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国人讲英语(一) CNN 对邓亚萍的访谈 -- pxpxpx

共:💬266 🌺94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国人讲英语(卅十)丽佳不认命

      张丽佳是60后。

      80年代初的时候,16岁的她在母亲的压力下,放弃了只上了一年的高中和自己的作家记者梦,来到百年老厂南京晨光机器厂,顶替早退的母亲成为了一名工人。

      在之后的十年里,不认命的张丽佳一直在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90年,张丽佳远嫁英国,三年之后,她回到北京,开始是为外国记者工作,之后成为了自由撰稿人(主要用英文撰稿)。

      2008年,经过四年的努力,张丽佳的英文自传<社会主义好>在澳大利亚出版,在随后的时间里,她的这本书又在美国,印度,荷兰,意大利和法国以多种语言再版。

      直到张丽佳动笔写自传之前,她都一直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2004年,整整40岁的她才开始在伦敦大学念硕士。

      看过张丽佳的几段访谈,感觉她的英语口语挺不错的,无论是发音还是用词都很好,尤其是她的声音本身,有一点点象Bond里面的M(Judi Dench),英音说得让人听着舒服比较难,张丽佳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从写作上来看,<社会主义好>写的很生动,虽然不象<Red China Blues>一类的作品那么地道,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可以把故事写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了不起了。

      虽然从内容上看,<社会主义好>未必人人都会喜欢,读者对张丽佳这个人的一些做法也未必都会认同,但这本书对80年代里底层老百姓生活的描写,对当时社会氛围的描写,和对国企的一些描写很真实具体,也算是对那个年代的一种难得的见证吧。

      记忆里,80年代属于那些不认命的人,无论上学还是从商,敢奋斗抗命的那些人后来的生活大多都很好,整个社会那时对这些人也很宽容,只要不怕折腾,不认命,出路总是有的。比如现在企业里的中高层领导里,很多就是当年那些电大的学生。

      一晃就是三十年,<社会主义好>这歌现在听起来更象是一种理想,尽管它描述的都是曾经的现实。当年参与制造洲际导弹的南京晨光机器厂,现在则以铸造超大尺寸的铜像闻名业界,作品涵盖佛祖和伟人。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人也同样是复杂的。

      张丽佳的很多报道取材与角度和西方记者区别不大,这一点只要看看她以往的作品就很清楚了。但是,到了2008年的时候,她在<卫报>发了一篇文章,Time to stop criticising China – we’ve already come so far。尽管文章的逻辑和组织与姜教授同期的另外一篇文章有一些差距,但是这是在那段时间里我看到的最有感情的一篇文章,尽管这种感情总是很复杂。

      [FLASH]http://www.youtube.com/v/v9e_a5Jm_e0[/FLASH]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社会主义好 那她为啥不回来哪?
        • 家园 对身处西方世界的中国人来说,社会主义是她的出身

          尽管西方也流行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自己大多是很介意自己的出处的。这也是远程爱国教的深层心理来源。不过,在中文文化圈中,势力眼的逻辑下,追涨是永恒的主题,而且比割肉更能带来道义上的制告点。

          tg能够开朝立代,对中华文圈里面的人心理的了解与应用还是很有一套,其党政国策离不开这些基本判断。几十年来,闪光的地方很多。说tg在下大棋有点夸张,但说tg在做一门大生意则一点都不过份。

      • 家园 Typical British accent...
    • 家园 国人讲英语(廿九)神人郭怡广

      郭怡广是正宗的ABC。

      他的爷爷是郭廷以,著有<近代中国史纲>等一系列历史著作,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历史所前所长。

      他的父母在70年代中期就以美国专家的身份在北京工作,至今仍生活在北京。

      他自己则是活跃在北京外资公司圈子里的中国公关和商务专家,还是多家媒体的英文专栏作家,而且,他还与中国摇滚有很深的渊源:

      1988年的时候,会说中文但还不太识字的郭怡广来到北京玩摇滚乐队,转年年初,他给自己的乐队起了一个很酷的名字 -- 唐朝!

      虽然郭怡广在几个月后的64就离开了北京回到了美国,与唐朝短短几个月的渊源也由此暂时结束,但是,毫不夸张的讲,郭怡广从此成为了中国摇滚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写到这,不禁有点遥想当年的感觉,记得那时唐朝的成员都是1米8多的大个子,个个长发飘飘,还都不分叉,形象很震撼,至于作品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说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男孩,有点可怜,80年代有老崔,90年代有唐朝,黑豹,到了这十年呢?李宇春?!

