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民族·大国·兼贺新春 -- 浮云

共:💬90 🌺37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奇怪啊

          大国,首先是国民的强大心理

          这跟我们一定要去亲善一个为美国人打仗的“前”中国人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成为浮云兄的“大国”就是要去救助那些与我们无甚认同感的人,那起码在现阶段,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当这种大国?

          你说说看,为什么我们有了“强大心理”就非得要去救助一些与我们没有共同的认同感的人?相反,即便是一个非洲黑人,跟中国人成了朋友,有难时,说一句“兄弟,拉一把”,我们去救助,难道就不是“强大心理”;或者一个学习中国文化,皈依我们中国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并主动与我们这个社会相融的非洲黑人(河里有人写过这样的人,特举例而已;不是盯着黑兄弟不放),说句心里话,我觉得我和他之间很有认同感啊。

          所以,首先问题是,“有强大心理”为什么一定要去救助那些与我们之间没有认同感的人,例如那些不仅仅改了国籍,而且还不关心除了自己切身利益之外的事情,譬如他所住的社区卫生、交通等,而且还居然奇怪别人为什么都关心一些“与自身不怎么相关的事情”。说老实话,我不太明白我们之间相互的认同感从何而来。仅仅是因为我们曾经都是汉人?汉人是个什么概念?我说不好,但起码不是“犹太人”这种血统概念吧。我祖上还是鲜卑人呢,我如今也认同自己是汉人汉文化。

          如果论出身,那朝鲜人...我们岂不是也应当与朝鲜人有认同感?我想浮云兄你也不接受这一点吧?那英国人是否应该不与德国人开战?

          没有单方面的,无缘无故的认同感。我身边的东南亚朋友,他们其实私下都有汉字的名姓,但如果问起是否Chinese,肯定说不是,而一定坚持说自己是泰国人,或者说是马来西亚人;澄清说这个Chinese不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国人,依然说自己不是,说自己是泰国人、马来西亚人。作为泰国人或者马来西亚人,他们是我很好的朋友,我自然不会以中国人或者华人的认同感去要求他们,但同样也无法与他们之间产生认同感。

          “强大的心理”不必然产生我们对所有的人都具有“认同感”,认同感是有条件的,是必须具备具有共同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建立在涉及广义的相应群体利益之上的价值观。如果在这些方面,无法寻求共同点,那我们何来的“认同感”,我的强大,或者他的强大,又有何相干呢?

          我就不明白了,既然“冲动、自卑、狭隘与淡定、自信、包容完全对立”,显然,浮云说的是“冲动、自卑、狭隘”是不好的,这些理想化的词汇谁都接受。但是,为什么我们淡定了,自信了,包容了,就一定要去救助那些与我们没有认同感的直立人类?

          不去救助那些与我们没有认同感的人,就一定没有“淡定、自信、包容”了?

          好,浮云兄不谈认同感,谈那些为获得他国国籍的人的死与我们的关系。于法,那是政府之间的事情,看来对方父母也不希望中国政府追究他儿子私自参与他国军队的行为;或者换成印尼,于法,估计东盟也不乐意中国政府开着军舰去接一群持他们护照的公民。浮云兄谈的是“于情”,对,于情。

          谈于情,又怎能绕开认同感呢?说句刻薄点的话,我不觉得在现阶段条件下,中国政府花钱去救助一个为了得到美国国籍而战死在伊拉克的中国人是一件多么值得“强大心理”的事情,起码我替数以万计生活困难的国内居民,以及要打工而辍学的孩子表示:我们不需要浮云兄所谓的这种“强大心理”,用本来稀缺的、可以花在那些对我们有认同感的人民身上的钱,花在那些对这个国家没有任何认同感的人身上。这种认同感,还有“强大感”,起码他们是不需要的,我也不需要。

          再概括一下,浮云兄说了“大国,首先是国民的强大心理”,但是他没有说,为什么有强大心理就必须去救助一些与我们没有认同感的人。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大国心理”干什么?

