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平型关之战的战略意义(8) -- 老拙

共:💬35 🌺1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平型关之战的战略意义(8)

    平型关之战的战略意义(5)

    平型关之战的战略意义(6)

    平型关之战的战略意义(7)

    有河友发来短信,认为老拙此文有的地方过于浪漫主义了一些。我愿意接受这个意见,下面将更严肃一些。

    东泡池方向的战斗(上)

    东泡池方向的战斗,是指115师阻击东泡池方向日军的增援,一直到反攻东泡池、1886.4高地的战斗过程,是115师平型关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军事历史意义!

    说东泡池方向的战斗是115师平型关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好理解。怎么还“具有重大的军事历史意义”,言过其实了吧?

    没有言过其实。因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平型关研究的不少文章,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影响,似乎八路军115师平型关战斗,不过就是利用地形上的极大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打了日军的一支辎重部队而已,假如遇上日军主力作战部队,战斗结果还不知如何呢。

    而东泡池方向的战斗,恰恰回答了这个问题。以老红军组成的八路军115师,即便使用比日军差很多的装备,与板垣师团主力作战部队进行1对1的正面对抗作战,照样打得日军落荒而逃——就像歌里唱的“打得鬼子魂飞魄散”!

    得,忍不住又浪漫主义了一把。不过绝不夸张。日本人自己的史料都说,平型关伏击战后,龙泽中队直到9月28日援军到达才“小心翼翼地”进入老爷庙伏击地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满沟都是鬼子的尸体。3天都不敢进来看看,不是魂飞魄散是什么?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东泡池方向战斗示意图:

    点看全图

    东泡池方向战斗示意图(1)

    正当115师主力在老爷庙至小寨村一线与日军汽车队、辎重队激战时,中午11时左右,日军第21联队第三大队赶来救援了。

    日本史料记载:当日进行增援作战的日军即为第三大队的第九(欠一个小队,龙泽中队)、第十(欠一个小队,石上中队长负重伤,吉川少尉代为指挥中队)、第十一(欠两个小队,内藤中队)和第十二中队(橘机枪中队)。

    日军的史料说:“汽车一过关沟村即与敌遭遇,当即火速下车,令吉川中队向北边高地,内藤中队向南边高地,橘机枪中队协助龙泽中队从中间平地进行攻击。然后敌人以迫击炮、重机枪猛烈射击,兵力看来也比我方多十几倍。尤其吉川中队正面之敌举起军旗、吹起军号,士兵各自扔出手榴弹,反扑过来。我方寡不敌众而毫无办法”。

    日军第三大队的战报说,调去增援的第九中队(龙泽)当天共有6死21伤,第十中队(吉川)4死5伤,第十一中队(内藤)3死31伤,第十二中队(橘机枪中队)25死3伤。合计第三大队当天死伤人数约为98人。

    我发现,对于这样的日本史料,我们很多人,包括有的专家学者拿来就用。而且得出115师平型关战斗歼敌数量也就500-600人,或者200余人的结论。拿来就用是个人研究历史的权力,老拙本不该横加指责。但是,对于有的专家学者如下的说法,老拙就忍不住要发点感慨了:

    685团阻击作战毙伤敌数因有日军方面具体到人名的统计,想亦大致可靠。…至有网民怀疑日军增援部队第三大队的统计不实,此当属一种缺少根据的猜测。造假之事在中国军队中久已成为一种陋习,而在日军当时则颇难做到。这是因为日本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日军的士兵全部都有详细档案,受伤阵亡均须记入档案,一旦出现死亡更必须及时通知家属,以便家属办理相应手续和领取抚恤。故意隐瞒战斗伤亡在日军条例里也是有极其严厉的惩罚措施的(拙评:日军条例里还有在战场上强奸妇女要枪毙的条款)。中日战争之初,日军士气较高,又是内部战报,怀疑其不实,必须有确凿的证据才是可以的

    日军方面具体到人名的统计,想亦大致可靠——!

    造假之事在中国军队中久已成为一种陋习——!

    而在日军当时则颇难做到——!

    自己想当然,怎么能给所有中国军队都扣上“造假久已成为陋习”的大帽子,又给日本人带上一顶想造假都“颇难做到”的桂冠?

