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生物圈三号 -- 骨头龙

共:💬120 🌺48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生物圈三号之四 异生物入侵

      上回说到伪生物圈怎么省事,这回来说一说遇到的几次危机。

      前面说的水蜗牛就是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之一。不过蜗牛算是好控制的,只要对买来的水草认真检查,特别注意一下蜗牛卵,一种透明的果冻样的东西,一般附着在叶子背面什么的,就可以避免他们的入侵。

      另一种入侵过骨头家鱼缸的是DUCKWEED。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只有芝麻那么大,有一到两片叶子和一条小小的根。一般也是混在买来的水草中带进来的,只要对刚买来的水草自己检查和清洗,特别是根部,也不难把他们拒之门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旦他们在鱼缸里安下家,哼哼,想再把他们清理出去就没那么容易了。一开始你可能想的简单,一个爬得慢,一个飘在水面,我捞,我捞,我捞捞捞。但是只要你的鱼缸大于20加仑,结果只有一个词:frustrating。

      像蜗牛和DUCKWEED这种都是只要检验好,不让他们进来就没事,真正厉害的是那种连进来你都管不了的,那就是青苔。其实青苔是很多种水藻什么的泛称。这些小东西无处不在,可能附着在水草上,也可能附着在其他一些生物身上,甚至从空气中漂浮过来,然后兴高采烈地在你的鱼缸里安了家。因为你为你的水草们准备的一切条件:光照、养料和二氧化碳也都是这些小东西们喜欢的。

      其实青苔也不是没有观赏价值,鱼缸中的沉木或者石头爬满了青苔会变得趣味盎然。但是问题是青苔们不会乖乖地呆在你想让他们待的地方,他们会扩展到任何他们觉得舒适的地方,比如玻璃上。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会用特定的植物,比如JAVA MOSS去创造这种绿绒绒的效果。

      清除青苔是个麻烦事。一般新手第一个反应就是擦,确实宠物店里也都卖擦青苔的刷子,不过这种简单粗暴的行为通常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刷子的摩擦和水流的激荡会使青苔破碎成微小颗粒飘荡到鱼缸的每一个角落,然后更快地成长。按照西方的简单逻辑下一步就是下药了,骨头对这种动不动就下药的行为嗤之以鼻,我又不是米军。一个良好的生物圈要靠自然调节,调节的一种方法就是找什么东西去吃了它。吃青苔的生物有很多,黑玛丽,来自中国的ALGAE EATER,最有效率的自然是清道夫了。不同于其他那青苔当点心的生物,清道夫是拿青苔当正餐吃的。骨头家的清道夫刚到的时候才两寸长,在隔离检疫期间骨头担心他们饿肚子还专门养了一缸的青苔给他们吃,结果一夜之间被他们吃得干干净净,小肚皮鼓鼓的,可爱的不得了,搬到大鱼缸之后更是连缸底的小石头都翻过来啃一遍。

      清道夫也有清道夫的问题。不少热带鱼爱好者都反应清道夫长大之后会变得不爱吃青苔,改吃鱼食了。解决的办法也不是没有,就是在鱼缸里放入过多的清道夫,比如一个20加仑的鱼缸里4到6条,让他们总吃不饱,就可以延缓他们长大的速度。骨头没有忍心这么做,结果现在最大的清道夫长得超过了20厘米,每次喂食的时候他老先生就有如黑龙一般扑出来,肚皮朝上漂在水面“喝”鱼食,让人哭笑不得。

      最麻烦的是黑丝藻。这种水藻大概长1到3公分,比头发丝还细一些。不仅仅会长在石头沉木这种地方,他们还很喜欢长在水草上。想想你那嫩绿鲜亮的水草上挂满了“胡子”,有多难看。而且这些胡子还会影响水草的健康。最要命的是目前已知的宠物热带鱼中,只有一种会吃黑丝藻,而且这种鱼目前还没有解决人工繁殖问题,只能从原产地捕捞。所以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数量稀少,市面上很多出售的都是用其他鱼冒充的,即便在米国也是如此。

      那么除了擦掉它,药死它和吃了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有。第一是减少光照。水草对较低光照的适应能力要比水藻强,你可以长期降低光照强度,比如关掉一些灯管,或者减少开灯时间,来限制水藻的生长,也可以通过短期大幅度减少光照来饿死他们。