          说句好笑的,我还是首先希望中国人均的生活水平,以及那些与我们有共同的认同感的华人,能够都到达日本那样的生活水准再说,虽然浮云兄定义了日本是一个小气的国家。

          • 家园 有点意思。

            这跟我们一定要去亲善一个为美国人打仗的“前”中国人有什么关系?

            本以为,只要是中国人,中国政府就会关照,不管此人是正常人还是一罪犯。如果政府对一个国民的关照取决于该国民的思想和行为的选择,俺倒是觉得“认同感”这个说法,没有说“价值观”更清楚,也没有说“理想”更明确一些。

            你说说看,为什么我们有了“强大心理”就非得要去救助一些与我们没有共同的认同感的人?相反,即便是一个非洲黑人,跟中国人成了朋友,有难时,说一句“兄弟,拉一把”,我们去救助,难道就不是“强大心理”;或者一个学习中国文化,皈依我们中国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并主动与我们这个社会相融的非洲黑人(河里有人写过这样的人,特举例而已;不是盯着黑兄弟不放),说句心里话,我觉得我和他之间很有认同感啊。

            从个人角度看,交朋友就该这样。从群体角度看,特别是文化群体角度看,这种“认同感”身后有一个“国际主义”的影子伴随着。俺是即熟悉,又陌生。

          • 家园 碎片兄,慢慢聊。

            我们一个个事俱体说。

            为美国人打仗的“前”中国人有什么关系
            他为美国人打仗,就是是前中国人吗?中国人还分前后?入了美国籍,不是中国籍,但他依然是中国人或华人。

            以我的经验,国籍转换与民族认同,没有逻辑关系。

            救助那些与我们无甚认同感的人
            从国家的角度讲,救助国民及有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异国籍同胞,是责任与义务。俄罗斯曾经六次(或七次?)出兵塞尔维亚就是证明。从个体角度讲,一个人的民族属性不是由他本人的认同感决定的。光复后,川岛芳子的民族属性由法庭确定为中国。从我本人的立场上说,我没有资认定他人的民族认同,我绝不会主观判断谁是或不是中国人——这个有现实经历的。我遇到不止一个越南人或越挝人,平静的说:“我爷爷是中国人。”

            具体到我们谈论的缘起,我的观点很简单:2006年,中国政府撤侨,不问这个人来自港澳台还是大陆,不问这个人的国籍和政治取向、宗教信仰,只要站到五星红旗下,接受中国使领馆的帮助,就上飞机走人,这是中国正在成为大国的一个重要标志。

            • 家园 这句话很有趣

              我遇到不止一个越南人或越挝人,平静的说:“我爷爷是中国人。”

              这句话很有趣。当一个越南华裔在加拿大对你说,他是越南人,然后很平静地说,“我爷爷是中国人”,你会怎么办?认同还是不认同?

              • 家园 认同是双向的

                那个说我爷爷是中国人的,她本人从文化到民族一直到法律,都是货真价实越南人。当然,她不排斥中国人,因为有一个中国爷爷,她对中国多一分亲近。请注意她的表述方式:我爷爷是中国人。

                我另外还有一个同事,叫肯,越南华裔,父母都是从中国搬到越南的。肯四岁到的加拿大,今年二十岁,他是什么出身根本不必细问。那种用黄金买船位的经历,难以回首。

                肯会讲英语和越语,稍会讲广东话,不识中文,不通国语(或普通话)。他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喜欢和中国人在一起,很自然的勾肩搭背——他和别的同事从来不这样。

                那个越南女孩子是越南人,但肯是中国人。

                • 家园 你的言词背后隐藏着:一个华裔可以不是中国人。

                  那个越南女孩子是越南人,但肯是中国人。

                  • 家园 这事儿挺复杂

                    先确定一下,我们两个这里讨论的,是民族意义上的中国人或华人(华裔)。

                    那个越南女孩子,坦然说我爷爷是中国人,暗指是她的家族里,除了这个爷爷以外,都不是从中国来的,而奶奶肯定不是,爸爸当然有一半中国血统,但妈妈应该也不是。而她从小在越南长大,不属于华人社区,没有学习中国文化,所以她认同自己是越南人,应无异议。就是说,她不能算华裔。

