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报告文学】中虎步兵之印缘(1) -- 齐若散

共:💬206 🌺27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 报告文学】中虎步兵之印缘(1)

    谨以此帖作为中虎步兵生日(6月26日)寿礼,并祝生日快乐!

    七零年六月二十六日凌晨五时左右,浙江湖州某部队98医院妇产科一近七斤重的男婴呱呱坠地了。这个日子好记,据小孩的舅舅讲,这个日子很有纪念意义,前些年毛主席发表过什么指示,是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这小孩长大毕业参加工作后,就到医疗战线工作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别看他年纪小,哭声却不小,而且极有感染力,这不,只要他一开始哭,婴儿房里的其他小孩都跟着哭起来,此起彼伏,一时间竟像蛙鼓齐鸣一样。某晚值夜班的护士不知究竟,慌里慌张赶来,又摒声禁气地观察良久,方知是谁在领头大合唱。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号召力,护士好奇地查看了婴儿床头的名牌,于是知道,这个出众的婴儿已经有名字了,叫“晓晨”。这名字取得够快的,虽然有些婴儿在出生之前就有名字了,但那是因为其父母早就开始请人或者自己查字典的取名,而这位显然不同,“晓晨”喻示着他是凌晨出生的,而出生之前是不会预料到他将于何时降临,所以说他的名字是即兴取的,而这即兴之作却不俗气,相反,还透出一些朝气。

    待天亮见到晓晨的父亲后,便知为啥这孩子的名字取得这么迅速了,因为孩子的父亲看起来就是一个十分干脆、爽快的人。其实,孩子的父亲并不是北方人,而是南京人士,但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将其磨练得果敢、干练。虽然已经转业了,但军人的气质依然显露,那挺拔的身材,那稳健的步伐,无一不放射出令人肃然起敬的气势。当然,这是在医院,这是在妇幼科,他威严的脸上还是露出慈祥的笑容。待听完护士关于晓晨领唱的事迹后,他连忙为小儿带头吵了护士的休息而道歉,而眉宇间却是掩饰不住的自豪笑意。

    事后,晓晨的父亲把这当作趣事讲给还在病房里恢复的晓晨母亲听,晓晨母亲虽然脸上还留着产后疲惫的倦容,但眼角却是挂满了幸福的笑容。于是,父母一商量,就给晓晨取了个小名叫“步兵”。

    男孩本来就爱打打杀杀的游戏,少年的步兵又是更胜一筹。他早已不满足拿着泥巴手枪或者树枝大刀来进行战争的游戏,而是直接动手整大动静的。他最喜欢的一个游戏就是在沙堆里挖“陷人坑”。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一连挖三四个口小肚子大的坑,上边用树枝树叶纸片盖沙伪装好,能让他人连连中招。如果中招的是小孩的话,他们就涌到坑边讥笑一番,但如果是大人的话,一个个赶紧溜之大吉。溜得快,不如别人的眼光快啊,所以,隔三差五的总有一些小孩的家长被投诉,于是少不了“竹笋炒肉”慰问一番,小步兵自然也不能幸免。

    确实不枉小名为“步兵”啊,成人后的晓晨居然还不时有步兵的壮举。就拿2004年来说吧,在他生日那天下班回家准备吃父亲亲手做的长寿面时,听到窗外传来恼人的噪音,一问才知道,是附近某单位在用3驾动力滑翔伞做广告,这几架动力滑翔伞在天上不停地兜圈子,吵得附近的居民连午睡都不得安宁。

    步兵于是想用什么招教训他们一下,突然记起前几天整理东西时发现前年春节准备的二踢脚没放,这下可以派上用场了!念头甫起,马上进房翻腾出来,不一会便乐呵呵地抱着十几个二踢脚下楼了,再从车库角落里翻出以前玩的“小炮”(一截1.5寸自来水管加工成的,长12CM,一端电焊封死的,下边还有一截细管10CM加一个 8CM直径的铁饼,可置地也可手持,为了点火方便,特地在水管距底端5CM处挖了一1.8CM的口子)。武器备齐后,赶紧出去选好场地,就等滑翔伞过来了。

    第一炮试射后及时调整了坐标,再以后的几发二踢地空炮弹竟不离那三架滑翔伞左右,吓得他们赶紧爬高转开去,再也不敢滑翔过来了。而此时的步兵也就班师回朝,乐滋滋地享受他的生日长寿面去了。

