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铁杆鹰派李梅与对日本战略轰炸 -- 顾剑

共:💬66 🌺23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铁杆鹰派李梅与对日本战略轰炸(续1)

2. 从中国出击

太平洋战场幅圆广阔,日本帝国的核心部分,与最近的美国空军基地之间,都远隔数千英里的距离,虽然1942年美军曾经以航空母舰大黄蜂号搭载陆航的B25中型轰炸机奇袭东京,但那毕竟只是偶尔骚扰性质,只有重型战略轰炸机的持续攻击,才能对日本本土造成实质性伤害。但是当时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武库中,没有一种轰炸机的航程足够远,无论B-17空中堡垒还是B-24解放者,都无法飞越中国大陆或浩瀚的中太平洋来打击日本列岛。但是,阿诺德手中已经有了一件秘密武器,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这是象阿诺德这样的战略轰炸理论信徒梦寐以求的终极武器。

1944年4月,美国陆军航空队专门成立第20航空队,指挥全球所有的B-29轰炸机单位,阿诺德以陆航总司令之尊,亲自兼任20航空队司令,保证不让任何战区司令官挪用这支力量作战术支援。B-29是阿诺德心爱的玩具,绝对不许别人染指。欧洲的战事用B-17已经够了,B-29将专门用来对付日本人。计划当中,20航空队的B-29将从两个方向轰炸日本:东面从中太平洋的岛屿基地出发,西面则从中国大西南的机场出发。指挥东路的是第21轰炸机司令部,指挥从中国出击的,是第20轰炸机司令部。在1944年大部分时间里,美军在中太平洋还没有占领足够近的岛屿基地让B-29出击。於是,中国成了首先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的唯一选择。这,就是马特霍恩计划。

B-29当时生产数量既少,质量也还不过关,阿诺德的第20航空队在1944年成立的时候,基本是个架子部队,只有驻印度的第20轰炸机司令部,首任司令是Wolfe准将,主要基地在加尔各答附近,作战部队只有一个第58联队,联队长桑德斯准将Sanders,包括第40,462,444,468四个大队。6月4日,B-29第一次出击,从印度出发轰炸泰国曼谷,98架B-29起飞,14架因机械故障返航,1架坠毁,77架成功投弹,回程又坠毁了4架,日本只有9架战斗机升空抵抗,没有能击落美军飞机。事实证明,B-29最主要的威胁来自自身不稳定的质量,日军的空防根本不能构成威胁。6月份,B-29从中国成都附近专门新建的特长跑道起飞,首次空袭日本本土的钢铁厂。这些跑道是动员了四川成千上万老百姓,在缺乏现代机械的情况下,用人力碾出来的。这次袭击由联队长桑德斯准将亲自带队,出动75架飞机,损失了7架B-29,但投弹的成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阿诺德心急如火,早在B-29研制生产阶段,阿诺德就因为不断催促,而发了心脏病。战斗开始以后令人失望的成果,让阿诺德失去耐心。6月份诺曼底登陆后不久,阿诺德特地挑选心目中最有能力的轰炸机指挥官李梅离开欧洲,来指挥马特霍恩行动。

李梅整个7月份在美国听取情况汇报,同时自己也在学习驾驶这种新型飞机,8月29日到任。心急的阿诺德早在7月4日已经撤了沃尔夫第20轰炸机指挥部司令的职务,让58联队长桑德斯暂代。李梅到达印度的时候,第20轰炸机司令部共有8个大队,4个大队B-29组成第58联队,是他的打击力量,另外4个大队是由B-24轰炸机改装成的C109运输机,专门负责把油料从印度运到中国。当时中国是个贫油国,即便玉门油田有一些石油,也没有能力提炼高品质的航空燃料,B-29出击所需的所有燃料都必须从印度运去,而偏偏这些B-29都是吃油老虎。这是马特霍恩行动最主要的客观条件限制。

