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要命的光荣 – 东京奥运会圣火台背后的故事。 -- 萨苏

共:💬59 🌺85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多谢指教

多谢指教。

查了一下原文:“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倭善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断”。此处的“身多两断”应该是指人,而不是刀。的确是以讹传讹了。

不过,日本刀的质量较当时的中国刀为好,到是另有旁证的。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著有《日本刀歌》:“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让妖凶。”。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唐顺之,也写过一首《日本刀歌》:“有客赠我日本刀,鱼须作靶青绿绠, 重重碧海浮渡来,身上龙文杂藻行。怅然提刀起四顾,白日高高天炯炯! 毛发凛冽生鸡皮,坐失炎蒸日方永。 闻到倭夷初铸成,几岁埋藏掷深井, 日陶月炼火气尽,一片凝冰斗清冷。”

据日本《宇治拾遗物语》记载:“以太刀十腰(把)为质,则可自唐人(指宋代中国人)借来六七千匹之物。”当时的日本刀已经成为日本对中国贸易的主要出口品之一。如果不是质量好,中国人买它干什么?

据日本古籍《善邻国宝记》记载,日本为了恢复日中贸易,于明建文帝三年(1401)派使者奉表通好,并“献方物”,其中就包括“剑十腰,刀一柄”。明朝的诏书中还特别提到过这柄“宝刀”。紧接着,永乐元年(1403)日本第二次“献方物”时,刀的数量就增加到了一百把。以后所献方物中刀几乎成了最重要的物品之一,刀的品种也增加了。以有记录可查的宣德九年(1434)为例,一次就“献”了撒金鞘太刀二把、黑漆鞘太刀壹百把、长刀一百柄,总计二百零二把。保存下来的景泰十年和成化十九年的两份记录上,所献刀的数量与宣德九年相同。更有趣的是,日本商人往往假借“朝贡”名义,携带私物以进行贸易。所带“私物”中尤以剑刀居多。对此,明朝政府曾一再加以禁限,要求每次“入贡”携带剑刀“毋过三千把”。永乐元年,日本贡使携带兵器在民间买卖,礼部尚书李至刚要求禁止,并没收入官。而初登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对“向慕中国”的外夷表示“朝廷宽大之意”,主张由官方以市价收购。如果不是日本刀有销路,他们一次带三千把刀来干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