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再谈台海的登陆作战 -- 晨枫

共:💬240 🌺8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核乌云笼罩下的台海大国战争游戏规则

                  台海战争很容易形成中美对抗,而中美都是有核国家,台海战争也就很容易形成核对抗。有核条件下的战争游戏规则是什么?中国在未来这场核对抗中如何准备好核武王牌,如何出好核武牌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也真正是个生死存亡问题。核时代发生的几次核危机,可以做为借鉴:

                     第一件事:1945年8月,美国刚研制好核弹,就立即在日本扔了两颗。死了几十万人。结果导致日本很快投降。这个事例构成了核战争的第一个游戏规则:在全面战争中,如果一方有核,另一方没有核武,有核一方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核武。另一方则只能投降。

                    第二件事,1950~1953年在朝鲜。因为苏联有核武器,美国尽管核武器比较多,也多次威胁要使用核武,但终究核战没有发生,甚至连扩大常规战争范围(常规轰炸中国)也没有发生。不过战争是结束在美国可以接受的38线。如果中国志愿军再打得漂亮一点,打到了釜山。美国还会不会自我约束就是个问题。这件事构成了第二个核时期的战争游戏规则:在双方都有核武器的情况下,尽管核武力并不平衡,可核力量较大的一方并不会轻易使用核武。甚至不会轻易使用常规战略轰炸。战争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战区常规力量对比。也取决于哪一方比较能够“拖得久”。不过核劣势一方也不能把核优势方逼入绝境,也要给人家下台的台阶。这时的战争具有局部性和有限性。

                    第三件事:金门事件。1959年,中国大陆炮击金门,接下来必然是登陆战。如果按照第二规则。这时中方常规力量比较强,金门也不是对方不能退却的地方,应该能取胜。可是这时的核武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就是美国率先生产了战术核武器。这时美国向台湾运送了核炮弹,并威胁要使用。这样中国大陆就只能停下来。这件事构成了核武时期的第三战争游戏规则:如果局部战争的双方都有核武器,但只有一方有战术核武,(中方的盟国苏联有战略核武)没有战术核武的一方在另一方威胁要使用战术核武的情况下只能后退。因为总不能首先使用战略核武。另一方面,有战术核武的一方也不敢马上就用,而更多的是用威胁的办法迫使对方后退。

                    第四件事:1962年前苏联秘密向古巴输入中程导弹核武器。美国发现后觉得是不能忍受的,于是立即实行海军封锁,并威胁要对苏联的古巴核基地进行常规轰炸。最后是苏联让步,同意撤除导弹了事。美国也秘密同意撤出土耳其的核武器,并保证不入侵古巴。这件事美国人津津乐道,认为是美国坚定意志的胜利。其实道理仍是第二规则。就是说战略核武是不能首先使用的,在这种局部争端中,起作用的是常规力量。在古巴,美国的常规力量占压倒优势,所以苏联不得不退却。否则就会蒙受常规失败。但美国也不敢逼人太甚,要给人家台阶下,否则要是真的轰炸了古巴,苏联完全可以在其他方面找回场子。最后的结果其实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所以这件事没有什么新的教训。

                    第五件事:1973年中东战争,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反败为胜,最后苏联的盟国埃及面临完全失败的危险。这时苏联威胁要参战,让几个空降军处于戒备状态。而美国是绝对不愿看到苏军出现在中东的,也是绝不愿看到以色列遭受全面失败的。美国一方面让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声称美国必定参战。另一方面约束以色列,要求停火。而苏联一方面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避免了埃及的彻底失败,另一方面考虑到在中东,美军和其盟国的常规力量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停止了参战的步伐。这件事又被美国看作胜利,其实道理仍是第二规则。美国取胜的关键因素仍是局部常规力量的优势。并且由于苏联在其它方面具有优势,美国不得不迫使以色列放弃唾手可得的全面胜利。这件事也没有什么新的教训。

