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的大学 -- 月华斋

共:💬53 🌺4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的大学

    我一直很喜欢在各个排行榜上寻找我们学校的名字,或者说,我的母校的名字,尤其是标有“退步最快的X所大学”或“被人遗忘的X所大学”之类的标题下。这种兴趣是在离校之后滋长起来的,确切的说,是在发现自己学校排名从11名跌到20开外之后才产生的。在此之前,虽然对我们的学校有着种种的失望和抱怨,身后至少有一个可以寻找支撑的平衡点。当这个平衡点丧失的时候,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懑便很容易弥散开来。看着别人的缅怀来证实自己母校的存在是一种悲哀,只不过远在千里之外,我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关注我的母校。

    其实我从来没有在上述排行榜中找到过自己的学校,中国有很多优秀大学承载了太多的磨难和无奈。大多是因为地域的偏远,或者源于气候的恶劣,也有眼睁睁看着一个学科走向没落的。这些都不属于我的母校。我的母校地理条件优越,环境宜人,一向以建筑,无线电,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等基础工程或高新技术为当家学科,没有理由表明在这些条件的交汇下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能够走向没落。事实上,我的母校并没有走入没落,她只是从来没有走出深闺而已。我最近一次看到她的名字是在一个名为“中国最陌生的大学”排行榜中,东南大学毫无悬念地占据了榜首。南方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东北大学,北方人也可能不了解华南理工,但是四面八方的学子都默契地对于东南大学感到茫然,只有江苏省内的考生对她的追逐近于狂热:在江苏省境内,东大牢牢占据着工科老大的鳌头,东大的毕业生在一片萧条的就业市场上依旧十分抢手,东大的录取分数线,特别是几个热门学科的分数线,成为知名的“钓鱼专业”,依旧吸引着前仆后继的优秀考生浪潮。这其实是一个奇迹。奇迹的缔造源于多种因素的多重作用,包括人文因素的影响和世界格局的变迁, 甚至于历史的积淀也成为这个尘封奇迹上厚重的泥土。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著名学者、专家荟萃东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誉。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设置之全和学校规模之大为全国各高校之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文理等科迁出,以原中大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的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东南大学合并办学,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简介

    昔日的辉煌是极容易被忘却的。现今的东大只能在全国名校排行榜上占据一个无奈的偏位,甚至干脆被人遗忘。在Google上打出“东南”两个字,那个福建汽车制造企业所占的篇幅远远大于曾经风云际会,英才辈出的高等学府。

    这是一个现象。一个在当今教育改革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东南大学只是这个现象最真实的放大版本。这是一个令人叹息的现象。我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现象,我只是想翻开我的记忆,从我的视角去看看这个它,想一想它,至少,想想我们能为之做些什么。

    关键词(Tags): #回忆#大学生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花一个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也算是老师,就是你们东大的,还正是做社会科学的。一如最典型的南京人,善良,实撑。

    • 家园 【原创】百年校庆

      2002年的百年校庆来势并不凶猛。至少在我们浦口校区所有的喜庆都仅仅停留在书面和文字上头。唯一不同的是那段日子穿梭在浦口的高级车辆数目开始增多,从车里下来的人经常形成一个团状围住中心的神秘人物。那是迎接百年校庆而举办的一百场人文科学讲座系列,我们见到的自然远没有一百场。肯到浦口来的大家并不多。我听过十余场,印象深刻的有沙叶新老师的,易中天老师的,还有一个中央电视台的讲电视文化的。那时候易中天老师远没有现在名扬四海,演讲题目还是他的老专业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不过他的讲课风格极受欢迎。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他早期的一套著作《读城记》《品人录》《闲说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如获至宝。02年暑假在北京的时候,地质大学后面一片地方要拆迁,有个小书店甩卖,里面正好有这套书,四本一共二十块钱,买了回来,爷爷老爸都很喜欢,可谓老少咸宜。出国才一年,回家时已经听得易老师大红大紫。在我看来《品人录》比《品三国》要精炼和风趣,里面收录的几个人物,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和雍正都相当有代表性。据说易老师成名以后遭受谩骂颇多,多为指责其过于哗众取宠。我不想在细节上花费功夫,但是我以为易老师走的路线还是有一定道理,所谓人文科学还是要融入社会主流,否则难免陷入闭门造车的窘境。如果没有借助央视这个平台,易老师不过仍然在厦门研究他的城市文化,闲来翻翻历史;而很多人却必然失去一次发现历史趣味性的机会。

      我们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迎来了百年校庆,记忆中是5月31号,因为与儿童节相去不远。前奏曲是忽然来了很多人用各种工具把教学楼外的瓷砖擦洗干净,然后校园中突然飞起了很多各色各样的气球和标语。我们被集中起来到东区的一个电教室学习校歌,校歌是本校一位教授为校庆特地创作的。后来他在选修课上频繁引用自己的作品来做范例分析,终于使我了悟为什么这首词总是缺少一种韵味。