      另外一种可以限制水藻的生物就是受害者水草本身。水草会和水藻抢夺养料和二氧化碳,先决条件是水草要建立种群优势,就是数量足够多。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伪生物圈的建立首先进入的是水草。养熟的自来水中养料和二氧化碳的数量都是很少的,会很快被水草消耗殆尽。然后你加1、2条鱼进去,鱼鱼产生的一点养料和二氧化碳马上又被饥饿的水草们吸收掉,根本不留给青苔和水藻机会。所以一个健康的伪生物圈里鱼鱼的数量是有限的,不仅仅是水中含氧量的问题,而且要让水草对养料的吸收能力大于鱼鱼的排泄能力,这样才能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

      不过要想完全地清除这些青苔和水藻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小东西的顽强出乎人的想象。所以我们所作的只能是尽可能把他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像草地,只要杂草的数量被控制在20到30%以内,我们就可以认为是一块健康的草地。

      说回来骨头还是蛮佩服这些顽强的小生物的,跟那些娇嫩的生物比如大熊猫,要靠人工嘿咻才能苟延残喘相比,他们历经种种人类的屠杀和限制,仍然不屈不挠地坚持着自己的存在和繁衍,他们才是大自然的骄子。骨头仿佛听到所有的蜗牛、DUCKWEED、青苔和水藻们用一个共同的声音庄严宣告:

      We will not go quietly into the night.

      We will not vanish without a fight!

      We're going to live on!

      We're going to survive!

      扯远了,打住,再抗铁牛。

      元宝推荐:爱菊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也买过一个25厘米左右的清道夫

        一天就把鱼缸的青苔全吃没了,然后鱼粪也循环了好几次,然后就开始天天吃鱼食了,但鱼食太大,他又没有牙,根本吃不了多少,后来随着其他鱼的不断减少,就挂了。

      • 家园 我的伪生物圈的问题就是蜗牛

        一不小心让它们混进了革命队伍,现在,每间隔个3天就要抓啊抓啊抓。

        不过其他都还好,2个月没有换过水,就是加点水。

        • 家园 蜗牛可是吃藻的好手

          有了蜗牛就不用担心水草叶面的黑丝藻了,丫就一推土机。不过蜗牛一个就好,两个以上就开始嘿咻下蛋了,嘿嘿嘿。

          • 家园 蜗牛的确就像推土机

            或者说它们像绵羊吧

            越抓数量越多,不抓了也不见更多,它们好像有自己的制约机制。

        • 家园 小丑鱼就吃蜗牛

          就是体形太大,你的鱼缸里要是都是小型鱼就没法了。

          我以前也是跟蜗牛较过劲,心想,看你生得快还是我抓得快。。。。。。后来还是蜗牛生得快。。。

          我怀疑抓蜗牛本身能刺激蜗牛的繁殖,我抓得最勤的时候也是蜗牛最兴旺的时候。后来灰心不抓了,反而数量逐渐减少,一度少得我都以为蜗牛绝种了,然后又慢慢多了起来,现在就这么一直循环着。

      • 家园 写得真好,不花没人性!
    • 家园 植物灯和照明灯有什么区别?

      看到你那个鱼缸灯坏了,我还在想是不是拿个台灯什么的放旁边就可以了。还有一点比较纳闷的是,鱼真需要灯么?

      • 家园 一般都是需要的,讲究也很多

        首先鱼缸中的植物需要足够的光线去做光合作用。但是不建议使用日光,因为日光对于习惯水下较弱光线的植物来说过于强烈,而且会刺激青苔和水藻过量繁殖。一般的白炽灯和日光灯缺乏植物缩需要的特定光线,亮虽然够亮了,但是植物还是不能很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具体选择非常多,色温、频谱什么的,有时还需要针对某种植物的特殊需要,不过一般不是特别发烧的选择全光谱灯或者植物灯就可以了。

        鱼在室内正常光线下也可以活的很好。但是适当的光照才能帮助鱼鱼们展示他们最美丽的色彩。比如霓虹灯鱼,这种鱼本身不能发光,那种闪闪发亮的感觉和艳丽的色彩其实是鱼鳞的反光。

        还有啊,骨头家的植物灯是偏红光的,植物需要是满足了,可是鱼鱼们在这种光线下看起来怪怪的,就需要另外一盏偏冷色的灯去纠正,所以骨头家的鱼缸有两盏灯,一个是给植物提供能量的,一个是管照明的。