                    第六件事,1979年中国进攻越南:越南与苏联结盟。苏联的常规武装和核武装均胜过中国,在中越边境中国的常规力量胜过越南。结果是中国在边境战争中惩罚了越南,苏联也并未使用它的优势核力量和常规力量。不过中国顾虑到苏联可能的反应,把战争局限在距对方边境30公里内。这件事说明在核国家之间,尽管有一定的常规和核优势,但优势方并不敢轻易发动全面战争。(即使是常规战)如果苏联发动局部战争,它不一定能占上风。根据第二规则。苏联也不宜对中国发动局部战争。另外由于越南的局部常规武力处于劣势,就只能承受后果。这个事例说明了核武条件下的第四战争游戏规则:核国家之间不但双方都会努力避免动用战略核武器,还会努力避免全面常规战争。因为谁也没有把握能控制全面常规战争不会升级为核战争。

                    第七件事,欧洲的冷战对峙:从1945年起直到1980年代,苏联和北约在中欧平原进行了长期的军事对峙。苏联在常规武力方面占优势。北约的战略是用核武补偿常规力量的不足。期间有两个理论。较早的时期,北约采用大规模报复理论。就是说,如果苏联发动大规模常规攻势,北约就要一方面用地面部队阻滞对方的攻势,同时用核武攻击苏联本土,进行大规模报复。1960年代北约已经装备大量战术核武器,又考虑到使用战略核武是非常困难的决策,这时采取的是“逐步升级理论”。要点是:如果苏联采取常规全面攻势,北约可以用地面部队抵抗,同时采用战术核武器打击对方的进攻部队和浅近后方。然后争取用外交手段让战争停下来,如果战术核武效果不佳,对方继续进攻,会导致严重军事失败,然后才考虑用战略核武器进行大规模报复。对峙的结果是双方都不愿进行全面进攻,验证了核武第四规则。同时又引伸出核武条件下的第五战争游戏规则:就是如果双方都具有全面毁灭对方的核能力,除非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动用战略核武是不可能的选择。而在比较严重的时刻动用战术核武是个比较容易的选择,这时动用战术核武多半不会引爆全面核战争。

                     我们回到未来可能的台海战争。根据以上分析,有几点结论:

                     一.根据第四规则。如果中国在未来有美国参加的台海战争不具备毁灭美国一次战略核力量。就是说中国只有不完全毁灭美国的战略核力量。这时美国虽然不敢对中国使用战略核力量,但对中国使用战术核武和常规战略轰炸的可能性就比较高。而如果中国具备完全毁灭美国的能力,美国对中国首先发动全面常规战和战术核武的可能性就很低。主要的原因是:台湾不是美国的生死利害之地,而对中国正相反。

                     二.根据第五规则,万一美国不按常规出牌,在中国有全面核能力条件下,如兰得公司所建议的对中国进行常规战略轰炸。中国完全可以用战术核武攻击美军前线海空基地,而多半不会引爆全面核战。事实上,只要中国下定决心这么作,并将反措施公布于世,美国根本不敢战略轰炸。因为它没有很好的对应手段。

                     三.中国如果有上述两个手段。台海战争就可以如中国的希望,局限在局部战争的形式上。如果台湾宣布独立或发展核武,以及发生其他严重情况,(可能性很小)中国又没有准备好快速攻台的常规武力,除非美国宣布不参加,中国可以考虑用战术核武快速攻台,美国是没有什么办法的。如果台湾采取的是无限期拖下去的办法,中国就应全力准备常规快速攻台能力。一旦准备完毕,尽快进攻,否则大量投入购置的武器会过时。

                     四. 如果中国在未来十多年建成上述三个能力,(毁灭美国一次的战略核能力,毁灭美国远东基地的战术核能力,常规快速攻台登陆能力)台湾合理的反应是谈判统一。中国应有很大机会不战而胜。

                • 家园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协议承诺是可以临时局部撕毁的,

                  在台湾地区使用核武器可以宣布为在中国版图上进行的核试验。TG只要退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即可。老印以色列到现在还没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呢。

                  使用核武器是政治决定而不是军事决定。

    • 家园 攻台,还要注意拔除台湾的广播宣传机构

      尤其是地下电台,因此,应该先测定它们的方位,开战就拔除,同时准备无线测向部队,应对一些备用电台。这些东西,对战争烈度的影响太大了。

    • 家园 谁有台湾的兵力部署图?

