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就事论事说李陵 -- 电子赵括

共:💬40 🌺6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That is strange

            Kill so many people by mistake in your mind is not a mistake?

            • 家园 如果李陵的确积极主动帮匈奴练兵呢?

              如果刘彻20年后才知道事实的真相呢?

              刘彻杀人太急是他的错,但说刘彻"是非不分",这个帽子太大了点吧.

              • 家园 如何判别情报的正确

                不做或者少做错误的决策,本来就是他的任务,做错了自然是他的责任。

                • 家园 嗯,这个的确是他的问题

                  证据没有坐实,惩罚从严,没有容人之量,不是好的君主.

                  但是偶还是对这个"是非不分"的帽子很感冒,倘若李陵真的当了汉奸,刘彻也应该只观望一番,不作出任何惩处,这才是对的?惩处了反而有错?

                  嗯...这个也可能是我理解错了你所说的"是非不分"的意思吧.

        • 家园 有宝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
    • 家园 李陵充其量是“曲线救国”未遂,还不如后世的庞炳勋呢

      李陵抗击匈奴是光荣的,投降匈奴是可耻的;

      庞炳勋在临沂抗战是光荣的,在新乡投降日寇是可耻的。

    • 家园 李玲是悲剧英雄
    • 家园 好比风险投资,如果公司老亏,风投也是没法继续

      对汉武来说,是个很简单点投入产出的问题。就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吧。比如说吧,一个人想投资到股市,但是亲自上阵炒股票,难度太大,要找基金代理。这种情况下,该用什么策略呢?

      如果找的基金把你钱亏了,而在同一时期别的基金却在大赚,你是“疑人不用”死扛呢?还是另外找表现好的基金?如果你找到的基金一直都给你带来不错的收益,你还会换来换去换基金么?

      汉武帝用了很多人,但是最后用定了卫青、霍去病,无非是一个筛选的过程。他要放着 卫青、霍去病不用,反而给 败将或者投降的将领,除非是汉朝当时真的是吃饱了没事干,他根本就耗不起。

      打仗是需要财力、物力的巨大投入。机会主义者:【原创】帝国双璧――卫青与霍去病 风险绝对不比现在的风险投资找公司去投资要小。更何况那个时候汉朝的家底也并不厚实,汉武算是个成功的风险投资者。

      好比总有一些公司要垮,总有一些将领无法获得胜利。太正常不过了。

      • 家园 和铁老大小抬一下

        围绕李陵的问题,其实和卫霍二人并没有直接关系。只不过提到李陵,总是免不了提到他那个更有名的祖父,而且显然,李广李敢的遭遇对李陵的心理状况产生了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最终的命运。

        当然,偶了解铁老大所要表达的是汉武帝不重用李陵是有道理的,并且偶先妄加猜测铁老大认为李陵客死塞北也是其自作自受(参见此文)。但是偶以为,真实的历史是唯一的,确定的,无争议的,所不同的是看历史的视角。铁老大很显然是完全站在当时汉朝的皇帝的视角去看待李陵。

        但是,历史并不是汉武帝一个人的。如果什么事情都只能站在最高统治者的角度去看的话,那么当初铁老大又何苦保卫西西河呢?顺从ZF自生自灭多好。跑题了。包括李陵在内的所有为皇帝打工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价值观。楼下赵括已经说了,当时的奖励机制是唯军功论的,所以李陵不甘只做接应,所以李陵带着五千步兵到了塞北,所以李陵率步兵抵抗十数倍于己的匈奴骑兵数日,所以李陵被俘后投降,所以李陵投降后没有为匈奴练兵,所以李陵得知家族被诛后拒绝归汉。。。

        已经发生过事情才是历史,围绕历史所产生的是是非非,其实不过是今人自己价值观的表达罢了。争来争去,无非是想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征服别人的价值观。有什么意义呢?又改变不了历史。可是大家都乐此不疲。为何?因为大家也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所崇尚的,就像李陵一样。鄙视李陵,也否定不了曾经发生的那场悲壮的战争。仅从这场战争来说,李陵对得起英雄这个称号——只不过是悲剧的。

        • 家园 我更愿意去看成功者为什么成功

          坦白说,我对李陵是好是坏,一点看法都没有。对是是非非,其实兴趣也不大。当然,从道义的角度来看,李陵的投降(不是简单的被俘)这个可以有所争论。

          我看汉武、卫霍、李陵,更多的是希望从一个管理的角度去看事情。这个方面,最近看大家的讨论,感觉很有一些想法,准备写个帖子到管理那里,抛砖引玉。

          • 家园 再者,如果单从管理角度来看的话

            那么李陵是否拥有跳槽的权利呢?事实上他没有,因为不道义。请问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双重标准呢?

            从管理角度上看,李陵你就应该老老实实做后援做接应,因为你没有让我刘彻信任你的能力,这是你李陵的错误,不是我刘彻的。我刘彻好不容易决定给你李陵一点资源去做一件事情,结果意外出现了,虽然你李陵轰轰烈烈的把局面收拾了,但是别高兴,我刘彻是老板,说你做得不好你就是做得不好。最后你李陵跳槽到竞争对手去了,我刘彻大怒,管你在竞争对手那里做了什么,先动用竞业协议把你的押金、学位证、毕业证(家眷)都毁掉再说。

            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成功人士所追求的吧?——像皇帝一样。

          • 家园 希望在那篇管理文章中不要单纯地把员工视作老板的工具才好

            李陵不仅仅是为了刘彻而活着,员工也不仅仅是为了老板而工作。

            虽说劳动力也是商品,但是它的交易却远远没有买块面包那么简单。

            • 家园 其实所有的管理方式

              都是把人当工具,达到他的目的,所谓的

              人性化管理,也就是为了让工具好用一些。

              当然这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问题,作为员工么,

              当然也就是想怎么从这个关系中获得自己的

              最大的利益。

              当然,任何能够“双赢”的关系,即便是雇佣关系,都要适当替对方考虑的。

              而只要双方的“职业道德”没有超出一定的水准,

              不存在谁的角度比谁更有道义上的优势。

          • 家园 这点倒是和老铁差不多

            我也比较注重探讨成功者为什么成功,失败者为什么失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去争取自己的成功。历史上的成功者失败者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因,这我不回避,但是把一切都归结于客观条件的优劣至少对自己的进步是没有意义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