        • 家园 被你说的信心有些不足了。改天到鱼店里去看看

          那里应该有水箱大小可以看吧。等我有了动静,一定来报告一下。最近先好好学习一下。

          • 家园 不难,不难,跟照相一个道理

            像骨头这样,成天拿个傻瓜乱照的,自己也挺乐和。可是要是碰上发烧的,单反长焦的整起来就没个头了。

            现在宠物店里很多鱼缸都是成套卖,什么东西都配好了省得操心,用起来也还可以。这种事情,关键还是自己玩儿的高兴。对于喜欢鱼鱼的人来说,观赏一条几千刀的获奖GUPPY和一条两刀的GUPPY吃食,带来的快乐是差不多的。

    • 家园 【原创】生物圈三号 之三

      感谢大家的耐心,居然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人问“不就是养热带鱼吗,关生物圈什么事?”。故事,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话说当年有一派养鱼的信奉“生态鱼缸”理论,就是说一个鱼缸在理论上可以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其中有一个“生态鱼缸”原教旨主义者真的设计了这么一个,全封闭以后每天只给晒太阳,居然维持了一年多。

      骨头没有这么极端,也舍不得让鱼宝宝们饿上一年,但是骨头又很懒,所以骨头面临的问题是:怎么花最小的力气让自己家的伪生物圈能最大地自我维持。之所以叫“伪生物圈”是因为真正的生物圈是不会每天两次从天空中掉鱼食下来的。

      先来说一下鱼缸里的生态系统的原理:

      鱼食被鱼消化后变成便便,便便和其他有机物继续被分解后会产生氨,而氨是对鱼有害的,这就是为什么雪太傅要测量水中氨的原因。这时鱼缸生态系统中看不见的也是最重要的硝化细菌挺身而出,把氨合成了植物可以吸收和利用的硝酸盐。水草和水藻利用这些硝酸盐做氮肥,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就构成了鱼缸中的两个最重要的循环,氮的循环和氧的循环。这两个循环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老话说就是翻缸。

      当建立一个新缸的时候,最先入住的就是这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三种生物,硝化细菌、水草和水藻。硝化细菌可以不用去买(市场上有菌种卖,可以加快新缸的SETUP),每个人的鱼缸里都有他们,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关键是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硝化细菌需要附着在物体的表面,底砂就是一个好地方。骨头的底砂大小介于黄豆和绿豆之间。太细的底砂虽然表面积会增加,但是水流不容易通过,清洗起来也麻烦。还有一些设立在外部其给硝化细菌栖息的东西,比如骨头家的生化轮,就是一个在过滤器出水口的小水车一样的东西,还有更专业的过滤器后端的生化环什么的。

      当硝化细菌、水草和水藻安顿下来,整个鱼缸还没有完全正常运作,因为还缺一个环节-鱼。这个时候要选择几条健康的鱼投入新缸,叫闯缸,孔雀和剑鱼因为皮实,常常入选闯缸先锋。随着鱼便便的分解,硝化细菌得到养料开始繁殖,后端的水草水藻也跟着开工了。他们的繁荣,又使整个鱼缸生态系统可以容纳的鱼的数量增加,又可以增加更多的鱼鱼。。。随着这个良性循环的不断增强,搭拉,一个崭新的生物圈出台了。

      举个例子说一下伪生物圈崩溃的情形。一个健康的生态鱼缸中的水不是完全无色的,而是稍微带一些淡淡的绿色或褐色,因为水藻的原因。当鱼缸中的氨和硝酸盐突然大量增加的时候(水体富营养化?),比如投入了过量的鱼食,水藻因为营养过于充分开始疯狂繁殖。大量繁殖的后果就是大量死亡,而死亡的水藻尸体则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和释放出有毒物质。表现是原先有淡淡颜色的水突然变得清澈异常,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沾沾自喜,这个现象行话叫“老水回春”,此刻水中的氧气含量几乎是零,如果不立即把鱼鱼们捞出来的话,留给你的是一个崩溃的生物圈和死亡之海。

      一个健康的生态鱼缸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这个多了一些那个少了一些问题都不大,整个生态系统会逐渐调整回比较适宜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鱼缸越大,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好像扯到自动控制上去了,不如请晨枫建立一个模型先)雪太傅家的30加仑鱼缸,骨头家的20加仑,都是新手不错的选择。30的稳定一些,20的工作量轻松一些。

      骨头家的伪生物圈三号,最长的记录是1年没有换水,只是每几个月补充一些因蒸发损失掉的水分。平时做的事情只有两个:每两周更换一次滤网,每天两次喂食,从来不吸便便。这里要夸奖一下LD,因为骨头常常出差,其实这些事情基本是LD在做的。LD,不要忘记给我送花啊!

      接着抗铁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