      回过头来说郭怡广。

      到了1995年张炬不幸去世,丁武抽得站都站不起来了(当年一个好友的原话),唐朝乐队陷入困境(事实上,唐朝从那时起就不行了),郭怡广于1996年再次回到北京,重新加入唐朝,他在美国正在做的关于中国历史的PHD论文就此被放弃。在之后的三年里,郭怡广随唐朝四处演出,并且出了一张新专辑,可以靠摇滚这个爱好养活自己了。

      到了1999年,由于在炸馆问题上和乐队认识不一,郭怡广再次离开唐朝,并且从此断了联系。

      与上次64时不同的是,郭怡广这次并没有离开北京,而是从此开始写英文专栏(TIME,WSJ,etc),并且开始在北京的网络和广告公司里混,在多家外资大公司里任高管。虽然在99年之后他还玩摇滚,比如在春秋弹吉他,但是那已经纯粹就是爱好了。

      说了这么多,还没提到这位老兄最神的地方。

      虽说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但是在北京生活了十余年的郭怡广认为自己既是美国人,又是中国人。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在一次演讲的时候,他讲(大意):

      当美国有什么Good and noble的事情的时候,他感到很自豪,对中国也是一样的;反之亦然。比如当他在欧洲旅游的时候,当他看到美国游客和中国游客的举止言行的时候,他感到equally ashamed。

      他说的轻松,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很困难的。

      当他说到中美方对自由和民主的不同见解时,我个人觉得,他是真的用心观察和思考了这个问题,他讲的很可能很接近事实。

      他讲,美国人相信Benjamin Franklin讲的:

      Those who would give up Essential Liberty to purchase a little Temporary Safety, deserve neither Liberty nor Safety.(为暂时的安全而放弃自由的人们,他/她们既不配得到自由,也不会安全)

      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在中国,情况是不一样的。人们出于对稳定的渴望和对混乱无序的恐惧是愿意作出这样的交换的(i.e. give up Essential Liberty to purchase a little Temporary Safety)。这是历史和传统造成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郭怡广支持中国以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民主方面的建设,而不是急于求成,因为那样会引起混乱,从而使人们厌恶民主本身。

      看了一些郭怡广的演讲和访谈,也读过他的一些英文的文章,感觉他的英文表达与写作能力都很高,明显高于一些我认识的ABC。

      我想,一般的ABC父母英语都不是很精,加之很多ABC的教育背景与历史,新闻,语言等人文一类的专业不沾边,所以真正的可以达到郭怡广这样的英文水平的人并不是非常的多。即便在美国人里也应该不是特别的多。

      平时聊天的时候看不出区别,但是在写文章和正式演讲的时候还是可以看得出来一些的。

      而从中国人的价值观这一点来讲,郭怡广无疑又比很多ABC更加传统,更加了解中国和中国人。

      虽然郭怡广的中文写作甚至是阅读能力很可能非常一般,但是不可否认,他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观察与理解比很多国人都更加深刻和客观。这在他写的一些文章里很容易就可以发现。

      这些给人带来一些启示,尤其是那些家里有小ABC的父母:

      培养中国的价值观并不一定要逼孩子非得中文听说读写样样都行,父母也许可以在引导孩子学习中文的同时也注意提高自己的英文以及对美国的整体了解,这样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许可以让双方的距离更加近一些;

      方式方法上,也许美国式的平等自由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接受中国的价值观。国内的那一套可能会在孩子渐渐长大之后抑制孩子对中国文化本身的亲近感。在这方面,郭怡广的父母做的就比较好;

      作为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不但要把中国的文化传递给孩子,还有使孩子学会在美国生活,成为美国社会一部分的责任。这一点很难,对第一代移民尤其困难。我见过不少ABC不能从自己父母的身上学到在职场为人处事的技巧而与父母渐渐疏远。作为第一代移民,不是特别能干就是非常聪明,或者二者兼有。但是孩子们很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她们需要比父母具有更高的软技能才能生活的更好。在这一点上,郭怡广的父母做的也不错,不然郭怡广不可能在那么多的外资公司里生存下去。

      下面是郭怡广的一些英文演讲与访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右面是年轻时的郭怡广

      [FLASH]http://www.youtube.com/v/liubxQxr_90[/FLASH]

      [FLASH]http://www.youtube.com/v/jBQeN_5I3TU&feature=related[/FLASH]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郭的遣词造句的确很想说英文中有教育的人

        稿子的文笔的确不错,不过NYTimes,WSJ写过稿子的,文笔自然是差不了。在西方“文化人”的圈子里,说话用词还是很有讲究的,尤其美国人,能使用超过一两百个词来表达意思的人就很让人另眼相看了。

        因此,移民,或者移民的后代,文章说话中少部分人存在一种过分wordy的趋向,类似第一代移民偏向于买高档豪华轿车的心理,都是在寻找一份失去的平衡感。

        不过发现他演讲离不开讲稿,还是很失望,真正“有文化”的人是顺口成章的,在ted,youtube,google video上随处可见。

      • 家园 这篇非常insightful,收藏了

        的确发现第二代ABC中有这个平庸化的趋向,但第一代自身的软技能并不是吃饭本钱,这个培养下一代的着眼点就很需要海外华人父母注意。

        虽然可能有人说,海外ABC里华人第二代进好大学的比例很高,因为从小就被格外重视学术教育的第一代父母严加管教。但既使这是事实,近年已经出现的美国学校新生录取上的多元化取向,以及因此事实上形成的华人孩子与华人孩子之间的竞争,从另角度说明,学术上的优异可能让第一代华人在异国他乡安身立命,但是不是这个能力是代代相传的,或以传统中国人才观的,即通过读书进阶社会层次等概念,是需要许多第一代华人父母重新审视的。