      省得咱老是纸上谈兵。

      • 家园 台军家底

         台湾总兵力

        编制46.8万,现役37.6万人(实际不足此数)。1996年兵力分配:陆军51.08%,海军14.35%,空军14.15%,联勤2.05%,军管部5.39%,总部8.85%,宪兵4.4%。

        预备役总数387万,其中35岁以下军官和30岁以下士兵120万人,其中陆军96万人,海军8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空军8万人。

        台陆军M-60A3主战坦克动力设备:ContinentalAVDS-1790-2C柴油机H:750马力最大速度:48千米时速自重:60吨武器包括:一门105mm线膛炮,一挺12.7mm机枪,一挺7.62mm机枪。

        台空军幻影-2000主战飞机采用“三尾三角翼”式传统外型结构。装载功率强大的RDY脉冲多卜勒雷达,配置ATLIS-2型瞄准系统。武器包括9组“米卡”空空导弹及2门30毫米口径的“德发”554航炮,总备弹量500发。

        台湾陆军

        台湾陆军编制约28万人,当前实有兵力约22万人,军团以下作战单位兵力不足20万人。编为6、8、10等3个军团和花东、金门、马祖、澎湖等4个防卫司令部,1个空降特战司令部,下辖2个机械化步兵师,番号为249、109师;10个重装步兵师:319、227、284、158、226、234、49、 333师等;6个独立装甲旅,番号分别为42、51、64、73、86、95旅;2个装甲兵群;2个空降旅,番号为62和71旅。20个独立炮兵营,6个高炮导弹营,2个陆军航空兵大队,7个预备师(146师等),3个动员师(117师等)。

        另外海军还有陆战队师,总兵力2万人。宪兵1万人和海岸巡防部队1.6万人。

        □台湾陆军部署

        第6 军团驻台湾北部,军团部设在中坜,其陆军总兵力约5万人,有1个机械化步兵师(249师“龙虎部队”)部署在林口,1个重装步兵师(226师)部署在关渡,206师驻新竹,2个预备师,2个装甲旅(42、51旅)驻林口和新竹湖口,1个防空导弹群,另有1个空降旅(62旅)在龙潭做快速反应部队。

        第10军团驻台湾中部,军团部设在台中,其陆军总兵力约5万人,重装步兵师(234师)在后里,4个预备师、2个装甲旅(64、95旅)驻后里和屏东万金。

        第8军团驻台湾南部,军团部在旗山,其陆军总兵力约4万人,有1个机械化步兵师(109师)驻嘉义内角,1个重装步兵师(333师)驻九曲堂,2个预备师,2个装甲旅(86、73旅)驻旗山和将军山,另有1个空降旅(71旅)在燕巢做快速反应部队。

        台湾“花东防卫司令部”驻东部地区,有1个预备师约7000人。

        金门地区部署4个重装步兵师(319师、227师、284师、158师),1个坦克群(701)近3万人,目前正在改为3个独立旅及一个预备师,总兵力缩减为2.5万人,马祖地区部署“马防部”,193、194守备旅近万人。

        澎湖地区部署1个重装师,1个装甲旅(503)近万人。

        另外东引等零星岛屿上部署有一些营连级部队。

        海军陆战队改编为守备旅,陆战旅,两栖大队、两栖侦搜大队等驻林园、清泉岗。

        □台湾陆军装备

        火炮:现役约2000门,105毫米口径以上约1622门,另外海军陆战队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约144门:

        防空武器:高炮约394门

        陆军航空兵:O-1型炮兵观察机19架

        直升机:UH-1运输直升机60架,B-234/CH-47运输直升机3架;AH-1W超眼镜蛇攻击直升机26架;OH-58D基奥瓦人侦察直升机定购21架;AH-1W攻击直升机13架。

        装甲兵:约500辆中型坦克,1000辆轻坦克,1076辆装甲车,另外海军陆战队装备坦克159辆,装甲车670辆(近期将大量报废):

        台湾陆军编制和部署的变动:

        台湾岛在守势防御的战术作为上,受限于河流及山脉,因此一旦遭到攻击便会出现支援不易的缺点,所以台湾陆军已朝独立作战方向建军,以军团为最高战术指导单位,希望各军团能各自独立支撑一个方向的作战,以独立旅或混合旅来实施战区作战任务。而台湾陆军极欲建立的“战区机动混合旅”,实际上就是以直升机做快速垂直作战的打击部队。因此在台湾本岛,台军目前作战“师”级单位,将改为“独立旅”或“混合旅”,以适应小地区作战。

