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泾渭分明的优雅 -- 星巴克在日本 -- 萨苏

共:💬135 🌺10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作为文物,要想最好地保护,应该怎么做?

比如秦始皇陵?考古人员说那最好别动它。

故宫也一样。只不过它暴露在空气里,免不了有腐蚀风化等等,需要一定的维修。除此之外,作为一个考古现场(我们假设它从未向公众开放过),如果要保护它,那么除了必要的考古专家以外,没必要放任何人进去,更不用说建任何附属设施。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马甲说得对极了,甭管是星巴克还是包子铺,都得搬出去。这不干“优雅”、“协调”什么事——不“优雅”、不“协调”得搬,“优雅”“协调”一样得搬。

当然也不干星巴克这个牌子什么事。

这是作为文物的故宫。

可是人们“想看故宫”,而且“只能到北京,到紫禁城这个地方”,那么没办法,只好开放——有限度地。这时它就不只是一个文物,而是一个“博物X”,是一个公共场所,不能不考虑吃喝拉撒买票逃票防火防盗等等等等。一点点变动没有是极其不现实的。人们同样想看的,只能到法国,到巴黎看的卢浮宫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法国人——至少是掌权的那部分——选择了改造。尽管也存在极大的争议,并且到现在也没有平息。

可见,要解决这个矛盾,问题只在怎样改造,而不是改不改造。

人们去看故宫(不管怎样吧,还是要“看故宫”,要我说,文物就不是拿来“看”的),不是为了“得到现代化的享受,与现代一体的氛围”(在我看来,这个说法有点似是而非,这里参与讨论的有谁是持这样观点的?)。那么应该是“得到古代的享受,与古代一体的氛围”么?也不是。若不然,那么只要星巴克或者包子铺解决了与故宫的环境氛围相“协调”的问题,就可以进驻作为“文物”的故宫了。我看不出这样的出发点与造一个伪古建筑然后在里面提供“宫廷歌舞”、“宫廷御膳”有什么区别。

两者皆非,哪一样都不能更好地保护作为文物的故宫——不管是“现代化”的洗手间还是“古代”的茅厕。

至于说“故宫必须随着时代对于文化的解释不断变换自己的面孔,来满足时代的要求”,我觉得是一个误解——不是对故宫意义的,而是不知道这个说法是打哪里来的。

我也觉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