李梅到任以后全面评估了形势,并向阿诺德坦率报告了自己的意见。整个从中国出击轰炸日本的“马特霍恩行动” 面临三个障碍,一是飞行员缺乏训练,士气不高,这李梅自己可以解决,实际上这就是阿诺德把他从欧洲调来的原因。李梅一到就开设导航学校,轰炸学校,拿出自己标志性的魔鬼训练,直到把机组人员都训练到将日常训练作为苦事,而把战斗出动当作休息的程度。第二个问题是B-29的故障率太高,很少被日军击落,却大部分都是自己往下掉,B-29初期型号质量不过关,引擎常常空中熄火,要么自己着火。这种问题,李梅自己解决不了,只能催促研究和生产部门改进设计和制造工艺,期待慢慢的情况会好转。第三个问题是中国的油料供应。所有的航空燃料必须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运到成都,所以李梅的主要基地必须留在印度,成都只能作为前进作战基地。李梅不仅让运输机运油,而且发动所有B-29轰炸机也飞越驼峰运油。整个联队飞越7次驼峰航线,才能攒够一次出击日本所需要的燃料。后勤问题是绝杀无解的死结,就算假以时日也不可能缓解。因此,李梅从一开始就明白,从中国出击轰炸日本,是没有其他办法攻击日本之时的权宜之计,一旦美军在中太平洋占领足够近的岛屿,B-29的作战就要移到东路去。这一点上,中国战区第14航空队的陈纳德倒是跟李梅意见一致。陈纳德有他自己的考虑:李梅只向阿诺德本人负责,既不属於蒋介石和魏德迈的中国战区,也不属於蒙巴顿的东南亚战区。驼峰航线补给中国战区的能力本来有限,陈纳德也不愿意李梅这支“外来户” 部队来加重后勤负担。所以李梅和陈纳德的默契,就是一旦情况许可,第20轰炸机司令部将从中国战场撤出。

但是至少1944年下半年,还不存在李梅撤出的问题。他必须尽油料许可的限度,从四川出发打击日本大后方的战略目标。

1944年9月8日,李梅首次从成都出击,目标是中国东北的鞍山昭和钢厂,这是日本人建立的主要钢铁供应基地,也是今天鞍钢的前身。这是B-29第二次轰炸鞍钢。李梅征得阿诺德批准,亲自带领114架B-29组成的机群出击。英国空军和美国陆航都有很多将领喜欢亲自升空带队作战,最初军方对此没有什么限制,结果在不列颠之战和以后的英德空战中,英国皇家空军为此牺牲了不少高级军官,后来这个教训被吸取,美军和英军都明文规定,一般情况下禁止将领亲自升空作战,除非当事人能够向上级提出明确的理由并获得批准。本来阿诺德也明确禁止李梅上天,但李梅申辩,这是他第一次与日本人作战,他想亲自观察日本战斗机的战术和地面炮火的有效性,跟德军的战术作对比,获得第一手经验来制定未来的战术。这对将来作战是绝对必要的。阿诺德批准了他的请求。

9月8日从成都出发的115架B-29当中,7架未能起飞,还有几架中途掉队,95架到达鞍山投下200吨炸弹,只有4架被日军战斗机或高炮击落。李梅亲自驾驶第一架飞机,他发现日军战斗机的作战技巧大大逊色于德国同行,没有多少对付B-29的办法。日军战斗机中队事先已经抢占了截击的有利位置,但是错误估计了B-29编队的速度,结果第一次出击一下子冲过了头,等兜一圈再回来的时候,又赶不上B-29了。而且日军习惯在1万7千英尺左右高度作战,在B-29的2万5千英尺高空基本追不上美国飞机。9月26日李梅再次出动轰炸鞍山,73架飞机投弹,自身毫无损失,但也没有对目标造成什么伤害。日军飞机只有两种方式能够对B-29构成威胁:一是凭借飞行员的个人勇敢去撞击美军飞机,二是主动攻击四川的空军基地。还在李梅上任之前,8月20日美军轰炸日本Yawada钢铁厂,日军飞机第一次撞击B-29,一架美军B-29被日军飞机撞得空中解体,洒落的残骸又打下了另一架B-29。至於基地的危险,9月28日(第3次袭击鞍钢以后两天) 日军轰炸成都机场。美军战斗机对机场的保护只在白天有效,夜间战斗能力不足。这一点后来很快得到加强。

