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无责任漫画评论---《风之谷》 -- 南北朝大蟑螂

共:💬32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过去的记忆,给几部日本漫画

在这里久了,也看了不少有关漫画的评论,于是也多了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所喜欢的几部漫画写出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仅仅是想发泄一下心中的情感罢了。

首先我要说的是《机器猫》。

这是很早的漫画了,我直到现在还记得当初等了康夫(我最早看的是央视的版本,那个时候的配音就是这样的。虽然以后知道应该是叫做大雄,但是一直没有改过来。)出现时急迫的心情。现在想想,还真是令人怀念啊。真是佩服藤子不二雄们的巧思,那么多的科幻道具,真是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出来啊。“我们家的大雄真是会幻想啊。”“说不定他将来可以当一个漫画家呢!”这大概应是他们引以自豪的名言吧。

第二部是《圣斗士星矢》。那个时候我刚刚上小学。记得看的是海南摄影出版社的版本,不过那个时候也不是叫这个名字的,是叫做《女神的圣斗士》。那个时候整个中国也是第一次接触到来自一衣带水的邻邦的漫画,而在此之前,小人书则是少年们的共有的童年。据说当时的圣斗士是没有获得授权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D版。但是当时的我们才不管这个呢。和我差不多大的朋友们一定都还记得当初充斥着街头巷尾的“天马流星拳”“曙光女神之宽恕”!吧。呵呵,虽然一次又一次的雷同场面以及最后的星矢英雄大结局使我逐渐的感到厌烦,但是我还是看完了几乎所有的可以找到的圣斗士的故事。

接下来的是鸟山明的作品了。呵呵,也是海南的引进版本。似乎是和圣斗士同时引进的吧。反正自这两部作品之后,海南摄影出版社就成为了大陆第一批漫画迷的圣地。我不大清楚当时日本漫画界的情况,但似乎在《龙珠》的出版速度上,海南摄影可以说是和日本本土同步的。我记得在《战斗在那美克星》之后,是苦苦等了几个月才盼到下卷的。

海南摄影在当时所引进的鸟山明作品中〈阿拉蕾〉和〈龙珠〉绝对是漫画迷心中永远的记忆。和〈星矢〉中千篇一律的打斗场面中不同的,这两部作品都有着引人入胜的地方。虽然以后的〈龙珠〉情节变的也是臃肿不堪,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自从海南摄影掀起了中国的日本漫画旋风之后,此类的“引进”漫画就层出不穷了。出了和〈星矢〉一样同属少年漫画的〈风魔小次郎〉之外,日本其他类型的漫画也逐渐的在大陆的小摊点上可以找的到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我接触到的是宫歧骏的著名作品《天空之城》。严格的来说,《天空之城》似乎算不得上是漫画作品,因为它是在荧幕上的。电影中的美丽的画面深刻的打动了我,从此之后我就是宫歧骏迷了。我开始遍寻可以找得到的宫歧骏的漫画,并在之后的一个月,在一个小摊点上发现了同是宫歧骏名片的《风之谷》。

《风之谷》和《天空之城》虽然同是宫歧骏著名作品,但是《风之谷》是由经漫画改编过来的,所以,《风之谷》也有着《天空之城》所没有的优势----又有几个人是痴狂到天天抱着vcd在大街上乱逛的呢?可是漫画就可以。我想,这也大概是《风之谷》中的女主人公NAUSCIAA的人气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吧。

我那次所得到的是《风之谷》的漫画版本。有关于这个版本的《风之谷》的评论,有一个是这样说的:“《风之谷》的漫画和它的电影是截然不同的,它充满的是人性的丑恶和阴郁……”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至少它的作者并没有很好的读完这部杰出的作品。事实上,无论是电影版还是漫画版本,它所给出的意义都是积极的。

在此之后我又接触到了被称为日本漫画三杰之一的北条司的作品《城市猎人》。而出版社,呵呵,毫无疑问,正是当时如日中天的海南摄影出版社。

和现在的《城市猎人》所不同的是,海南摄影在引进这个作品的时候是做了相当大的删节的。但是这好象无损于它在当时的流行度。我就有在一天被老师没收五本的记录。

接下来的嘛,哈哈,下面我要说的就是《孔雀王》了。事实上,作为狄野真的代表作品,〈孔雀王〉是我所看到的最奇幻漫画,虽然这之前有过〈圣传〉,这之后有过《乱马》,但是,我认为---哈哈,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罢了,请clamp和高桥的fans不要介意啦。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这两部作品都是没有办法达到《孔雀王》的高度的。和《圣传》的对神话的全面修改不一样的(其实稍稍有点印度神话知识的人都可以看到clamp对神话精髓的肆意串改),《孔雀王》对神话的发挥完全是自然的,没有半点斧凿的痕迹。中世纪的吸血鬼和南美的邪神,中国道家和日传佛教,这原本就压根没有半点关系的东东到了狄野真的画笔下却仿佛成了一体,这之间的功力,足够乱七八糟的乱马们学半年的了。