    事实上,惯于在历史事实面前,睁着眼睛、面不改色说谎话的不正是日本人吗?他们的首相不是昨天还说慰安妇是“自愿”的,还要日本自己的历史学家去调查;明天老美议员一强硬,立马就改口说道歉吗?日本人真的那么可信,他们的史料就真的那么值得我们信任,以至于“怀疑其不实,必须有确凿的证据才可以”吗?

    不见得吧?

    好,咱们就事论事,就说日军第21联队第三大队增援作战的日方史料。稍微用脑子分析一下,就会知道,这段史料就是在造假!这些日本史料的作者是在拿他自己的巴掌,搡他自己的脸蛋!

    我们知道,当时日军第五师团一个步兵大队的编制人数超过1000人,减去4个小队,每小队56人,还有776人。就算第三大队在之前的战斗中减员1/3,参加增援战斗的日军约为500人以上。

    115师担任阻击作战的,有685团2营5、6连和3营9、10连,4个连兵力也是500余人。兵力对比基本上是1:1,武器装备就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按照第三大队战报,整个9月25日作战中,死38伤60人,就算都是在增援战斗中的伤亡,也就占参战兵力的19%,其中战死占7%。这样的伤亡比例,就“寡不敌众”,丢下自己被围攻的辎重部队扭头就跑?这是“钢军”吗?这根本就是“豆腐渣军”嘛。

    特别可笑的是吉川中队。前面说“吉川中队向北边高地进攻”,从图上看应该就是1363高地。结果呢?“吉川中队正面之敌举起军旗、吹起军号,士兵各自扔出手榴弹,反扑过来。我方寡不敌众而毫无办法。” 这个吉川中队才“4死5伤”,就“毫无办法”了。如果按日本史料的说法描述的话大概是这样的:鬼子们向1363高地冲上来,5连指导员杨俊才举起驳壳枪高喊一声“打”!八路军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战士们扔出手榴弹。杨俊才又大喊一声:“冲啊!”冲锋号吹响了,战士们挺起刺刀冲下山去。日军中队长吉川一看大势不好,急忙下令“撤”!鬼子们扔下4具尸体,拖着5个伤兵逃之夭夭。这是“大日本皇军”吗?这根本连伪军都不如嘛。

    “然后敌人以迫击炮、重机枪猛烈射击,兵力看来也比我方多十几倍。”就算685、686两个团都调过来也才4000余人,还不到十倍呢。写史料的人可以不知道,也可以不查实就胡写。但是,当时在战场上的日军指挥官都是一路打过来的,枪一响,对方多少部队、装备如何,不能详细了解,也能判断出个八九不离十。这是战场指挥员的基本素质,他心里是有数的。所以,要么是提供素材的亲历者撒谎,要么是写书的人胡说八道。张嘴就造假,怎么叫“颇难做到”?

    前面冲锋的三个步兵中队,在“十机倍”的敌人“以迫击炮、重机枪猛烈射击”面前,分别才6死、4死、3死,后面用重机枪掩护的机枪中队却是25死。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这是前面的鬼子逃得太快,把机枪中队晾在那儿挨打呢?

    日本人的这种史料,还“必须有确凿的证据才可以”怀疑?太抬举他们了吧。

    写这种史料的日本人,如果坚持他说的是实话,第三大队就是只战损这么几十人,那么他就得认:坂垣师团不是什么“钢军”,而是“豆腐渣军”。遇上人数差不多,装备比他们差得多的八路军,伤亡不到20%,就“毫无办法”,溜之大吉了。

    要是他不愿意承认坂垣师团是“豆腐渣军”,他就得修改战损数字。修改成,第三大队反复冲击八路军阵地,直到伤亡惨重,才不得不退出战斗撤回东泡池——这才像个“钢军”的样子嘛。坂垣师团在之前的战斗中,与晋绥军就是这样反复争夺团城口、1886.4高地的;他们的辎重部队与八路军作战,也是反复争夺老爷庙高地,战死到最后一个人都没有投降的,怎么会战斗部队遇上老红军立马就尿裤子了?

