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世说新语(1)--王文忠公(王震)轶闻 -- 温相

共:💬90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窃又以为

            比照清朝的曾国荃(”忠襄“),左宗棠(“文襄“),张之洞(文襄)的“襄“。

            此三人按建国后的品级,至少是元帅吧?可见“襄”不是那么简单。公,忠,明。三者排名以公为第一,那么文忠自然比忠襄要高了一个档次。如果是厚恤,那么文忠比忠襄更合邓公的原意吧。忠襄更适合给官虽大,但是忠心有余,功绩不足的人,见曾国荃。王震的功绩,平新疆和党校校长,换在一般的朝代,文忠是一定的。只不过处于开国元勋中,他的功绩就不是太出众了。

            一点陋见,望方家不吝指教。

            • 家园 关键是“文“字不妥

              窃以为以王震比曾国荃,差不多是相当。一个破天京,另一个平新疆。另外王震的绥靖新疆毕竟要比左文襄公从沙俄口中拔牙新疆平叛要容易得多。同曾国荃的破天京应该算差不多的功绩。

              要给个“文“字,要求是很高的。“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您老说说那一条,王震能算上。就是当年左宗棠要谥个“文”字,都有人反对,虽说左宗棠早年就文名满三湘,但毕竟不是两榜进士出身。

              “忠襄“虽比“文忠”差一点,但也是极上等的谥号。毕竟太祖朝,王震仅为方面大员。而终太宗一朝,也就在政治局委员这一级止步。追悼会享政治局常委待遇,已体现太宗厚恤之意。不应再过度滥用名器。

    • 家园 【纪事】关于民国史统绪和帝系回复无斋主人

      民国的历史确若你说的那样,是两个阶段,前一为北洋,后一为“党国”。所以,可以参照的例子只有五代十国中

      后唐或者后晋的故事。

      下面我列一个我的民国史的撰写的帝系和统绪表格供你参阅和指教:

      成祖袁世凯--穆宗黎元洪--代宗徐世昌--废帝曹锟

      --肃宗段祺瑞--武宗张作霖--后主张学良。

      张学良退入关外,开始仍旧是安国军的底子,而张作霖的安国军小朝廷是北洋夕照。

      民国未改国号,改的只是政府,所以,另一统绪即以国民党为首的也是自认是民国的正统,形如南北叫板。因而,

      “党国”的统绪如下:

      高祖宣皇帝孙文--太祖武皇帝蒋介石--世祖文皇帝蒋经国。

      到了李登辉这一代如果按照水扁的意思,李某人显然是台独世界的“世宗皇帝”,但是,这不是大家能够做忍的,

      而且,李某人还没有死。结论以后再下也来得及。

      • 家园 肃宗段祺瑞似有不妥

        虽说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及总执政,权力实际大过总统。但毕竟名分上没有当过总统。比照多尔衮,应该是个摄政王的脚色。冯国璋,黎元洪似可以列本纪,因为法统上说他们是总统,用玺的时候还是他们的名字。

        温相以为如何?

        • 家园 段祺瑞之庙号肃宗的由来:

          段祺瑞当时的执政府是中华民国唯一获得国外列强承认的

          中央政府,执政等同于以前的总统,这点连孙中山也不质疑它的法统。所以,应该列入本纪一类。至于冯国璋只是代理大总统,和李宗仁差不多,都属于居摄地位。不是正牌的第一号人物。

          此复。

    • 家园 请教温相,若要为民国作史

      孙中山显然是高祖或太祖。

      但袁世凯应该如何算呢?逊清有大功于民国,而且

      法统并未中断。

      北洋政府的5个总统如冯国章,徐世昌等又如何算。

      民国法统应该是由北洋政府到南京政府。

      温相以老蒋为武帝。那么李宗仁如何处理?其人

      后降了本朝,但民国小朝廷仍延续偏安台湾。

      请指教!

    • 家园 再说文正--回复索额图

      其实,只要看一下满清历史,就知道文正这个一等一的谥号其实本身就是留给那些有些遗憾的大臣的,比如朱轼,比如刘统勋,比如曾国藩,比如杜受田。

      我朝开基,规模直追明清,所以,很多地方难免雷同,比如太祖武皇帝的杀伐手段,比如太宗文皇帝的宽温处理,

      所以,关于谥号也难免有点雷同。

      就是比较注重谥号的宋代,文正同样是留给充满了遗憾的

      巨臣的,比如范文正公。

      再有,我这个国史本身就有戏说的成份,也只是不论的类比罢了。涂鸦之作,让索中堂和各位见笑了。

      • 家园 长见识了
      • 家园 哦?给讲讲

        为什么曾国藩和刘统勋都是有遗憾的?

        • 家园 曾文正的遗憾是有目共睹的:

          天津教案,号称是外惭清议,内疚神明,而且,虽然整军经武,但是,到底自己知道大清的江山还有多少年的活头了。所以,自己说自己是明白人走夜路,忽明忽暗。

          刘统勋本来是可以成为一代名臣的,但是,遇到了乾隆这样的主子,能够身死床上也算是福气了。庙堂之上,哪里还容得自己的真知灼见啊。乾隆公开恫吓大家说:本朝无名臣。你想想看,在这样的淫威之下的刘统勋,其实还不如朱轼呢。好歹朱轼还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了啊。

          一直想写一个清史杂谈关于乾隆的,总是没时间,拖了很久的了,不知道什么能够写出来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