      临江仙 东南大学校歌

      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

      六朝松下听箫韶。

      齐梁余韵在,太学令名标。

      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

      海涵地负展宏韬。

      日新臻化境,四海领风骚。

      用古词牌的格律来表达口号式的豪迈,这大概能够表现出工科学院竭力重拾人文情怀的一种努力吧。

      有时候我会想,南大,东大,南师大也许就是逍遥派师出同门的三个师兄弟。南大成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并把本派发扬光大;南师大虽然没有南大那么辉煌,但也通过对自己的正确定位找到了坚实的依靠。而东大虽然继承了南京工学院几十年的内功,却不懂得如何使用。就好像虚竹刚刚学会了在树顶上跑步,便不舍得停下来;而以他的功力,何至于为了跑步这等小事沾沾自喜?东大明明拥有了浑厚的历史积淀,却显现出一种浮躁的情绪。事实上真正读懂东大的校史已经很不容易,领会东大的精神更是很难。一所百年高等学府,见证并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岁月,应该是沉静如水而宠辱不惊的,还有一丝淡淡的惆怅;而决不是会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嚣张。

      事实上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大在人文方面的欠缺十分严重。我怀疑东大在内心还是固执的认为自己仍然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南京工学院,以至于任何对于人文方面的思考都值得拿出来炫耀。

      那天参加校庆的人如此之多,学校不得不在某一时间内将浦口的学生集中起来,防止人群涌入本部造成典礼混乱。我记忆中典礼好像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知名校友比如吴健雄(其子代表出席)参与,而我们参与的是后半部分。其实我们在此之前当然已经迫不及待的参观过自己的校本部,但是哪一次都不比今天来的更加理直气壮。在我们眼里东大忽然焕发了青春,熙熙攘攘的人群与四处绽放的笑脸构成了与浦口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到处都是西装革履看似功成名就的校友意气风发地高谈阔论,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抹着眼泪。我们只是跟着人流四处乱看的一群。学校每人发了一张餐券,凭券可以在沙塘园餐厅领取一份午饭。午饭及其丰盛,量大到连一个男生全部吃完都费力--然后还有一根大香蕉!

      其实那顿饭我们吃得有点没心没肺,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那只是一次免费的午饭,没有太多全校欢庆的气氛。现在想起来考虑到全校学生的人数,午饭的质量以及加上食堂利润的盘剥,学校对此的拨款应当十分慷慨。当时的情形是黑压压的人群在食堂里排长队领饭,然后到处找空位。这种情形很符合东大一贯的风格,花了很大力气在实质上,却对形式表示不屑。其实当时如果能把我们有效的组织起来进行会餐,而不是呈散兵游勇状去抢饭,这顿饭与学校于我们都会更加有意义。

      在那天的典礼上我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校长顾冠群院士本人。在此之前他只是浦口运动场主席台上一个遥远的影子。瘦而颀长,把所有的介词都读得很重。那时候我就感觉,校长这份工作对于他很勉强,也很吃力。我们都有这种感觉。

      • 家园 是啊。要是少做一届,可能还不至于过世

        在那天的典礼上我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校长顾冠群院士本人。在此之前他只是浦口运动场主席台上一个遥远的影子。瘦而颀长,把所有的介词都读得很重。那时候我就感觉,校长这份工作对于他很勉强,也很吃力。我们都有这种感觉。

    • 家园 记得原来听人说过一个顺口溜

      南师的姑娘,东大的汉,河海的流氓满街转。

    • 家园 南京的大学都不很张扬

      南京的大学都不很张扬

      这个要花

      所以在外地都没什么名气,提起南大,北方人大都以为指南开,也不扳着指头数数……尤其是武汉某大学,不提名了,到中学生里面搞宣传简直把自己夸成全国第一……

      • 家园 这个有些同感

        当年俺考完了去各学校设点咨询的地方咨询,武汉某综合大学无比热情,不停的留联系方式。俺人都走了,还在后面大喊了一声,“刚才的那个xxx的同学在哪里?请再过来一下”。让俺可悲的小自尊心暖洋洋的:)

        相反,去南大咨询时,南大的两个老师连眼睛都不抬,很牛叉的感觉

      • 家园 同感。身受其害。

        尤其是武汉某大学,不提名了,到中学生里面搞宣传简直把自己夸成全国第一……

      • 家园 谢黎叔花

        吹牛当然是不对滴。。但是见面不自我介绍不理人家也是不对滴。。。东大在这样下去都快成许三多了(没当兵时候的那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