                    这里有个民族融合过程。就像这个越南女孩子从血统到文化归化成越南人一样,中国的犹太族、满族等民族,也是这样融合消失了。有时,人为挽救可以成功,比如近年对满族的保护和强化,但有时是失败的,比如1920年代犹太民族似图恢复中国犹太人属性、帮助其后裔重学希伯莱语。中国犹太人,最终融合在汉族和回族中。

                    这里没有道德评价,民族融合是社会历史的正常发展趋势。

                    • 家园 其实没什么复杂的

                      从国籍上讲,持中国护照和身份证的就是中国人

                      从文化上讲,如果你对一个人说“你不是中国人(非我族类)”,那人认为你在骂他,他就是中国人

                      从法律上讲中国政府有义务帮助拥有中国国籍的公民,无论他在文化上是不是中国人。

                      从道德上讲中国政府应该尽一切可能去帮助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人。

                      • 家园 正如兄所说,完全可以不复杂

                        但现在有不少人,孜孜以求于,以政治态度、文化选择、国籍变化甚至民族背景,来划分队伍。

                        这些哥们初衷很好,他们在尽心尽力维护中国人这三个字从政治到道德、从文化到心理的纯洁。但他们不清楚,这种站队充满了排他性。而一个强盛的民族,基本特点就是包容。以自定标准为普世标准,是讲不通的。

                    • 家园 可不可以这样分?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国家和政府是代表,每个个体有选择的机会。血缘是每个个体从生到死都不能改变的,每个个体是没有选择机会的。

                      如果讲血缘,那就是如何把根留住的问题。如果讲国家和政府,那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 家园 个体的选择,有时是自由的,有时也是非自由的

                        这个民族和国家,不是想不认就不行的。川岛芳子就是个例子。最近新疆审的那个骗张加拿大护照防身的疆独分子也是一例。

                        俺的倾向是,尽量宽容客观,比如这个爷爷是中国人的越南女孩子,互相尊重就好,不一定非得强拉人家是中国人。那个为美国人打仗,一心要入美国籍的中国青年,同样尊重他选择国籍的权利,不指责他中国皮外国心。

                        随着交流和发展,血缘会越来越复杂,文化体现出多样性,民族认同有强弱,宗教信仰五花八门,政治立场各自不同甚至多变。而一个大国以及大国的国民,对此应有胸怀包容。

                        比如对那个李登辉,我本人持这样一种立场:他虽然强调自己二十岁之前是日本人,对日本文化也更亲近一些,但他毕竟是李火德公传人,我还是视他为同胞手足。

                        李登辉撒谎,多变,言行不一。想想也挺痛苦的,一个八十几岁的人,因为有一定政治诉求,不得不委屈从权,从来不知道痛快说出心里话是什么滋味。这么大岁数,出来混,只能说还是为政治理想了,毕竟他不缺私房钱,也不是罩着儿女。

                        • 家园 民族和国家能放在一起讲吗?

                          在单民族国家里,你可以把民族和国家放在一起讲。在中国,有官方讲,56个民族是一家(国家)。这意味着,民族不可能是整个国家。如果非要讲民族和国家,你似乎在用小团体“强治性”地覆盖或“代表”大团体,有种族主义嫌疑

                          在美国,你甚至说不清楚民族的数量。

                          如果你想讲国家,人民这个词还是可以用的。如果你想讲民族,国家这个词不太好用。你说大清国是哪个民族的?

                          • 家园 国家概念有个演变过程

                            二战以后,民族国家兴起,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公开趋势。与这一趋势配合,一方面国家向民族国家方向发展,最新的例子是苏联分裂成多个民族国家。另一方面,是一些新的民族形成。比如美国,美国人(美利坚民族)已经是一个清晰的概念,美国也以融炉文化自豪。河里美国河友甚多,可以请他们讲切身体会。再如中国,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绝不是说说玩的,我本人就是大中华民族观。

                            当然也有一些不太相同的例子,比如加拿大强调多元文化,鼓励拼图板式的民族结构,突出“加拿大人”概念下的多民族共存。这里也有另一种强调自身的意图,因为这种拼图板,明显区别邻国美国的融炉式而来,强调美加区别无所不在,正是加拿大民族国家的体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