        外岛方面,为适应新型战争形态的改变,台湾在金门驻军将大幅的缩编,以保留实力于台湾本岛。台军计划将现在金门的4个师,改为3个独立旅及一个预备师,总兵力缩减为2.5万人,但外岛将导弹化,并配备航空部队,加强固守能力。

        台湾空军

        总兵力6万人,飞行员年飞行时间170小时,飞行员基础训练费80万美元。战备机12分钟完成起飞准备,待命机3分钟起飞。

        □台湾空军编制

        6个战术战斗机联队(18个中队),1个运输反潜联队,1个战术管制联队,1个通航联队,1个气象联队,5个独立中队,14个高炮防空导弹营,11个警卫营。

        □台湾空军部署

        桃园基地:第5(401)战术战斗机联队,第5大队,第17、26、27中队的F-5E/F战斗机,第12独立侦察中队的RF-104G侦察机,将来部署F-16战斗机。

        新竹南寮基地:第2(499)战术战斗机联队,第11大队,第41、42、48中队换装60架法国幻影-2000/5战斗机。还有第12独立侦察中队的R-CH-1“中兴号”巡逻机,第2修补大队,第2基勤大队,206高炮营,第6警卫营。

        嘉义“水上”基地:455联队,第4大队,22、23中队等F-16战斗机将保留。

        台中清泉岗基地:第3(427)战术战斗机联队,第3大队7、8、28中队的IDF战斗机。

        冈山基地:冈山空军航校T-34C教练机,AT-3教练机,第35夜间攻击中队A-3(只有2架,装备全天候火控设备)和AT-3(无全天候火控设备)简易攻击机,将来可能部署少量第1联队的F-5E/F及IDF战斗机。

        台南基地:第1(443)战术战斗机联队,第1大队,1、3、9中队的F-5E/F战斗机,将来改装IDF战斗机。

        屏东基地:第6(439)运输反潜联队,第10空运大队下辖101、102中队的C-130H运输机,直属联队的E-2C鹰眼预警机和EC-130电子战飞机。台湾空军战机大修厂。

        台东“志航”基地:第7(737)战斗训练联队,第7大队44、45中队和46假想敌中队装备F-5E/F战斗机。

        花莲及佳山基地:东部指挥部。下辖佳山基地勤务大队,第8战术战斗机大队14、15、16中队装备F-5E/F战斗机,训练部队装备T-38教练机,及修护大队,防空营,警卫营等。有时部署C-130H、S-70、S-2T、T-34C等,将成为训练基地。战时台湾西部主力战斗机将进入佳山基地。

        澎湖马公基地:驻少量F-5E/F战斗机及高炮营。

        防空武器部署:防空炮兵司令部驻桃园八块;桃园、新竹、清泉岗、台南、屏东、台东、花莲部署霍克/鹰中空防空导弹,台北周边6个阵地(南港区、新店安坑山区、五指山等)部署3套“爱国者”中高空防空导弹,防御飞机和弹道导弹。“天弓1型”防空导弹部署在台北三芝、高雄大岗山、澎湖、东引、台中、台南6地。

        F-5E/F战斗机,1973-1986年台湾组装248架,将来装备90架。飞行时间多在3000小时以上,接近甚至超出飞机安全寿命终点,当前只有约80架能飞。因飞机过于陈旧危险,台湾军方要求该机种“无必要时不超音速飞行、不做大G动作”。

        台湾组装IDF战斗机,1989年5月28日首飞,1995年1月1日服役,原计划装备250架,后削减到130架。近期将交付完成。

        F-16A/B战斗机150架,外加40台备用发动机,共58亿美元,1997-2000年交付,目前有90架。

        法国幻影-2000/5战斗机60架,单价4000万美元,共24亿美元。已经交货。

        此外E-2C鹰眼预警机3架。EC-130电子战飞机1架。1个搜索救援中队,S-70直升机13架。

        运输机中队8个:其中1个中队装备DC-6B运输机1架;2个中队装备C-130H中型运输机16架(订购4架);1个要员专机中队装备“波音727- 100”飞机4架,“比奇”1900小型飞机11架,S-62A直升机1架。空-地导弹:AGM-12“小斗犬”指令式导弹850枚已经报废;AGM- 65A/B“小牛”电视制导导弹200枚,GBU-10B/E及GBU-12B/E激光炸弹。