    步兵的这次步兵打空军行动一时间竟传遍了街头巷尾,连第二天当地的报纸上都有报道。步兵妻子当天晚上下班回来时还把这当趣事讲给步兵听呢,全然不知自己的老公就是当事人。

    要说晓晨是个调皮的小孩,也不全是,因为他不是那种没有技术含量的调皮,而是肯动脑筋的一种。玩归玩,但只要在家里,他还是能静下心来看书的,书看多了,“掉书袋”的话就不免偶尔露峥嵘。

    还是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要求大家写作文,描写夏天的景象,一般的同学最多也就会写“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唱歌”之类的,而晓晨不同,他写的是“知了在树上唱着情歌,赤裸裸的天空一丝不挂”。按现在的话说,他是太有才了,可那时候不同啊,稍微小资一点的用词就会被扣上“黄色”、“流氓”的帽子。这不,老师亲自家访来了。听了老师的血泪控诉,又看到确凿的证据,晓晨的爸爸这次赏给他的不再是简单的“竹笋炒肉”,而是皮带炒肉了,一根武装带打得快要断掉。

    这次深刻的教训促使晓晨的性格出现巨大转变,自那以后,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消磨。那个时候还没有游戏机,在家里唯一有意义又好打发时间的事就是看书。对书,晓晨是来者不拒,也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晓晨爱上了字画,爱上了治印。

    准确地讲,从1985年开始,晓晨与印结下了不解之缘。

    (待续)

    关键词(Tags): #报告文学#中虎步兵#生日#印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送花不糊涂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来学习的后辈献花
    • 家园 好印好文,连看三遍!!!

      逐一花过

      虎步兄看俺那仨字咋安排妥贴哩?

    • 家园 【原创 报告文学】中虎步兵之印缘(6)(完)

      尽管每枚印的每个字展开都是一个个故事,但本文不准备再一一列举了,这里仅以虎步为“齐若散”治印为例简述一下他整个治印过程。

      自答应为齐若散治印后,虽然有近两年的时间没有拿出成果来,但虎步心里总在琢磨这件事。如果齐若散急着要用,他会用小篆或汉印类文字,规规矩矩地刻好,不过平淡无奇。见事主表示不着急,他也就按自己的大致思路来策划了,把精力花在构思章法上,因为章法不好,全印失败,再怎么弥补也改不好了。正因如此,虎步前后共写过二十多稿,不过都推翻了,搁置了几回,都是拿起又放下。

      让虎步这么难以定夺的原因是:篆字“齐”的上部就是三个斜方格,无论变化多端(圆、方、菱形和三角),都是上部三个独立的色环;篆字“若”上的草头,两个相同的图案,下边的“右”变化很少(变形也有规矩的,不可臆造);篆字“散”基本没有多大变化,平淡无奇。三个字放在一起,让他看了就头疼,太难处理了。

      真是人从书里乖啊,虎步最后终于带着问题在书里找到答案。今年3月中旬时候,虎步从书架上翻出一本古籀资料,见《散氏盘》中“若”字和“散”字古朴中透出奇趣,故选取大篆文字写下数稿,完后觉得其中一稿颇为有趣,遂决定用它了。

      “散氏盘”是西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850年前后所铸造,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之一,曾轰动一时。下面第一图就是散氏盘实物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第二图是它底部铸有铭文的拓样,铭文全部共有357个字,而其中“若”字和“散”字(黄色框起部分)加起来竟出现11次之多,不能不说这么远古的东东确实与齐若散有缘。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散氏盘的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字迹草率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它开了“草篆”之先河。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既然印稿确定了,雕刻就不是难事了。晚饭过后,虎步快速地洗完了锅碗瓢盆,在门口抽完一支烟后就赶紧钻进自己的工作室开工。

      虎步先找出一方满意的印石,然后用粗、细、细三张水砂纸研磨起来:印石持平,先在粗砂纸上作圆周或8字运动,6圈后印石转一面继续,几面转完,基本已经磨平。再用细砂纸如是操作一番,最后才用磨秃的600号细砂纸抛光,至此,印石准备工作完毕。虎步平时都差不多这样个过程,不过这次在把几面都磨好后,很慎重地将印面立在玻璃上,用手指按着顶端朝八个方向轻轻推动,没发现有哪怕是轻微的晃动现象,这才开始下一个工序,将印稿搬到印石上去。