    我军的战史就不是这样记录的。在1363高地阻敌增援的686团2营5连,战后被授予“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是平型关战斗中唯一一个被授予英雄称号的连队。今天,这支连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集团军第46师第136团第9连。连队的战史里记录着,抢占1363高地后,“居高临下,一阵猛打,把敌人(企图与5连抢占高地的敌人,应该就是关沟的日军护卫部队)打了下去。” “敌人哪里会甘心失败,又组织100多名鬼子(应该就是增援的第三大队)进行冲击。杨俊生和二排长指挥火力阻击敌人,敌人仍不顾死活地呀呀吼叫着硬往上冲。…战士们猛投手榴弹,几十个鬼子翻倒在阵地前沿,后面的几十个鬼子又冲上来。战士们一看手榴弹打光了,就奋不顾身地冲出战壕,同冲上来的鬼子展开肉搏。” “排长牺牲了,班长顶替,班长牺牲了,战士接替指挥,就这样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最后全连只剩30多人,仍然顽强地与敌人拚杀…”

    阻援部队与援敌激战时,也正是老爷庙高地反复争夺最激烈的时候。林彪的手里已经没有机动部队了,他派师情报科长苏静前往平型关口联络,要求晋绥军按原定计划向日军发起攻击。从前面的图上我们不难看出,如果这时据守平型关口的晋军第33军孟选吉旅向关沟出击,那就正好打在日军第21联队第3大队的屁股上,这个第3大队不被“全灭”恐怕也剩不下多少活口了。

    在苏静之前,聂荣臻就派掌旗官匡根山去了一次。匡根山说,因为战前聂荣臻对他有交待:“人在旗在!”所以整个战斗过程中,他只有去晋绥军联系的这段时间离开了军旗。可是,匡根山压根没有在预定的阵地上找到晋军的人影。林彪又派苏静去,苏静先后去了平型关口两次,晋军方面的回答都是“没有接到上峰的命令。”苏静回来如实向林彪汇报,林彪一句话都没说。话虽没说,想法还是有的。战后,林彪在《平型关战斗的总结》中说:“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实在太差。他们自订的出击计划,他们自己却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观。”

    晋军第六集团军送来的计划史称“五路出击”计划,115师政治部宣传科长肖向荣在当时的日记中记录,24日收到第六集团军送来的“五路出击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晋军郭宗汾部两路分别出击团城口、东泡池,第33军孟选吉旅出击关沟,115师两路分别出击小寨村、蔡家峪。现在郭宗汾部在迷回村阻挡攻入团城口、鹞子洞的日军,这是林彪不知道的情况变化;而平型关口的孟选吉旅也没有任何动静。林彪知道,只能靠115师自己了。

    实际上,孟选吉独立第8旅的下层官兵中,有人已做好了出击准备,并且向上峰请示,要求出击配合八路军作战。

    第33军独立第8旅第622团第3营营长秦駉率全营于9月23日拂晓前三时到达阵地。9月24日晚上10点钟,通讯兵忽然叫他说,八路军115师林彪师长正在电话上跟孙楚副总司令说话(当时的电话,需要通过沿线部队小总机的多次接转)。秦駉赶紧拿起电话兵的耳机旁听,听见林彪说,“萃崖(孙楚的字),我师已到目的地,准备明日拂晓开始出击,希望你们派部队协助,先把这一股敌人歼灭了,再定下一步计划。”孙楚答:“好极了,我命令郭宗汾师长率四个团从平型关左翼出击,共同消灭这股敌人。” 秦駉偷听电话后特别兴奋,秘密给各连连长通气:“准备明日拂晓出击”。这天夜间阴云密布,大雨如注。拂晓后,秦駉听到阵地对峙的日军后方,手榴弹爆炸声不绝于耳,杀声连天,判断八路军已开始出击,立即给本营下命令,准备向当面敌人反攻。又把前方情况报告团指挥所。但始终没有接到反攻命令。午后,秦駉发现当面敌后山沟内,烟雾遮天,枪炮声喊杀声逐渐稀少。后来听团长通知:第115师今早拂晓出击,歼灭进攻平型关日军之一部,并将日军载运粮秣弹药物资的许多汽车焚烧。第115五师略有伤亡。郭宗汾师因雨大泥泞没有出击。秦駉遗憾得直拍大腿,他想,如果乘第115五师袭敌胜利之时,郭师从左翼出击,袭敌右侧,当面阵地我军全面反攻,一举全歼日军这个混成旅团是不成问题的。

    元宝推荐:水风,MacArthur, 通宝推:桥上,jdrlgd,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