        培养中国的价值观并不一定要逼孩子非得中文听说读写样样都行,父母也许可以在引导孩子学习中文的同时也注意提高自己的英文以及对美国的整体了解,这样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许可以让双方的距离更加近一些;

        方式方法上,也许美国式的平等自由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接受中国的价值观。国内的那一套可能会在孩子渐渐长大之后抑制孩子对中国文化本身的亲近感。在这方面,郭怡广的父母做的就比较好;

        作为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不但要把中国的文化传递给孩子,还有使孩子学会在美国生活,成为美国社会一部分的责任。这一点很难,对第一代移民尤其困难。我见过不少ABC不能从自己父母的身上学到在职场为人处事的技巧而与父母渐渐疏远。作为第一代移民,不是特别能干就是非常聪明,或者二者兼有。但是孩子们很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她们需要比父母具有更高的软技能才能生活的更好。在这一点上,郭怡广的父母做的也不错,不然郭怡广不可能在那么多的外资公司里生存下去。

      • 家园 郭怡广是正宗的ABC。

        我以为他是一代移民呢

      • 家园 你所认为这位仁兄的所谓深刻,跟中国人自己比那只能叫肤浅

        他这已经是ABC的另类,实际上还是美国人,无论是世界观,价值观。

        在 炸馆问题上 你一笔代过,大概你也不好意思讲,无非是认为中国咎由自取那一套。这已经是典型的美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了,看不出中国文化在他身上留下的有意义的痕迹。

        我不能确认你是否对炸馆也是这么想的,但你是至少不反感这种替美国人开脱的说辞的。

        他之所以另类,是因为他有这个机会,他的父母长期在北京,所以他能够比一般的美国人和ABC稍微多那么一点点了解中国。

        而标准的ABC那叫一个难过,中国人看着他难过,美国人看着他难过,

        他自己也很难过,不知道自己是谁。

        一个人至于如果连中文都讲不好,谈中国文化,那基本扯淡。

        至于这位仁兄的所谓深刻,跟中国人自己比那只能叫肤浅,当然你是不承认的。因为你一直是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谈问题,对于美国人来说,那已经太深刻了。

        你若不信,你尽可把他深刻的观点端出来,河里国内国外的人多得是,我倒是想看看他能深刻到哪一步。

        至于说美国教育宽松,那是对没有追求的中下层,因为美国的精英同志需要愚蠢而无知的中下层任其摆布,对于上层,美国教育那是结结实实的培养主流价值观,不容丝毫叛逆的。

        至于你梦想用 “美国式的平等自由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接受中国的价值观。”,这也是痴人说梦。

        美国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美国人的价值观,你想在其中这样子投机取巧,雀占鸠巢,借鸡下蛋,你以为美国人办教育的是吃干饭的?

        至于,你对中国的傲慢和偏见以至于逻辑错乱从这个句子也可以看的一目了然。

        “国内的那一套可能会在孩子渐渐长大之后抑制孩子对中国文化本身的亲近感。”

        出国多年,绝大部分人对美国的那一套的认识早就很透彻了,不能说没有优点,但是也绝不比中国的那一套高明到哪里去。如果时至今日,仁兄还是这样子做崇拜状,我只能说仁兄实在太欧特曼了。

        从逻辑上讲,中国的那一套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如果你要培养孩子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不可能不首先接受这个现实。以为可以只要你喜欢的,不要你不喜欢的,除了说明你缺乏起码的常识还能说明什么呢?

        总梦想着在美国存在这一种多么优秀的教育环境,甚至优秀到了可以培养接受中国价值观和文化的年轻人,这不知道是谁的白日梦。

      • 家园 听过这一系列的辩论。 没想到是唐朝的人。

        听过这一系列的辩论。 没想到是唐朝的人。

        他英语是超出普通母语者了。 就是在台上时语气与情感的安排和逻辑上的推进不太合拍。有时候气势会突然落下来,给人感觉他临时想到什么似地。

        成熟期前,在多个国家里生活过的人不仅有多种身份认同感的,还有很多从心底里反感认同感本身的。 他们的观点是每个人就是每个人,没什么好认同,分类,标签的。 坏标签是标签,好标签也是标签。 给自己找人群来认同和给别人贴标签一样,都没意义且烦人。

        我感觉这种人是因为难以真正融入被划归的群体,所以对现有群体没有认同感。 不属于群体则在竞争上吃亏,所以意识上反对任何形式的认同。 而事实上只要利益同质,就会有认同感。这类人自己之间挺谈得来,也算是在形成他们自己有认同感的群体。 更不要说,有的一不注意,就在挺同性恋或挺环保的活动里给自己贴了个标签。

        “认为自己既是美国人,又是中国人。” 这类人少,一来在中美都有生活经历,同时拥有重大利益的人少。 符合条件的,也不一定能意识到自身的这种状态。 这种认识本身,倒不一定比单一认同感更难于建立或更可贵些。

      • 家园 这个应当收藏

        作为培养ABC的正面典型,气质一看就知道是难得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