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三国】事倍功半的白衣渡江--再论东吴在荆州问题上的失误 -- 萨苏

共:💬19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国】事倍功半的白衣渡江--再论东吴在荆州问题上的失误

    吕蒙白衣渡江,夺取刘备集团属荆州各郡,是军事上的一个辉煌胜利。然而,从政治角度,似乎并非十分可取。

    对荆州这件事,支持东吴取荆州的看法不外三条,第一,荆州本来就是东吴的,当然要拿回来,第二条,吕蒙提出拿下青州徐州不难,但是不好守,拿下荆州吴国就有两条对魏国北伐的战线,第三条,万一刘备来打东吴,荆州就是他的基地,太危险了。

    这三条都有些问题。

    第一条我们不去说了,江东也不是老孙家八辈祖传的,“汉家土地,唯有德者居之”,乱世中道义这个玩意儿太苍白。

    后面两条仔细评价一下。

    关于吕蒙取荆州的建议,和鲁肃借荆州正好相反,似乎孙权的政策发生了突变。

    蛮子以为,吕蒙是东吴不可多得的将才,同时,鲁肃的荆州处理办法也显然是得到孙权默许的

    这个政策的变化应该说是存在一个过程。

    借荆州之后,早期来说,孙权从这个关系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好处,自身巩固的同时获得了交州的广大土地,也就是荆州的背后。而刘备在江汉,始终处于劣势,并不敢于在荆州和孙权过于紧张,其表现就是让出湘东三郡。而刘备集团也是过于看重割让三郡的效果,从而放松了对于东吴集团的警惕,这也是导致荆州易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孙权这一阶段的发展并不顺利。这主要体现在合肥争夺战上面。东吴军队起源是南渡的两淮子弟,战斗力相当强,可是江南的环境似乎不是很好的培养陆军的地方,大多数军队南渡后战斗力都无法和北方军队相比,当然,马匹也不行,影响了骑兵的战斗力。

    于是,孙权在和北方霸主曹操的战斗中,就连连失利。吕蒙号称可以轻取青徐而不取,我个人认为是一种无奈的托词,因为逍遥津等战役孙权吕蒙都有参加,假如真的如吕蒙所说那样好拿下来,东吴全军在合肥的失利是怎么回事?难道吕蒙当时梦游了吗? -- 开个玩笑 -- 他对于孙曹两军的战斗力是非常清醒的。

    无法向北方取得进展的孙权,表现出一种急躁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就表现出了孙权的战略局限性。他是有心进取天下的一代霸主,但是他的毛病也很要命。

    首先就是迷信军事力量,不重视政治修为,因此,他养军甚多,谋臣以为过分,而他表示这个军队,自保固然不需要这样多,取天下还少呢。其实,孙氏政权终其一世,问题都不在军队多寡,而在内政。大族政治,山越问题,东吴是三国中政治上建树最为有限的一个政权。

    其次就是割据思想。这就体现在他认为取天下就是取地盘。换句话说,缺乏对全局的认识。孙策认为他不适合争雄天下,只擅长守护江东,便是这个含义。正因为如此,他才对鲁肃的借荆州逐渐产生了反感,因为他借出的江陵,是自己明明可以握在手中的富庶之地,却交给了刘备。打不下合肥,东吴要扩张领土,那就只有西进取江陵了。

    孙权取江陵,带有很大的图一城一地得失的色彩。夺取江陵,给东吴带来的危害相当大。拿到荆州,孙权有了青徐和荆州两个出击点。问题是当时吴弱魏强,吴北伐的威胁大大小于魏南征的威胁,因此多了一个接触点,为吴国带来的更是防守压力。吴国因此以头号大将陆逊镇守荆州,阻挡襄阳的威胁。东吴的军事力量化为青徐和荆州两大集团,力分则弱,魏国则无需战略调整,吴国正面的魏国军事压力就倍增。

    限于实力,东吴荆州一线,自保尚且不足,根本无法和青徐方向发挥“两个拳头打人”的威力。从历史上看,从此吴国再也无法恢复在长江一线的战略主动权,陷入了和魏国消耗战的泥潭,而这种对峙和消耗,对于较弱的吴国显然是不利的。

    所谓取荆州为了防范刘备集团,则说法比较勉强。

    因为如果察看地图,荆州并非一家所有,刘备集团在荆州只有三郡,象零陵挂在地图一角,战略上毫无价值,真正有力的只有南郡,根本没有防御纵深,战略态势极为被动,无法和东晋的王桓相比。

