%。“四五”期间,高等学校毕业生仅有8646 人,为“三五”2.06 万人的42.1%;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共计2.81万人,比“三五”的3.04 万人少0.23 万人

                                    ×××××××××××××××××

                                    由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面积推广,1981年安徽粮食播种面职虽比历史上年景最好的1976年减少了6%,但粮食总产量却增加了8%。

                                    • 家园 你的数字正好说明了你的选择性无视

                                      万里同志在安徽主政这几年,安徽省的粮食产量:

                                      77年,1500.5万吨

                                      78年,1482.6万吨

                                      79年,1609.6万吨

                                      80年,1453.9万吨

                                      很能干啊,四年里三年干不过75年,哪年也没干过76年,真是惨不忍睹。粮食产量上不去,人口数量可一直在长,既然76年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了,这几年还不如76年,这经济怎么就没崩溃呢。

                                      • 家园 被你绕住了

                                        说道“崩溃的边缘”,已经有人说59-60年饿死人也不算崩溃了……所以,我现在无法确定在贵方眼里,所谓崩溃的标准是什么,不过哪一年也比59-60年强啊……

                                        说道万里,你阁下用安徽粮食粮食产量降低来诋毁,可别忘了,万里80年去了国家农委,主持全国农业了,

                                        到1982年,万里任上:

                                        主要农产品产量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和超额完成了计划。粮食总产量35,343万吨,完成计划106%,比上年增长8.7%,比历史最高年的一九七九年33,212万吨增长6.4%。棉花总产量359.8万吨,完成计划119.9%,比上年增长21.3%。油料总产量1,181.7万吨,完成计划 128.6%,比上年增长15.8%。

                                        • 家园 你把你自己绕进去了吧

                                          你想以万里的回忆为例来说明76年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你却解释不了安徽农业在万里任上大幅度倒退,却为何不崩溃,你打算怎么绕出来呢?

                                          我前面早就举过例子,79年,国家大规模进口粮食,降低征购基数以减轻农民负担,又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以让利于民,这难道就是经济崩溃边缘的表现?

                                          82年农业创历史最高水平,正说明当时国家虽然有长期比例失调引起的各种欠账,但仍有足够的回旋余地,所以能通过合理的调整和治理整顿,使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大发展。

                                          59年怎样,60年怎样,是另外的问题,别人持什么观点,和我没关系。

                                          • 家园 79年啊,文革已经结束了

                                            你想用万里主政安徽时期因为天灾的减产来诋毁万里的政绩,可是万里在国家农委主管全国农业的任上,82年又是大丰收,你阁下的这个论证过程不对么……

                                            文革后期经济濒于崩溃,是指74-76的管理混乱,生产倒退,您用79年来说,未免混淆……

                                            “79年,国家大规模进口粮食,降低征购基数以减轻农民负担,又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以让利于民。”

                                            不正是说明用重工业挤压生活这条路走不下去了,要调整么……

                                            至于当时多发钞票的后果,没几年就显示出来,要涨价,通货膨胀了……不过,也比76年前好……

                                            • 家园 我可没诋毁万里的政策

                                              你找得到我哪句诋毁万里的政策吗?不管他采取的是什么政策,他主政安徽期间农业倒退是事实,既然76年经济就处于崩溃边缘了,再有这些年的倒退岂不是就要崩溃了?可是究竟崩溃了没有?没有。

                                              我说过重工业挤压生活这条路不该调整吗?该调整就说明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了?这中间的跳跃太大了些吧。

                                              74至76年间经济濒于崩溃,国家却有能力在77年增加职工工资,这中间的对比可也够瞧的,经济濒于崩溃还玩这手的都是什么下场是不言自明的,除非中共有马克思在天之灵罩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