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些中国经济数字可靠吗? -- 晨枫

共:💬107 🌺15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中央政府税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在世界范围内恐怕还不算高的,扭转90年代以来诸侯势大的趋势还要些路走。

      http://zhiqiang.org/blog/585.html

    • 家园 税收增长不仅要看增速也要看基数

      中国的税收增长竟然超过了GDP增长一倍,年增长率近20%

      其实提财政税收的话,通常是提“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从94年财税改革以来(通常简称分税制改革),这两个比重一直是走高的,原因也很简单,基数太低,所以只看增速是不够全面的。

      另外一个因素,是GDP统计的准确性问题。晨大上面引用的数据,如实物产量、进出口等都是属于可信性较好的原始数据,政府税收当然也是。但GDP统计的可信性就差得多了,存在着大幅低估的倾向(河里老广写过一个系列),很多由GDP派生而来的指标因而都要小心。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增速是否真的超过GDP增长一倍,这本身就是一个存疑的问题了。

      企业税收负担现在怎么样?很糟吗?

      至于企业税赋,既定的政策方向都是减税。比较重要的,是内外税合一和增值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前者已经由今年的《企业所得税法》在立法层次得到落实,后者的进度稍慢,但也是箭在弦上。

      关键词(Tags): #两个比重#减税
      • 家园 理解了

        本来基数低是什么原因呢?是该收的没有收上来,还是本来就没有想到要收?

        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不是交税户暴利暴涨的话,税收增长快于GDP增长,实际税后收入降低应该还是一样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如兄所言,GDP的增长数字根本不可信。要是中国GDP实际上是和税收同步增长的,那20%的GDP增长实在是太惊人了。难怪世界各国看中国的眼神都是怪怪的。

        我是赞成税收的。国家要做事,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是税收里来的。该交的就得交。

        • 家园 这个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财税的问题事关“钱袋子”,一个国家的所有重大问题可能都会反应或纠结在这个问题上,说清楚不容易啊。俺试着说说吧。

          94年分税制以前的背景是这样的: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0675

          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

          其他讨论也主要关注“两个比重”的下降问题,即财政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1979年第一个比重为28.4%,到1993年已经下降为 12.6%;第二个比重也由1979年的46.8%下降为1993年的31.6%,中央财政不但要靠地方财政的收入上解才能维持平衡,而且还在1980年代两次通过设立“基金”(分别是“能源交通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向地方政府“借钱”。这与80年代实行的财政体制改革有比较大的关系。俗称“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自1980年正式实施,其间经历了1985年和1988年两次变革,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权。

          “两个比重”下降的后果是严重的,尤其是在国家安全方面。比如90年代军队经商的弊病,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中央财政没有财力负担国防军,军费严重不足。这个问题严重到“921”载人航天这样的重大战略工程都几乎拿不出钱来:

          外链出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的背后:40年的争论与决策

          钱振业看了一下汇报提纲:“我国研制飞船的费用约30亿元。在保证投资及时到位的条件下,工程研制需要6-7年时间。”

          李鹏总理笑笑说道:“钱是有困难。但是,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还是可以解决的。”

          如果深究下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呢,有代表性的看法,是王绍光先生的思路:

          外链出处

          《分权的底线》第八章 国家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

          有缺陷的制度和囚徒困境

          中国财政改革旨在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刺激他们加大征税力度,从而使中央和地方都能从税收增长中获益。然而其结果对双方都不太愉快。不仅中央在国家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而且政府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都急骤下滑。可能更重要的是,财政紧张造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而所有这些麻烦都出现在中国创造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经济繁荣之时。我们如何解释这个悖论?我们认为问题出在有缺陷的制度设计上。健全的制度应能限制社会角色的选择组合,并进而减少人类相互交住中的不确定因素的。但是,中国的财政体制让中央和地方政府拥有太多的自由裁量权,这为机会主义行为盛行开了方便之门。中央和地方都指望从机会主义作法中得到好处,但结果双方都以财政收入不断下降而告终(相对于GDP),原因是他们陷于典型的囚徒困境之中。

          关于财税问题,90年代中前期有过非常密集的讨论,当年的情况可以在这里窥见一斑外链出处

          94年以后的分税制改革,正是为了解决以“两个比重”为症候的体制缺陷,十几年来其施行结果基本是成功的。当然,晨大提的问题由头是现实问题而不是历史问题,主要应该分析当前的情况,而这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分税制施行十年后怎样评价、在哪些方面是否需要调整这类问题,事实上这方面这几年的讨论也很多。但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如果不先理清源流和脉络的话,讨论起来会非常困难,所以在这儿稍微回顾了一下,希望晨大不会感到奇怪。 另外一点,就是我上面提的其实都是“两个比重”并提,而晨大最开始的问题,主要关注的是一个比重,即税收跟GDP关系的问题,这个原因也比较简单,那就是这两件事情几乎没法分开来讲,而且相对来讲,中央和地方关系在里面占的比重会更大一些,因为毕竟钱都是从基层来的嘛,而这也是90年代的学者和政治家从这个方面入手破解困境的原因所在。如果只考虑总税收和总GDP,就有可能既号不准脉又下不准药了,呵呵,既要看总量,又要看结构。其实直到今天这个思路仍然是有启发性的,如果考虑到地方“以地生财”打造第二财政,房价积生民怨这样的现状的话。不过这个就先不谈了,呵呵。

          关键词(Tags): #分税制背景#分权的底线
          • 家园 花有宝

            可惜没您的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真是非常复杂啊

            头已经大了,还是老老实实写飞机去吧。

            大黄兄认为现在这些关系已经理清了吗?很多社会问题和财有关,如果中央和地方财政理顺了,财源广进,就有能力做更多的事,就可以开始解决问题了。

            • 家园 这个只敢说说自己的看法

              现在这些关系已经理清了吗?很多社会问题和财有关

              很遗憾,还没理清,应该说历史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都很多。不过另一方面呢,如果历史得看,现在这些问题的困难程度又或许没想像得那么大。跟过去相比,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资源大大增加了,政策选择的空间已经不那么捉襟见肘,成功理清的概率是很大的。

              所以还是事在人为,这跟搞大飞机的态势是一样的。中国搞不搞得出大飞机?现在应该没人敢打包票,只能说,条件已经具备了,搞出来是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的。当然做实际工作的人士通常没有我这么乐观,比如MRandson的系列,讲问题就讲得多一些,那也是对的。

      • 家园 增值税改中部地区7月1日开始执行
    • 家园 08年人均GDP会3千刀,2010会4千刀,没心理准备会吓倒!

      2005年人均GDP1700刀,2006年人均GDP2050刀,增加20%.

      以美元计人均GDP=经济增长率10%或11%+人民币升值5%+3%通胀.

      2008我觉得会到3000刀,2010年会到4000刀.十一五结束后,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光在速度上,在质量上也会发生根本变化,

      重化工业化基本完成,机电水平世界前列.

      别人是重化工业化后才搞机电技术集约化,资源集约化,我们一并把这两个阶段完成.

      这个过几年就看清楚了.读过经济的就理解些.不过也不一定,

      这里有个叫"副*"的河友,说是美国的经济硕士,非要说除非有

      超级忽悠计算器,否则怎么有这个结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