对日本人的能力心中有数之后,李梅把随后一个多月的时间花在严格训练上。10月14日,为配合海军哈尔西第3舰队扫荡台湾菲律宾日军航空力量,李梅的104架B-29轰炸台湾的日军基地和飞机制造厂,取得很大成功。10月底到11月中,李梅数次大规模出击日本冈山县(Okayama) 和九州大村(Omura)的飞机制造厂,另外还在11月5日轰炸仰光和新加坡的港口,12月初轰炸沈阳。在沈阳行动中,日军战斗机飞行员三次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飞机撞击B-29,三次日本战斗机都坠毁,两架B-29被击落,但是第3架被撞的B-29安全飞回了基地。以上是李梅在中国期间所进行的主要轰炸作战,总体来说,对中国东北,台湾和东南亚目标的轰炸收到一定效果,但是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了远程导航困难以外,日本列岛上空经常覆盖很厚的云层,而且B-29所飞行的高度,是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的平流层,强劲的高空气流和云层一起,使得精确瞄准轰炸根本不可能。

第20轰炸机司令部当时还和延安的共产党政权发生过联系。因为华北和华东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控制大片敌后根据地,为了取得这些轰炸路线上的气象情报,并争取中共合作,营救沿线坠落的B-29机组成员,李梅曾经派联络官去延安,还送了中共一飞机药品。这点药品对美军没有什么,可是对处在敌后一切物资匮乏的八路军,却是雪中送炭。礼尚往来,中共以毛泽东的名义,回赠了李梅一把缴获的日本指挥刀。在整个战争期间,中国的敌后武装,无论国共,都全力营救过坠毁的美军轰炸机上幸存的官兵。

李梅在印度和中国的半年,可能最有意义的一次作战行动,是12月18日用燃烧弹轰炸汉口。这次作战由14航空队陈纳德提出要求,使用燃烧弹也是陈纳德建议的,目的是炸毁日军在汉口长江码头和仓库的补给中心,毁掉那里囤积的作战物资。李梅最初不愿意参与,不仅因为他认为这属於战役战术性质的地面支援作战,不符合B-29战略轰炸的任务宗旨,而且他觉得这个任务陈纳德自己的空军就可以做到。不过后来魏德迈也来催促,阿诺德本人点了头,李梅出动94架B-29,装上燃烧弹,袭击了汉口,头三个编队投弹之后,地面大火升腾起的烟雾遮蔽了目标,结果后来许多燃烧弹误投进中国居民区,当地的中国居民付出了惨重代价,不过从轰炸的有效性看,汉口行动是军事上的成功,将日军的大批军用物资完全付之一炬。认真的说,燃烧弹攻击并非这次李梅或是陈纳德的首创,在美军的假想作战计划里,很早就写着了,但是大规模运用燃烧弹轰炸成功的作战非常少,在欧洲战场曾经有过战略轰炸引起城市大火的战例,但那是一次出动千架战略轰炸机的超大规模作战。象汉口这样,用很少的飞机(94架中84架实际投弹) ,完全依靠燃烧弹而取得巨大成功,在李梅来说是第一次,这次的收获和飞机损失根本不成比例,因为欧洲大城市都是砖石建筑,着火不易,而亚洲尤其是日本本土那些竹木结构纸糊的房子,简直就是一点就着的灯笼。汉口作战,实际启发了后来李梅火烧所有日本大城市的想法。

1944年11月,随着美国海空军占领塞班,提尼安和关岛,并把那里的机场跑道扩建得可以起降B-29轰炸机,阿诺德终於拥有了后勤保障可靠,又可以打击日本列岛的基地。从这里起飞轰炸日本,可以依赖美国海军源源不断地跨越太平洋输送燃料和弹药,比从四川出发的基地作战效率高得多。按照预先同意的方案,第20轰炸机司令部从中国出发袭击日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1945年1月美军正式命令第20轰炸机司令部的作战部队撤出中国,回到印度的主要基地。李梅本人则另有大用:阿诺德把他调到太平洋接手指挥第21轰炸机司令部,主持轰炸日本的全盘作战。来第20轰炸机司令部接替李梅的,是Roger Ramey准将,这个司令部从阿诺德亲领的第20航空队,划归蒙巴顿的东南亚战区指挥,作战目标仅限於东南亚。这里的战事,对美国陆军航空队那些满脑子战略轰炸的高级将领来讲,已经不重要了。

李梅在印度和中国指挥第20航空队的半年,有重大战果的轰炸行动很少,其意义是练兵,演练B-29的战术,改进并完善飞机性能,还有汉口的火攻启发了日后李梅革新作战思想。现在,李梅可以从太平洋上的基地出发,大干一番了。

(未完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