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再谈台海的登陆作战 -- 晨枫

共:💬240 🌺8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再谈台海的登陆作战

登陆作战号称是最复杂、最惨烈的作战方式,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对于登陆和抗登陆的双方都是国运攸关、必须全力一搏的事,台海作战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台海不幸开战,解放军将作为登陆的一方,台军将作为抗登陆的一方,这一点应该没有疑义。作为登陆的一方,解放军必须考虑压得住、装得上、运得过、登得上、站得稳、冲得出的问题。

压得住是指登陆作战前和登陆作战期间对台军防御力量的火力压制。这些问题坊间已经谈得很多了,这里不再重复。在解放军的武器装备面貌没有突破性的改变之前,这基本上是一个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的问题。装得上指要有足够的上船点和集结区,对于大小港口和海滩众多的东南沿海来说,这不是大问题。东南沿海发达的公路、铁路网络也将为快速集结兵力和装船提供方便。运得过指具有足够的运输工具,可以在给定的时间内,将一定规模的登陆部队运过海峡。在征用大量民船补充后,这也不是问题。航渡期间的防空反潜反导是一个问题,这些坊间也已经谈得很多,不重复了。问题是如何用这些船只把登陆部队尽快地送上岸去,这就是登得上的问题了。

对于解放军来说,台海登陆作战中最大的战术问题应该就是登得上了。后续增援和补给当然也是很大的问题,但在登上去之后,和前述的压得住、装得上、运得过问题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只要能在短时间内把较大规模的部队登上去,台海登陆作战就有戏,但专业登陆舰艇不足可以使登得上变成一个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即使专业登陆舰艇的数量足够,仍然有适于登陆的滩岸拥挤,难以快速上陆的问题,需要开辟新的上陆方式,加速上陆过程,同时避开台军的防守重点。毕竟适于登陆的海滩人人都能看见,解放军动这些海滩的脑筋,台军自然也会重点防守。简单地靠登陆艇在重点设防的滩岸冲滩,可能会像诺曼底的奥马哈海滩一样,造成重大伤亡。从大船上放下冲锋舟可以加速冲滩的过程,但无防护的步兵同样容易受到防御火力的严重杀伤。空降、机降具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可以不受滩岸的限制,甚至不受潮汐的限制,但解放军没有足够数量的运输机和直升机,空降和机降部队也缺乏足够的重装备,难以充当登陆作战的主力。气垫船和地效飞行器受滩岸的限制也较小,但解放军也没有足够数量的气垫船和地效飞行器。

空降、机降、气垫船、地效飞行器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腾空,换句话说,海岸到水面的平滑过渡不再是登陆的一个要求。如果可以找到一个腾空但易于由现有常规手段大量实施的登陆方式,那可供登陆的地段就大大增加,即有利于解放军选择更有利的切入点,也有利于避开台军的重点防守。在运输机、直升机、气垫船、地效飞行器的数量没有大幅度增加之前,如何实现“腾空登陆”呢?

在二战时期,伞兵作战的理论和实战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伞降具有使用灵活的特点,至今仍然是空降作战的基本方式。但伞降有两个大问题,一是散布面积大,落地时建制被打乱,落地后收拢需要时间;二是难以伞降重型装备。俄罗斯具有伞降伞兵战斗车的技术,但这个技术难度很大,在实战中使用的成功率还难说。德国伞兵之父斯图登特将军在研究了伞降的问题后,提出用滑翔机实现机降,班排级作战飞队可以成建制地落地,成建制地投入战斗,甚至可以携载轻型车辆和火炮。直升机机降作战具有滑翔机机降作战的一切优点,同时避免了滑翔机有去无回和占用牵引机的缺点。但在直升机数量不足的时候,重新考虑滑翔机的思路,未必不是一个解决上陆速度的办法。