但是,-------说了不少《孔雀王》的优点之后,也要说说他的缺点了---也许是神话实在是引用的太多的缘故吧,整部《孔雀王》到了后来就显得有点不知所云了。要是说在正传方面,最后的混浊的世界观还让人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在外传之中,庞大而散乱的情节就明显的影响了剧情的发展了。这和狄野真自己的观点是分不开的,从《孔雀王》到后来的《夜叉鸭》,狄野真都在追求一个由他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神话世界和建立起一种自己的善恶观,但是到了最后,他的努力却总是归结与失败,漫画就是漫画,永远不可能成为一部真正的哲学书或者宗教的经典的。而且,无论是何种的宗教或者是哲学,它们深深的立足于千锤百炼之上的。可惜的是狄野真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大概也就是他的所有作品的通病所在吧----难于自圆其说的善恶观。

说到善恶观,不得不提起另一部日本漫画的大作----〈浪客剑心〉了。

终于就要说到《浪客剑心》了,除了宫崎骏的《幽灵公主》这是这几年来最让我激动的作品了。不仅在于它的漫画版本,更在与它的动画版本(这里所说的仅指剑心的TV完全版本和追忆篇,京都篇我没有看过,不好做评价,但是从截图和剧情来看似乎还是不错的。至于所谓的完结篇,绝对的是最大的失败)。

事实上,我个人认为漫画和动画是各有高下不分伯仲的,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或者是还看过《DNA》,〈孔雀王〉的电视电影版,能够保持着漫画原来的氛围而又在不知不觉中把层次更加提高,在把漫画大量的改成动画的今天的日本,倒是越来越少见了。

关于剑心的剧情,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很清楚了,现在市面上有关剑心的碟子不少,大可一看的。

个人认为剑心之所以能够达到如许的成功,是和以下的几个方面分不开的。

惊心动魄的历史氛围。幕府末年的刀光剑影,志士心中的儿女情长。就如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一样,动荡的年代虽然使小民百姓们流离失所,但却造就了大批的英雄。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中,无数的剑,无数的情,就这么的汇聚到了一起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人物---剑心。他生于斯,却不能逃离斯。他的一生其实都是在维新的影子中挣扎,无论是作为杀手还是作为一个流浪者。正如有句网友评价的“拔刀御剑,不断今日绕指柔情,人斩拔刀,未绝昨日椎心痛恨。”是言哉,是言哉。

精美的画面。我不知道这里的剑心的fans有否看过和月的漫画,或者是严厉了点,但是就单纯的从画面来说,的确是算不上是上流的水准。但是在动画中就完全两样了,美丽的景色,细节的描绘,姑且不说美仑美涣的追忆吧,TV版也是让人难以忘怀。还记得剑心在去烧烤店时对往事的回忆吗,那美丽的樱花?还记得在十本刀的大本营中苍紫的绝招回天剑舞—六连吗,那妙到极处的回旋?我想我是不用再举例了。

动人的音乐,这大概是动画所独有的啦,最爱的是比古的出场音乐,相乐的短笛,剑心的震魂歌,苍紫的旋律。美丽的画面加上激扬的乐章----销魂莫过于此。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它成功的塑造了大量的人物。这是相当的不容易的,有朋友说我为什么不在聊〈城市〉的时候多说点,其实主要也是在于我不满意于〈城市〉中对人物的描写。所有的人物都仿佛是千篇一率,不单单是长相,连性格也是一样,虽然情节动人,却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在看下去了。

而<剑心>就不是这样的.在整部剑心中,你很难找到一个雷同的角色。所有的人都是这么的有个性,都是这么的真实。在流浪者和拔刀斋中交替碾转却始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念的剑心,带着往昔的疼和年少时的呐喊而今却奋起保的朋友的相乐,有着燃情之火却又有着“恶即斩“的冷酷的理念的的冰牙之狼的齐藤…甚至连反派们也有着自己的空间,志志雄的忘情的复仇,宗次郎的求解一生的矛盾,镰足的无法形容的爱情…最难忘阿巴手巾和美四前的独白,那种想要哭冲动又如何是理智所能够压抑的。

看着看着你不禁将自己和其中的人物连接在一起了,而那些真正存在与历史的近藤勇,河上彦斋,冈田以藏…却早以在记忆中远去,暗淡了。

另外也是最后就是〈剑心〉中的独特的正义观。幕末的日本,是一个动荡的地方,是一个没有绝对的正义和绝对的邪恶的地方。说来竟是如此的可笑,大大的正派剑心和大大的反派志志雄居然都做过同样的职业---杀手。可是结局却截然不同。我常常在看完片子(漫画)之后默默的想,要是剑心当初并没有选择做一个流浪人而是加入了以后的维新政府的话…正义啊正义,你的名字只属于和平。

也许是和月当初所没有想到过的吧和剑心心中的那个模模糊糊的不杀的理念以及“保护所看见的人啊”的借口不同,还是志志雄的话要真实的许多。这。毕竟在那个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罪恶没有明显的界限的年代,剑才是真正的正义的所在啊,“剑是凶器,剑技是杀人的伎俩,无论用多美丽的借口来掩饰,那始终是事实”冥冥中耳边回响起了剑心的话,哑然失笑。

怎能忘剑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