    刘备政权的建设,集中在益州,并以其为大本营,不大可能再把政治中心转到荆州。北取襄阳如果成功,直接威胁许都,对魏国心腹压力太大,魏国不可能轻易放弃,必然全力争夺,刘备政权在荆州的重心,也不的不随之北移,无法再有力量主动攻击东吴。

    而刘备政权如果试图首先灭亡东吴,其军事上必然采取速决战,否则吴国可以轻易向魏国称臣,联手西向,刘备集团没有足够的实力对付两国的联合力量。如果采取速决战,唯一的办法就是沿长江而下,取建业。但是这个补给线一样漫长和危险,它的后方江陵本身就是一个突出部,北方是曹魏,南方是孙权控制的荆州部分,一旦战争开始,无论孙曹,都会想到从长江中游攻击刘备军后路,切断他和益州大本营的联系,因为从江陵到建业的距离还很长,千里水路,无法处处设防,这条防线的任何一点都是一突即破,刘备首尾不能相顾,就是拿下建业也是死路一条。

    还有一点,从历史角度看,东吴的军事实力,从来都在蜀汉以上,只是使用上比较被动而已。

    因此,刘备攻吴,从军事上看,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孙权也没有必要为了防范刘备而夺取荆州。

    襄阳对于蜀魏,如同合肥对于魏吴,双方都难以轻易放弃,看曹操对于襄阳的反复增援可见一斑。如果东吴把握机会,等待蜀魏在此线陷入激战,自己取合肥,魏国因为首都受到威胁,权衡轻重,也必然是襄阳线重于合肥线,孙权取得青州徐州一线可能性相当大,那时,吴的态势就是控制整个东方,而且建业无需保留庞大的军事集团,战略弹性要好得多。

    [完]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论白衣渡江的军事技术

       

        吕蒙以偷袭荆州得手,不小心的胜利,反使劣计成立。

       

        吕蒙的企图为:「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

       

        具体如下:

       

        一、利用称病。

       

        二、骗使关羽撤军。

       

        三、偷袭空虚。

       

        解说如下:

       

        一、吕蒙是真病而非假病,这从吕蒙同军随行善于医术的虞翻,及吕蒙得入南郡后不久速死,连孙权的封赏都未能来得及承受:「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

       

        二、被骗问题,关羽的确被骗,「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但是「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也就是关羽已把撤兵回防,而且还包括俘掳于禁等数万人。

       

        三、如意算盘本在南郡空虚,但是关羽迅速回防,此时南郡已不再空虚。

       

        判断:

       

        因此吕蒙的偷袭计划应该落空,原本指望关羽撤防,使南郡空虚无人,白衣渡江的意义不过在防止关羽知情而回防,但是关羽已经回防,关羽知不知情都没关系。再来就是吕蒙围攻南郡的问题,江东兵大战荆州兵。

       

        再看南郡是否能坚守,南郡江陵城是有名的坚城,当年周瑜挟赤壁之战的余威,与程普、吕蒙、韩当、凌统及甘蒙等江东群雄联合攻击,南郡仍能固守一年有余。如果南郡太守凭着优势的兵力,固守南郡应不成问题。

       

        吕蒙带兵不多,顶多只有接掌鲁肃时的万余人,但是南郡至少有数万人,而且又是攻城之势(《孙子兵法》以自损三分之一,城仍未拔,表示攻城困难),从一万围城数万来看,吕蒙胜算渺茫。

       

        但是运气往往使人忘却奇袭风险,南郡太守麋芳开城献降,吕蒙不战而得城,如果要战的话,结果可能又不一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荆州本身的生产力不知如何,如果粮食兵源都足以自守,取之何妨?
    • 家园 孙权后来可能是盲目自信了,也许是过于担心了

      借出荆州,魏恐怕很难受。

      取回荆州,魏恐怕要笑的肚子疼。

      虽然说是三国鼎立,也不真的是势力相当,无论吴、蜀,都不可和魏相提并论。不结盟就是死路一条,反目为仇,更是加快死亡步伐。

      孙权到底是哪里想错了?

      盲目自信,好像不太成立,毕竟和魏纠缠了半天也没有得到好处。

      过于担心蜀的力量强大?这个可能性要大那么一些。蜀对吴的直接威胁,如萨的分析,也没什么可能性。大概是吴怕了蜀的壮大,最终稳固了荆州,担心再也拿不会荆州,从此受制于魏蜀?所以才铤而走险?