采用运输机或者轰炸机牵引的常规滑翔机当然是一个办法,牵引机甚至可以用民用飞机,这是民用飞机参加第一波战斗的一个现实途径。但滑翔机也可以用水面高速船只拖弋起飞,具有水滑橇的滑翔机在起飞后,可以抛掉水滑橇,减小空中阻力。空气阻力大大低于水阻力,拖弋在空中的滑翔机比拖弋在水中的驳船要省力得多,水面高速舰艇可以因此而保持相当高的速度,加速了航渡和上陆的过程,同时避免了对海滩或港口的依赖,只要岸上有不大的一片平地就可以。在接近到离岸一定距离的时候,释放滑翔机,舰艇调头返航,既减少了舰艇在敌火下的暴露时间,也腾出了宝贵的登陆地段,有利于后续部队高速上陆。如果可能,舰艇可以在不挡路的情况下,逗留在附近,用舰炮支援岸上的作战。技术高超的滑翔机飞行员甚至可以把滑翔机降落在不太大的平顶建筑上,像二战时德军滑翔机在比利时Eban-Emael堡垒的平顶上突击机降一样。如果需要,可以在滑翔机上加装缓燃火箭助推器,用于紧急机动,或者增加滑翔距离。在这个思路上外推,甚至可以考虑在水面拖带的具有浮渡能力的装甲车辆上加装火箭助推器和滑翔套件,在上陆前用火箭助推腾空,超越滩岸的自然或人工障碍,快速上陆。对于单兵来说,也可以借助高速炮艇拖弋的水滑橇加滑翔伞超越滩岸障碍,以班排分队为单位,像“一串蟹”一样集体拖弋升空,大大增加上陆速度,并保持建制的完整。解放军大量的陈旧护卫艇、鱼雷艇、导弹艇完全可以担此重任,甚至民用高速快艇也可以用。由于上陆点的选择大大增加,在不设防或只有轻微防御的滩岸上陆而减少上陆伤亡是完全可能的。极端一点,甚至可以用老式潜艇运载步兵,以通气管状态高速航渡,然后在水面上释放步兵,再回到通气管状态下拖弋升空,使常规的空中和陆上的抗登陆手段难以拦截,用以在航渡风险大而岸上守备薄弱的地点上陆。

一旦上陆成功,部队要迅速组织防御,建立稳固的登陆场,迎接后援;并积极进攻,在台军还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之前打出去,割裂和打乱台军的防御部署,打破台军的作战节奏,争取在运动中歼敌,和在运动中夺取战略要地,这就是站得稳、冲得出的问题了。只要第一波能顺利上陆,后援及时、有力,这些都是不言自明的一般战术问题,不用多说。

登陆部队的第一波一般都是轻装部队,台海应该也不例外。考虑到台湾岛地形拥挤的具体情况,重装甲力量的强大突击力对于坚固设防地域的进攻依然是必要的,但总体来说,兵力机动的迫切性或许不及火力机动的迫切性,适当部署远射程、大口径的重炮或许会取得更大的效果,可以有效地压制台军炮火和反突击,也可以有效地破坏台军后方基地和交通枢纽,包括左近的机场、港口、桥梁、公路。可能的话,将超远程火箭炮和甚至远程防空导弹也尽量前出部署,达到以地制空。

除了登陆作战的具体的技术战术问题,时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登陆的时机大体有两个选择:

1、在长时间、大规模的消耗性攻击后,按部就班地登陆。优点是台军的防御体系和有生力量已经遭到严重杀伤,作战阻力大大减小;缺点是失去了突然性,要是台军基本防御力量并没有在消耗性攻击中遭到严重损失,台军的作战意志和防御体系将稳定下来,登陆容易打成烂仗。

2、在短时间的突发性攻击后,乘台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大举登陆。优点是攻其不备,最大限度地利用突然性和震撼效果,在台军还没有组织起有效防御前就打垮防御体系和作战意志;缺点是万一震撼没有得到足够得效果,台军迅速反应过来,未受太大损失的台军可能很快就抑制住解放军初期的战术胜利,可能使登陆打成烂仗。

采用哪一种时机取决于对海空态势、登陆和后援能力的评估。如果解放军占有极大的海空优势,连美日介入都足以对付,那按部就班地长时间、大规模地消耗性攻击是能够极大地削弱台军的防御体系和作战意志的,那时登陆是水到渠成。更有甚者,如果解放军的海空优势在美日介入的情况下都足以长期保持对台湾的高强度打击而不只是零打碎敲,那“打而不登”都可以实现武力统一台湾的目的。然而,除非我们对解放军的海空能力的理解出了极大的偏差,解放军应该还没有形成这样级别的优势。要是解放军的大规模海空攻击不能持久,或者“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那弄得不好,最好的结局或许就是惨胜。最坏的结局是解放军的海空攻击力量在美日台的联合反击下力竭而衰,登陆作战被迫流产。这不但是军事上的一个重大挫折,在政治上的代价可能也是难以忍受的。

关键词(Tags): #纸上谈兵#台湾台湾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