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南朝篇》第二章:元嘉年间的故事 -- 南北朝大蟑螂

共:💬7 🌺2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一节 即位前后的波折

永初三年(422年)五月,一代枭雄刘裕与世长辞,长子刘义符继位,是为少帝。

关于刘裕的继任者,有这样一种说法值得参考:刘裕最钟爱的本是次子刘义真——义乃是“忆”,真则指刘裕最爱的女人王淡真——刘裕平定关中后留他镇守,便是希望能为他积累政治资本。可惜的是,导演刘裕并没有把剧本设计得足够好,刘义真这样的演员实力更是不济,总之,这小子算是演砸了,皇位于是离他远去,只得以长幼之序立刘义符。我却不太认可这个观点,且不说它本身就太过八卦;(若义真是忆王淡真,那义符、义隆、义康又是忆谁呢?)就算从常理上来说,在中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可是源自周礼,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废长立幼,况且义符一直以来就是从宋公世子到宋王世子到王太子到皇太子这样一步步走下来的,并没有什么地位不稳的迹象。至于留义真镇守长安是为其捞取政治资本云云,即便刘裕有意这么做,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这次北伐时,刘义符留守建康太尉府,三子——就是后来的文帝刘义隆则在彭城负责后勤等事务,可见刘裕对诸子的行动是同步的,就算做不到一视同仁,也没有对谁太过偏心。

不管其间的过程如何,刘义符继位应当是天经地义的事,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现实。他即位时年仅十七岁,刘裕遗命徐羡之、傅亮和谢晦辅政。

介绍一下这三个人吧。徐羡之在刘裕早年就进了他的幕府,一直是刘穆之的副手,刘穆之死后接任了留守的重担。他出身布衣,也没什么学问,却是不学有术的典型,办事很得力,故而颇受重用。傅亮则是名门之后,而且当初刘裕想受禅时,不好明说,是他第一个猜出主子的意思,最后叫司马德文写禅位诏书的也是他。(古语有云:君子长于谋划,小人长于猜测,他大约就是这样的小人吧)谢晦更是著名大族陈郡阳夏谢氏成员,(就是谢安、谢玄一族),刘裕伐秦时,刘穆之留守,他作为主要幕僚随从出征,可算刘裕的左右手。

刘裕想让这三个人辅佐的,却是个玩皇帝。少帝刘义符刚即位,就做了一堆让臣民们下巴掉到地上的事——本该给老爹守孝的,他却召集乐工伶人,歌唱奏乐;还在华林园开了个店,自己做老板卖起酒来——总之,一切看上去都像是西汉那个臭名昭著的昌邑王。

徐羡之就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霍光了。

废立之事却还没那么简单,若是废少帝,依序当立南豫州刺史庐陵王刘义真。但义真的亲信是谢灵运、颜延之、僧人慧琳等一干文人,还有过“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这样的话。徐羡之等想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自然不会立他为帝。他们耍了个极其毒辣的小手段:少帝景平二年(424年),先利用少帝兄弟间的不和,将义真废为庶人;然后诏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和江州刺史王弘到建康,五月,由檀道济领兵在前,他们跟在后面,将少帝“扶”下龙椅,废为营阳王。这样,依照长幼之序,当立荆州刺史宜都王刘义隆为帝。六月,他们一面让傅亮到江陵迎接刘义隆,一面找个借口把刘义符、刘义真杀掉。这对倒霉的兄弟,其实只是纨绔子弟而已,若以亲王的尊贵和悠闲,玩他一世拉倒,才是他们最好的生活方式吧,之不过涉及到帝位,便白白送了性命。徐羡之等作为顾命大臣,刘裕尸骨未寒便对其子下此毒手,也自然是心虚的。他不等刘义隆动身,就任命谢晦继任荆州刺史,作为外援。大约是担心哪天东窗事发,外面有武力也好照应吧。(若刘穆之不死,事情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再次怀念他了)

刘义隆这边,知道营阳王、庐陵王的死讯后,幕僚们都担心他就是下一个,力劝主子不去建康,唯有司马王华认为没有问题。(我不明白王华是出于什么考虑,以当时的状况看来,即便徐羡之等是真心拥立刘义隆,他那个宝座也不会太安稳吧,一旦出个什么差池,别说现在这个宜都王,庶人都未必能做了)刘义隆采纳了王华的建议,接见傅亮。一见面,开口便问之前废杀的真相,边问边哭。傅亮见状,大约对自己的前途也有所察觉了,紧张得开不了口,汗出如浆。

八月,刘义隆到达建康,即位,改元元嘉,是为文帝。

即位伊始,他就下令恢复庐陵王王爵,并用荆州旧人王华、王昙首为侍中,到彦之为中领军,主管军政。徐羡之、傅亮则暂时没有动,谢晦也如期到荆州上任。次年(元嘉二年,425年),徐羡之、傅亮二人上表请求“归政”,文帝也假意不许,直到他们三次上表,才答应下来,开始亲政,对徐羡之告老辞官却依然不同意。(假惺惺的大臣,假惺惺的皇帝……至少到这个时候,双方都还把戏演得挺像样的。不过这样一来,傅亮紧张的心能稍微平静一些了,徐羡之更是觉得自己“赤心为国”,更高枕无忧了)

文帝等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内,他仔细研究了参与废立的五个主要人物,将其分为两类——对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个主角坚决消灭,附和的王弘、檀道济则既往不咎,并加以重用,争取拉拢(王弘是王昙首的哥哥;檀道济则是仅存的宿将,无论打荆州还是将来可能的与北魏的战争都需要他的能力);另外则积极巩固自己的地位。到了年底,他终于决定要有所行动了。

建康突然谣言四起,盛传文帝准备出兵北伐。这其实是个烟幕弹,朝廷要开战是不错,只不过对象是荆州的谢晦。元嘉三年(426年)正月,文帝一面派人捕杀徐羡之和傅亮,一面令檀道济和到彦之率军西征荆州。对于这个任命,很多人都持反对意见,认为檀道济不可靠。事实却证明文帝没有错,二月,檀道济、到彦之击溃了荆州兵,擒杀谢晦。建康内部的行动也很顺利,徐羡之、傅亮皆俯首就诛,同党也被一扫而空。

演完了这么一系列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还有些鲜血淋漓的戏之后,刘义隆的帝位算是稳固下来了。至于徐羡之他们,倒是可以借用一下曹雪芹先生写王熙凤的一句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