        空-空导弹:

        麻雀AIM-7F/M200枚;AIM-7M600枚;响尾蛇AIM-9M900枚;法国“米卡”900枚;“魔术2”400枚。

        台湾组装“天剑1”40枚;台湾组装“天剑2”试制40枚;

        20mm炮弹50万发。

        台海军“康定”级护卫舰全长:125m舰宽:15.4m吃水:6.2m满载排水量:3680ton航速:超过46.3km/h(25kt)续航力: 16668km(12kt)12964km(15kt)耐航:50天武器配置包括:4联装雄风二型反舰导弹,3联装MK32反潜鱼雷。

        台湾海军

        总兵力6万人,其中海军陆战队2万人,各种舰艇约600艘,总吨位21万吨。直升机20余架。

        □台湾海军编制与部署

        一军区设在左营;二军区设在马公;三军区设在基隆。共有:驱逐舰队2个,巡防舰队2个,两栖舰队1个,潜舰战队1个,水雷舰队1个,扫布雷队1个,勤务舰队1个,海蛟导弹艇大队1个,反潜直升机大队1个,另有海蜂雄风岸-舰飞弹大队1个。

        海军陆战队:陆战旅及守备旅数个,两栖大队,两栖侦搜大队。

        基地:左营、马公、基隆、高雄、花莲、苏澳、台中。

        基隆基地:131巡防舰队,拉法叶级舰。

        左营基地:124驱逐舰队成功级(佩里级)舰,192水雷舰队、登陆舰队、勤务舰队、潜艇战队、导弹快艇大队:

        马公基地:146驱逐舰队

        苏澳中正基地:168巡防舰队“济阳级”(诺克斯级)舰6艘,将来还有1-2艘“成功级”(佩里级)舰,一些“拉法叶”级舰和“阳”字号舰,“海鸥级”导弹快艇。30多艘主要水面作战舰包括:

        “光华1号”“成功级”(佩里级)巡防舰,现役7艘,共8艘,排水量4100吨。

        “光华2号”“康定级”(拉法叶级)巡防舰现役6艘,排水量3680吨

        租借的“诺克斯级”(济阳级)巡防舰6艘。排水量4260吨。

        21艘“阳”字号驱逐舰,1942-1945年下水,将来保留16-7艘。基林Ⅰ/Ⅱ级7/7艘排水量3500吨。

        佛列彻级”4艘退役排水量3050吨1942年建造。

        护航炮舰:

        “山字号”护航炮舰6艘,排水量2000吨,退役,1944年建造。

        “海鸦级”3艘,排水量890吨,退役,1942年服役,“锦江级”巡逻舰11艘,排水量600吨。

        潜艇:“海龙级”潜艇2艘,排水量2350/2559吨,航速12/20节。续航力10000海里/9节。特点:鱼雷反舰能力差,破损抗沉力为0,艇员安全无保障。“海狮级”潜艇2艘,1945年下水,严重老化丧失航行与战斗能力。

        导弹快艇55艘:其中50吨“海鸥级”53艘,1980年建造。240吨“龙江级”2艘,1976年建造,1978-1982年服役。

        扫/猎雷舰:“进取级”扫雷舰4艘,排水量780吨;德国“MWW50”猎雷舰4艘,排水量530吨。

        登陆舰:大型船坞登陆舰2艘,排水量9375-8700吨。

        “中字号”坦克登陆舰13艘,排水量3640吨1943-1945年服役。

        “美字号”中型登陆舰4艘,排水量912吨1945年服役。

        “新港级”登陆舰2艘排水量8450吨1970年服役,租金260万美元;通用登陆艇22艘,排水量300吨,1945-1955年服役;机械化登陆艇260艘,排水量57吨,1955年服役;人员登陆艇120艘。

        海军飞机:S-2T反潜机20架;S-70C反潜直升机9架;500MD反潜直升机10架。

        导弹:“鱼叉”反舰导弹35枚,射程110公里;“雄风1”反舰导弹400枚,射程36公里;“雄风2”反舰导弹106枚,射程80公里;“标准1”防空导弹200枚,射程46公里;“MIM-72海懈树”防空导弹120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