    • 家园 三国演义中荆州城应该是指江陵吧。也没有交待荆州城守将何人

      而实际是关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三国演义在此处似乎有纰漏

      • 家园 确是三国演义中误写

        明确一下: 三国时期, 三级行政区划应为州, 郡, 县。 州长官为牧或刺史, 郡长官太守。

        所谓荆州, 作为州而言, 是州一级的单位, 底下是有很多郡的, 所谓“汉上八郡”, 南阳郡, 南郡都各是其中之一; 假如称“荆州城”, 那么实际指的就是荆州州治所在地, 假如称“南郡城”那么实际指的就是南郡郡治所在地。

        从刘备方面来看: 刘备在初领“荆州牧”时是以公安为州治的, 那么这个时候, 假如在刘备和孙权方面, 称“荆州城”就当指的是公安(因为荆州一分为三, 孙刘曹各占一部分, 而刘备的“荆州牧”是刘备孙权共同承认的)。 后来刘备方面把州治移至江陵, 江陵也是荆州属下南郡的郡治, 所以假如称“荆州城”或者“南郡城”指的其实就都是江陵。 东吴袭关羽时, 刘备方面的州治就在江陵。

        从三国志和演义比较来看:

        三国志写得是非常明白的: 关羽留士仁守公安, 留“南郡太守”糜芳守南郡城, 南郡城是什么呢, 前面说了, 就是江陵, 太守守郡治, 是非常合理的。 吕蒙怎么干的呢?白衣渡江以后, 先至公安, 招降士仁, 旋即带士仁至南郡城(江陵)下, 招降糜芳, (插曲: 进得南郡城后, 优待俘获的关羽军家属, 有一小卒妄取民间斗笠遮铠甲, 被斩), 然后擒斩关羽, “荆州遂定”。 为啥, 刘备所占荆州部分主要城池都已陷落, 重要统帅或死或降, 政治工作又做得好, 当然“遂定”了。

        三国演义写的是啥呢: 吕蒙白衣渡江, 随即袭了罗贯中说的“荆州”城, (插曲: 进得“荆州”城后, 优待俘获的关羽军家属, 有一小卒妄取民间斗笠遮铠甲, 被斩), 然后才至公安, 招降士仁, 接着又带士仁至南郡城(江陵)下, 招降糜芳, 等等等等。

        两相比照, 不难看出, 罗贯中所谓的“荆州”城完全是多出来的。 刘备从未设自己的荆州州治于公安和江陵以外的任何地方, 怎么会凭空又冒出一个“荆州”城呢? 有点胡搞。

        • 家园 一介说的对:一直以来对三国演义中荆州城感到困惑,关羽的原来大本营

          在哪里?即不是襄阳,也不是江陵?会是哪?看来再伟大的作品也有疏漏呀。

          • 家园 三国演义在这些方面的疏漏有不少呢。

            好比, 州的长官应该是牧或者刺史, 比州低一级的郡的长官才是太守。

            三国开始就说, 黄巾起事, “幽州太守”刘焉招兵买马, 如何如何。 这刘焉就在一个州当起了太守, 好比当了个“河北市长”的职务。

            后来又有“西凉太守”马腾之类的, 也是莫名其妙。 西凉是个郡不成, 怎么说也应该给老马安个“凉州刺史”当当吧。

            说回荆州城这个事情, 我看的第一本三国演义前面的地图是标得很清楚的, 在宛, 襄阳, 江陵, 江油(公安)四处后面都加了括号, 写了荆州字样在里面, 也就是说, 可称荆州城的只有这四处。 吕蒙袭关羽, 既然不是夺宛和襄阳, 就只有江陵, 公安两处可夺了。

        • 家园 古城还残存有部分

          荆州古城的遗址现还部分地保存江陵,护城 河也还在。

        • 家园 从地图上来看:魏和吴蜀当各有所指

          这幅图前面有人帖过,再帖一遍当也无妨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在魏:荆州指的就是南阳郡的宛城

          在吴蜀:荆州指的则是南郡的江陵

          至于赤壁之战前刘表时期的荆州,俺以为罗贯中指的当是襄阳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荆州守将应该是潘?F

        一作潘浚,此人入吴以后颇有记事,与陆凯共为一传。

        • 家园 叛臣在《季汉辅臣赞》

          对于叛臣,在杨戏《季汉辅臣赞》:「古之奔臣,礼有来?浚?怨兴司官,不顾大德。靡有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赞糜芳、士仁、郝普、潘浚。」即谈到潘浚,虽史料不详,但从潘浚官运亨通,其中必有原因:自荆州治中->辅军中郎将(授兵)->奋威将军->常迁亭侯->少府->刘阳侯->太常->假节(督诸军)。这对荆州之失是否有内神通外鬼,不无嫌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