      虎步在家时用毛笔写稿,外出就用水笔画稿。开始学治印时,虎步采用的是水印上石方法,也就是十几年前,他先将印稿用笔写在纸上后(此时是正字),然后将着墨的一面覆在印石上,在其底部用蘸湿的手巾将其润湿再用干纸巾轻轻按遍,片刻之后将印稿揭下,纸上的字就染到印石上了(此时的字是反的),等刻好盖印时,所看到的就又是正字了;再后来,虎步就直接在石上写字了,不过,起初是对着镜子写,每勾勒好一笔一划,都对着镜子检查一下是否满意(在印石上的是反字,在镜子就正过来了);现在的很多时候虎步都不用镜子,直接在印石上写印稿,更有时不用墨笔,而是直接用刀开始刻起来。

      印稿已经上石,接下来就是动刀了。晓晨有三把刻刀,一把刀是朋友听说他重操旧业时特地赠送的,合金刀,异常锋利。另两把是自制的,自己亲手扎的刀绳虽然不那么漂亮,但用起来十分顺手。这两把中的一把大的仿昌硕刀,刃长9MM;小的刃长7MM,开刃角度,小刻工细印及边款用。

      看了看印稿,又看了看刻刀,稍许的权衡后,虎步拿起了自制的仿昌硕刀,然后调整了一下台灯位置,用左手扶了扶眼镜便坐下开始动刀了。

      虎步的捉刀方式与写字执笔方式相同,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相对,撮住刀干,以无名指抵住中指,小指抵住无名指,自内向前刻。无名指在刻制时紧贴印石边缘,使力量容易由拇、食、中三指贯注于刀锋。而小指则在每一笔划刻好后将石粉扫于已刻的空隙间,这样,印面上始终保持字迹黑白分明。

      由于终于可以为齐若散开刻的原因,不经意间在刚开始刻时使劲猛了点,竟然觉得食指的指甲盖和肉有分离的感觉,很疼,和初学时或者长久不操刀时的感觉差不多。不过,虎步很快就又恢复了镇定,刻得越来越顺,行云流水一般,约20分钟时间就刻好了。虎步拿着刻好的印稍稍眯起眼睛瞅了一阵,左看右看都感觉不错,尔后郑重地拿到小镜子前对着看,也很满意,遂轻轻地舒了口气,嘴角露出不易察觉的笑容。

      印已刻好,下来就是留印了。想到齐若散平时的为人,再根据印面风格,虎步决定用仿古印泥,将齐若散亦庄亦谐的特征表现出来,于是打开那盒褐色印泥,小心地将刚治好的印压了上去,轻轻晃动让印面沾上的印泥更充分些,再拿起盖在早就铺在平整厚书上的一张专用纸上。右手拇、食、中指稳稳捉住印石,用食指根部顶着印石上端,左手再搭在右手上,片刻才松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检查留印效果时,相当满意。

      虎步满意地笑了笑,拿过那本变天帐,在齐若散名字后面又盖上一印,以示该帐一笔勾销。虎步高兴时总喜欢抽支烟放松一下,这时也习惯性地叼起一支香烟来,还没点燃,就看到在旁边做功课的女儿盯着自己,只好将烟从嘴里拿出,放到鼻下贪婪地嗅了几下,才恋恋不舍地放到桌子上。

      虎步左手摘下眼镜,右手在上鼻梁处轻轻揉了揉缓解稍微有点涩的眼睛,再移到脖子后面捏了捏风池穴,直到感觉脖子不再酸才停手。然后将给齐若散刻的以及近几天做好的印都上传到西西河图床,并集中发了一帖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行家看了此印,并不急着给与评论,而是对着它静气凝神一分钟,直到感觉到它线条之优美,神态之传神,这才不急不忙地给出评论:用笔凝炼和沉健,大气磅礴,把书法中的“巧”与“拙”、经验与激情以及人物性格结合得天衣无缝,极有个性,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好印。

      齐若散知道得晚,紧赶慢赶一来就扎进看热闹的一堆人里了,对此印的第一感觉也自然而然地门外得很:那“齐”字看着就像一铁锚,曲里拐弯又折又挠;“若”字看着总是在笑,几颗金牙争辉闪耀;“散”字就像玩杂耍,手拿簸箕还扭头转腰。

      (完)

      关键词(Tags): #报告文学#中虎步兵#生日#印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